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如此“花架子”怎麼把為民服務落到實處

便民公廁建起來 沒水沒電鎖起來

如此“花架子”怎麼把為民服務落到實處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湯煒瑋

承諾三年完成“廁所革命”,僅用時一年半就交出答卷,然而新建好的便民公廁,卻因沒水沒電而大門緊鎖;本應監管佔道擺攤的城管工作人員,收到問政巡查消息後,竟給攤販“通風報信”;市民投訴無證經營小餐館和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的廢品收購站,相關職能部門“專報”“抄報”打了一堆,問題卻遲遲得不到解決。

問政現場,直擊作風建設痛點難點的短片,看罷令人唏噓不已。

便民公廁,是為完成任務還是服務百姓

打開微信公眾號,就能便捷查找身邊最近的公廁,便民舉措值得點贊。但在江岸區,這樣的好事卻沒辦實。

問政巡查員走訪發現,江岸區數座便民公廁雖已建成卻大門緊鎖,著急如廁的市民“既堵身又堵心”。

對此情況,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竟稱不知曉,理由是“不可能跑到現場去看公廁有沒有開放”。

城管部門解釋,因為水電未通,廁所無法開放。

這樣的“假公廁”,在江岸區共有9座。

江岸區區長張忠軍說,短片反映的情況說明基層作風不嚴不實,而且頂層設計也沒有做好。他承諾,這些公廁在春節前對公眾開放。

點評嘉賓王健說,正常流程一定是先有管線再建廁所,出現“花瓶式”廁所是因為規劃出了問題。“廁所革命”任務週期壓得緊,但是不能靠“擺花架子”解決問題。

城管執法怎能“通風報信”

今年8月,媒體曝光江夏區某小區周邊佔道經營問題。時值備戰軍運會關鍵時期,問題迅速得到整改。

然而軍運會剛剛結束,亂象就死灰復燃。12月9日,巡查員發現,攤販們又回來了。

撥通投訴電話後,城管部門承諾馬上派人處理。一個小時過去,沒等來城管,攤販們也沒開張。

問及原因,一位攤販說,接到通知稱有人暗訪不要擺攤,並稱這消息是花錢買來的。

江夏區委書記王清華說,治理佔道經營要靠疏堵結合,既要營造良好生活環境,也要照顧攤販營生。他承諾,將在特定時間和指定路段允許擺攤設點,妥善處理各方需求。

點評嘉賓郭靜坦言,佔道經營在全國範圍內都是頑疾,疏堵結合是破題良方。但短片中曝光的最關鍵問題,是城管隊員通風報信的行為,對此不該護短。“對這些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要多加防範,避免‘擼起袖子不幹事’”。

層層上報,小小問題為何遲遲難解

有市民投訴,東湖風景區天鵝村有2家無證經營的小餐館和4家存在消防隱患的廢品收購站。相關部門承諾進行整改卻遲遲不見進展。

社區說已“上報”;城鄉工作處說已“報告”;消防大隊說要“專報”;派出所稱已“抄報”;市場監督所稱已“請示”。

一連串專有名詞,讓人哭笑不得。

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管委會主任黎東輝稱,層層上報卻沒解決問題,說明基層工作有待做實做強,將盡快為轄區配足網格員。同時,反映出相關部門本應各擔其責卻未高效運轉。此外缺乏上層統籌,管委會層面應按照職責進行分工督辦。

點評嘉賓王健直言,報告接著報告,就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看起來高度重視,實際上沒人把袖子挽起來解決問題。當前,武漢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線城市。要完成這一目標,必須始終把責任和擔當扛在肩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