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山東鄉村兒童服務十大公益人物”之撬動泗水公益生態的孫建濤

歲末年初,新十年的起點上,山東省慈善總會(以下簡稱“省總會”)、山東省社會創新發展與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省社創中心”)、愛山東公益創新平臺、山東省城鄉兒童服務網絡、漢後(中國)聯合省內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日報、山東僑報、山東廣播電視臺《慈善真情》欄目、山東慈善廣播《慈善之聲》等多家媒體共同發起致敬山東鄉村兒童公益系列活動。

“山东乡村儿童服务十大公益人物”之撬动泗水公益生态的孙建涛

在面向全省近千家區縣慈善組織和企業徵集自薦和推薦的基礎上,省內16地市100位資深公益人組成的“百人評議團”與省內外專家學者組成的“觀察評議團”共同推舉出10位2019年度“山東鄉村兒童服務十大公益人物”,並於2019年12月24日舉行了隆重的“善行齊魯 漢後之夜”致敬典禮。

“山东乡村儿童服务十大公益人物”之撬动泗水公益生态的孙建涛

為便於社會各界與公眾更加深入瞭解十大公益人物個人事蹟、故事及為山東省鄉村兒童服務做出的突出貢獻,致敬鄉村兒童公益系列活動推出“山東鄉村兒童服務十大公益人物”事蹟展播。將持續推出“山東鄉村兒童服務十大公益人物”的故事,以他們為榜樣,共同推動兒童服務發展,讓我們一起向他們致敬!

在“山東鄉村兒童服務十大公益人物”推舉過程中,泗水縣微公益協會會長孫建濤得票數排名第一。“山東鄉村兒童服務十大公益人物”首篇事蹟展播,讓我們一起走近撬動泗水的孫建濤。

一張照片

改變了一個孩子更改變了自己

2011年,孫建濤和當地眾多攝影愛好者成立了齊魯拍客團泗水站,孫建濤任團長。每逢閒暇時光,大傢伙就去拍拍美麗風景。“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為了拍攝更多的照片,孫建濤的鏡頭逐漸由城市轉向鄉村,也見到了更多的山裡孩子。直到有一天,一個叫嬌嬌的女孩出現了。

那是2013年,孫建濤走進泗水縣南部山區一個破舊的農家,只見一個兩歲多的小女孩拿著髒汙的奶瓶,一絲不掛地在院子裡玩耍。遇到突然造訪的孫建濤,孩子的表情充滿了驚恐和害怕,旁邊一位目光呆滯的中年婦女反而不停地傻笑。通過孩子爸爸描述,孫建濤瞭解到,這個小女孩就是嬌嬌,而這位婦女則是他患有嚴重精神障礙的妻子,由於疾病常常發作,而且一發作起來就會毆打孩子,嬌嬌從小就在驚恐中長大。這是一個苦難的家庭,嬌嬌的奶奶雙側股骨頭壞死,哥哥患有嚴重的自閉症。由於沒有交流對象,兩歲半的嬌嬌還不會說話。

離開那個院子後,孫建濤始終牽掛著小女孩,徹夜未眠。隨後的幾天,他多次去女孩的村裡走訪調查,並多方尋求愛心人士的幫助。終於,在孫建濤的奔走呼籲下,濟寧鴻潤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德定伸出援手,將小嬌嬌接到縣城條件最好的幼兒園,並承諾承擔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的所有費用。嬌嬌來到縣城後,孫建濤又聯繫醫院為孩子做了全面身體檢查,還請來心理諮詢師對孩子進行疏導。半年後的一天,孫建濤陪嬌嬌玩耍時,小嬌嬌竟開口對著他叫了聲“爸爸”,這是嬌嬌出生後說的第一句話。聽到這聲柔軟的“爸爸”,孫建濤悄悄轉過頭去,淚流滿面。

