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歐洲這艘4萬噸航母採用核動力加彈射起飛,開創多項中型航母記錄


歐洲這艘4萬噸航母採用核動力加彈射起飛,開創多項中型航母記錄


2019年12月17日,這一天首艘國產航母入役,國內一片歡欣鼓舞,有一種春節般的喜慶氣氛瀰漫於整個資訊空間。新航母的入役,代表世界中型航母隊伍裡又增添了一名新成員,將駐守在亞歐大陸的東岸。而在遙遠的亞歐大陸西岸,駐守著同為中型航母的另一個型號,它是中型核動力航母的縮小版,也是歐洲唯一的彈射起飛航母,它便是法國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

歐洲這艘4萬噸航母採用核動力加彈射起飛,開創多項中型航母記錄


法國是傳統的航空母艦擁有國,並且自成體系地發展,到了克萊蒙梭級航空母艦福煦號服役的後期,漸漸不符合當時法國對於航母的要求,於是新建航母提上日程。1987年,新航母開始建造,1994年下水,最終於1999年形成戰鬥力,就是現在的戴高樂號。可以看到,這艘航母從建造到服役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週期,符合法國人一貫的做事風格。

歐洲這艘4萬噸航母採用核動力加彈射起飛,開創多項中型航母記錄


戴高樂號航母開創了一項紀錄,美國之外第一次出現了核動力航空母艦,體現了法國在這方面的技術積累。雖然解決了核動力裝置的問題,但是法國的方式比較簡單直接一點,戴高樂號航母的核動力裝置來自法國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動力系統,採用了兩座GEC Alsthom PWR Type K-15核反應堆,這套動力系統放在核潛艇上已經足夠使用了,但是放在航母上就會顯得動力不足。

比起前級航母克萊蒙梭級的126000軸馬力,戴高樂號動力系統只能輸出76200軸馬力,致使它的最大航速只有27節,遠低於克萊蒙梭級的32節,這也創造了另一項記錄——傳統起降航母最高運行速度的最低記錄。

歐洲這艘4萬噸航母採用核動力加彈射起飛,開創多項中型航母記錄


另一方面,由於核動力解決了常規動力頻繁燃料補給的問題,戴高樂號航母的續航能力主要受限於食物、淡水的儲備,其標準食物搭載量為45天份。如果只考慮食物消耗,戴高樂號航母按照25節的速度不間斷航行,45天的續航里程可達50000千米,足以繞地球航行一週,這表明核動力航母的全球到達能力遠遠勝過傳統動力航母。

歐洲這艘4萬噸航母採用核動力加彈射起飛,開創多項中型航母記錄


他國早期的航母採用的大都是滑躍起飛,法國則不然,自從上一代克萊蒙梭級開始就運用了蒸汽彈射起飛,這也是美國以外的第一家,是法國航母的另一項記錄。戴高樂號標準排水量35000噸,滿載排水量42500噸,飛行甲板長264米,寬64.36米,面積12000平方米,這就為搭載蒸汽彈射器提供了足夠的空間,法國為戴高樂號配備了兩具美製C-13蒸汽彈射器,以輪流運作的方式工作,飛機的起飛間隔時間只需30秒。

歐洲這艘4萬噸航母採用核動力加彈射起飛,開創多項中型航母記錄


飛機降落依靠的是艦尾佈設的三組降落攔阻索以及一組緊急攔截網,配合全自動航母降落系統、光學輔助降落系統和DALAS激光輔助降落系統,能讓時速275千米的戰鬥機在75米距離內速度降為零,具備在12分鐘內讓20架飛機降落的回收能力,回收效率非常之高。

歐洲這艘4萬噸航母採用核動力加彈射起飛,開創多項中型航母記錄

陣風M艦載戰鬥機


在非任務時間,航母的飛機大多存放於航母機庫當中,戴高樂號機庫長139米,寬29米,高6米,面積46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25架固定翼飛機。算上甲板空間,戴高樂號最大飛機容量超過40架,正常編制包括24架陣風M(可擴充至30架以上)、4架空中預警機與5-6架直升機,艦載機平均每日的出動上限為75架次,這種出動規模使得戴高樂號達到了攻防兼備的水平。

陣風戰機搭配從美國引進的E-2C預警機,有效作戰半徑可延伸到700海里以外,覆蓋面積超過528萬平方千米,相當於整個西歐的面積。

歐洲這艘4萬噸航母採用核動力加彈射起飛,開創多項中型航母記錄

AS-365海豚直升機


進攻是航母的一大優勢,防守則是一大挑戰,戴高樂號航母配備了ARABEL相控陣雷達加垂直髮射紫菀15短程防空導彈組成的SAAM/F防空系統,共4組8聯裝32枚導彈。這也使得戴高樂號成為了西方世界第一個配備相控陣雷達加垂直髮射系統的航母,又創造了一個屬於法國航母的記錄,後來日本的初雲級也做了類似的搭配。


歐洲這艘4萬噸航母採用核動力加彈射起飛,開創多項中型航母記錄


此外,戴高樂號還配備了2具6聯裝西北風級短程防空導彈發射器和8門Giat 20F2 20mm機炮 ,作為中間一層防空武器,加上電子對抗系統和4具干擾彈發射器,在15千米的空域內形成了三層防空網絡,為航母防護支撐起最後的屏障。

歐洲這艘4萬噸航母採用核動力加彈射起飛,開創多項中型航母記錄

紫菀15短程防空導彈發射瞬間


在航母領域,蒸汽彈射起飛航母相較於滑躍起飛航母具備更強大的戰機出動能力,這方面滿載排水量42500噸戴高樂號強於一些滿載排水量超過60000噸的滑躍起飛航母,比如俄羅斯的戈爾什尼科夫號航母。核動力的運用,使得戴高樂號可以實現的部署距離遠遠超過常規動力航母,只是速度成為它的阿喀琉斯之踵,短板非常明顯。

相控陣雷達加垂直髮射防空導彈,使得法國航母具備了較為強大的自我防衛能力,這也是大部分航空母艦所不具備的。另外,對於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應用,使得戴高樂號艦載戰鬥機具備了大約1300千米的有效作戰半徑,遠遠高於使用預警直升機的滑躍起飛航母。

歐洲這艘4萬噸航母採用核動力加彈射起飛,開創多項中型航母記錄

超級軍旗艦載戰鬥機


在美國以外的國家中,航母滑躍起飛和常規動力依然是主流,並且會長期存在,但是彈射起飛和核動力的應用可以大大提升航母的戰鬥能力,這在法國戴高樂號上體現得很明顯,也會成為目前發展滑躍起飛航母國家的一大借鑑。

戴高樂號開創了很多記錄,成為中型航母發展的一個成功案例,是全球戰鬥力最強的中型航母之一,再配備法國先進的地平線級護衛艦與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組成航母戰鬥群,能彰顯法國依然是一個海軍強國。

歐洲這艘4萬噸航母採用核動力加彈射起飛,開創多項中型航母記錄


再回看東方大國的一型兩艘航母,因為採用了滑躍起飛和常規動力,比起戴高樂號來說,在航母出動效率、續航能力上都存在明顯差距,由於尚未採用固定翼預警機,15戰機的有效作戰半徑會顯著低於陣風M的1300千米。

如此看來,未來只有等到東方大國的電磁彈射航母入役時才會實現對戴高樂號的真正趕超,現在談及還為時尚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