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新型輕坦厲害嗎?

IFYOU5523


在回答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殲20厲害還是新輕坦厲害?對於中國殲20意義大還是新輕坦意義大?

大家肯定會認為殲20厲害,殲20的意義更重大。而且殲20要比新輕坦重要得多。

然後,我再問大家第二個問題:

殲20從首飛開始,其實是一直暴露在媒體面前的,殲20的發展歷程我們都耳熟能詳,它的每一個階段的進步都可以說是公開展示出來的。而新輕坦呢?到現在都沒有正式承認和公開展示過,所有的數據都是大家猜測的。殲20從首飛,電視上專家就在講,網絡上就在傳。而新輕坦呢?正式的途徑沒人談。

從保密程度來看,新輕坦實際上要遠遠高於殲20。為什麼?

99A式坦克全重55噸左右,125mm主炮,1500馬力發動機,正面裝甲達到1m。

96B式坦克全重42噸左右,125mm主炮,1000馬力發動機,正面防禦水平接近99坦克。

而新輕坦全重也就是30噸出頭,105mm主炮,1000馬力發動機。

從參數上看,新輕坦也不是很突出,充其量跟96能打個平手,肯定是打不過99。而就這樣一款小坦克為什麼這麼神秘?

因為新輕坦的裝備代表著我們整個國家戰略的轉型:由防禦型向進攻性轉變。

我們的國家國土面積再大,形式再複雜,那也不用裝備3款不同的坦克。新輕坦在未來一定是要取代96系列以及大量的59的。未來中國陸軍的坦克配置就應該是99+新輕坦。

當然,再往遠了看應該是:新重坦+新輕坦+戰鬥機器人+小型無人機。

重坦是防禦武器,像99,主要部署在京畿附近,作為包圍中央穩定的重甲集團。而輕坦看著小,它實際上是屬於輕騎兵,是進攻型武器。說到這,肯定是會有人出來背書本的:發展輕坦是為了在南方水網地區和西藏高海拔地區使用。這沒錯,但即便是在這些地區使用,輕坦的核心性質仍然是:快速到達戰場,快速通過,快速突擊。本質上仍然是進攻。

像99這種重型坦克,無論是空運、海運、陸運都是比較麻煩的。而30多噸的輕坦就方便太多。未來的輕坦部隊,就是中國陸軍的騎兵軍團,主要負責的就是大縱深的突擊。

就像美國的謝爾曼坦克一樣,1對1,德國的虎式還是豹式打它都玩一樣。它裝甲沒人家後,火炮沒人家狠。

這是美國人沒能力生產出一款重甲大威力火炮的重型坦克嗎?肯定不是。生產5萬輛謝爾曼就是為了進攻,為了空運,海運的方便。而謝爾曼唯一強過德系坦克的地方就是機動性。

談坦克,我們首先要扔掉:坦克就是最好的反坦克武器這個二戰時期的老梗。現在反坦克的手段太豐富,有無人機,武裝直升機,末敏彈,巡飛彈,步兵反坦克導彈,坦克之間的對決是能是偶然事件。1991年的海灣戰爭很多人就期待看一場美伊坦克部隊大決戰,實際上這種情況並沒有出現,而以後更不可能出現。所以拿新輕坦跟T90去對比參數並沒有什麼意義。

而與新輕坦類似的還有我們的155車載炮。

按理說一個卡車搭載的火炮也不是什麼高科技,但在洞朗事件中,突然出現整列火車的155車載炮往西藏拉。而在此之前我們也幾乎不知道我們陸軍已經裝備了這麼多的155車載炮,這個保密工作做的也是到位。

這個155車載炮與新輕坦性質是一樣的,都是機動性放在第一位,快速到達戰場,屬於進攻性武器

如果說新輕坦和155車載炮是進攻型力量,是突擊武器,那麼問題就來了:你要突擊誰?