正是因為這次救助,2014年孫建濤大膽決定,將拍客團全面轉向公益事業,為貧困學生和社會愛心人士搭建一座長期救助橋樑,讓更多的孩子改變命運。就這樣,孫建濤和他的志願者們幫扶的孩子越來越多。2016年,孫建濤的“泗水縣微公益協會”在泗水縣民政局註冊成立了。由於前期多項活動的感召,眾多志同道合的志願者參與到這個大家庭中來,並逐步發展壯大。

“山东乡村儿童服务十大公益人物”之撬动泗水公益生态的孙建涛

項目化運營

凝聚全社會的力量壯大公益事業

成立之初的一段時間裡,協會走的還是傳統的幫扶模式——志願者們通過各種關係籌集愛心捐款,然後一對一幫扶。但後來,隨著受幫扶人群隊伍的增加,孫建濤意識到,單純依靠人情來獲得愛心捐款並不可持續。如果真想把公益事業一直做下去,就必須藉助全社會的力量才行。

2016年99公益日,協會通過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在騰訊公益平臺上線,成立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項目——“微愛大善·讓天使迴歸”,旨在對少年兒童開展救助。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該項目很快成功募集到30萬元。30萬元,能讓多少孩子重新背起書包、高高興興地走進校園啊!這次成功之後,孫建濤和志願者們乘勝追擊,陸續通過中華兒慈會在新華公益、騰訊公益上線了“泗水愛相隨—困境兒童圓夢計劃”“過年吃上肉,是孩子最單純的渴望!(童緣)”“精準扶貧——讓福臨城,讓愛到家”“愛心洗衣 讓愛傳遞”等項目,籌集資金35萬餘元,惠及全縣800餘名困境少年兒童和45個貧困村。2017年99公益日,協會又在騰訊公益上申報了“微愛1加N”項目(一個孩子加N種幫扶),募集資金超過217萬餘元,並且連續三天取得了山東省三項指標(捐款人數、一起捐隊伍、籌款總額)第一名的好成績。2018年99公益日期間,“微愛1加N成長計劃”項目在團隊一年的探索和打磨下在騰訊公益平臺重新上線。短短3天時間內共發起一起捐鏈接960個,來自全國各地的54000多人參與捐款,募集資金達到了420多萬元。

2017年9月份,協會募集資金12萬元承接了“壹基金兒童服務站”一處,與7家教育培訓機構(現已發展為10家)達成合作協議,免費為站點周邊的少年兒童提供課外服務。服務站正常運行以來,每天下午4點半準時為孩子們提供課業輔導,週末則開展舞蹈、武術、書法、繪畫、音樂、國學、普通話、情景劇、養成教育等共計8項特長培訓。在促進少年兒童綜合素質全面提升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探索,為更多的山區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截止到2019年底,協會運行的壹基金兒童服務站達3家,同時落地了山東省本土兒童服務品牌項目魯慈兒童家園,探索以社區為本的兒童服務。

“項目化運營的可貴之處不僅僅在於引起基金會乃至全社會的關注,擴大了資金的來源,更在於讓一切工作都有了條理、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比如教會我們物資來之前做好什麼準備、物資到達之後如何發放、發放完畢後如何反饋等等。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協會的成長,也讓協會更有力量去幫助困境少年兒童,目前有很多兒童仍然生活在非常艱苦的環境中,協會志願者有責任、有義務去勤奮工作、服務社會,為更多的山區貧困孩子帶去希望。”孫建濤總結。

“山东乡村儿童服务十大公益人物”之撬动泗水公益生态的孙建涛

世界那麼大

讓叔叔阿姨帶你們“放飛夢想”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是近幾年來異常流行的一句話,也是項目的宣傳語,更是孫建濤和泗水縣微公益協會的志願者們經過精心策劃後推出的一項活動——“放飛夢想”。

2016年夏天,協會組織被幫扶孩子們開展了一次集體旅遊,34個孩子乘坐著大巴車興高采烈地來到日照看大海。可是,由於孩子們從沒出過遠門,途中竟然有一半人出現了暈車現象。孫建濤和志願者們一邊緊張地忙碌著,一邊心疼不已:“平時連去趟縣城都不容易,哪裡有機會坐大巴車去旅行呢?”

