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中國人學習英語很困難呢?我們需要學習英語嗎?

週刊視頻


其實不光是中國人學習英語困難,英語母語人士學習中文也會一樣覺得困難。

作為一個在加拿大生活了8年的老母親對這個體會真是太深了。


首先我自己剛來多倫多的時候,英文在國內還是過了六級的,日常和人正常對話照樣是“我聽不懂對方的,對方聽不懂我的”,一派“雞同鴨講”。


日常對話聽不懂就少講兩句,到了找工作面試的時候就糟糕了,肚子裡明明有貨卻講的結結巴巴,好不容易說出來HR大概最多聽懂了一半。當時就處於面試機會不少,但怎麼也面不上的悲慘境地,究其原因就是英語不好,尤其是口語不好。


人都是逼出來的,眼看坐吃山空,只能逼著自己練口語。我總結下來,中國人學英語最困難的地方是兩部分:

  1. 發音

  2. 語法


有人說詞彙也很重要,我不否認。但詞彙好了,是一種錦上添花,並不是基本需求。拿100分的考試做比喻,發音和語法的學習,就是0-60分的過程,決定你的英語能不能及格,能不能滿足交流需求;而詞彙,則是60-100分的過程,學的好,能體現你的水平;但詞彙量小,完全不會影響你表達自己的意思。


舉個例子,你在外面旅遊的時候,找不到廁所了。你會怎麼跟人問呢?

廁所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地道表達:比如英國叫lavatory;美國叫restroom;加拿大叫washroom。對於這些的理解和掌握,考驗的就是你的詞彙能力。


可能你一緊張,一個也想不起來,簡單的用個toilet,也不會影響老外理解你的意思。


但是,如果你的toilet發音出現了問題,比如聽上去像“toolkit”,可能就會指錯路,既浪費了時間,還造成了自己的侷促。


中英文的發音其實差別不算小,常見的錯誤有以下幾類:

  • 雙元音沒發完整

比如最簡單的go,會讀成“狗”的來舉個手;還有downtown,會不會讀成“當燙”?

主要原因就是中文的雙元音是一步到位的,嘴唇放好位置就不動了,英文的需要有一個嘴唇滑動的過程,才能把音發飽滿。


  • 有一些中文沒有的音素,我們會習慣性的找替代音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th“這個咬舌音。

你的"Thank you",是不是”三克油“呢?


糾音的過程的更多的是一個習慣打破再塑造的工程,它的難點在於你得先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然後再慢慢的從單詞,到詞組,再到句子,這樣逐個突破。


語法的難點在於理解中英文的差別

我曾經寫過一篇名為《一本18頁的《小豬佩奇》雙語繪本,說清常見中英文六大句法區別》,大約3000-4000字吧。這裡不多重複,有興趣的可以去頭條的圖文裡看(這裡沒有找到插鏈接的地方)。就舉個簡單的例子:英文語法裡的定語狀語後置現象。


先來說說定語和狀語。簡單的來說,定語和狀語都是用來修飾的,去除後句子結構不受影響。兩者的區別是:定語是用來修飾名詞的,狀語是用來修飾非名詞成分的(常見的有動詞和形容詞)。

比如“漂亮”這個詞,我們可以說“漂亮的衣服”,也可以說“乾的漂亮”。衣服是一個名詞,當漂亮用來形容名詞的時候,它就是一個定語;幹是一個動詞,當漂亮用來形容動詞的時候,它就是一個狀語。

區別一:中文的狀語常常在動詞之前,英文狀語後置。

第5頁上有這麼一句話:他們拿著地圖沿著小路往前走。分析一下句子結構的話,就可以發現“他們”是主語,“走”是謂語,其他的“拿著地圖,沿著小路,往前”都是狀語。狀語是在謂語“走”的前面的。

英文翻譯過來是怎麼說的呢?They head off along the trail with their map. 在句子裡面首先出現的是主語they,然後是謂語head off,最後才是狀語,along the trail, with their maps。也就是說在英文裡面,狀語是不會放在動詞的前面的。

如果把中文的句子也改成和英文一樣的結構,這句話就會變成:“他們走,拿著地圖,沿著小路,往前。”聽起來非常彆扭。

區別二:中文長定語在名詞前,英文長定語後置。

和狀語類似,定語也有相同的情況,特別是比較長的定語。

本書第十六頁,豬爸爸說:“這是那些正在收集樹葉吃的螞蟻們的腳印。”這句話裡面“那些正在收集樹葉吃的螞蟻們的腳印”,就使用了一個長定語“那些正在收集樹葉吃的”形容名詞“螞蟻”。

