03.04 郭德綱常在相聲中說,他和于謙、高峰是從小一塊長起來的、一起上的曲校,是真的嗎?

鋼琴調律工作室


當然是假的,這三人中上過曲校的只有于謙,高峰是正規大學畢業,郭德綱連初中都沒畢業,而且他比高峰大十多歲,能是同學嗎!


美好回味


郭德綱,好多相聲裡說,曾跟于謙等人小時候一起玩兒。那麼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先說馬季的一段相聲。內容是,他到一個村子裡,都是百十來歲的人。一個90歲的老太太遇見他說“這不是說相聲的馬季嗎?”馬上就跟她聊天。老人家居然還有爸爸能下地幹活,更有奶奶會上樹摘果子。(大笑)


馬季說的是相聲,當然是假的。剛開始給人的感覺好像是真的。因為老太太叫他馬季。這可是真的。這樣你就能跟上他的情節,走進他編的故事裡。這就是藝術創作的第一人稱的好處。

郭德綱好多相聲裡面,有故事,有議論。往往是夾敘夾議。有的人物是假的。比如李菁的妹妹。死活要嫁給土匪頭子,但因為長得太醜,該土匪把他送走,他不下車。逼的沒辦法的土匪,寧可白扔一輛車都不要她。這個奇醜的女人,嫁給了于謙。這段相聲,女人、土匪,都是假的。只有,李菁和于謙,這兩個人是真的。而且於謙的老婆也很漂亮。其中發生的故事是假的。但聽起來是真的。因為它有詳細的情節。每一個人的說話喊叫,甚至吸菸的聲音,都栩栩如生。這就是郭德綱相聲的高妙之處。

相聲裡還說,于謙的爸爸是個盜墓的。挖開了孫悟空的墓。還從墓裡拿出了金箍棒。這金箍棒能大能小。于謙的爸爸,喊了一聲小。這金箍棒變得就像繡花針,他就藏在耳朵裡。恰在這時,村長來了,向他要金箍棒。他不但不給,還說你隨便吧。把村長氣的喊了一聲大,藏在耳朵裡的金箍棒,猛的變大。把腦袋撐破,不幸逝世了!這段是嫁接了西遊記的梗。其實于謙的爸爸跟盜墓的行當是八竿子打不著。老人家是一位國家幹部。雖然是假的,但因為金箍棒,人人皆知。盜墓者的小聰明,和村長地頭蛇的形象。刻畫得細緻入微。



還有的段子說,李菁的家裡原來有180平方。現在只剩40平方。因為他給牆上練習畫畫後,老婆在上面刷漿。越刷越厚。導致面積大減。這可是超級誇張的手法。

他還說個段子。布什總統給郭德綱打電話,卻操一口標準的鄭州話“郭先生,那羊咋在樹上呢?”這是說學逗唱裡的學。這個情節,想象奇特。我第一次聽這個時,覺得太可笑了。


其實相聲段子就像小說,大都是編的。包括題目上說的那個,郭德綱跟于謙,高峰從小一起長大,也是同樣。你千萬別信。如果印象深刻,甚至有的讓你信以為真。就是這個段子,創作水平高,表演精彩。


娛樂座談會


郭德綱在很多相聲中都說過他和高峰、于謙是從小一塊長起來的,並且一起在曲藝團學員班上學,而且還講了很多他們小時候在一起發生的有趣故事,高峰也常在舞臺上說他和郭德綱是發小,他們都說的有鼻子有眼,讓人差點就信了呢!而事情的真相是他們三個是在成年以後才認識的,根本不是他們口中所說的發小。


郭德綱和于謙的相識可以追溯到1995年,郭德綱第三次進北京時和一個曲藝團搭班演出,于謙有時候也會去演出,但他們那時只是點頭之交,沒有合作過,也沒有過多的交往。直到2002年,于謙所在的曲藝團相聲演員不夠用,臨時借郭德綱去表演,當時就是讓于謙給郭德綱捧哏。第一次合作雙方就覺得彼此非常契合,於是從2003年開始,他們就正是搭檔說相聲了,而於謙也加入了德雲社,這個時候他們都已經是成年人了,德雲社也已經風生水起了!