可是,讓孫建濤沒想到的事情還在後面——晚上吃飯的時候,有的孩子因為在家很少吃到米飯,一口氣吃了五碗米飯;入住酒店的時候,孩子們一個個怯生生的,不敢多說話,也不敢動用酒店的東西;晚上洗澡的時候,普遍不會調冷熱水。更讓志願者印象深刻的是,一個15歲的小姑娘羞澀地找到老師,說想到外面去上廁所。原來,這個小姑娘連酒店的馬桶都不知道如何使用……

看到孩子們的表現,孫建濤哭了。他以前只知道貧窮會制約孩子們的物質生活,但沒想到貧窮已經嚴重製約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為了開拓孩子的視野,孫建濤和志願者們在此次旅遊結束後就發起了“放飛夢想”活動——帶著孩子們旅行中學習,提高孩子們適應社會、人際交流的能力。讓孩子們從小就懂得——這個世界很大,我能翱翔的天空,其實很廣闊。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先後已有600多名孩子在協會的幫扶下來到日照、濟南和首都北京。

帶孩子們開拓視野固然好,但是真正實施起來非常難。就拿2018年夏天北京之行來說,30個人,從哪裡出發、選擇什麼樣的交通工具、誰來帶隊、參觀哪些景點、孩子出現特殊情況怎麼辦……這些問題都要考慮進去。短短5天的行程,志願者們卻準備了半年之久,僅策劃書就寫了整整47頁A4紙,內容甚至精確到了車站候車大廳的等候區域、自助餐就餐中如何避免孩子吃撐,睡覺前哪個老師負責教孩子使用熱水器和吹風機。

當然,除了這些細節的內容,研學路線以及互動活動,志願者們更是進行了精心的選擇。去北京,必須看故宮、爬長城;孩子們都是學生,天文館、科技館也要看一看;家鄉沒有動物園,也得逛一逛。此外,有的孩子就要升入高中了,參觀北大清華,激勵鬥志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方面面的需要都得考慮到。由於孩子們長期生活在農村,再加上家庭的不幸,性格大都比較內向,甚至不少孩子的內心敏感、自卑、不善表達。因此,這次北京之行,他們還特意組織30個孩子,穿著統一的服裝,在天安門廣場、在鳥巢前、在長城腳下,集體朗誦《我的祖國》。

從“溫暖小屋”到“微愛媽媽”

孩子需要什麼給什麼

做公益誠然會面臨重重困難,活動組織、人員安排、經費來源,哪一樣都得殫精竭慮。可是,更難的卻是如何把活動做到孩子們心坎裡。“以前服務孩子,我們都是協會有什麼就給什麼。可是,隨著對孩子們深入瞭解的多了,就開始努力轉變思路——孩子們想要什麼,協會就應該給孩子們什麼。”志願者走訪調查過程中,發現有許多這樣的女孩子,尤其是失去了母親的女孩子,她們已經到了青春期階段,卻因為家庭居住空間的限制和經濟狀況,不得不和父親睡在一張床上或者是一個房間裡,非常不利於身心健康成長。其實她們也非常渴望擁有一間自己的小屋,哪怕是僅僅能放下一張小床,也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釋放心靈。針對這種家庭的需要,協會在2017年發起的騰訊“微愛1加N”項目中,把“溫暖小屋”建設作為一個獨立的小項目進行了專門申報,並預留資金用於困境女孩家庭獨立空間的裝修,購買傢俱、檯燈、窗簾、床上用品等。