在中文裡不管定語有多長,都會放在名詞前面。

在英文裡如果是比較短的定語,兩個詞以內的定語一般會放在名詞的前面。比如黑色的螞蟻,我們會說black ants。但如果定語比較長的話,一般定語就會放在名詞的後面。

所以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Daddy pig says that they belong to ants collecting leaves to eat. 長定語“collecting leaves to eat"放在了名詞ants的後面。


說完了中國人學英文的難點:發音和語法,再簡單的談談我個人覺得哪些人需要學習英語。


第一類,小孩子,即學齡兒童。

首先我們先說明一點,我覺得小孩子需要學習的是第二語言,可以不是英語,西班牙語,法語都可以。


因為第二語言的學習有兩個最大的好處:


一是可以增強孩子的包容性。

語言其實是個很強勢的能力,尤其是母語一旦形成,基本上是很難更改的。即使在很多移民國家,你可以找到很多會說幾國語言的人,但是如果談到讀和寫,一般一個人也只能 有一種強勢語言。


而小孩子學習二語的過程,其實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彆扭。孩子在這個過程中 ,會有妥協,也會充分理解到事物的多樣性。


二是可以開發大腦。

有研究表明,儘管語言學習怎麼說都屬於文科,但不同的語言學習會用到大腦的不同部分。所以其實學第二語言,中國並不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家,即使是英語母語的國家,小朋友也是需要學習第二語言。


比如在加拿大,小學生從四年級開始,強制要求學習法語。


最近很多人都排斥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我覺得這個不應該是個要不要學的問題,而應該是一個度的問題。


第二類,將來有移民留學打算的人群


如果將來你會有一段時間在英語母語國家生活,我必須告訴你,你的英文怎麼學都不會過分。



我的英文經過這麼多年錘鍊,即使在移民人群裡,也屬於好的。雅思A類,聽力閱讀都是滿分9分,口語8分。但實際情況是,和人交流的時候,我必須心無雜念的聽和說,否則一樣聽不懂,經常說錯。


比如今天早上去健身房,音樂開的有點響,隔壁烏克蘭MM在和我聊她的婚禮準備,我好幾次沒回過神來;過了一會兒,她就去找另一邊的印度MM聊天了,兩個人有說有笑,搞得我好尷尬。


第三類,在國內生活,但工作學習需要英語交流的人群


比如你在外企工作,你英語好一點,老外老闆是不是和你”自然熟“一點。

比如你上大學某些課是外籍教師教的,你英語好一點,閱讀速度也快,作業寫得也快,分數是不是也高一點。


英語畢竟是一個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在說的語言,用的到地方真心不少。但語言畢竟只是一個交流的工具,在學習的“度”上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思考自己需要達到一個什麼程度。


學了很多用不上,語言自然就會退步,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但反過來,因為語言的障礙,失去了一些機會,未嘗不是另一種遺憾。


我是Jessie,座標多倫多,家有三娃,10歲/5歲/2歲,長期堅持和娃一起學英語。在此過程中,意外成為雅思8分老母,聽力閱讀雙滿分9分,口語8分。歡迎關注Jessie的頭條號,一起交流英語學習的點點滴滴。


JessieinToronto


我來說說我的觀點,可能沒有那麼高大上,結合我自己的經歷說一說吧。

首先,為什麼中國人學習英語很困難呢?

我認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我從小學開始接觸英語,到初中,英語成績一直都還不錯,到了高中,開始一落千丈,怎麼學都學不好,因為我用的英語學習方法一直都不適合我,那麼多讓我感覺沒有規律的固定搭配已經逼瘋了我,因為我是一個理科思維很強的人,我無法理解所謂的語感,也沒辦法死記硬背固定搭配,我必須找出前因後果。

高中畢業後,上了大學,我的英語依然不好,不過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我發現會英語對我們這個行業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很多重要的文獻和前沿的東西都是英文的,我就打算重新拾起自己的英語。

剛開始我是從發音入手的,我覺得會說才能聽得懂,然後練習用的是情景類APP學習,闖關式的學習,還可以獲得金幣,跟玩遊戲一樣,簡直停不下來,但是我的語法和詞組依然是大問題,就找到了邏輯英語,完全符合我的理性思維,每一個點都有理有據,再也沒有固定搭配和語法困擾我,也沒有所謂的語感困擾我,簡直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從此英語更是突破了屏障。

我們需要學習英語嗎?

