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泉州小吃有沒有新開小吃店推薦的,人氣高的,好吃的,哈哈哈哈?

潘潘愛美食


崇武魚卷,是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傳統的特色小吃。魚卷主要製作原料有優質魚、鹽、地瓜粉、碎豬肉、雞蛋清、青蔥等。原料經過加工後,用手搓成圓狀體,然後放進蒸籠以烈火蒸熟。魚卷有多種食用方法,可清蒸、煮湯、煎炸、爆炒等。魚卷是崇武地區逢年過節或家庭喜宴的一道名菜,含有祝願美好圓滿的意思。

土筍凍,是福建省泉州市的特色風味小吃。土筍是一種星蟲動物門動物,土筍凍就是用它加工而成的凍品。土筍凍主要製作原料有新鮮海土筍、精鹽、醬油、香醋、蒜泥、酸蘿蔔絲、芥末、芫荽、薑絲等。吃起來味美甘鮮,清香軟嫩、滑溜爽口。

石獅甜粿,是福建泉州石獅地區的著名特色小吃,是一種甜味的年糕。石獅甜粿是以優質糯米、白砂糖、蜜冬條、金橘、香料等為原料製成。吃起來質地軟嫩,氣味芳香,清甜可口,冷熱均可食用。

泉州綠豆餅,是福建省泉州地區的特色小吃。綠豆餅是以精麵粉、優質綠豆,熟豬油,白糖等為原料,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的小吃甜點。做好的綠豆餅色澤淺黃,皮薄餡大,吃起來松酥清甜,涼爽適口,讓人回味無窮。

肉粽,是福建省泉州市的傳統風味小吃。其選料講究,製作精細,主要製作原料有豬肉、糯米、粽葉、醬油、精鹽、料酒、雞精、白糖、香菇、蝦仁、栗子、滷蛋、蓮子等。吃時配上蒜泥、花生醬、甜辣醬等調料,味道香甜,讓人回味無窮。

醋肉,是福建省泉州市獨具特色的小吃,是一種油炸的醋醃瘦肉。醋肉是以豬肉、白糖、鹽、五香粉、醬油、地瓜粉、陳醋等為原料,醃製入味,放到油鍋裡炸至金黃撈出。吃起來外酥裡嫩,有一股淡淡的醋香。

泉港浮粿,又稱泉港普粿,是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的特色風味小吃。浮粿選用新鮮的海蠣、瘦肉、胡蘿蔔、包菜、米粒、地瓜粉、蒜泥、姜泥等為原料,調製成浮粿團,用模具定型,放到油鍋裡炸制而成。吃起來外酥裡嫩,香氣四溢,鮮味十足。

面線糊,是福建泉州市的特色風味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精製面線、地瓜粉、豬骨湯,鹽、味精、澱粉、胡椒粉、蔥、白酒、番薯醬等。可加入蝦仁、醋肉、香菇、香腸、魚肉、大腸等配料。食之味道鮮美,清甜爽滑,風味獨特。

泉州鹹飯,是福建省泉州市的傳統小吃。泉州鹹飯的種類很多,有南瓜鹹飯、芋頭鹹飯、蘿蔔鹹飯、五花肉丁鹹飯等。鹹飯性涼,適合夏季食用。










王小起


供你參考下[耶]

10元錢你既不能買到心儀的漂亮衣服,也不可能買到演唱會門票,但是在泉州這個地方10元錢竟然可以吃到這麼多美食,可以吃肉粽,面線糊,麻餈,秦粿等,讓我們來看看這些食物中哪家店強吧。

侯阿婆肉粽

漳州的肉粽在閩南一帶可是很出名的,而在泉州西街附近,侯阿婆肉粽可是出了名氣的。8元一個招牌粽子,粽子主要由糯米和豬肉做成,似乎還放了香菇之類的配菜。店裡名氣最大的是乾貝肉粽,可惜我不太能吃海鮮就沒有品嚐。不管點什麼粽子,招牌的地方在於侯阿婆調出來的蘸醬,似乎是沙茶醬or芝麻醬or花生醬和蒜蓉辣椒醬調製而成,味道吃過很難忘記。

a文面線糊

西街這邊的小姐姐,告訴我泉州的面線糊都不會難吃,隨便進一家都會很好吃,但是如果非要推薦的話,她比較喜歡去的是文面線糊。這家店店鋪似乎是隻做本地人生意,就連大眾點評上面也搜不到。

店鋪不大,很接地氣,後廚總是有人跟老闆娘聊天,進門直接跟老闆娘說來份面線糊後選配料就好,這裡是先打一份面線糊,然後自行選擇你想選擇的配菜,有香腸,香菇,豬大腸,海鮮等,按你選擇的菜進行一個價格的合計,面線糊入口即化,配菜可口。

吳式手工麻餈(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這是一家很任性的店,每天限量做,做完就關門了。第一次到店裡的時間大概是晚上八點多,阿姨告訴我賣完了,第二天再來。好在第二天中午去的還沒賣完。這個麻餈跟我們平時想象的那種麻餈和麻團不太一樣,糯米皮估計只有2mm這麼薄,把炸扁食條,砂糖和黑芝麻往裡裹成個橢圓球球后往黃豆粉裡一裹就可以吃了。最好現吃,過後了原本像脆角那種嘎吱的感覺沒有了,會變得比較綿綿的。

