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熱血】12個人16天的守護,譜寫了一段段溫馨的小插曲

本報記者 王延鋒

“這是一場毫無準備的襲擊,我們都想做點什麼。”帶著這樣的想法,瀘州市總工會組建12人的志願者服務隊下沉一線,攜手“戰”疫,用自身的行動,在全面抗疫過程中譜寫了一段段溫馨小插曲。

【熱血】12個人16天的守護,譜寫了一段段溫馨的小插曲


攜手上陣不退縮

疫情發生以來,市總工會機關黨委書記趙蜀蘭便加入包保單位三道橋社區創文工作群,關注著社區防疫工作動態。瞭解到社區人手不足時,2月7日,趙蜀蘭主動跟社區書記張鵬進行了聯繫。“我們組織單位職工來當志願者”“最難的區域交給我們,你們放心。”張鵬感慨,每次關鍵時刻,工會的志願者總在身邊。

當晚,趙蜀蘭就在工會職工群裡發出了職工志願者的動員。“要動員大家,自己就必須先上陣。我不會躲在人後,我會和大家一起。”第一個報名的趙蜀蘭用行動做了最好的表率。

【熱血】12個人16天的守護,譜寫了一段段溫馨的小插曲

12名職工組團“赴戰”

“我報名”“我參加”……由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剛轉來的軍人、90後的小年輕等,市總工會的12名職工組成了志願服務先鋒隊。

次日,趙蜀蘭帶領4人率先到崗,與社區幹部對轄區內19個小區展開防疫工作巡查。2月10日起,志願先鋒隊按早上8:00到中午13:30、中午13:30到晚上8:00兩班倒的工作時間,在20個無物管小區中,負責了5個院落274戶723人的防疫管理工作,包括髮放出入證,對出入小區人員進行身份核實,開展防疫宣傳,摸排居民發燒發熱情況等等。

【熱血】12個人16天的守護,譜寫了一段段溫馨的小插曲

堅持就是勝利

每天早上,隊裡的李鑑強會順路把早班的同事接上。有新志願者時,他總會提前到點位等待,幫助他們熟悉工作。從上午7點過到下午5點巡查小區所有點位是他的職責,從不說累,還在群裡提醒大家早點來,“保安守了一晚上,大家早點來交接班。”

“當志願者不為啥,就想盡點力。”馮根說,社區幹部對他的印象是“很把細”,他卻調侃說自己管得太嚴,成為大觀山社區居民最不喜歡的人。

因人數不夠,紅盾小區和西墅花園兩個點合併成一個,由才到市總工會的軍轉幹部唐科和李強負責。瞭解情況後,唐科只說句:“保證完成任務。”於是他把值守點往前移,找繩子設置了“特有”的門禁。

除此,市上群團部門組建了群團組織群眾工作組,湯鵬是市總工會的單位聯絡員,負責收集相關資料。只要值守點位上沒人進出,他就見縫插針地幹起工作。“現在手機辦公方便,能處理一點是一點,實在不得行就晚上回去再做。”

【熱血】12個人16天的守護,譜寫了一段段溫馨的小插曲

2月24日,他們結束了16天的志願者工作,回到工作崗位。回想起這些天的志願者工作,有說“非典時,你們保護90後,現在換90後保護你們”的李強和李忻睿;還有在風中瑟瑟發抖也不挪動步伐的劉英、姜旭……他們這麼執著,是因為他們相信考驗、困難總會過去。總有一天,我們會摘下口罩,露出最自信的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