2018年5月,“溫暖小屋”項目第一批13個小屋確定了施工標準和物資採購標準,並在施工完畢後通過環保監測。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泗水縣微公益協會人員事無鉅細的全程參與。尤其是針對房屋裝修的主色調,更是提前在一個班級的全體女同學中開展問卷調查,徵集女孩子們喜歡的裝修風格和顏色。

除了對孩子物質條件上給與滿足,精神上的關愛更是為微公益協會始終追求的。“微愛媽媽”就是協會從2018年以來最新推出的公益項目。

志願者通過對困境孩子進行走訪,發現不少困境孩子都面臨母愛缺失的現狀。甚至有的孩子,從出生以來就沒見過媽媽,媽媽的懷抱有多溫暖、媽媽的叮嚀有多貼心……這些問題只能在夢裡找到的答案。

“有一次我們帶著孩子開展放飛夢想活動,期間一位女性志願者由於太累,到達賓館後很快就睡著了。可這時,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竟然輕輕走過去,然後靠在志願者身後,微笑地靜靜依偎著,那種神情就像孩子投進了媽媽的懷抱一樣。”孫建濤講述的是活動中的一幕,那動人的一幕,他一輩子都忘不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他就萌發出一個想法——為缺少母愛的孩子們都配備一個溫暖貼心的“微愛媽媽”。

微愛媽媽的配對是相互選擇。協會都會從報名的志願者中挑選3位以上的“微愛媽媽”候選人同時進駐孩子家中,然後通過和孩子溝通交流篩選出來彼此都有好感的“微愛媽媽”。結成對子後,微愛媽媽每月要至少來到幫扶孩子家中兩次,每次兩個小時,輔導孩子功課、與孩子溝通交流。“我們的微愛媽媽對待孩子絕對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區別化對待。畢竟,困境孩子的心理很脆弱,孩子的心扉能否打開是個問題,打開之後後續服務跟不上,對困境孩子造成二次傷害更是個問題。”招募“微愛媽媽”志願者之初,孫建濤就反覆強調,一定要將結對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那些不是為了做公益而只會拿結對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較的“媽媽”們一律嚴禁報名。

“山东乡村儿童服务十大公益人物”之撬动泗水公益生态的孙建涛

以腳步丈量貧困、雙手繪就愛心

張家峪村、肖家峪村、黃家莊村、白仲泉村、大城子村……眼前,是一幅泗水縣地圖,五百多個鄉村緊密相連,共同組成了美麗泉鄉的全貌。然而,與常見的地圖不同,它不僅僅是一幅鄉村地圖,更是一幅愛心助學地圖。這張地圖,既是用雙手繪就,更是孫建濤和他的泗水縣微公益協會的志願者們,用雙腳一步步丈量出來的。他們走村入戶,認真篩選每一個貧困家庭、每一個貧困孩子的信息。篩選完一個村莊,就在這個村莊的地圖上貼上一個小紅心標記出來。5年的時間,他們累計行程50多萬公里,走訪592個村莊的4800多個貧困家庭,為1784名符合資助條件的少年兒童建立了詳細的幫扶檔案,從此,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無論是晨曦還是日暮,在泗水的每一個村落、每一條泥濘的道路上,總會看到這樣一群身影——他們攜帶幫扶物資,走到貧困群眾家中,詳細地記錄家庭的遭遇、家庭成員的信息、需要幫扶的內容,然後想方設法募集資金,為困境孩子送去溫暖,目前完成了1400多名困境少年兒童的“一對一”幫扶工作。此外,通過各種途徑籌集資金突破1000多萬元,累計發放助學金超過600萬元。受益貧窮家庭中的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困境少年兒童達11000多人次。

