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贏合科技:臨危受命生產口罩機 15天交付首批設備

2月15日,贏合科技首批口罩生產設備正式發貨,運往一千多公里外的上海三槍集團。在控股股東上海電氣與上海三槍集團簽署高速平面口罩自動化生產線製造合作協議9天后,贏合科技圓滿完成首批交付任務。

赢合科技:临危受命生产口罩机 15天交付首批设备

在祖國中部河南,聖光醫療器械;在首都北京,豐臺依文集團;在海西廈門,廈門聯合;在山西國藥、瑞邦勞保、中石化易派客、大慶油田、三一、深圳南玻、蘇州天華……,贏合不斷交付的口罩生產線在祖國各地有條不紊地運行。其中,聖光醫療口罩生產設備運抵後,公司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組裝、調試、生產,產能迅速爬坡,目前已達到120個/分鐘。

赢合科技:临危受命生产口罩机 15天交付首批设备

截至3月3日,贏合科技已向河南聖光、中石化易派客、三槍集團、依文集團、山西國藥、深圳南玻、瑞邦、廈門聯合、大慶油田、三一、眾泰恩等73家企業發貨218臺口罩生產設備,成為交付速度最快、數量最多的設備商,全力保障下游客戶生產製造任務,為新冠防疫貢獻重要力量。

臨危受命,贏合科技彰顯中國速度

3月2日,發改委發佈消息稱,2月29日我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隻,日產量達到1.16億隻,分別是2月1日的5.2倍、12倍。其中,醫用N95口罩日產能產量分別達到196萬隻、166萬隻,有效解決了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需要。

口罩日產能、產量的快速爬坡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內大量企業轉型口罩供應鏈、切入口罩生產的共同戰果。“贏合科技加入口罩機生產戰隊,可謂是臨危受命。2月1日,我們啟動口罩設備項目,迅速投入設計研發工作。同期,我們與深圳市政府達成第一批醫用口罩生產設備的供應協議,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100臺設備的交付。”總裁許毅說。

赢合科技:临危受命生产口罩机 15天交付首批设备

據悉,口罩設備生產線技術上並不存在難題,但由於口罩機市場規模小且分散,國內原有口罩機企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即使是頭部企業,註冊資本金僅在100-500萬元之間,參保人數不足100人。贏合科技在自動化設備領域積累了強大的研發設計能力,並擁有大型高精密度生產車間及國內行業領先的精密機械加工能力,具有規模化的供應鏈保障能力和交付能力,這也成為公司迅速完成口罩機研發、順利交付的主要源動力。

“從啟動項目到交付首批生產設備,公司面臨的挑戰眾多,能夠在15天就完成首批設備的交付,不負社會各界的期望,馳援疫情防控,也是我們贏合科技應有的擔當。”總裁許毅介紹說。一方面,贏合科技啟動口罩機項目時正值新冠疫情最嚴重時期和春節假期,產業鏈上游零部件供應完全沒有恢復,公司在政府支持下必須全力協調產業鏈供應,才能保質保量的達成交付任務,“為了趕時間交付,我們的採購同事都是駐點在供應商那裡,零配件一加工好就用自己的車拉回來的,有些都是凌晨回來的”。另一方面,肺炎疫情發生後,口罩機生產企業增多,導致上游零部件供應緊張、價格上漲嚴重,贏合科技口罩機全國統一價格且不漲價,充分彰顯了企業社會責任感。

赢合科技:临危受命生产口罩机 15天交付首批设备

有行業人士稱,2月份,在口罩機吃緊的情況下,上游零部件價格上漲明顯,以超聲波焊機為例,新冠疫情前,超聲波焊機價格為4000-5000元/臺,2月份該設備價格已上漲至2萬元以上。“以合理的價格供應更多的生產設備,助力下游口罩企業第一時間投產,為全國人民防疫工作貢獻力量,這是我們期初就設定的目標”,在談及價格問題時,公司董秘說。

晝夜趕工 展現中國企業使命擔當

雖然國內疫情形勢在持續好轉,但未來兩個月口罩仍然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據測算,全面復產後,按每人每天一隻口罩計算,至少每天需要5.3億隻口罩。即使僅第二產業、醫療工作人員和交通運輸業復工,每天也需要2.38億隻,如果再加上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醫護人員消耗量每天可能在5只以上以及執行4小時更換建議,需求量巨大。

而生產設備仍是口罩產能提升的的瓶頸環節。據介紹,贏合科技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口罩機生產基地之一,被廣東省政府列為重點口罩機生產企業,目前在手訂單較多,全部完成仍需要一定時間。但隨著產業鏈企業全面復工,上游零部件廠商供應將恢復正常,贏合科技的出貨能力將會增強。目前公司各部門都在夜以繼日的趕工,全力確保口罩機生產任務,為下游口罩廠商供應更多的生產設備。

赢合科技:临危受命生产口罩机 15天交付首批设备

“目前仍是打贏新冠防疫戰的緊要關頭,為保障有限的資源能夠高效利用,我們會優先供應下游重點防疫企業”,公司內部人士介紹說。一方面,口罩生產設備聯調精度要求高,具有生產資質和經驗的企業在生產設備調試和生產維護上具備更多經驗,能夠迅速進入生產環節。另一方面,未來一段時間,口罩仍是緊缺物資,加快提升口罩供應仍是全國防疫工作的首要任務,重點企業的原料更有保障。

“在疫情面前,贏合科技的使命擔當,是由每一個員工共同構築的。機械製造是體力活,日均工作時間超過16個小時,更是對員工的極大考驗,但是我們的員工毫無怨言,始終堅持在生產第一線。

設備調試人員不足,有些調試工程師甚至連軸轉48小時都在忙。我為我們的同事感到驕傲。”許毅總裁談及員工是既心疼又驕傲。

談及員工表現,人力資源總監表示,“在疫情面前,贏合的員工都表現出了高度的責任感。特別是年初返工時,我們的員工克服了種種困難趕到惠州參加口罩機生產,有員工甚至步行11個小時走到火車站趕來惠州生產基地。”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3月3日,全國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19例,其中非湖北地區新增4例,防疫形勢初步緩解。然而,日漸蔓延的全球病例,仍為新冠肺炎防疫工作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但我們欣喜地看到,隨著如贏合科技、瀚川智能、拓斯達、比亞迪、工業富聯等一批優秀企業的介入,我國的口罩產能仍將處於快速爬坡狀態,為中國、為全球抗擊疫情助力。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