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利空消費、利好醫療。此輪炒作,像極了17年前的SARS

一場冠狀病毒不僅引發“春運恐慌”,更是踢翻了萬千股民對年前A股的信心。


利空消費、利好醫療。此輪炒作,像極了17年前的SARS


A股三大股指今日集體回調,其中滬指與深成指跌幅超過1%。兩市合計成交6905億元,行業板塊呈現普跌態勢,醫藥板塊逆市掀漲停潮。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資金在連續多日淨流入後,今日淨流出逾50億元。


消費板塊中,中國國旅盤中一度跌達5%。港股上市的海底撈跌4.96%,九毛九跌6.71%。交通運輸板塊的航空股也在殺跌,吉祥、國航春秋領跌,白雲機場、上海機場也不能倖免。更為慘烈的, 原本春節檔備受期待的影視股,遭遇飛來橫禍,A股影視股普遍熄火。


消費板塊下跌的同時,是醫藥板塊的逆勢走強。


利空消費、利好醫療。此輪炒作,像極了17年前的SARS


病毒防治概念掀漲潮,檢測試劑、口罩概念、醫藥製造等分支全線爆發。抗流感概念股海王生物、四環生物、萊茵生物、西隴科學、以嶺藥業、香雪製藥、江蘇吳中、太龍藥業、聯環藥業、龍頭股份、魯抗醫藥漲停;口罩概念股大漲,仁和藥業、泰達股份、奧美醫療、龍頭股份、江南高纖、振德醫療、南衛股份漲停;檢測試劑股碩世生物、達安基因、科華生物漲停;紅外測溫概念股高德紅外漲停。


利空消費、利好醫療。此輪炒作,像極了17年前的SARS


資本市場相關個股持續火熱,多公司表示研發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產品,疫苗類、防護類、製劑類上市公司也紛紛回應。


萬孚生物:公司成功研發出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用於定性檢測鼻咽拭子、肺泡灌洗液和痰液樣本中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並將陸續推出膠體金法檢測試劑等多種呼吸道感染檢測試劑。


達安基因:公司目前已開發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ORF1ab)、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ORF1ab/N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


華蘭生物:公司控股子公司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產四價流感疫苗可刺激機體產生抗流感病毒的免疫力, 預防流行性感冒,減少因流感引起肺炎的可能性。


北化股份:子公司可提供防護和淨化產品,在抗擊非典中做出了積極貢獻。

尚榮醫療:針對疫情的發展 公司已做好新增產品生產訂單生產計劃。

塞力斯:具有醫院檢驗試劑耗材完整的供應鏈體系。

智飛生物:公司在研產品暫未涉及武漢2019新型冠狀病毒。

英科醫療:公司手套產品可用於新型冠狀病毒隔離防護。

際華集團:防護系列產品包括醫用防護服以及醫用衛生口罩等。

諾邦股份:公司產品可用於製作口罩過濾材料。

香雪製藥:目前公司暫無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產品研發。


江蘇吳中:在產在銷的鹽酸阿比多爾片為廣譜抗病毒藥物。該藥品除了抗流感病毒以外,對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冠狀病毒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冠狀病毒有一定的療效。目前針對本次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在積極與相關醫院對接鹽酸阿比多爾片採購進院事宜。


哈三聯:公司生產的注射用炎琥寧適用於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浙江震元:此次武漢發現的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公司全資子公司生產的羅紅黴素可以作為預防和治療非典型肺炎繼發的細菌感染。


對於此輪因市場關注導致場內資金忙亂炒作,市場人士評論,其像極了2003年的非典概念炒作。


平安證券曾在覆盤2003年非典蔓延對投資機會的影響中提到,人們普遍認為,醫藥企業會成為疫情最大的獲利者。但事實上,醫藥行業出現不同程度的蹺蹺板現象,有些醫藥上市公司業績的確會大幅提高,但有些醫藥上市公司業績不升反降,醫藥行業發展出現了明顯的不確定性,而且是非理性的。


也有券商盤點,從2003年半年報可以看出,疫情對相關公司的影響各不相同。對於用於防治“非典”的生物製品、消毒製劑、少數中西藥品、醫療器械和醫輔材料銷售增長較快,醫藥流通業特別是零售業受益較大,但主要走醫院渠道的處方用藥則大多受到負面影響。


文章最後,附上新型冠狀病毒防禦貼士:

1、傳染病三大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傳染源:自然宿主蝙蝠,中間宿主未知,人應該也算是中間宿主。

傳播途徑:目前官方報道有限人傳人,由此推斷不排除爆發可能,官方嚴密監控中。飛沫傳播、接觸傳播。

易感人群:40歲以上成年人,兒童罕見。

2、症狀:發熱、乾咳、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難。重症者進展迅速,數日內即可出現急性呼吸衰竭、腎衰竭而危及生命。

3、治療:病毒感染,無特效藥可用,所有治療均是對症治療,疾病能否恢復最終靠自身免疫力。

可用的基本治療包括:隔離!!!丙球、激素、抗病毒、必要時抗生素及支持治療。

4、預防:傳染源和易感人群無法改變,只有從傳播途徑上想辦法。作為普通人,遠離傳染源是最好的預防。

2)儘量遠離人多且密閉的環境;

3)儘量避免乘坐地鐵公交車等密閉人多的交通工具;

4)保持基本的手衛生和呼吸道衛生,勤洗手,避免和有發熱咳嗽打噴嚏的人密切接觸,對於不可避免要出現在前述場景時,戴一次性外科口罩(至少兩層)或者N95口罩,一次性口罩最長4小時就需更換,或被水汽浸溼失去防護效果時也需要更換;

5)出門注意防護,戴口罩;

6)目前市場上能做的,只是在病毒防護及檢測方面下功夫。疫苗就不要想了,新發現的病毒,從疫苗研發到量產要數年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