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曹操臨死之前,為何斬殺楊修,卻不殺司馬懿?

用戶64673469061


楊修,字德祖,司隸部弘農郡華陰人,是太尉楊彪之子,與袁紹家族差不多,也是四世三公,是當時一等一的名門望族。不過,因為東漢時權歸尚書,三公已經沒有實權,所以楊修父祖任職的太尉、司徒等官職也都成了朝廷的榮譽職位。東漢時,崇尚經義之學,弘農楊氏多以文學顯名,楊修也是如此,他為人好學,史稱有俊才,在建安年間被舉孝廉,官拜郎中。如果沒有攤上東漢末年的亂世,楊修可能與袁紹、袁術、曹操等官二代、富二代的人生軌跡沒什麼不同。

(楊修:家世顯赫)

曹操發跡以後,雖然也被給予了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的待遇,但是朝臣清流對曹操的閹宦之後的身份很看不上。作為政治家,雖然曹操的家族起點頗高,但是畢竟名望不夠,因此即使曹操心裡很不願意,還是延攬了很多世家大族的子弟入幕,充當丞相府的各級官吏,與漢朝中央的官職是兩套體系,藉以收攏世族人心,楊修、司馬懿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被徵辟入府。

楊修剛滿25歲,就被曹操要過去擔任丞相府的主簿,相當於辦公室主任,負責打點丞相府的內外事務。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世說新語·捷悟篇》記載了四則楊修展才之事,他的才華曹操亦曾自嘆不如,曾說過“德祖才思快我三十里”(曹操與楊修共同猜謎,楊修頃刻知曉謎底,而直到走了三十里地曹操才猜出謎底,此即所謂才思快三十里)。

(曹操說:德祖才思快我三十里)

楊修可謂名門之後,政界新星,文學嫻熟,在當時頗具人望。然而,在漢中之戰將告尾聲時,卻突然以“擾亂軍心”之名被殺于軍中。作為成熟的政治家,曹操只會盤算事利弊得失,而非是個人情感,這從曹操當年痛失子侄曹昂和曹安民,又失猛將典韋的宛城之戰,可最後還是禮遇歸降的張繡就可見一斑。那麼曹操之所以要殺楊修,必然也有“擾亂軍心”之外的原因,所謂的“雞肋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

楊修“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這是事實,曹操曾給楊修的父親楊彪寫信就忿忿地說:你教的好兒子,竟然經常與我作對!楊彪是怎麼回覆的史書上沒有記載,不過想來楊彪也不會多解釋。因為袁術、袁紹按照姻親關係得叫楊彪表叔,而二袁是在早期能夠掀翻曹操的一方諸侯,曹操早就有心想殺楊彪,只是無故殺害大臣,因此引而未發。二袁先後敗亡,曹操一統北方,楊氏一族的政治危機暫時過去了。

不過楊修自詡聰明絕頂,在丞相府做了很多讓曹操記恨的事。這些事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屬日常生活範圍,包括改建花園大門、分食塞北酥餅和所謂的“夢中殺人”三事,這反映了曹操待人接物常以小慧售其奸,亂人耳目,可每次都被楊修揭穿。身邊有這樣一個才思敏捷、能參透自己心意的人,曹操如何不“忌”不“惡”乃至時時加以防範呢? 但是,曹操殺楊修時,距其去世只有一年了,前面的十多年都能忍下來,為何在最後一年卻忍不了了?

人都說人老心慈,多有不忍之心。曹操殺了楊修,回朝後在路上碰到了楊彪,就打招呼說:“幾日不見,你可清瘦了很多!”楊彪回答道:“昔日漢武帝的近臣、匈奴貴族金日磾有兩個兒子,漢武帝非常寵信他們,讓他們在宮中侍奉。後來金日磾發現自己的兩個兒子淫亂宮中,就一狠心把他倆殺了,免得以後生出禍患。我自愧沒有金日磾那樣的先見之明,但畢竟還有老牛舔小牛那樣的親子之愛。”楊彪委婉地表達了痛惜愛子被殺的心情。曹操聽後,心裡就十分過意不去。

(楊修的執念)

如果說日常生活屢犯曹操所忌還不算大過,那麼楊修深度捲入了立儲之爭,則是屬於政治活動範圍了。一旦涉及到政治漩渦,基本上都是拔出蘿蔔帶出泥,一損俱損了。

楊修參與立儲之爭,證據確鑿。如告發曹丕陰事、教曹植斬門吏而出、為曹植作《答教》等事。前文說曹操曾寫信責備楊彪,就是說的這事。楊修已深深地捲入宮廷鬥爭之中,他竭力輔佐曹植爭做曹操的接班人,反對曹丕繼位。楊修不死,曹植爭立之心不死。關鍵是楊修還才思“快我三十里”,背後又是“四世三公”的豪門家族,這樣的能量的人物,如果留下來必將成為他身後的大患,尤其是曹操在公元217年就已經立了曹丕做世子,楊修等人不甘心,一直想再爭一爭。這樣的格局下,一旦曹操去世,難保不禍起蕭牆。以曹操的政治敏感度,楊修之死,也是情理之中了,唯一欠缺的只是一個時機和理由。

至於司馬懿,則事事與楊修相反。雖然同為才俊,楊修好爭勝,司馬懿好守拙。謹小慎微的司馬懿,兢兢業業,即使曹操發現了“鷹視狼顧”之相,也找不到把柄來殺他。更重要的原因是,在錯綜紛亂的政局中,司馬懿雖也參與了黨爭,卻捨棄了爭儲勢頭正盛的曹植,選擇了嫡長子曹丕,積極為之出謀劃策。曹操雖然對司馬懿也不放心,但是有曹丕力保,加上對曹丕能力的信任,曹操認為曹丕有能力駕馭司馬懿。同時,曹操對孫兒曹睿也是頗為青睞,曾說“吾基於爾三世矣”,曹操可能認為既然曹氏一族英才輩出,量他司馬懿也翻不起什麼浪花了吧。


(司馬懿說:選對人很關鍵)

出於曹操扶上馬送一程的想法,司馬懿被作為曹丕的輔政班子有驚無險地度過了曹魏政權換屆的過渡期。

司馬懿之所以能成事,也不是在曹丕、曹植兄弟爭儲時明哲保身,所謂富貴險中求,考驗的就是政治智慧。賈詡能有意無意地點撥曹操立儲之事,可見朝堂上人心向背,楊修卻選擇了政治浪漫主義傾向的曹植作為輔佐對象,可見其出於同好的個人情感而非政治家的利益盤算。這樣又如何能在處處兇險的政治漩渦裡逢凶化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