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 八大山人草書《愛蓮說》,超凡脫俗

八大山人草書《愛蓮說》,超凡脫俗

八大山人草書《愛蓮說》 立軸 水墨金箋 177.5×50cm


八大山人草書《愛蓮說》,超凡脫俗


八大山人書法功力甚深,不僅善楷、行,亦精篆籀,中年嘗作狂草,然不多見。行楷從近人董其昌得法而上遡鍾、王,更涉黃山谷諸家,六十後卓然自立,以篆法入行,圓轉厚重,刪減提按頓挫,緩緩寫來,藏頭護尾,不見起止。此軸書周敦頤《愛蓮說》,圓厚高曠,有萬毫齊力,如錐劃沙之妙。觀其筆法、款字,已是其晚作了。

八大山人書法以中鋒為筆法的基幹,同時筆畫粗細較為均勻,這很容易使人想到懷素的狂草,但兩人又有明顯的區別。懷素書寫的速度很快,中鋒和側鋒並用,也不迴避尖刻的筆畫,同時整個作品用筆的深淺仍有較大的變化。八大山人書法作品中線條粗細始終比較均勻,線條推移遠未達到懷素狂草的速度,線條內部運動與懷素相比,也比較單純。就線條質地而言,八大山人在節奏的豐富性和氣勢上有所損失,但換取了以徹底的中鋒所鑄造出的堅實的基礎,這對於他的繪畫創作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在這一基礎上,八大山人對中鋒有各種靈活的運用。對中鋒的堅持,必然會盡量避開折筆,而以轉筆為中心。他對轉筆的控制十分出色,線條勻整而富有韌性,特別是右上角彎折處的弧線,不妨看做是前人所謂『折釵股』的註腳。這種筆法看起來很容易,但異常重要,真正能夠掌握的人也非常少。這種筆法意味著線條改變方向時出色的控制能力。在這一基礎上,才有可能隨心所欲地左右筆鋒的運行。


八大山人草書《愛蓮說》,超凡脫俗

進入硯田書院圈,每天進步一點點: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