高峰雖然和郭德綱都是天津人,但從他們的成長軌跡看,高峰是一路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學霸,而郭德綱很早就輟學開始學習相聲,所以他們之間沒有交集。高峰加入德雲社也是2005年後的事,因此可以說高峰和郭德綱也不是發小。


他們三個人如今是德雲社的定海神針,也是他們這一輩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彼此在相聲中相互砸掛是正常現象。郭德綱常說的“相聲都是編的”這句是真的!而他們真的不是發小,但感情勝似發小!


於小小


是個包袱段子罷了,稍微查一下他們的生平經歷就知道了。

用於謙自己的話來說,他和郭德綱第一次合作是這樣的“其實我和郭德綱合作完全是一次巧合,當時我所在單位北京市曲藝團正好在廣德樓演出,那天有人缺場,郭德綱來替演,缺少一個捧哏,我臨時和郭搭場,演出的段子是《拴娃娃》,當時搭檔只是為了應付演出。”之後兩個人開始頻繁往來,2004年春節于謙加入德雲社,2005年開始正式和郭德綱組成固定搭檔。

老郭常說于謙之前是體制內的相聲藝人,這點不假,但于謙那個所謂的體制內社團,根本不是他相聲裡說的“衣食無憂”,相反於謙在團裡無事可做,閒了十年。在這十年裡,于謙在外邊接了一些小品和電視劇的客串,還用業餘時間上學學了導演。在和郭德綱正式搭檔走紅之前,于謙對相聲幾乎是處於可有可無的狀態。很多人覺得是于謙的捧哏成就了郭德綱,其實反過來也一樣,沒有郭德綱,于謙根本就不會變成相聲藝人于謙,很可能現在都是在搞副業。

于謙對於郭德綱的重要性那就不用多說了,除了是天衣無縫的好搭檔之外,郭德綱能夠正式拜入侯門,在相聲界有一個門戶身份,也是于謙引路,當然侯先生力排眾議收他為徒也是郭德綱一生的轉機。直到今天,德雲社已經發展到如日中天,郭德綱生日宴上依然是把侯先生作為最高地位的背景板掛著,可見郭德綱對師傅的感恩。

至於高峰,其實按年齡他和老郭于謙都不是同輩,只是高老闆輩分高,而且基本功太紮實,走的也是老藝術家路線,所以感覺好像他們三個是同齡人。其實83年的高峰只比欒雲平大一歲,比岳雲鵬大兩歲。

高峰早年搭檔是裘英俊,是一個南開大學的高材生,因為要進大學唸書,所以慢慢和高峰減少了合作,2003年兩人合作的《栓娃娃》還獲得過大獎。

2005年郭德綱去天津拜訪曲藝大家金文聲先生,金先生極力向郭德綱推薦高峰,並拉郭德綱不讓他走,一直等到晚上11點才打通高峰的電話。高峰在學校實驗室,接到電話後打車直奔金先生家,兩人約定了去德雲社演出的時間。所以他比於老師進入德雲社的時間要晚一點,但郭德綱和高峰關係非常不錯,這人性格低調不爭不搶,基本功非常紮實,對傳統的技藝非常熱衷。老郭從2007年開始力捧高峰和岳雲鵬,當時就受到某些火起來的徒弟嫉恨(不用說名字也知道是誰),甚至有人跑到後臺質問郭德綱:你為什麼對高峰那麼好?

然後高峰開始轉入教習工作,高峰成為了傳習社“總教習”,帶領德雲社的幾位老藝人開始給前來學習的孩子們進行相聲開蒙,並教授樂器、書法、鼓曲等中國傳統藝術。2010年,德雲社招收九字科學員,經過一段教學後,高峰從學員裡面挑出了5人作為自己了徒弟,分別是郎昊辰、苗昊雨、宋昊然、王昊悅、李昊洋。

迄今為止,高峰也是郭德綱最信任的夥伴,他和欒雲平是老郭商演雷打不動的搭檔,而且他、于謙、高峰常常都是最後收尾的節目,三人一起說一個小段,於老師唱歌,老郭把所有演員叫出來介紹一下,然後大實話收尾。


鹹魚茶館


當然是假的啦!