“山东乡村儿童服务十大公益人物”之撬动泗水公益生态的孙建涛

以專業化、精細化、規範化為目標

實現可持續發展

無規矩不成方圓,協會從成立走到現在不容易,要想持續發展就不能粗放管理。“雖然現在協會名氣大了,但是無論名氣多大咱都得知道,咱乾的是公益事業,手裡的每一分錢、每一件物資都是好心人捐贈的。來龍去脈都得記錄得清清楚楚,並主動公示、經得起審查。”孫建濤認為。這幾年,協會根據國家有關條例和有關法律規定要求,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如《走訪對接制度》《檔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等。此外,根據協會的使命制定戰略及目標,並將戰略目標分化到年度計劃和業績考核指標中,逐漸形成了泗水微公益自己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模式,並逐漸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協會在發展過程中還十分注重自我造血。面向社會籌集資金的同時,更加註重立足自身長遠發展需要,探索發展新動能。2017年,協會與泗水良音電聲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在協會辦公地設立專門的生產線,由協會從周邊精準扶貧戶中招募工人,公司給予該生產線一系列優惠政策,為工人購買保險、提供補貼,為貧困家庭脫貧提供一定的經濟扶持。此外,協會積極申報淘寶公益寶貝項目,推出自己的淘寶公益店鋪,通過自主經營、利潤共享的方式實現造血,部分運營收入用於協會活動開支,公益淘寶店出售的許多產品都和貧困兒童有關,先後上線小方的素描、殘疾媽媽的剪紙以及貧困少年兒童父母的柳編等手工作品,並將所獲收入全部用於所幫扶的困境兒童。

經過多年努力,目前泗水縣微公益協會已經成為泗水家喻戶曉的品牌,一個團隊、一個目標、一種嚮往。因為愛而相聚,因為愛而堅守,因為愛而一路同行,每個成員強烈的責任心和戰鬥力,讓協會一次又一次獲得社會認可,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公益組織的優秀典型。

面對成績和如同潮水般湧來的讚譽,孫建濤卻依舊清醒。每當有人問他“這些年做公益到底為了什麼?有沒有想過放棄?”的時候,孫建濤的回答永遠只有一個——“當你幫扶了一個孩子並且看著她的命運因為你的援助而改變時,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是無法取代的。”

這些年的公益之路一路走來,歷盡了坎坷,但是也一路也收穫了感動。這些感動,首先來自於孩子。尤其是2019年春節前夕,協會先後收到了400多個孩子寄來的感謝信。每一封信,都是一個故事。稿紙上,那些充滿稚氣卻又飽含深情的字跡,讓志願者們一次次淚流滿面。

感動還來自於關心公益的好心人。來自濟寧市區的呂大爺今年已經70多歲了。從協會成立之初老人便每年為孩子們慷慨捐助。由於不會網銀轉賬,老人每次捐款都專程坐車從濟寧趕來,捐完款後又匆匆離去。

感動,更來自於志願者們辛勤的付出。由於協會是一個純公益組織,因此包括孫建濤在內的志願者們,都沒有一分錢的工資,可是大家都沒有一句怨言。微公益協會的志願者隊伍三分之一都是共產黨員,骨幹成員中更是有一半共產黨員,協會還是當地第一個成立黨支部的公益組織,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得到最大的發揮。至今,孫建濤還記得2016年1月22日,山東50年來溫度最低的那天夜晚。面對著漫天的飛雪,是黨員隊伍們組成一支搜救團,找到了走失的老人。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孫建濤用粗糙的大手溫柔地支起了孩子們的課桌,用暖心善舉為山區的孩子插上了起飛的翅膀。未來五年裡,協會將從少年兒童學習、生活幫扶到心理幫扶、女童權益保護、特殊疾病臨時救助、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等方面創造性開展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困境兒童父母的教育培訓、慈善企業多樣化經營,為貧困少年兒童貢獻自己的青春年華和一切力量,也將在社會愛心人士和山區困境少年兒童之間架起一座座愛的橋樑,將一份份無私的援助化作愛的春風,溫暖泗水的每一片土地,把這座泗河源頭的小城變成一座愛心湧動的城市。 張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