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杜甫背後的女人:帶著妻子闖江湖,溫婉之美照耀全唐詩,千載閃光

《聖經》上說:上帝擔心亞當一個人在伊甸園寂寞,趁他熟睡時,上帝從亞當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創造了一個女人。亞當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因此按照神的旨意,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結合,二人結為一體。

我們在欣賞大詩人杜甫的愛國詩篇時,總會被他的忠愛、赤誠與堅守感動。但是每一個偉大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今天這篇小文,就送給杜甫的妻子,一個美麗、善良、勤勞、賢淑的女人。


杜甫背後的女人:帶著妻子闖江湖,溫婉之美照耀全唐詩,千載閃光

杜甫對妻子的憐惜遍佈詩集


杜甫背後的女人:你若不離不棄,我便生死相依

杜甫算是晚婚了,據考證,他在30歲才結婚。娶的是弘農楊氏之女,她父親是當朝司農寺少卿楊怡。弘農楊氏是世家大族,在唐朝也是聲名顯赫,唐太宗的愛妃、武則天之母,唐玄宗的楊皇后等都出自弘農楊氏一門。可見,杜甫的妻子楊夫人出身書香門第,接受過良好的教育。

01.徹夜守望:堅定溫婉也是一種美

杜甫在詩中經常稱其妻子為“老妻”、“瘦妻”,但是杜甫對妻子的愛與憐惜卻瀰漫在字裡行間,妻子的形象在杜甫筆下也非常美麗。


杜甫背後的女人:帶著妻子闖江湖,溫婉之美照耀全唐詩,千載閃光

望月的思念,唯有杜甫知


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八月,杜甫隻身一人被困長安。這一夜圓月當空,光潔如水,杜甫想念家中的妻子,寫下千古名篇《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其中“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一句寫得唯美動人。

杜甫漫步在月光下,思念在家鄉照顧孩子的妻子,想象她在月光下佇立,痴痴的看著圓月傷懷。她的鬢髮如雲霧般蓬鬆,由於長久地佇立,露水都打溼了她的衣裙和頭髮,清冷的月光下,妻子的手臂如玉石般光潔,她似乎禁受不住秋風的寒涼,但在月光下不願意離開。

杜甫很少在詩中寫妻子的容貌,但是這一句卻寫得細膩動人,妻子的美麗和善良也盡在其中。


杜甫背後的女人:帶著妻子闖江湖,溫婉之美照耀全唐詩,千載閃光

夫妻之間心意相通


在《一百五日夜對月》一詩中,杜甫這樣寫道“仳離放紅蕊,想像顰青蛾”,這似乎在寫月中的嫦娥,其實仍然是寫自己的妻子。他和妻子分居兩地,妻子花朵一般的容顏此刻卻像月中的嫦娥一樣孤寂,想象她一定繡眉微蹙,對月凝思吧。

雖然楊夫人出身高貴,但是並不因窮困漂泊而嫌棄杜甫,反而在杜甫背後默默地操持著家務,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杜甫喜歡喝酒,喜歡與朋友高聲談笑,每當酒醒,就能聽到妻子洗衣服的聲音。他在詩中寫道“採花香泛泛,坐客醉紛紛。野樹歌還倚,秋砧醒卻聞。”這一聲聲砧杵之聲,似乎敲打在杜甫心上,讓他覺得安心,也略有愧疚。


杜甫背後的女人:帶著妻子闖江湖,溫婉之美照耀全唐詩,千載閃光

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02.含辛茹苦,默默承受生活的苦難

至德二載(公元757年),在長安當官的杜甫終於有機會回家省親,他帶著俸祿和新買的衣物匆忙跑回家裡,在著名長詩《北征》中有這麼幾句“經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慟哭松聲回,悲泉共幽咽……”苦苦等待他的妻子,衣衫襤褸,看到丈夫回家,不禁哭出聲來,那嗚咽之聲迴盪在林間,也激盪起泉水的聲音。

丈夫的歸來,讓妻子精神一震,杜甫用“瘦妻面復光”五字就刻畫殆盡。妻子容光煥發,不再哀慼愁苦,並且稍微打扮了一下,笑臉綻放,好似散發著光輝。


杜甫背後的女人:帶著妻子闖江湖,溫婉之美照耀全唐詩,千載閃光

月光下,永遠有一個人在等待


在喪亂漂泊的日子裡,妻子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丈夫,看到丈夫歸來,她忍不住掉下淚來,“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等到夜晚,夫妻二人秉燭對坐,仍好像夢中一樣。杜甫曾經寫詩說“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此刻“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夫妻間的悲喜交加,相對無言,是如此的動人心魄。

楊夫人任勞任怨,在杜甫漂泊的日子裡,都是她照顧孩子,承擔起家中的一切,杜甫曾經寫詩感念說“世亂憐渠小,家貧仰母慈”,是她的堅強維繫著貧苦的家庭。她一生盡全力供養這一家人。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細察杜甫詩,他對妻子總是抱有愧疚和感激之情,也就不難理解了。


杜甫背後的女人:帶著妻子闖江湖,溫婉之美照耀全唐詩,千載閃光

慈母無言


03.琴瑟和鳴,清貧的生活也有詩意之美

楊夫人出身貴族家庭,還保留著獨有的生活情趣。杜甫移居在成都浣花溪畔,生活終於獲得了安定,這時候雖然仍然清貧,但是相對的安定也讓她覺得十分滿足了。

杜甫此時有好幾首詩記述當時的生活。和尚最喜歡其中兩首。

在《江村》中有一句“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這是多麼美的一副“閤家歡”!楊夫人陪伴著杜甫在花間下棋,孩子拿出母親的針線做魚鉤釣魚。春日陽光溫暖,微風和暢,燕子已經開始築巢,水中的鷗鳥依依相守,這或許是楊夫人對家庭美滿最大的渴求吧。