郭德綱初中畢業高中上的夜校,然後去北京全總文工團,回來加入紅橋文化館,再然後做小生意中間夾雜著去演出,1995年去三闖北京,做編劇做綜藝說相聲,從琉璃廠開始廣德樓和華聲天橋再到天橋。

于謙一直在北京坐科,加入北京曲藝團,中間出去演電影電視劇當主持人,2000年以前見過郭德綱,也就是點頭之交,直到後來北京曲藝團缺人臨時借調郭德綱兩人才開始搭檔。

高峰則一直是天津上學,高中以前全是學霸,可能因為學相聲聽相聲耽誤了學習,沒考上名牌大學。然後一直在天津茶館混,中間拜師範振鈺,還得到金文聲的指點。雖然範振鈺和郭德綱合作過一段時間,但是真正向郭德綱推薦高峰的是金文聲。不過高峰和郭德綱第一次見面應該是在範振鈺家裡,也是點頭之交。

直到郭德綱走紅的前夜,高峰才加入德雲社。


我就是個碼字的


不是真的。

郭德綱小時候學曲藝一直在天津,長郭德綱幾歲的于謙是在北京曲藝團上學員班學的相聲,兩人那時候應該沒有見過面。年紀比郭德綱小很多的高峰,也不太可能跟郭德綱在一個學員班學習。他這樣一說只是藝術的虛構說法,是為了講故事、說段子方便,不必當真。

不過既然說到學員班,我大概說說于謙上曲藝團學員班的情況。

前段時間我和與于謙一起學相聲、一起搭檔說相聲十年的夥伴聊了聊,從他那裡得到了一些于謙年少和年輕時候的真實信息。

這位相聲演員和于謙搭檔了十年,從1982年到1992年。他們倆是進學員班考試的時候認識的,然後一直是搭檔,于謙一直是捧哏。在這位演員看來,于謙能有今天的成就,根本就不奇怪,他從小就很優秀,老先生們和同學們都能看出來,于謙的捧哏很像趙世忠。

常聽相聲的人都知道,趙世忠是難得的捧哏大家,生前和趙振鐸一起合說了很多經典相聲,尤其受到北京觀眾的喜愛,被親切地稱為“二趙”。據說這個稱呼還是老舍先生給起的。仔細看于謙的捧哏功夫,和功底深厚的趙世忠還真有一點兒像,持重不搶戲,不撒湯漏水,關鍵時候還能出彩兒。尤其現在隨著于謙的年紀也越來越大,與趙世忠的狀態就更加相像。

這位老搭檔認為,于謙的藝術素養也是受到家庭影響。他和于謙都是十二三歲輟學開始學相聲,因此很多人從小受的基礎教育不夠,而於謙從小受教育,寫得一手好字,他們那幫學員于謙寫字最好。

“你現在聽於謙唱歌、唱京劇、唱曲藝,從小在我們那一批孩子中,他就跟別人不一樣。他特別好學,學得也快,而且有天分,學完之後到他身上還就特瓷實,我們得不停地練,不練的話就忘了。天分方面,他在我們這一批演員中應該排第一。”于謙這位老搭檔這樣說。

于謙的捧哏功夫在目前的相聲界有目共睹,這與他的天分有關,與後天的努力有關,與從小在家庭中受到的言傳身教應該也有很大關係。于謙的父親可不是“王老爺子”那樣兒的。


鄭捕頭


如今的德雲社已經和曾經大不一樣的,他不但代表了中國的藝術文化,也使得中國的相聲文化達到了一個巔峰。所以我覺得中國的相聲應該感謝郭德綱,如果說沒有郭德綱的話中國的相聲早就已經淪為過去,在德雲社裡面,除了郭德綱以外,還有兩大主力,一個是于謙,還有一個是高峰。