這就是這兩件武器如此神秘的原因:避免刺激鄰居。

所以,這個新輕坦和155車載炮真正厲害的地方並不是武器的本身,而是我們陸軍作戰思想的轉變,由防禦作戰開始準備向境外攻勢作戰轉型。

就像二戰初期一樣,德國的坦克沒有英法多,質量甚至還落後一點,但思路不一樣,打法不一樣,就立馬碾壓英法。把開戰之前的德國坦克和英法坦克參數拿出來對比一下,咱們得出的結論肯定是德國稍次一點,絕對得不出來德國能打得英法一潰千里,險些被圍殲的結論。

談武器,看參數是次要的,思路和打法才是主要的。而新輕坦以及155車載炮透漏出的信息是絕對不弱於殲20和055的。


銳度何老師


看怎麼比。如果和主戰坦克比的話,新輕坦不行,因為其體重在那兒放著,裝甲防護力必然是不夠的,雖然也是楔形裝甲和反應裝甲,但各國的楔形裝甲模塊並非實心,而是起著間隙裝甲的作用,要不然那麼沉的大塊塊會給炮塔伺服系統帶來很大負擔,而且還會讓炮塔前重後輕。新輕坦炮塔正面的楔形裝甲是模塊化的雙防反應裝甲,既能防破甲彈,也能防穿甲彈,但是由於炮塔基型裝甲厚度和重量所限,總體防護不如主戰坦克。車體反應裝甲增重不是很大,主要防破甲彈。炮塔和車體側面裝甲防護力可能比較弱,防近距離的20毫米穿甲彈可能都比較懸,但防12.7毫米穿甲彈沒問題。

新輕坦的主炮是105毫米線膛坦克炮,配用長杆穿甲彈,擊穿T-72、T-90的前裝甲是可以的。火控系統先進,有很高的首發命中率。機動力方面,新輕坦很不錯,大功率發動機、自動變速箱、液氣懸掛,山地高原地形跑起來要比輪式車輛和主戰坦克好得多。

發展新輕坦主要是由於我國地形條件比較複雜,多山地、高原、水網稻田等主戰坦克難以充分發揮機動性能的地形,而新輕坦由於體重輕、發動機功率大,在這些地形上的通過性能就要好不少。

在高原山地,新輕坦機動能力強,火力和防護力又比步兵戰車強得多,因此可以大大提高我軍的地面突擊力。能夠根據情報獲悉敵方戰線的薄弱之處,然後快速機動實施突破。也就是說,新輕坦的作用是機動、突擊,並不是要和敵方主戰坦克進行硬扛,當然碰上了也能對抗,但真正對抗敵方主戰塔克的活兒還是交給我軍96、99式主戰塔克。(S)


聯合防務


作為我國在21世紀後開始研製的一款全新新型輕型坦克(以下簡稱:新輕坦),新輕坦的各項性能指標可以說大大超過了我國此前裝備的第一款輕型坦克即62式輕型坦克。目前,新輕坦已經少量交付給了相關部隊進行試裝備,未來即將成建制主要裝備於我軍主要面向山地和南方地區作戰的部隊。而由於新輕坦的實力已經大大超過一般意義上的輕型坦克,因此在軍隊內部也將他稱之為輕型主戰坦克。

從火力上來說,該型坦克裝備有新型1X式長身管105毫米線膛坦克炮,該炮是我軍在新世紀研製的全新一型105毫米線膛坦克炮,可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榴彈、攻堅彈、炮射導彈在內的105毫米彈藥,而其雖然在身管長度上略短於此前的94式超長身管105毫米坦克炮,但也具備發射三期105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在2KM距離穿透600毫米以上RHA的能力,且該炮的壽命、精度等均優於此前的94式超長身管105毫米坦克炮,此外,該車不僅裝備有“上反”穩像式火控系統和雙向獨立穩定車長多功能周視鏡系統,使其具備了“獵-殲”能力,其車組成員還裝備了AR頭盔,可通過車外安裝的傳感器,使成員達到“透視”坦克車體,從而直接觀察車外情況的能力,外加該車還安裝了先進的車載信息化作戰終端,因此使得該車不僅具備兇猛且精準的火力打擊能力,也具有了優秀的戰場感知能力。而在防護能力上,該車的炮塔和車體正面均可以安裝我國研製的新型重型爆炸式反應裝甲,加之其基本裝甲也能提供一定的防護能力,因此該車的正面起碼可以提供400毫米左右的抗穿能力。其次,在機動能力上,該車不僅安裝有880馬力的一體化動力包,使得戰鬥全重30多噸的新輕坦具備了70KM/H的最高公路時速和35-40KM/H的最高越野時速,還採用了“方向盤➕手自一體換擋”的駕駛方式,使得駕駛該車變得極為容易上手。

