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這個“指南”不尋常

3月3日,《當前春耕生產工作指南》在中國政府網發佈,迅速被各大網站和公號轉發。仔細學習這個“指南”,感覺不同尋常!

第一個不尋常,在於這個“指南”的層級高。

以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名義印發通知,可見此事極端重要。

重要就重要在這是疫情之下的春耕,是小康之年的春耕,其特殊意義不言而喻。

重要就重要在這是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議題,是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的重大部署。

小康之年如何開好局、起好步,如何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這個“指南”,給出了方向。

第二個不尋常,在於這個“指南”凸顯出春耕生產的緊迫性。

我們注意到,“指南”通知以國發明電的形式下發,可見此事極為緊迫。

農業農村系統的同志都非常熟悉,每年的全國春季農業生產會議,一般都在3月春分前後開,但今年提前到2月25日召開,且以電視電話會議的形式,這亦顯得不同尋常。就是充分考慮到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難度和後續影響,提前部署、及早動員,爭時間、搶進度。

這一重要改變,客觀上“拉長”了春季農業生產,為春耕生產贏得了更多的時間空間,爭取了更主動的迴旋餘地。

第三個不尋常,在於這個“指南”再次突出糧食生產。

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本來就是天大的事情。中國糧食,中國飯碗!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疫情之下,更顯穩產保供之重要。

收官之年遭遇重大疫情,糧食問題更不能掉以輕心。

春耕生產是糧食生產的第一仗,夏糧生產能不能首戰告捷,關鍵在於壓實糧食安全省長負責制,在於調動億萬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

前幾天,國家公佈了2020年稻穀最低收購價格,就是提前釋放強烈信號,引導農民合理種植。“指南”進一步明確了各項鼓勵種糧的“硬政策”,給農民吃上了“定心丸”。

第四個不尋常,在於這個“指南”超常規強調生產秩序。

一年四季,春種秋收,週而復始,農民種田早就過了政府催種催收的時代。地如何種,田怎麼管,農民說了算。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干擾了生產秩序,打亂了農民的生產節奏。

一些地方的“一刀切”,讓農資供應、農機作業、農民下田都成難事,春耕生產遭遇諸多堵點。恢復生產秩序,成為今年春耕生產最亟需解決的問題。

“指南”針對低、中、高風險不同地區,分別提出了“全面、有序、穩妥”的恢復生產策略,要求分區按時抓好春管春耕,並就推動農資企業復工復產,推進農資到村到戶,加強農資市場監管等提出了明確指導意見。

農民的不知所措,基層政府的迫切需求,這個“指南”就是及時雨、雪中炭。

第五個不尋常,在於這個“指南”提倡創新方法開展指導服務。

辦法總比困難多。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從中央部委到各地政府都在採取新的辦法,積極有效地解決春耕難題。

我們看到,各地紛紛推出數字春耕、線上春管、保姆式服務、無接觸種地,農民足不出戶就能備春耕。

疫情為我們帶來難題,同時也催生了農業領域的新業態,引發了農業生產方式的新變革,促進了農業技術的迭代更新,更加凸顯出技術革命對改進傳統農業的重要性。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希望通過這次疫情之下的春耕創新,為我們提供一份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實踐“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