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力諾集團衝刺A股 旗下兩公司擬借殼ST亞星

力諾集團衝刺A股 旗下兩公司擬借殼ST亞星

外匯天眼APP訊 : 濟南最大民企力諾集團近年來不斷衝刺A股。

2019年12月30日,ST亞星發佈公告,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山東科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源製藥”)100%股份及山東宏濟堂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宏濟堂”)100%股份。本次交易將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可能構成重組上市。

公告顯示,科源製藥和宏濟堂的控股股東是力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高元坤,而力諾投資的大股東為力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力諾集團”)。

記者發現,2001年,力諾集團旗下力諾工業借殼上市又離去,隨後在資本市場沉寂多年。但自2015年起,力諾集團資本運作頻繁,集團旗下力諾特玻、科源製藥、宏濟堂、力諾電力等多家子公司先後掛牌新三板。

2017年起,力諾特玻、宏濟堂先後在新三板摘牌,算上仍在新三板掛牌的科源製藥,如今力諾集團三家子公司均已有較明確的A股上市計劃。而在這背後,力諾集團早在多年前就將資產證券化寫入公司戰略規劃。

據力諾集團網站介紹,其正在全面實施“製造智能化,市場全球化、資產證券化、價值最大化”的戰略規劃,即從2016-2020年及其後一個時期,主要產業完成股份制改造,全部推向資本市場。

一位山東上市公司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ST亞星這幾年經營相對困難,資金也非常緊張,公司股東脫困的動力較強,且和力諾一樣都是山東企業,力諾董事長高元坤在山東影響力非常大,或許這是力諾選擇借殼ST亞星的原因。

曾借殼登陸資本市場,11年後退出

據公開資料介紹,力諾集團為山東大型民營企業,下轄力諾瑞特集團、光伏集團、電力集團、力諾特玻、宏濟堂製藥、宏濟堂阿膠、科源製藥、力諾製藥、武漢有機、武漢雙虎10個二級集團,在國內擁有力諾特玻、科源製藥、宏濟堂製藥、力諾電力4個上市公司。從2014年開始,力諾集團的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被稱為濟南最大的民營企業。

力諾集團網站介紹,1994年9月,濟南三威有限責任公司註冊,公司在濟南保溫瓶廠租賃了一座窯爐,兩條生產線,生產藥用玻管,這就是力諾集團的前身。幾經更名,濟南三威有限責任公司變為山東三力工業集團有限公司,2001年3月27日變為山東力諾集團。

在成立的第七年,力諾集團借殼瀕臨破產的雙虎塗料,擁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

彼時的雙虎塗料困難重重。據湖北日報早前報道,經過幾次資本運作,雙虎塗料先後被兩家企業收購,接手的企業熱衷於資本炒作,無心經營實業,生產經營陷入混亂,到了2001年瀕臨破產。一位雙虎塗料的老職工回憶稱,“一個2800多人的企業,資產才1.5億元,每年要虧3000萬,廠子快做沒了。大家還在吃大鍋飯,每個月領四五百塊錢工資。”

2001年9月24日,雙虎塗料公告,公司擬與濮陽力諾玻璃製造有限公司進行資產置換,置出淨資產的評估值為2.83億元,置入淨資產的評估值為2.78億元。雙虎塗料置出的是塗料相關業務資產,置入的是濮陽力諾的全部高硼硅材料及其系列產品的經營性資產。據當時公告,濮陽力諾2000年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03億元,淨利潤為2363.85萬元。

當年11月,雙虎塗料的股票簡稱變更為力諾工業。據湖北日報報道,2001年,力諾集團入主,花了8000萬元用於改制,裁汰冗員,把總人數從2800人,降至1400餘人。

2005年3月,為使公司名稱能準確反映公司的行業定位,力諾工業將公司名稱變更為力諾太陽。2010年,力諾太陽將所持雙虎的塗料資產置出,資產變更至力諾集團旗下,在資產置換完成後,2012年11月28日,宏發股份借殼力諾太陽,力諾集團旗下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易主。

