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你太讓我失望了。”

相信我,任何人聽到這句話都不會毫無感覺。更有甚者,害怕讓人失望到了一種病態的地步,無限放大別人的期望,無限縮小自己的感受。

人無完人,事無完美。

人,正是因為有了缺點,才會有所改變;事,正是因為有了殘缺,才會有了遺憾。
蝸居在人潮湧動的角落,每天遊走於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飽嘗著份紛繁人生的酸甜苦辣。

然則,你會發現一個道理,你越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卻總也滿足不了所有人都的需求,換回來的可能是滿身傷痕......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我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所以我們害怕讓別人失望,因此我們可能無法拒絕別人,也可能委曲求全。

許多人的痛苦就來源於,不能做真正的自己,不敢做真正的自己。

《小歡喜》裡的喬英子,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她常常在家庭中不斷付出,並且放棄自己的真實想法,因為她過於懂事,永遠不尊重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最終導致自己得了抑鬱症。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喬英子是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父母關係的破裂,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家庭關係和個人性格,喬英子這種討好式的性格,也和她的原生家庭有關。

喬英子的母親宋倩是一個極其強勢的人,在離婚之後,她把所有的重點都放在了喬英子身上,她對喬英子的愛無微不至,生怕女兒受到一丁點的傷害,但同時,也對英子管束過多。

喬英子雖然感激母親的關懷,但還是畏懼這種無縫隙式的關懷。她是一個敏感、內心柔軟的姑娘,她始終害怕媽媽會不高興。

除了自己熱愛的天文,喬英子的成長動力來源於不讓媽媽生氣。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學校召開高三生誓師大會,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上寫下願望,然後放飛,喬英子想寫國家航天航空局,但是她媽媽非要加上清華北大和考進700分,後來喬英子委屈落淚,跑走了,而事情是怎麼過去的呢,是喬英子主動跟媽媽說了一句:媽,你辛苦了。

還有一次,媽媽想要讓女兒放鬆,主動說一起去看電影,但其實喬英子早已經看過了,但是她為了讓媽媽高興並沒有說破,當媽媽識破女兒已經看過了之後,勃然大怒,認為女兒在浪費時間,英子說,我想讓你高興,而媽媽卻崩潰道,我不用。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這一次的和好,也是喬英子的主動討好,她早早的起了床,然後開始複習聽力,並且給媽媽做了一份早餐。

每個孩子都有青春期,孩子長大後,總會有和父母意見衝突的時候,面對一個“宋倩式”的強勢母親,可能大多數孩子都會表達自己的抗議和自己的願望,並希望媽媽同意自己,或者堅持己見。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但是喬英子沒有,她一味的討好媽媽,捨棄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她努力忽略自己的不開心、不滿意,只求能夠讓媽媽滿意,剛開始,這種犧牲能夠給她帶來安全感,能讓她感受到幸福,但是當涉及到精神最高層次的滿足時,這種犧牲留下的傷痛就會以慘烈的形式爆發。

喬英子本身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她學習成績很好,學習能力葉強,也非常的自覺主動,更難得的是,她有自己明確的興趣愛好,並願意為之付出努力,這樣的一個好孩子,是多少家長夢寐以求的。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我們也能看到,英子本來是一個比較開朗,各方面良好的女孩,但是媽媽宋倩為了讓她考上清華北大,強勢剝奪了她一切正常的興趣愛好,媽媽把孩子飛翔的動力給拆解了,而孩子卻步步想讓,這樣的孩子,最終只能抑鬱到想要自殺。

英子一步步的想讓,讓媽媽更加的強勢和肆無忌憚,如果英子能夠正確表達出自己的願望和想法,並且學著和媽媽平等相處而不是一味的討好,就會避免很多悲劇。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內耗效應。

內耗效應指在群體心理學中,人們把社會或部門內部因不協調、或矛盾等造成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無謂的消耗而產生的負效應現象。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而放在人的生活中,則體現為:自己默默較勁,想讓變得優秀起來。結果變成了想要做的越多,目標越是龐大,渺小感越是強烈,無力感越是強烈。最終陷入了自我譴責的狀態中。

喬英子就是陷入了“內耗效應”,她想要討好媽媽,讓媽媽開心,但是她發現媽媽對她的要求和控制越來越多,她的目標太大了,她好像始終不能讓媽媽開心,所以她最後變得無力、開始自我譴責,甚至患上了抑鬱症,想要自殺。

我們可以看到,內耗效應在原生家庭中同樣可以體現,在家庭關係中不尊重自己,不斷的妥協和讓步,也會導致內耗。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內耗效應呢?主要原因有:

1、由於認知不協調而引發的

由於群體內的成員相互的生活空間、時間以及知識、經驗,特別是認識能力、認知風格等不一樣,因此對事物的認識就會不一樣,哪怕是對同一事物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觀點。這種不同的認識觀點就會經常造成相互間的誤會,甚至情感方面的影響,從而產生衝突、對抗,引發磨擦、內耗,最終產生內耗效應。

2、由於情感衝突引發的

人都是有情感的。但是對事物或人所賦予的情感也是不同的。在這人際交往中,這種情感差距會表現的淋漓盡致,它對人的行為起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如果感情融洽就會有凝聚力;如果關係緊張、情感分離就會發生衝突。

3、由於行為方式與習慣不同引發的

由於生活環境和扮演角色的不同,常常會發生不同的行為方式與習慣。習慣差異大的人在一起,如果沒有有效調節,就會發生內耗,協調的好,則會產生互補效應。

4、由於個性差異造成的

人的個性差異不同,就會引起對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也會造成對這一問題的處理方式不同,這樣就容易造成群體內的衝突,人群交往的衝突,也就容易引發內耗效應。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我們失去了當眾崩潰的權利。

當著別人的面哭,變成了一件很不體面的事情。

我們早年的養育者給我們灌輸了一種“你讓我失望了,所以是你有問題”這樣的扭曲的信念,才會讓我們活在一種「不應該讓別人失望」這樣一種荒謬的要求裡。

如果我們用這種要求捆綁自己,捆綁他人,最終會讓大家陷入彆扭、壓抑、窒息的境地。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我覺得自己越長大,好像活得越壓抑了。

年輕還比較小,還在唸書的時候,我是那種什麼都願意表達出來的性格。高興就笑,不高興就哭,有什麼想法和願望就表達出來

我在這裡特別想說一句話:“其實,很多時候,你敢於讓別人失望,也是一種能力。”

別總壓著自己。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塔羅牌占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體會愛的老靈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重要的是:一個認真熱愛生活的心理師。

以有限文字,寫無限可能!

倡導以愛為本質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諦,生命的真意!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實用心理學

如需心理諮詢、塔羅牌占卜、商務合作,請私信!

心理學:懂得讓身邊的人“失望”,乃是一種上乘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