杜甫背後的女人:帶著妻子闖江湖,溫婉之美照耀全唐詩,千載閃光

琴瑟和鳴


有時候,河水上漲,杜甫就攜妻子一起駕船出遊,他在《進艇》中寫道“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罌無謝玉為缸。”孩子在水裡游泳,他和妻子坐在小船上悠悠前行,蝴蝶翩翩,荷花盛放,一切都那麼恬靜,那麼安詳。杜甫的心情此刻充滿欣喜,他和妻子就像並蒂荷花一樣相互守望,不離不棄。家貧又有什麼關係呢?哪怕只有粗瓷大碗的蔗糖水,也比金盞玉器中的玉液瓊漿甘美香甜。

有時候朋友送給杜甫菜醬和酒,杜甫就欣喜若狂,還特地問朋友醃製釀造的方法,他要回家告訴妻子。他在詩中寫道“理生那免俗,方法報山妻”,由此也可見楊夫人的心靈手巧。


杜甫背後的女人:帶著妻子闖江湖,溫婉之美照耀全唐詩,千載閃光

夫妻相守


04.堅韌如絲,給杜甫面對生活的力量

楊夫人有時候比杜甫還堅強,在杜甫從秦州出發去四川成都時,杜甫就曾發出感嘆:“嘆息謂妻子,我何隨汝曹”,他對妻子有愧疚也有傷感,似乎不是他在養活妻子,反而是妻子在供養他,帶領他越過生活的艱難。

杜甫和妻子的感情非常好,據記載“杜甫每朋友至,引見妻子。”每有朋友到訪,杜甫必然引妻子與朋友相見,其中有尊重,更有感激和信任吧。


杜甫背後的女人:帶著妻子闖江湖,溫婉之美照耀全唐詩,千載閃光

帶著妻子闖江湖


杜甫的詩自始至終發散著人倫骨肉的親情,這種親情來自他的生活,也來自他的感悟。杜甫一生漂泊動盪,與家人也是聚少離多,作為這位時乖命蹇詩人的妻子,也一定飽嘗苦難的折磨。但是楊夫人良好的教育和堅強的性格,卻能和杜甫齊心同德,共克時艱。

在《逃難》詩中有句“妻孥復隨我,回首共悲嘆”,他和妻子一起感嘆命運;

杜甫 “偶攜老妻去,慘澹凌風煙”,登高望遠思念家鄉;

當他拜訪寺廟的高僧時,也說“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他不能割捨妻子,可見妻子在他心中是多麼的重要。


杜甫背後的女人:帶著妻子闖江湖,溫婉之美照耀全唐詩,千載閃光

琴瑟和鳴,相守一生


05.包容理解,家是杜甫永遠的港灣

楊夫人不僅跟他共度生活的艱難,其實也有著相同的志趣,楊夫人對杜甫給予了最大的理解和包容。

寶應元年(公元762年),51歲的杜甫在四川漂泊,他從綿州漂泊到梓州,這年一個秋夜,他獨宿在朋友家中,想念起在成都的妻子,寫下一首詩《客夜》,最後有兩句“老妻書數紙,應悉未歸情”,他為妻子寫一封長信,並且他相信妻子一定能體會到他離家不歸的難處。老妻善解人意的德性和心意相通的默契,在杜甫獨處時,益發讓他惦念憐惜,以至於杜甫恨不得趕快天亮,踏上歸家的征程,回到妻子的身邊。


杜甫背後的女人:帶著妻子闖江湖,溫婉之美照耀全唐詩,千載閃光

每當月亮圓時,就想起你


這種傾訴和信任非常難得。他向妻子傾訴心中的苦悶“計拙無衣食,途窮仗友生”,不得已而在外漂泊求食,而此刻的妻子也一定對燈難眠,抱臂守望吧?而一旦得知妻子患病,杜甫又毫不停留地往家趕。

公元763年,安史之亂結束,杜甫聽聞官軍收復了河南河北等地,不禁欣喜若狂,寫下了平聲第一快詩: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值得注意的是“卻看妻子愁何在”一句,楊夫人和杜甫一樣欣喜若狂,一掃愁容,若非心意相通,怎能同喜同悲?在《百憂集行》中,杜甫也有一句“老妻睹我顏色同”,可見杜甫與妻子同甘共苦的伉儷情深。


杜甫背後的女人:帶著妻子闖江湖,溫婉之美照耀全唐詩,千載閃光

欣喜若狂


06.伉儷情深,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本文所引之詩,雖然多是杜甫寫給妻子的詩句,但是這既能反映出杜甫對妻子的深情,也可窺見什麼樣的妻子能讓杜甫如此牽腸掛肚,同心同德。楊夫人就這樣在杜甫詩中展現她為人母的慈愛與堅強,為人妻的通情達理與善解人意,也能窺見與杜甫的心意相通,同心甘苦。

據元稹為杜甫所寫的墓誌銘記載,楊夫人活了49歲,考察其意,杜甫病故於湘江的小船上後,楊夫人將丈夫的靈柩置厝在嶽州,然後帶著兒女們回到洛陽偃師陸渾山莊,不久便去世了。


杜甫背後的女人:帶著妻子闖江湖,溫婉之美照耀全唐詩,千載閃光

這一牽手,便是一生


就是這樣一個女人,歷史上沒留下多少記載,卻在杜甫詩中熠熠生輝,她給杜甫帶來溫暖,撫養了杜甫的孩子,承擔著生活帶來的磨難,卻並無怨言,堅強承受,一直到去世前,都在為丈夫默默付出,想來杜甫在九泉之下,也應該感激這位偉大的女人吧。

百劫經過懂杜甫,此心甘苦有誰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