▲奔赴高原,參加相關試驗演習科目的新輕坦,可以看見其炮塔頂部搭載了12.7毫米機槍和35毫米榴彈發射器組成的遙控武器站(圖片來源:網絡)

因此,綜上所述,新輕坦的能力當然是不俗且十分具有威力的,所以它當然是很厲害的一款坦克。


軍武次位面


圖為62式輕型坦克


東西南北差異巨大的環境和地形使得中國對輕型坦克一直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和需求。上個世紀60年代初,中國推出了專門用於在南方和其他惡劣環境下快速作戰的62式輕型坦克。


雖然貧弱的火力和裝甲防護使得62式輕型坦克在解放軍隊中的名聲並不是很好,但是62式輕型坦克仍然為日後中國在輕型坦克領域的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也造就了今日中國的新式輕型坦克。


圖為VT5輕型坦克


近年來,快速反應部隊的提出使得各國都開始致力於研究體型更輕的主戰坦克。中國的新式輕型坦克就是在這一浪潮下結合VT5輕型坦克的設計和成熟技術開發的。


相比國外更多是停留在模型階段的輕型坦克,中國新式輕型坦克擁有更成熟的設計思想和更全面性的指標,除了新式的105毫米線膛炮,新式輕型坦克的整體防護能力和火控系統也絲毫不落後於目前正在裝備的重型主戰坦克。


圖為中國新輕坦


而且,在保持了基本作戰能力的情況下,新式輕型坦克擁有馬力更大的一體化動力包。這使得戰鬥全重僅為30餘噸的新式輕型坦克具備了比同時期任何坦克都要強的越野能力和戰略機動能力。


並且,新式輕型坦克在人機功效上也有很大的進步,這可以更快速的形成戰鬥力。除此之外,新式輕型坦克還擁有很大的升級潛力,模塊化裝甲、自動遙控武器站、主動防禦系統、125毫米坦克炮都在其升級計劃當中,總的來說,中國新式輕型坦克是十分優秀的。


歡迎大家關注本號,提供更多的軍武知識科普。


區域拒止


迷彩虎軍事為您回答。據外媒消息,中國在西藏地區開始部署一款新型輕坦克,使用105毫米滑膛炮,1000匹馬力發動機,而重量只有32-36噸之間。印度媒體認為,如果中印之間爆發大規模衝突,這款坦克將成為印軍面對的主要對手。而且印度向俄羅斯購置了350輛T90s主戰坦克,相當於是在對中國方向增添了6個裝甲團。同中國的輕型坦克相比,T-90s要重很多,裝備的125毫米滑膛炮可以打出激光制導炮彈,乍一聽很嚇人是不是。虎哥今天就來分析一下兩者孰優孰劣。

其實,俄羅斯的T-90本身只是T-72坦克的優化升級版,而賣給印度的T-90s又從性能上砍掉了一截。現今裝備印度軍隊的T-90s在實際作戰能力上只達到90年代中期的先進坦克水平。相反據外媒分析中國的這款新型輕坦則集成了先進技術,在火力、防護、機動性上要超過二代半主戰坦克。其中中國輕坦所使用的105毫米滑膛炮的威力要相當於上一代120-125毫米的坦克主炮,甚至要蓋過大名鼎鼎的德國萊茵金屬Rh120,或者中國的89式120毫米坦克主炮。如果使用外貿版穿甲彈的話,穿甲能力可以達到550毫米。而印度的這款閹割版T-90,不帶反應裝甲的話,正面防護能力僅相當於530毫米均質鋼,在105毫米坦克炮面前脆的不行。

