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c盤能達到1T嗎,為什麼?

在路上一直


完全可以將1T的硬盤空間作為C盤,但是這麼做完全沒有意義,很大一部分空間都浪費了。C盤主要用於安裝操作系統和其它應用軟件的,一般用戶100GB的空間已經夠用了,操作系統所佔空間也就(20~30)GB左右,再加上一些常用我的應用軟件,使用空間一般也就(50~60)GB。若害怕裝的軟件較多,C盤的空間不夠用而影響電腦的運行速度,可適當加大C盤的空間,比如200GB、300GB,個人覺得300GB完全足夠了,再大就沒必要了,為什麼呢?


  • 並不是C盤的可用空間越大,電腦越流暢,其運行速度越快,電腦的運行速度還跟CPU、內存以及主板有關。
  • C盤的空間沒必要太大,夠用就行,太大浪費空間,沒有意義。很多人會說,C盤也可以存儲文件資料呀,我把資料全部存在C盤不就好了,不要這麼幹,C盤佔的空間太大會影響電腦的開機運行速度。而且最好不要把過多的應用軟件裝在C盤,C盤只裝少量的必備軟件就行,其它應用軟件可裝在D盤裡,D盤的空間可分配大一些,所以說,若害怕C盤空間不夠用,弄個200GB的空間足矣。

總結:C盤完全可以分配1T的空間,但是沒必要。若是想提升電腦的速度,不僅僅是C盤的空間問題,其影響因素還有CPU、內存、主板等,若CPU和主板還可以,可適當增加內存,可將內存曾至8GB以上。此外,還可以使用固態硬盤作為C盤,用於安裝系統及常用軟件,固態硬盤的運行速度要比機械硬盤好得多,可購買120GB、240GB的固態硬盤即可,只用於安裝操作系統,沒必要太大,浪費成本,其它資料可存儲於機械硬盤當中。

以上是本人的回答,答題不易,如果覺得還可以別忘了點個贊哦!若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請評論區下方留言,若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請關注本頭條號,會持續更新內容,謝謝支持!

技術閒聊


C盤1T?我們公司的服務器C盤90T,D盤750T[捂臉][捂臉]還有個E盤12G[大笑][大笑]你猜我們是幹啥的


果凍cld


C盤可以達到1T。


  • 有必要這麼大嗎

看你的使用習慣,和工作情況。我覺得在空間富裕的情況下,絕對有必要,因為不重裝系統的情況下,不夠用了再調整是非常麻煩的。

為什麼說看習慣和工作情況呢,很多人很多人會把文件放桌面上,放下載裡,放我的文檔裡,這些都在C盤上。系統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會產生緩存文件。一般三五個月不覺得有什麼,用上了一兩年,問題就出來了,C盤不夠用了,一兩百G其實很少空間,對於我們這種什麼都喜歡放桌面的人。很快就耗盡了,系統用的時間長了,幾乎不太想刪掉重做。

  • 至於分區

這裡有個誤區,就是windows的習慣,早期系統環境,軟件環境,網絡環境都極差,系統經常要重裝,所以為了安裝方便,大家把硬盤分區,放到另一個分區,避免重裝系統格式化掉資料。但這樣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就是當你C盤不夠用的時候,無法調整空間,非常麻煩。

在一些環境比較好的系統中,其實已經沒有分區的概念。比如蘋果系統 linux系統。沒有什麼分區的概念了(當然也可以分)。因為這些系統大都不怎麼需要重裝,升級系統也不會刪掉舊文件。所以其實沒什麼分區的必要。

目前WIN10 的思路也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升級不刪文件。所以根本沒必要分區。如果系統壞了,有PE一樣可以拿得迴文件。如果硬盤壞了,那即使分區也是無濟於事。

那重要文件怎麼辦?這就不是這個問題討論的範疇了。數據安全無外乎就是離線備份(也就是拷移動硬盤,或插多一個獨立、獨立、獨立硬盤)


人工智能應答機


想到了蘋果近日推出16英寸MacBook Pro,首次擁有 8TB 固態存儲選配方案。先不說這8T固態的可用性如何,試想也沒誰會花一兩萬去買塊固態硬盤吧。

C盤容量多少才合理?

在你能力範圍內,C盤多大都沒問題。這裡考慮的是浪費與否的問題。簡單說,一臺個人電腦,大多數情況下我認為1T硬盤都是夠用的了。當然特殊行業的標準可能相差過大,不做比較。

256G(固態)+1T(機械),雙硬盤單獨為盤,無需分區。我認為是當下較為合理的存儲解決方案之一。

不考慮分區的原因在於:

  • 其一,文件夾就可分門別類管理,分區顯得多此一舉。分區還導致小空間不能用的磁盤浪費情況。
  • 其二,固態要是掛盤了,分區不分區都一樣難挽數據。機械盤才是資料儲存的合適之地。哪怕系統掛盤了重裝都無大礙。
  • 其三,應用默認安裝C盤會減少很多問題。而關鍵的,C盤有足夠的可用空間也免去了以後空間不足的煩惱,考慮到應用更新、系統更新、緩存之類的影響。未來都不需要理會空間不夠的問題。

當然,這些都不是絕對的。至於是否選擇分區,很多人多數都是根據自身的使用習慣來。只是當下看來,分區沒有太多的必要性。

C盤是否支持1T硬盤?