“進出”新三板,資本操作頻繁

力諾太陽從A股退出後,力諾集團在資本市場上沉寂了3年,之後再度發力。

2015年8月12日,力諾特玻在新三板掛牌上市。進入2016年,力諾集團的資本操作更加頻繁,本次即將借殼上市的科源製藥和宏濟堂都是在這一年掛牌新三板的。

當年3月15日,科源製藥登陸新三板,目前仍在掛牌。2017年報顯示,科源製藥當年實現營業收入2.39億元,同比增長33.38%,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02.01萬元,同比增長39.71%。

2018年,科源製藥業績出現滑坡。當年科源製藥實現營業收入2.45億元,同比增長2.53%,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55.49萬元,同比下滑6.96%。

科源製藥在2018年報中稱,近幾年,國家對藥品生產、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監管程度越來越嚴格,公司上游原料價格逐年上漲,加之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國內外經濟形勢更加嚴峻。

2019年上半年,科源製藥業績回升,實現營業收入1.42億元,同比增長16.22%,實現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19.56萬元,同比增長196.11%。

科源製藥表示,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主要產品的銷量力度和小品種產品的市場開發力度,嚴格控制成本,提升精益管理水平,使新產品線鹽酸二甲雙胍原料藥報告期內扭虧為盈。此外,報告期內,科源製藥以現金方式收購山東力諾製藥有限公司。

緊隨力諾特玻和科源製藥之後,力諾集團旗下的宏濟堂也在2016年登陸了新三板,不過其很快於次年摘牌。

力諾集團入主宏濟堂是在2012年10月。據媒 體報道,2015年7月,力諾集團將其所持有的宏濟堂23.09%的股份以2548.35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上海景林景惠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等14家投資機構,同時,力諾集團簽訂了“對賭協議”。

協議約定,投資完成後,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盡其最大努力促使目標公司在2016年12月31日以前在新三板掛牌,如新三板掛牌後,因流通性不夠投資人無法獲利退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盡其最大努力促使目標公司在2018年12月31日以前在A股上市。

在簽署協議之後,2016年9月14日,宏濟堂登陸新三板。宏濟堂2016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4.18億元,淨利潤為2.21億元。

除此之外,力諾集團旗下的力諾電力於2018年5月11日掛牌新三板,主要從事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投資建設、光伏項目設計、諮詢、總承包和太陽能光伏應用產品的推廣應用。

轉戰A股:旗下多家公司接受輔導

2017年,力諾集團旗下在新三板掛牌的公司接連摘牌。

2017年6月7日,力諾特玻公佈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回購異議股東所持股份的承諾函。公司稱,因資本運作規劃及發展戰略的調整,公司決定從新三板摘牌。

一個月後的7月7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佈公告稱,掛牌不到一年的宏濟堂即日起從新三板摘牌退市。當時市場不少聲音稱,宏濟堂此舉有意衝刺A股,而宏濟堂在公告中對摘牌原因的說法是,“因公司經營及發展戰略調整所需”。

現在看來,上述兩家公司從新三板摘牌後,確實在做登陸A股的準備。

2019年11月4日,宏濟堂網站披露公司召開A股IPO啟動會議,對IPO項目啟動的相關事項與材料進行了研討。官網文章稱,當前,宏濟堂製藥健康發展,具備了IPO的基礎條件,應當齊心協力,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和步驟,高質量地推進宏濟堂A股IPO的各項工作,爭取按預定時間完成上市工作。

證監會2019年12月30日公告,力諾特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接受輔導公告,輔導機構為民生證券。

如同力諾特玻和宏濟堂,2019年3月力諾電力也在新三板終止掛牌。不過,目前記者尚未查閱到力諾電力在資本市場是否有下一步安排。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科源製藥2018年底宣佈,公司向證監會山東監管局提交上市輔導並獲受理,輔導機構為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3月,科源製藥表示,公司重新向證監會山東監管局提交上市輔導並獲受理,輔導機構為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公司正在接受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的輔導。

科源製藥稱,公司已經進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輔導階段,未來公司若向證監會或有權審核機構提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材料獲受理,公司將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申請股票暫停轉讓。

如今,科源製藥和宏濟堂或將通過另一種方式上市,即本文開頭提到的ST亞星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科源製藥100%股份及宏濟堂100%股份,交易可能構成重組上市。

前述山東上市公司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宏濟堂是我國知名的中醫藥老字號,但發展遠不如國內一些同行,如果能夠上市,對其業務發展和品牌推廣將有極大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