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5nm,14nm或轉中芯國際

近日,外媒報道稱,美國計劃將源自美國技術標準的比重從25%下調至10%,欲通過此舉來阻止臺積電等非美國企業繼續為華為供貨。而根據臺積電內部評估情況來看,臺積電7nm工藝芯片源自美國的技術比率不到10%,能夠繼續為華為供貨,只是14nm工藝芯片恐怕凶多吉少。

再出招!華為加速轉單7/5nm,14nm或轉中芯國際

​雖說現在各大芯片廠商都積極轉戰7nm時代,甚至向5nm和3nm工藝進軍,但14nm工藝產品仍然是行業的主流產品,擁有廣闊的市場,一旦臺積電斷供14nm工藝產品,華為或許就會陷入困境中。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面對外部困難時,華為早就做好了準備,其旗下的芯片廠海思正加速讓芯片朝著7nm和5nm工藝方向發展,並且還將14nm產品轉至中芯國際進行生產,避免被他人牽著鼻子走。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芯國際現在14nm產品月產能為2000至3000片,產能比較低,即使其產能擴大至1.5萬片,也無法滿足華為的需求,也就是說華為想要擺脫此次比率調整帶來的困境,除了在中芯國際加速擴產外,還需另尋出路。

再出招!華為加速轉單7/5nm,14nm或轉中芯國際

​不過,目前美國相關部門還未正式採取相關措施,大批美國企業也在積極和美相關部門進行溝通,畢竟此前華為和很多美國企業都是合作伙伴的關係,為美國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多的訂單,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對華為採取限制或許也會對美國的發展造成影響,所以美相關部門是否會真的採取行動目前還是未知數。

目前,臺積電7nm和5nm產能飽滿,因為海思、蘋果、高通等廠商都在加快步伐,加大競爭,如果美相關部門真的對14nm以上工藝技術產品進行比率調整,那麼華為勢必會增加7nm和5nm芯片的投產,屆時臺積電的產能也會越來越爆滿,這樣一來臺積電就要思考如何調度產能,實現均衡發展。

再出招!華為加速轉單7/5nm,14nm或轉中芯國際

​不管怎麼說,臺積電和華為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華為離開臺積電會造成巨大的損失,臺積電離開華為也會缺失大筆訂單,不利於其自身的發展。目前國內芯片企業也在加快研發的步伐,不斷向前,爭取早日實現技術的突破,推動國產芯片行業早日實現國際領先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