回看題主的1T硬盤問題,C盤必然是支持無疑。GPT磁盤分區樣式支持最大卷為18 EB,按照換算(1EB=1024PB=1,048,576TB)。可想而知的是,GPT可管理的硬盤大小是驚人的,甚至我們可以理解為沒有容量上限。

能說的是N年前很多筆記本都標配了1TB機械,至於分區與否完全是取決於自己的意願了。要知道的是GPT磁盤每磁盤的分區數沒有上限,只受到操作系統限制。換言之,只要你土豪,哪怕你C盤直接用2T、4T的固態硬盤都是隨意。


IT小眾


C盤能達到1T嗎,為什麼?

首先電腦得C盤是完全可以達到1TB容量的,甚至於50T,100T都沒得問題。但是,完全沒那個必要。針對個人用戶而言,C盤空間一般都在80-120GB,這個空間來說除了系統佔用大約30GB以外,剩下的空間用來安裝一些不能改變盤符的軟件,以及未來得及改變緩存路徑的文件,還有就是留給桌面上的一些文件使用。所以對於一般個人用戶,C盤的容量在80-120GB就足夠了。

什麼樣的電腦C盤才會有這麼大的容量?

雖然對於個人用戶而言,很少有人會把C盤弄的那麼大,一般都會有兩三個盤符,C盤用來安裝系統,D盤用來安裝軟件,E盤用來存放文件。但是對於一些公司來說,一些公用的電腦不會有那麼多的盤符,只有一個C盤,不同員工登錄同一臺電腦時,會創建不同的用戶角色,並且為了滿足這些不同員工登錄同一臺電腦時所需的存儲空間,所以這時候需要把C盤容量做的大一些,幾百GB,甚至更多。

C盤容量太大,不是一種好習慣

C盤容量太大,的確不是一種好習慣。作為系統盤,空間越大,就越懶得把文件都歸類放到其他盤中,反正C盤夠大,存的下。然而,一旦某天系統崩潰了,這些存放在C盤的文件丟失的可能性最大。所以,一些重要的文件一定不要放在C盤,並且要記得備份哦!


卡卡羅空孫悟特


可以。

在mbr分區的硬盤中,分區大小=扇區數目*扇區大小,扇區大小是固定的512byte。存儲扇區開始和結束扇區號的位置分別只有四個字節大小,每個字節是八位,所以能表示的最大分區容量只有(2^8*2^8*2^8*2^8)*512byte=2 199 023 255 552byte=2 147 483 648kb=2 097 152mb=2048gb=2tb。如果是1000進制是大約2.2tb。

所以在mbr分區下c盤可以最大到2tb(2.2tb)。

在gpt分區下,存儲扇區開始和結束扇區號的位置分別有8個字節大小。最大分區容量=(2^8*2^8*2^8*2^8*2^8*2^8*2^8*2^8)*512byte=9 444 732 965 739 290 427 392byte=9 223 372 036 854 775 808kb=9 007 199 254 740 992mb=8 796 093 022 208gb=8 589 934 592 tb= 8 388 608pb=8192eb=8zb。

在硬盤大小允許的情況下,現在c盤分區最大可以到8zb。


科級雞


你說的C盤指的是系統盤嗎?如果你買了一塊1T容量的硬盤當然可以直接作為C盤系統盤使用,只是因為win10系統也不過是20G-30G左右,即使是128G硬盤作為系統盤很長一段時間也是夠用了,如果你給C盤留出1T容量的空間顯然是有些浪費的。

因為C盤我們作為系統盤使用,所以為了保持數據安全和運行速度,除了操作系統以外我們很少會在C盤安裝其它軟件和程序,即使你給了C盤1T的海量空間,我想也不能隨隨便便往裡面安裝各種程序,這樣你的1T容量的C盤可能就是常年保持900g以上的可用空間,相當大的空間就這樣被浪費了。

此外,如果你為了避免浪費,在C盤裡存放了大量數據,那麼未來如果重裝系統的話難免就要備份或者轉移這些數據,這樣顯然就更麻煩了,所以如果你有1T的硬盤還是建議給C盤系統盤進行分區,一般來說分個200G左右就完全夠用了。


嘟嘟聊數碼


我現在的電腦就一個C盤520G,Mac用習慣了,分盤完全沒必要。


兔子要辣辣的才可愛


沒問題啊!C盤多作為操作系統安裝盤,如果題主問題默認了c盤安裝操作系統,也是可以的。可以達到多少容量是分區格式和操作系統決定的。現在主流分區格式是ntfs,最大支持容量遠大於1T,現在基本不用的fat32可到2T,支持1T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另外操作系統,早期8位,16位操作系統尋址能力有限,支持不了1T分區的尋址工作,2000年左右基本就在32位操作系統上發展了,到現在,主流的大都是64位。完全沒必要擔心達不到。

市面99%的個人操作系統安裝需要空間:

windows xp需要不到1G(個人觀點:微軟最成功操作系統)

winsows 2007 需要2G左右,但會隨使用時間加長,累積歷史文件,造成大量空間浪費,到10G也很正常

windows 10 與win7類似。

所以C盤作為操作系統,完全沒必要劃分那麼大空間。



耳蝸築起巢


找個6T或者8T硬盤沒問題,2T的也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