我學英語的初衷很簡單,能看懂前沿文獻資料輔助自己工作做得更好,能賺比較多的錢。

再一個就是目前使用英語作為溝通性語言的國家還是更多的,學會英語去旅遊,溝通可以不受限制,就這麼簡單。


暖酒人生


半年前,有國人問為什麼全世界每一個角落都有中國人,那是因為中國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全球第一,古時候,就有許多先袓為了逃避戰亂,舉家出走,在全球上創下屬於中國人的驕傲,華人在全球基礎建設上付出的是血的代價,也創下輝煌成績,西方異賊歧視他們,可他們自己有骨氣,自強不息的品質早已經種在了他們的骨子裡。

中國人學英語難在沒有語言環境,難在中華大地上語言品種忒多,中國人能將屬於本民族獨有的語言全部會說、會聽就非常不易,浙江話俺就一句都聽不懂,像是唱歌一樣;豈不是覺得學英語難,想要學好英語,方法有很多,找幾個英語好的同學,平時大家對話就用英語說,還有許多英語廣角,那些地方都是學習英語的人聚集的地方,多學幾門外語就是給自己增加競爭技能,絕對不吃虧,中國人終將走向世界之巔。謝謝!祝健康快樂!



素素56792842


記得我的英國外教老師說過:英語有多達一百七十萬個單詞,有的長的單詞由幾十個字母組成,也有古英語單詞,很多單詞就算是他甚至於英語專家也未必知道怎麼拼寫!幾乎每年都有新生成的單詞。當然常用的只有幾萬個。英語單詞有前輟,後輟,重讀,連讀,爆破,清濁音,長元音……七七八八煩死了。英語除了在英格蘭特標準外,在英國其它地方都有點local English,你會不適應,聽不懂。美國的,加拿大,澳洲還好點,是英國人後裔。非洲的,印度的,阿拉伯你試試,反正我聽不懂。歐洲國家學英語好輕鬆,他們離英國近,有語言環境。亞洲人特別像日本,韓國,中國這些比較內斂,傳統的國家就難多了!早個把月,我與十幾個土耳其人用英語交流就特困難,地方口音太重了,不知所云。能出國學習應該多少懂點英語,但他們的翻譯都……

我初中時英語老不及格,不是別的,是因為不喜歡英語老師。同學之間都說英語老師是colour wolf!初二第二學期,英語老師說:你別的成績那麼好,物理,化學都能拿下,我英語是怎麼回事?看我不來的話,期中考試完叫你爸來學校見我!我爸脾氣爆得不行,不打我鬼來了。一咬牙說:給我一個月,一個月見成效!結果我天天讀,記,背,看語法,做題海,請教老師,終於在期中考試中,取得了第一名!


文子75282


1. 文化背景不同。英語是西方國家的語言,他們的文化背景自己生活習慣與我們截然不同。比如在語言表達方面,他們會先突出主題然後說明原因。舉個例子,就拿請假來說吧,說英語的人會說: I want to ask for leave because I'm not feeling well. (我想請假因為我身體不舒服),但是我們會說: 因為身體不舒服,所以我想請假。我們習慣會先說明原因在表達主題。所以這個也是學英語的難點之一。



2. 沒有特定的語言環境。在國內學英語,大多數人學得都是應試英語以及啞巴英語。因為大多數西方國家英語是他們的母語,所以他們從小就開始接觸,耳濡目染,每天都在用,就算還沒有開始上學,基本的英語溝通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中國,就算你拿到了專八,口語也不一定有美國的小學生流利。反過來也是一樣的,他們學中文也是一樣的。



以上兩點我覺得是造成英語學習困難最重要的原因。那麼學習英語對我們來說重要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肯定重要啊!不然國家也不會要求從小學就開始學英語了,那家長也不用花這麼多錢讓孩子上各種英語培訓班了。中國越來越國際化了,英語作為國際化語言,這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掌握了英語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以後出國留學,因公出差,旅遊都可以用上。


小梁愛英語


首先中國人完全沒有必要學習英語,注意我指的是強制性的全民學英語,但是學校(初中高中)應該開設外語課(不限於英語),以日常用語、簡單交流為目的,這樣可以培養一定的外語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大學開設外語專業,學生應該精學。英語是一種交流工具,和漢語、俄語什麼的沒有區別,語言類學習上對語言環境要求特別高,只要你經常說,很快就能學會的,在英語國家智障也會說英語,這就是語言環境的作用。中國英語教育制度,現在是畸形的、是賣國化的、是以高考為導向的,英語已經形成產業以及龐大的利益鏈條,毀滅了大量人才,浪費了海量的資源。英語應該退出高考,恢復理性