他們三個人屬於同一輩分的相聲師兄弟,經常在相聲裡說,他和于謙高峰小時候一起長大,包括在同年,他們很多的段子。其實他們三個人小時候根本就不是一起長起來的。于謙和高峰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其實于謙和高峰兩個人小的時候也各不相識。而郭德綱年輕的時候在天津學藝,所以說她的啟蒙老師並不是候耀文,而是在天津拜訪的一位老師傅。後來郭德綱到北京發展,其實那個時候任何一個藝人到當地之後,就像拜山頭一樣,郭德綱選擇了胡耀文,其實也是希望對自己的事業上有所幫助,所以我們需要承認郭德綱走的這一步棋還是比較正確的。郭德綱之所以能認識候耀文和于謙有一定的關係。于謙是石富寬老先生的徒弟,他和郭德綱曾經比較相熟。
只於謙把郭德綱舉薦給侯耀文老師,就這樣,郭德綱才在北京有了一席之地。其實我想當初的郭德綱也想拜姜昆的門下,但是姜昆作為主流相聲,並不會輕易地收下門口。我想今天的姜坤應該後莫及。


相聲小品集結號


當然不是真的啊,你不要被他們的段子“迷惑”,說是曲藝學校同學都是包袱而已!

郭德綱、于謙、高峰三人不同的“人生軌跡”

1. 高峰



1983年5月12日出生於天津市河東區。據說讀高中以前的高峰是個學霸,但是由於醉心於傳統曲藝,高考時成績不太理想,後畢業於天津農學院。


高峰相聲們師從相聲名家範振鈺先生,於2004年6月6日拜師;西河門師從曲藝老藝人金文聲先生,於2006年12月20日拜師,同時拜師的還有郭德綱、李菁。而在拜師之前的2005年,由金文聲親自向郭德綱引薦,高峰加入了德雲社。

對了,知名媒體人梁宏達有是金文聲先生的弟子!

2. 于謙



1969年1月24日生於北京 ,祖籍陝西藍田,1982年考入北京市戲曲學校相聲班學藝,1985年拜師相聲名家石富寬先生。90年代初的相聲行業並不景氣,于謙便靠著演戲、拍廣告謀生,後來更是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於1995年畢業。

3. 郭德綱



出生於1973年1月18日,天津人。1979年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大師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後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先生,期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1996年,與張文順、李菁一起創辦"北京相聲大會"(德雲社前身)。2000年左右一次偶然的機會與于謙臨時合作,沒想到兩人一見如故,默契十足。2002年前後形成固定搭檔,直到今天!

綜合上面的情況來看,在2000年以前,郭德綱、于謙、高峰他們三人間少有交集,“更不要談一起長大一起上學了”!

郭德綱為何要說“三人是發小,從小一塊長起來的,一起上的曲(藝)校”?



其實細琢磨就會發現這句話很明顯的“破綻”——一個69年,一個73年,一個83年,相差如此懸殊的三個人如何“一起成長”?一起“上學”?郭德綱之所以這麼說,其實就是為了作品服務,通常這個時候,舞臺上是三個人:郭德綱、于謙、高峰。為了讓觀眾有最快速的“代入感”,他必須“杜撰”出一個空間,這個空間裡他們三人是親密發小,是藝校同窗,只有這些假定的情節存在,才會有後面的戲劇衝突,包袱笑料的產生。!

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臺上段子切不可當真,一切內容都只是為了“博君一笑”!


天雷娛樂


當然不是真的,這只是為了塑造一種現場效果故意這麼說的,其實這個想證明不難,稍微瞭解的德雲社的想必都知道,郭德綱是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而於謙和高峰都是後來加入的德雲社,所以不可能是從小一塊長起來的,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他們的生平:

1、郭德綱

郭德綱1979年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梨園多年。1995年,創辦北京德雲社。 2005年起,郭德綱及其德雲社異軍突起,使公眾重新關注相聲這一藝術門類,實現了相聲的二次復興。

