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吃野味讓中國娃娃魚陷入怪圈,商業養殖“繁榮”,野外瀕臨滅絕

吃野味讓中國娃娃魚陷入怪圈,商業養殖“繁榮”,野外瀕臨滅絕

2月28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車靜課題組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Science 雜誌上以Letter形式在線發表了題為:Giant salamanders: Farmed yet endangered 的文章。

該文指出,在商業化經濟養殖的影響下,中國大鯢(娃娃魚)陷入了保護悖論——野外瀕臨滅絕、各類商業養殖場卻大量囤積

文章同時指出,現行的國家保護措施亟需調整優化,如何規範及監管當前龐大的大鯢養殖市場將是管理部門面臨的一大挑戰。

吃野味讓中國娃娃魚陷入怪圈,商業養殖“繁榮”,野外瀕臨滅絕

中國大鯢(Andrias davidianus s.l.),俗稱娃娃魚,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漫長的演化歷史和極高的進化獨特性使其在全球生物多樣性資源保護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目前,中國大鯢被IUCN 評估為極度瀕危物種 (CR),在我國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採取建立保護區、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等保護措施。

然而,在商業化經濟養殖的影響下,持續的低野外目擊率意味著現行保護措施的失敗。前期該課題組研究也發現,中國大鯢至少由5個物種組成,這一全新認識也提示現行的保護策略亟需重新調整。

在高額利潤及畸形野味市場需求的驅動下,中國大鯢的野外種群曾一度被大量捕捉並直接出售到養殖場,對野外大鯢資源及其棲息地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

與此同時,激增的各類商業養殖場,多直接抽取自然水源,在養殖設施中循環後不經任何處理又直接排回自然水域。蛙病毒(Ranavirus)的傳播是導致養殖大鯢大規模死亡的主要原因,無序混亂的養殖模式極易造成潛在的生物病毒在自然水體中的傳播,隱藏的水生生物資源及水生態環境風險長期被忽視。

在經濟利益的衝擊下,涉及中國大鯢的保護區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養殖業的影響。將商業養殖和產品加工引入保護區的做法不僅違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中“保護區核心區除經批准的科學研究活動外,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緩衝區,只准進入從事科學研究觀測活動”的明確要求,還帶來了病毒傳播及養殖物種逃逸的風險,對保護區內原生物種種群及生態環境構成了嚴重威脅,甚至可能使以往的保護工作前功盡棄。

另外,對比前期研究,全國範圍內涉及大鯢保護的保護區設置上還存在偏差,研究已發現的部分地方特有物種(地區特有的獨立進化遺傳譜系)不在保護區設置範圍之內。

此外,中國大鯢的增殖放流項目整體缺乏科學指導及有效監管。無序、盲目的放流活動已造成不符合《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要求的雜交種和非本地種流入野外。疾病篩查、放流點生態評估及效果評價等必要環節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增殖放流活動較低的成功率。

中國大鯢的商業養殖看似“繁榮”,但其帶來的各方面的影響卻值得我們深思。如何平衡保護與利用的關係,是未來中國大鯢保護的關鍵。

對此,文章提出如下建議:

1、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加強監管。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嚴厲打擊違法捕獵及大肆宣傳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商業炒作行為,禁止自然保護區緩衝區、核心區範圍內一切以商業目的的養殖行為。

2、相關部門應重視大鯢養殖市場的管理,規範養殖行為。

3、組織綜合性科學調查研究,提升科學認識。加快對目前研究識別的各個物種的評估工作以確定其瀕危程度從而進行合理保護。

4、暫停所有的增殖放流活動。

5、加強公眾科普教育刻不容緩。借鑑日本大鯢的成功保護經驗,可考慮發展基於大鯢的保護、文化及生態教育旅遊,以加深民眾對野生動物的認知和喜愛,增強民眾對當地文化和生物資源的自豪感。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院B類先導科技專項(XDB31040202)、中國生物多樣性監測與研究網絡(Sino BON)以及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動物分庫(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專項)的資助。昆明動物所碩士研究生盧宸祺為論文第一作者,研究員車靜為通訊作者。

文章鏈接: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7/6481/98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