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請停止你的跨階級社交:月薪3000就別妄想勾搭月入百萬的大咖了

最近聽朋友梳梳說流行一種人脈擴張的玩法。

叫做:“跨階層交友。”

這個跨階層交友是這樣玩的,你付費加入了一個團體,就可以連接裡面的大v了。在社群中可以和大v們對話,聊天,甚至可以成為朋友。

“有什麼用呢?”我問到。

朋友想了想,說了兩個字:“裝x。”

隨後,朋友哈哈大笑起來,然後自己開始分析,還真沒有什麼用。

真正的大咖都在專注於自己的事情上,沒什麼時間和你多來少去。而在社群裡不斷蹦躂的基本也不是什麼大咖,都是有所圖。比如想推銷自己,或是推銷自己的某樣產品。

“既然,大咖都沒時間和你們交流,你們怎麼確認就勾搭上了大咖呢?”

請停止你的跨階級社交:月薪3000就別妄想勾搭月入百萬的大咖了


請停止你的跨階級社交:月薪3000就別妄想勾搭月入百萬的大咖了

前段時間,有人借用央視主持人尼格買提的名義開普通話學習班。可笑的是當尼格買提本人進群打假卻是被踢了出來。

除了朋友圈付費加入社群、線上知識付費、線下知識付費,甚至乃至有些成人教育班級都開始打起了鏈接大咖的旗幟。為什麼鏈接大咖變得這樣火?畢竟現在想鏈接大咖的人多了。

請停止你的跨階級社交:月薪3000就別妄想勾搭月入百萬的大咖了


為什麼現在有人想鏈接大咖的心理?

很多時候我們在追求一樣東西,比如說鏈接大咖。表面上是在追求讓自己更好,其實是在填補內心的空洞罷了。

我們很多人在追求一樣東西的時候總是著眼於外在,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要追求的東西是源自於內在的不圓滿。

1.不自信,所以向外求解

明明很多方法可以讓我們明天的生活變得更好,因為有了“大咖”的存在,似乎讓我們看到了必然成功的路徑。

當人們會有意無意的依靠於“大咖”的時候。是因為不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夠達到自己所想要的成就。這樣的人,永遠沉醉在學習之中而不是創造之中。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創造出來令人驚歎的作品。

他們抱怨自己“學了那麼多道理,為什麼還是沒有辦法過好自己的這一生”。因為他們僅僅是把知識、經驗、教訓記錄下來或是照搬過來運用。但是世界瞬息萬變,他們不會甚至是不敢以自己的洞察之力來做出恰當反應。

有了大咖,就算失敗了,他們可以將這個責任推卸在“大咖”身上,因為當初聽了他的課才成為這樣的。

他們人生的失敗需要別人來負責,這何嘗不是一種自戀?

等到人生真正失敗的時候,又有誰還會站在他們的身側呢?

2.怕落後,所以不敢停歇

我們看到總是有人不斷的去鏈接“高端人脈”,不斷的去結識“大咖”。這樣的人還有一種心理,“怕落後”。

怕自己輸給別人,怕自己沒有價值,不被關注。他們害怕自己輸了就被人瞧不起,他們需要不斷的努力。成為和“大咖”一樣的人。

有時候,一種表面上看著是一種積極向上的行為並不一定出自於積極的心態。相反卻是因為恐懼。

你鏈接大咖之後需要什麼?你努力跑是要跑向哪裡?

如果你在迷宮之內,找到方向不是比你努力奔跑更重要?

3.存在感低,所以需要不斷被關注

有一類人非常喜歡鏈接大咖,他鏈接大咖“裝x”,拍照曬朋友圈不算,似乎真的勤奮好學,追著“大咖”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大咖”推薦了他解決方法,其實他不一定會落實在行動上。還是會追著詢問。

其實這樣的人需要的只是不斷的關愛和關注,來自朋友圈同階層的關注,來自“大咖”的關注。

如果沒有被關注,他們就會很生氣。


請停止你的跨階級社交:月薪3000就別妄想勾搭月入百萬的大咖了


鏈接大咖有沒有作用?

1.學習大咖,不一定非要認識他

這個我們首先要說的是目的性,如果你鏈接大咖是想看到一個榜樣究竟是如何學習,如何生活的,以榜樣為效仿對象,這樣的認識固然是有好處的。

就像許多寫作愛好者都會去自己喜歡的作家故居去參觀、去感受,去了解他的生平與學習他的精神內涵。

遺憾的是,很多人鏈接大咖並不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別人的精神。更何況現在網絡發達,很多訪談資料其實已經足夠你學習了,並沒有必要去認識對方。

就如錢鍾書先生所說:“如果你吃到一個雞蛋,覺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認識下蛋的母雞呢?”(有一天一位外國女學者看到了他的文章極為欣賞並執意拜訪,錢鍾書用這句話回駁女學者並拒絕了她的拜訪。)

2.想和大咖做朋友,先看看你身上的斤兩

如果你想和他做朋友,能夠希望他給你帶來大的價值,先看看你身上有沒有和對方做朋友的價值。

再漂亮的關係,其實離不開等價交換的內核。這裡說的“價”不一定是指金錢,但是模糊的“人情”同樣需要相互間的平等。

在長期的社交博弈之中,人們已經習慣了資源相近的人交往。因為只有這樣,無論是人情、利益之間的相交都是比較安全的。

當然也有跨越階層的朋友,並不是不存在的。但是對方給予的太多,你又當如何還呢?

《聊齋志異》中有一個故事:田七郎是獵戶,武承修是富人。武承休三番五次顧寒舍,終與田七郎交為患難之交。田母一開始勸過田七郎,對方是富商,你和人家交朋友那麼你用什麼回報呢?田七郎不聽勸。

當朝御史趙家欲霸佔石榴園,勾結縣衙陷害武家,田七郎裝扮樵夫,闖入縣衙,但寡不敵眾,不得已拔刀自刎。驚魂未定的縣衙虛身探望,忽然田七郎的無頭屍體躍起,一劍閃刺,縣衙猝不及防,一命歸天。田七郎倒回原處。

田七郎給的故事令人唏噓,還不了的恩情,成為無頭屍體也要還。

當雙方價值不對等的時候,也許偶爾幾次你和對方交情或利益上的互換成功了。但是當你沒有別人所給予的東西的時候,你只能付出大量的社交時間來償還,甚至是自己的尊嚴。

所以,當我們看不清社交的內核,往往以為鏈接大咖是好事,其實只是事倍功半的瞎忙活。

3.找準自己的社交定位,比鏈接大咖更有用

很多人都信奉“出門靠朋友”“多個朋友多條路”的社交哲學。

這樣似乎是符合社會主流認知的,所以有許多人不惜花費重金去鏈接“大咖”。

這樣的想法從一開始就錯了,也註定得不到回報。因為你是想用自己的低價值去換取對方的高價值。妄圖每次都能獲得利益。

利益交換有時候不可恥,可恥的是坑蒙拐騙,以及“佔便宜”的心態。

與其盲目鏈接大咖,不如給自己一個相對合適的社交定位,與其努力想認識大咖,不如努力成為大咖一樣的人,

人生中有許多重要的人,這些人中哪些才應該是你值得珍視的?

我們如果用錯誤的方式對待身邊的人往往是一種浪費生命。只有認清自己,認清自己與他人關係的本職,才不會在各種關係之中疲於奔命。

與其抬頭仰望星空,不如先低頭看看水中自己的倒影吧。


請停止你的跨階級社交:月薪3000就別妄想勾搭月入百萬的大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