我有一隻羊1


我們中國人學習英語難,是因為現在的能人太多了;君不見所有的語言學習大師都誕生在解放前後期,因為語言是一個獨立的,個人性格與能力培養的過程,那些大師就是因為干擾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現在是各路大神遍地開花,各種各樣的學習方法讓你眼花繚亂,無窮無盡的免費資料讓你如獲至寶,好像是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的樣子,但是你一旦骨氣勇氣開始遠航,迎接你的不是各種掌聲,而是無窮無盡的打擊與嘲笑。因為人人都感覺自己是地道英語的代言人,本著你敢開口說英語,我就敢噴哭了你。

學習英語口語難嘛?難的不是英語,而是人禍。當你慶幸自己在學習英語的路上,有了一群神一樣的隊友,你接下的苦難會是超乎想象的。你貌似糟糕的發音,在他們眼中被無限放大,你不是英語說的不地道,他們會認為你故意玷汙他們想象中的完美髮音。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學習英語真的很難,確實太難了,因為觀念的轉變才是最難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當你把自己民族的當作可恥的,學好英語幾乎不可能。看看周圍國家的英語,印度、新加坡、馬拉西亞,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的中式英語絕對厲害,別問我那裡來的自信。

中國人需要學習英語嘛?

給你講個故事“狐狸與獵人”, 狐狸與獵人的角色是可以互相轉換的,誰掌握了對方的語言,誰就是獵人。學不學英語自己參考一下,你可以找出一萬個理由不學,同樣也有一萬個理由必須學。如果學習英語的理由就是周遊世界,學習瞭解外國文化,更好地融入世界,這些理由純屬扯淡不靠譜,獵人與狐狸的關係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



一句話精通語法


因為學習環境差!因為這是中國!99%都是中國人!都說中國話!

我不知道大家有木有過這樣一個場面,就是和自己的發小說普通話?如果,有,我相信你們當時都特別尷尬!!在自己家說普通話已經感到如此尷尬,如果說英語那會是一種什麼情況?這不是農村城市的區別,而是中國人大多數的思維,在中國土地生活還需要英語,那還是不是中國人了!因此,就可以明白,英語在中國的使用率相比要低的多,沒有那麼多人陪你說英語,你久而久之也不會說英語了!學習起來自然會特別難!!

但是一定要學習英語,它是一門工具,是讓你瞭解世界的窗口!學習它,在某些特定場景需求量很大,現在全球經濟交流如此頻繁,合資外資公司,大量存在!在這些地方,會英語和不會英語的人,就是兩個人生!

所以說,英語不是必須會的,但是會英語你的人生會多了很多趣味!



冰糖葫蘆不哭


我目前的理解:

從小學,有些甚至從幼兒園都開始學習英語,我們家長也好,孩子也好,對英語的學習理解僅僅都是停留在國家規定的課程,需要考試,需要升學,而不會當作以後工作生活中可能用的語言工具。所以從這一點,大家都是為了升學考試而學習的。換句話說就是考試用的英語,真正能出來用上還差得遠。

目前學校的環境仍然還是母語的環境,所以多數的教學也好,都沒有完全學習英語的環境,頂多背背單詞,記記語法等,就會考試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英語是否有必要學呢?我覺得有必要,其它學科的學習可能真的是為了升學考試,進入工作後,很少會涉及到相關數學啊,物理等學科的知識,而英語,如果你在一個單位會一點英語或者英語很棒,別人都會對你另眼相待,從個人覺得來說,現在我們大多數的收入增加了,也想出去走走,如果你會英語,你的範圍將會更大,出門不用帶翻譯,多麼爽的事情啊,你英語棒你的就業渠道就會通向全世界。現在學習英語方式也比以前多了,可以通過網上外教一對一的教學,有些機構也專門請了外教老師教學,好好學習吧,學好了英語,世界就是你的。


楊鍋來了


隨著社會發展,與世界各國一帶一建貿易關係,需要大量會英語人才……時代重要條件!(難學一定先背基本單詞,與其它各常用詞彙,記不住用一個小小本子……英語讀音,中文或拼音標註讀音與什麼意思解釋!邊走路,邊背,忘了看小本子……可惜當年因糧食緊張,家中困境,自己自動退學……家中放牛生產隊掙公分!每看同學去繼續深造!如之奈何?年輕人珍惜現時代機會呀………!我哪時代雖無戰爭,有時回憶……也會心碎……!也會含淚!時代啊!也難忘……!前途對我哪時代,家庭條件……是多麼杳杳茫茫的夢…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