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書法書寫怎樣寫出澀感?

品味人生150286026


書法的審美中,流暢是一種美,澀也是一種美,兩種美都有一定的度,書法裡叫法度,超過這個度就不美了。超過這個度的流暢就是“滑”、“輕浮”,過度的澀就是“滯”,厚重而流暢的筆畫才是好的,這個度很難把握,所以書法家們也都用一生的時間去錘鍊自己的筆畫線條。

很多人不知道這個,認為書法不就是寫字嗎?能讓人認識就可以了,這種認識顯然是膚淺的,從寫字到書法也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人們在書寫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不同的硬筆方法產生的線條質感不一樣,有的給人以美感,有的則讓人看後心生厭惡。

顏真卿楷書重的澀感,這種澀感有書寫的成分,也有墨汁斑駁的成分

經過前人不斷的總結,才形成了逐漸完善的技法體系,這就讓書法和普通的寫字有了區別,一個注重書寫的美感和藝術性,一個更加註重的實用。但是二者的基礎是不變的,就是漢字。

澀感是由於毛筆和紙之間接觸,形成的一種遲重有力的感覺,它不同於用毛筆一帶而過的輕浮,是書法的筆畫給人以力量感,書寫宜緩慢且要保持中鋒用筆,這種感覺很難用語言形容,需要實地的觀摩老師書寫才行,寫出高質量的有澀感的線條,需要長期的訓練。

弘一法師書法的厚重,不同的澀感和用墨的多少也有關係

在傳統的帖學書法裡,澀感很少被提到,帖學講究流暢、秀美和飄逸,飄逸流暢的書法作品明顯也更受人歡迎,碑學的出現讓澀感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很多人講書法的金石氣,其中就包含澀感的成分,這是書法美的一種,就如五官精緻、皮膚白皙、身材高挑的美女是一種美,皮膚黝黑、身材健碩的工人也是一種美,美不單單指的美麗,而澀感明顯屬於後者。

澀和枯筆、飛白書並不是一個概念,枯筆和飛白有可能是非常流暢的,並沒有澀的感覺,不過高手寫字也能夠把苦筆處理出澀感,平滑的枯筆是低質量的。

草書中流暢的枯筆,澀也是相對的

總之,書法雖然從來不缺少理論支撐,但真的想要寫好,完全靠理論是不行的,需要不斷的時間、實地的觀摩,需要在在實踐和觀摩中尋找書寫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