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德國陸上風電產業再遇“寒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德国陆上风电产业再遇“寒潮”?

日前,德國公佈了2020年首輪陸上風電項目招標情況,900兆瓦陸上風電規劃中投標量僅有527兆瓦,德國陸上風電再次陷入投標不足的境地。自2019年來,由於風電項目環評許可趨嚴,德國陸上風電新增裝機量已出現大幅縮水,如今,德國陸上風電更是“寒潮”難退。

德国陆上风电产业再遇“寒潮”?

延續去年頹勢

據德國聯邦通訊機構BNetzA報道,2月德國舉行了今年首輪陸上風電招標活動,投標量共計66個項目,項目總規模僅為523兆瓦,遠低於900兆瓦的招標量。陸上風電投標價格最低為61.8歐元/兆瓦時,基本與去年12月持平。

在業內人士看來,德國陸上風電今年首輪招標結果仍在延續2019年的頹勢。根據歐洲風能行業協會WindEurope發佈的數據,2019年德國共舉行了6次陸上風電招標活動,總規劃有3.6吉瓦,最終中標規模僅為1.8吉瓦。其中,前5次招標活動均以投標不足而告終,直到去年12月,最後一輪陸上風電招標結果顯示,500兆瓦陸上風電規劃吸引了總計686兆瓦風電項目投標,這也成為了2019年首次出現超額競標的情況。

然而,2019年最後一輪陸上風電招標的短暫火熱卻並未讓業界“放心”。多家行業分析機構認為,2019年最後一次招標的“火熱”並不意味著德國陸上風電面臨回暖,德國陸上風電領域目前缺乏一個可持續、健康的競爭氛圍。

2020年首輪招標遇冷後,BNetzA撰文稱,投標持續不足意味著德國陸上風電行業已陷入了歷史低點,一度輝煌的德國陸上風電產業已陷入低迷,這一頹勢可能將為全產業鏈帶來巨大的打擊。

自德國2000年頒佈《可再生能源法》以來,陸上風電成本在過去的20年裡實現了快速下降,規模優勢以及效率提升都讓德國陸上風電產業成為了歐洲“標杆”。然而,自2017年德國陸上風電項目採取競爭配置以來,德國風電企業回報遭到明顯壓縮。德國風能協會BME以及工程行業協會VDMA曾發佈警告稱,如果德國政府不再支持陸上風電產業,德國陸上風電很可能將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失去優勢。

亟需政策支持

在“寒冬”到來之際,BME及VDMA等行業組織多次向德國聯邦政府呼籲,降低陸上風電許可壁壘,並採取相應策略提振陸上風電新增裝機量。

路透社曾多次報道稱,受到當地居民抗議、未來盈利能力有限等因素影響,近一年來德國新建陸上風電項目推進緩慢。雪上加霜的是,2019年德國聯邦政府頒佈陸上風電“一公里規則”草案稱,要求德國新建陸上風電項目選址距離居民區不得小於1公里。根據測算,這一環評要求可能導致德國陸上風電失去約40%的可用土地範圍。同時,根據EEG條款規定,到2020年底,德國總計約4吉瓦的風電項目將不再能夠獲得補貼支持,部分老舊風電場也將難以翻新啟用。

要扭轉這一局面,德國業內人士已多方呼籲,認為德國政府應該對“一公里規則”進行修改,同時應批准更多的土地、給予更多風電項目許可。

據瞭解,目前德國風電產業鏈上製造產能已出現下降,就業人數也明顯減少。VDMA電力系統主管Matthias Zelinger認為,如果德國市場需求保持在目前這一水平,德國陸上風電領域就業人數可能進一步降低25%左右。同時,在德國本土市場需求下降的情況下,風電製造業可能開始向海外轉移,德國將難以維持在風電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

或“危及”2030氣候目標

根據德國制定的氣候目標,到2030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需達到65%,風電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而截至2019年底,德國陸上風電累計裝機為53.9吉瓦。要實現上述氣候目標,在德國業界人士看來,由於德國電力需求仍在不斷攀升,每年陸上風電新增裝機量需達到5000兆瓦。

然而,根據BME及VDMA聯合發佈的數據,2019年德國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僅有1078兆瓦,較2018年同比下降55%,創下近19年來新低。同時,2019年德國陸上風電退役裝機達到97兆瓦,全國淨新增裝機僅有981兆瓦,遠低於能源轉型需求。另外,行業協會也指出,根據目前德國在建風電項目數據,2020年德國新增陸上風電裝機量預計為1400—1800兆瓦,也難以達到要求。

能源資訊網站Recharge援引BME主席Hermann Albers的話稱:“要達成2030年氣候目標,德國需要完成現已制定的風電規劃,但德國政府也需要認識到目前行業發展存在的阻礙。為儘快推動陸上風電’復甦’,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必須在今年春季結束前達成一致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與陸上風電的萎靡情況相反,2019年德國海上風電以及光伏產業卻得到了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9年德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已首次超過了陸上風電裝機。同時,德國光伏成本也在不斷下降,2019年德國光伏產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熱度。據瞭解,最新一輪招標結果顯示,中標光伏項目價格約為50歐元/兆瓦時,較前一輪的56.9歐元/兆瓦時成本下降明顯。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