可以說是郭德綱和德雲社拯救了相聲,因為郭德綱剛到北京的時候是相聲及其不景氣的時候,各大晚會已經不拿相聲當娛樂節目了,郭德綱也曾在節目上說過,他當年之所以從事編劇、主持、演員等職業,就是為了掙錢,因為那時候靠相聲已經難以維持生計,所以不得不開展一些副業,後來也是在德雲社的努力下,讓大家逐漸又瞭解並再次喜歡上了相聲這門表演藝術。

2、于謙

于謙,1969年1月24日生於北京,相聲演員、北京搖滾協會副會長、北京馬術文化節兒童馬術推廣大使。1982年考入相聲班學藝,相聲師承石富寬先生,199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影視導演系。

郭德綱曾說他剛到北京吃不上飯的時候,于謙在北京就趁十幾套房,可見於謙其實是非常有錢的,後來更是因為喜歡玩,喜歡養動物,在北京有了幾十畝地的“天精地華寵物樂園”,專門供自己在裡面玩,于謙在加入德雲社之前,是有正經工作的,由於和郭德綱合作過幾次,兩個人都互相非常喜歡對方對相聲的感覺,但是由於當時德雲社不景氣,直到德雲社慢慢有了起色,才正式邀請于謙加入。兩個人搭檔了幾十年,為觀眾帶來了無數經典的相聲,許多時候雖然郭德綱的相聲包袱很好,但是于謙恰如其分的捧哏更是令觀眾捧腹。

3、高峰

高峰,1983年5月12日出生於天津市河東區,中國內地相聲、快板及影視演員,德雲社總教習,畢業於天津農學院。高峰的相聲師從相聲名家範振鈺先生,西河門師從曲藝老藝人金文聲先生。現在是德雲社的相聲演員,為什麼稱高峰為德雲總教習呢,因為他是所有新加入德雲社演員的老師,每年德雲社招生,報名的有幾千人,但是最後留下的可能只有幾十人甚至幾人,負責篩選的主要就是高峰,甚至在正式加入德雲社之後,也是由高峰來進行教學,等學員跟高峰學的差不多了才會進行拜師,郭德綱也曾經在節目上說過這事兒:“好不容易招一個像樣的學生,高老闆給教的差不多了,然後被我搶走了”,由此可以看出,郭德綱的學生許多也都是高峰培育出來的。

總結:郭德、于謙、高峰他們三個共同表演的節目,曾經被觀眾笑稱為“相聲界頂配”“相聲界的半壁江上”節目上說他們從小長到大隻是為了塑造一種氛圍,不僅是他們還有孟鶴堂、岳雲鵬等都在相聲上說過和誰誰誰從小長到大的,但實際上並不是真的從小長到大。希望他們能越來越好,為觀眾帶來更多精彩的相聲作品。


墨眉ong


聽郭德綱的相聲,你要當真,那你的智商就出局了。如果他說的相聲你不當真,你也出局了,他的相聲裡說的事,那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就看你的生活閱歷和理解能力了。

他和于謙、高峰從小一起長大,那是就是一包袱,稍微細心一點的觀眾都知道,這三人的成長經歷,那是各不相同的。郭德綱從幾歲開始就被他當警察的老爸扔到小茶館兒裡聽大鼓,相聲。于謙是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不像郭德綱是野路子出身,最後才拜的師傅侯耀文。至於高峰,那是正牌兒大學畢業,有高學歷的人才,這些在他們相聲裡都有說過的。

相聲是由一門特殊的語言技巧形成的,相聲段子裡所說的大都帶有一定的故事原型,正反衝突很大,還行成了笑點。郭德綱時常能抓住一些人和事情的突出點來抓包袱。比如,于謙的抽菸,喝酒,燙頭,侯震的嘴碎,張雲雷的摳門兒。形成一個人的鮮明形象,讓人過耳不忘。郭德綱對這些人的雜話,你能說是假的嗎?他說德雲社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師兄弟們沒有勾心鬥角,你信嗎?但凡人多的地方就會有競爭,何況還是一個只有爭做最好的人,才能有資格出頭的亞洲第一男子天團。所以說聽郭德綱的相聲,就看個人怎麼去理解,他說的一些事和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