他們家除了麻餈秦粿還有,秦粿的餡有甜有鹹的,甜的是花生餡的,鹹的是肉餡的,可是皮是甜的,一甜一鹹的有點吃不習慣,建議不能接受一甜一鹹的人買甜的吃。

愛啊石花膏

閩南必吃美食之一的石花膏,第一次吃的時候是在廈門吃的,到泉州後搜了一家口碑還可以距離還近的店去品嚐。6元一份石花膏,主料是石花膏,還可以選3種配料,配料有芋圓,西瓜,葡萄乾等十幾種,如果想多吃幾種就加錢,一元一種。石花膏的湯底是蜂蜜水,感覺有點像槐花蜜的味道,不知道吃的對不對,清甜而不膩,夏天來一碗再適合不過,筆者吃的完一碗帶走了一碗(自己吃)。

奎霞巷26號

這是一家連店名都沒有的店,外地人一般不知道也找不到。它位於鐘樓附近的奎霞巷內,在26號,所以就叫奎霞巷26號。她們家的拌麵和肉燕湯特別好吃。一份拌麵是沙茶醬等醬料調製而成,配上一些豆芽僅此而已。

肉燕湯是大骨湯熬製而成,非常的濃郁,肉燕皮薄肉多很好吃。這家店店鋪簡單,菜品也簡單,甚至可以用簡陋來形容,可是就是這麼一家連招牌都沒有的小店讓我深深惦記著泉州的小吃,下次你到泉州,可以到巷子裡去找找這家店,相信你會跟我一樣的喜歡。

好成財牛排館

這是一家網紅店,就在關岳廟附近,主打的是牛肉,裡面可以看到各種關於牛的食品,牛排,牛肉丸等,筆者只點了一份牛排,牛排是用了很多香料煮出來的,吃進去時候味蕾確實有被刺激到,味道還是不錯的,就是綜合下來感覺性比價有點欠缺,價格有點偏高。

這些好店你都記住了麼?收藏起來下次去的時候就可以用上了,也可以分享給要去泉州或者正在泉州旅行的小夥伴們哦。或許會有人說怎麼沒有提到亞佛潤餅,那個上過舌尖的潤餅,這個真不太適合遊客吃,給遊客吃的是白糖裹的魚頭或者胡蘿蔔絲,味道不好,出名的是外面的那層皮,也就是潤餅,本地人都是隻買皮,回家自己包菜的,外地人不推薦。


影食大叔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覺得以下小吃應該你會喜歡

鹹飯是泉州地方傳統名點。種類五花八門,有南瓜鹹飯、蘿蔔鹹飯、芥菜鹹飯、芋頭鹹飯、五花肉丁鹹飯等。

顆粒分明的米飯,加上各類喜歡的配料。平時小源泉吃鹹飯配上一碗牛肉羹,就可以吃得好滿足!

醋肉是泉州一道極具名氣人氣的地道小吃,它外表金黃,吃起來外酥裡嫩,帶著淡淡的醋香,既可當零食解饞,也是面線糊等美食的配料。

醋醃瘦肉炸的醋肉對於嗜好炸物小吃的泉州人來說,簡直就是無可替代的美味。我每次一吃都停不下來!

土筍凍作為泉州特色小吃當然沒得說!經過熬煮的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凝結成塊狀,味美甘鮮,配上醬油、永春陳醋、蒜蓉等即可開吃啦!

土筍凍讓很多外地人望而卻步,但卻是泉州人的最愛。小源泉最愛誘惑外地朋友吃了再告訴他們土筍凍的原料。

泉州肉粽以香菇、芋頭粒、栗子、豬肉或雞肉糯米等為原料,把糯米拌上滷湯,蔥頭油,放在鍋裡炒得又幹又松,再和肉、生栗子攪拌均勻,用竹葉包好煮爛。

泉州的肉粽要趁熱食用,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配上沙茶醬、蒜茸、甜辣醬等調料,更是美味可口。

滿煎糕上過“舌尖”,說它是名小吃絕不為過。吃起來口感鬆軟,黑芝麻、冬瓜、花生碎混合的飽滿夾層,被厚厚的皮包裹住,一口咬下去有股莫名滿足感,甜而不膩。

它是泉州人的經典早點,平時配碗豆漿當早餐吃,不能更完美了!

石花膏在泉州已有上百年曆史,是夏季解暑、降火之妙品,至今仍廣受歡迎。

吃的時候,將固體狀石花膏刮成均勻的細條盛在碗裡,再加上紅豆沙或是芋泥等,最後舀上一勺蜂蜜水。夏天吃上一碗簡直爽翻!

牛肉羹牛肉是泉州常見的一種入菜食材,牛排、牛肉羹、牛肉丸等都深受泉州人的喜愛。

湯的味道清淡鮮美,淡紅色的牛肉嫩滑爽口,不論做正餐還是當做小吃都很贊!

蚵仔煎雖然風靡閩南臺灣,但卻是起源泉州的。蚵仔煎可以說是泉州具代表性的市井小吃了。

番薯粉Q彈軟糯,甜中帶鹹、鹹中帶辣,咬到一塊蚵仔,鮮甜的味道又馬上在口腔中爆炸開來~

潤餅菜最主要的餡料是紅蘿蔔,離開紅蘿蔔,也就無所謂潤餅菜了。另一種餡料是蠔煎。夏天吃蟶,冬天吃蠔,泉州人吃蠔一般是拿來煎,也就是蠔仔煎,離開了蠔仔煎,潤餅菜也就遜色幾分。

潤餅最初是家庭聚會的一道重要菜品,隨著時代的進步,潤餅不再侷限於清明節或者聚會食用,已然成為泉州人日常生活中的風味小吃。


桀桀劉老鬼


土筍凍,蟲子做的,很多人不敢吃,但實際上因為土筍極具膠質蛋白,做出的凍鮮嫩。如果有機會,可以嘗試大連的龍鬚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