為什麼中國要研發輕型坦克來對付印度的主戰坦克呢?就好像要讓65公斤級的選手和85公斤級的拳手同臺競技。因為西藏高原山河相間的地形限制了重裝甲部隊戰鬥力的發揮。西藏的山巒既是旅遊的美景,同時也能將大部隊分割開來,使之容易被各個擊破。同時,高原的地形使得給養難以輸送,在這種條件下的地形作戰,重型裝甲部隊會被拖死累死。因而戰鬥上機動靈活,後勤壓力較小的輕型坦克就成為了理想首選。這樣的部隊在山地作戰中既可以抵禦對方的裝甲部隊,又可以支援加強步兵,扮演突擊炮的角色,一專多能。

雖然輕型坦克是用來對付T90s的,但是在青藏高原很難發生大規模的坦克戰,因為我們有太多手段來對付裝甲部隊了,根本等不到兩軍坦克面對面交手的時刻。解放軍按計劃到2020年時將會再增添60個軍用機場。解放軍空軍將以貢嘎和日喀則這兩個機場為核心構築空中打擊力量。如果有事發生,西部戰區、南部戰區的空軍部隊都可以臨時轉場到西藏提供戰術支援。像之前的戰略型無人機--翔龍,最早也是出現在西藏。光是空軍部隊,就夠印度喝一壺的。甚至不用殲擊機、強擊機出動,招呼無人機群作戰就足夠了。

2018年伊始,駐西藏的某機步旅升格為裝甲旅,相信就是在新款輕型坦克加強後的結果。以裝甲旅和周邊的兩三個山地旅為核心,同時獲得空軍部隊和軍區直屬炮兵的支援,再配屬一線的邊防團、獨立邊防營,戰鬥能力就幾乎相當於一個集團軍。在地利人和的幫助下,完全有能力同時對抗對方兩個山地集團軍的進攻。兵雖強,好戰必亡。國雖大,忘戰必危。有個鄰居平時沒事幹就磨刀霍霍還呵呵傻笑,自己手中便不能不握上個打狗棍。中國曆來愛好和平,朋友來了有好酒,但是豺狼來了我們也得有獵槍不是?


迷彩虎軍事


近年來,我國除了改進九九式主戰坦克,也在積極研發戰鬥全重在三十多噸左右“輕型坦克”。這種輕型坦克分為兩種,一種是我國目前在西藏高原地區試驗的自用型,還有一種就是在珠海航展地面武器系統展示的外貿版VT5輕型坦克。



目前世界主要國家主要裝備的都是戰鬥全重在五六十噸的主戰坦克,這些坦克在火力,防護力,機動性以及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鬥具有相當高的水平。但是我國地域遼闊,在南方水網稻田地區,西藏高原地區以及南方叢林地區,並不適合五六十噸的大傢伙,而且未來我軍承擔的任務多樣化,要求具備良好的戰略機動性。新型輕型坦克正是在這樣的需求下開始研發的。

對於新型輕型坦克,很多朋友會感覺,這款重量只有三十幾噸,火炮只有105毫米的坦克,能夠和國外四五十噸,125毫米的主戰坦克抗衡嗎?這其實就多慮了。實際上,我國研製的新型輕型坦克雖然在重量上比較輕,但是得益於近年來我國在裝甲防護技術上和材料科學的巨大進步,完全能夠抗衡大多數國外主戰坦克,而105毫米火炮雖然口徑並不算大,但是這些年我國的火炮技術可是日新月異啊,再加上我國研製的新型彈藥,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便是面對國外的主戰坦克,我們也有實力一搏,更不用說面對某些國家進口的“猴版”坦克了。



我們大家不必擔心,因為就像在高原上PK一樣,有實力能和我們新輕坦一較高下的,它太重了,上不來!而能和我們一樣,能在高原上玩的,火力,防護不如我們,所以在特殊地區,我們的新輕坦有絕對的實力包圍我們的邊疆。


香格里拉的小帥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