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AI輔助“CT機”為動車“智能護航”

AI輔助“CT機”為動車“智能護航”

科技日報記者 謝開飛 通訊員 孫文龍

春運“激戰正酣”。1月20日,凌晨0時40分,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動車段檢修庫燈火通明,一群地勤機械師正忙著對動車組列車檢修。

“滴滴滴……”鄧可為手持的AI輔助檢修終端發出預警。通過智能系統傳回的影像以及分析數據,他發現其所在動車組的軸箱雙重彈簧中,隱蔽在內層的彈簧上出現了裂痕跡象。他隨即處置該問題,消除了動車組運行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

AI辅助“CT机”为动车“智能护航”

動車組地勤機械師正在運用搭載在手持機上的AI系統複查動車組檢修情況。

這是國內首套“動車組關鍵配件AI輔助檢修系統”正式投入使用以來,發現的又一處重要安全風險源。2020年春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4.4億人次,增幅達8.8%。動車組列車日行千里,夜間返回動車所檢修維護。為了提升安全冗餘度,福州動車段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著手研發了該系統,將其作為檢修安全的補充完善手段,為春運旅客“智能護航”。

“在以往,數萬個配件的檢查,只能依靠人工在黑暗逼仄的環境中,用手電筒一個一個地看過來,看完一遍通常需要近2個小時,為了確保安全無遺漏,這樣的檢查還需要質檢員再重複一次。”福州動車段調度指揮員石博文說,一些隱蔽性強的隱患,還需要機械師探身到犄角旮旯,仔細審查才能發現,耗時耗力。

據瞭解,該系統搭載於動車組地勤機械師隨身攜帶的手持機上,就像“醫療CT機”,在機械師作業時,對動車組配件進行實時影像記錄,將圖像數據與數據中心“大腦”庫中的千萬級海量數據進行比對,並通過智能算法,分析出動車組可能存在的螺栓鬆動、彈簧裂紋等安全隱患,及時對工作人員做出聲光、圖文提示。

“去年試用期間,系統偶爾還會出現‘誤判’‘漏檢’,我們通過升級算法和大數據學習,這套系統越來越‘聰明’。”石博文介紹,目前,該系統正式投入使用,隱患分辨率可達99.91%,安全冗餘量得到極大的提升。春運以來,AI輔助檢修系統累計消除動車組安全隱患141起。

“動車組列車車底轉向架結構複雜,有著數萬個配件,哪怕是一顆細小螺帽的鬆動,都可能影響動車組的平穩運行,關係著億萬旅客的出行安全。隨著我國高鐵的動車組運用檢修管理能力越來越強,在為旅客提供更美好的春運出行保障方面,我們的信心也更足了!”石博文說。

審核:管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