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傳統文化|聊城市冠縣:非遺“柳林花鼓”進校園 保護傳承有新路

在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柳林鎮武訓希望小學,每週都有20多名小學生穿著花鼓服,在操場上練習柳林花鼓,柳林花鼓傳承人在一旁細心指導。柳林花鼓,又稱“柳林秧歌”,是流傳於冠縣柳林一帶的民間歌舞。2008年,柳林花鼓被列入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統文化|聊城市冠縣:非遺“柳林花鼓”進校園 保護傳承有新路

據傳,柳林花鼓起源於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其表演形式,是武術動作和民歌演唱相結合,以腰鼓和小鑼伴奏,載歌載舞,優美動人。新中國成立後,柳林花鼓曾一度興盛,成為全國民間文化藝術的一面旗幟,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都活躍在民間文藝舞臺上。

傳統文化|聊城市冠縣:非遺“柳林花鼓”進校園 保護傳承有新路

柳林花鼓所演繹的故事取材於《水滸》,講的是河北大名府盧俊義為奸人所害即將問斬,宋江、吳用等梁山好漢化妝成花鼓藝人混進大名府,劫法場救下盧俊義。百姓將這一故事與本地流傳的鼓子秧歌結合,變成固定的表現形式延續下來,最終發展成這種獨特的民間舞蹈。柳林花鼓原來有兩部分,第一部分表現梁山好漢化裝進城、一路上邊歌邊舞的情形;第二部分表現劫法場大鬧大名府,救出盧俊義的戰鬥場面。現在保留下來的僅是第一部分。

傳統文化|聊城市冠縣:非遺“柳林花鼓”進校園 保護傳承有新路

柳林花鼓以花鼓為主要道具,在傘、鑼、鞭的配合下,載歌載舞。全隊為固定的14人,每個人都有固定的角色,演出時缺一人不可,少一人不行。表演時,傘頭持傘,頭鼓、二鼓挎長帶腰鼓,頭鑼、二鑼提小鑼,和尚拿棒槌,其餘三人持鞭。

傳統文化|聊城市冠縣:非遺“柳林花鼓”進校園 保護傳承有新路

柳林花鼓的鼓最具特色,鼓帶特別長,舞者掛於右肩,鼓則垂在左膝下,無論舞者如何翻、跳、打、撲、轉,鼓總是緊貼於小腿部,而舞者就在這些劇烈的動作中有節奏地擊鼓,堪稱絕技。柳林花鼓的舞蹈動作帶有很濃的武術風格,整個表演由“武場”的舞蹈和“文場”的演唱組成,稱為“文武秧歌”。武場只舞不唱,文場只唱不舞。“柳林花鼓”的演唱基本上和《大名府救盧俊義》無關,曲調也比較龐雜。舞蹈具有濃厚的武術色彩,演員需具有一定的武術功底。演唱則屬於樸拙的原生態唱法。


傳統文化|聊城市冠縣:非遺“柳林花鼓”進校園 保護傳承有新路

當地政府出資將柳林花鼓等“非遺”引進校園,並逐漸建立起一系列長效機制,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子,趙同環等一批傳承人十分欣喜,無償教授學生花鼓。“民間文化也是有生命的東西。”趙同環說,“柳林花鼓曾經輝煌過,但差一點就悄無聲息地消失了。幸虧有了‘非遺’保護,現在又走進了校園,讓有興趣的學生學習柳林花鼓,看來,柳林花鼓又能煥發新生命了。”


傳統文化|聊城市冠縣:非遺“柳林花鼓”進校園 保護傳承有新路

文章來源:“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冠縣通訊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