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连载」《宁武清朝史话》第6章(20)

六、大清朝人才辈出 宁武县群星灿烂

——清代宁武的望族与名人

7、熊六起义

熊六,大名熊振德(1838——1879年),朔州大涂皋村人,清朝光绪四年(1878年)曾在宁武县上白泉村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

熊六幼年丧父,家道贫寒,靠寡母务农维生,他每年冬春在村塾读书,夏秋为地主放牧牛羊。十五岁时因为生活所迫辍学,作地主雇工,因饭量过大而遭地主嫌弃,熊六十分不满。

同治初年,熊六在村外遇见一人。谈吐投机,遂拜之为师,请回家中。原来此人是个白莲教头目,二人相处日久,熊六便接受了此人传播的白莲教教义。参加白莲教后,他整天以传教为事,先在朔州丈子村,后到宁武高崖上村及上、中、下白泉村,广收信徒,常责令富豪舍衣捐粮救济穷人,因而深得乡民的信任,附近村庄入教者日益增多。1877年山西全省大旱,宁武饥民饿死过半,熊六便会同宁武教徒殷开国、殷甲辰等人倡导“劫富济贫”,他们率领教徒,手持桦棒,找到地主富户门上“劝捐”,又在宁武上白泉村设摊放粥,前来就食的有1000多人。上白泉村一时成为广大饥民心中的圣地,人们尊称熊振德为“六王爷”,传教范围从宁武迅速扩展到崞县以及朔州、山阴的部分农村,一月之间入教人数达500多人。

白莲教遍及于朔州,宁武、代县、崞县等地。光绪四年正月,朔州知州姚官澄派赵、李二位武教头兴师讨伐,二人被熊六部下生擒,押至干羊峁的教堂用铡刀铡死。

1878年2月10日,熊六见势已骑虎,便宣布起义,设官分职。任命殷开国为军师,由殷甲辰统领军队。起义军以宁武上白泉、中白泉、下白泉三村为基地,搜集武器,修筑营盘,随时准备迎击清军,并派人分赴各地动员教徒,运粮送饷,回营参战。25日义军夜袭金汤城(今宁武县盘道梁),击毙清军外委杜存亮,然后回师奔袭阳方口把总衙门,清军四散,义军夺得铁炮2门。首战告捷,声势益壮,起义军迅速发展到3000余众。熊六迫使姚官澄和平谈判,开仓济民。当时军中曾有高等参谋贾济州建议,固守一隅不如长驱直出,取神池,夺五寨,实行游击免遭“围剿”。可惜熊六没有采纳这一正确策略,结果在4月初遭到两路清军的围攻,战斗相持一天一夜,最后熊六、殷开国在突围中被俘,押回朔州后遇害。起义军的余部坚持了一段时间的斗争,也以失败告终。

姚官澄心狠手辣,镇压了熊六的农民起义后,又集中当地富豪,向义军家属下毒手,满门抄斩者数百家。这是清末发生在宁武境内的一次大屠杀。

如今在上白泉村还保留着当年义军聚义厅的废墟,义军的后代还保存着熊六当年的大印及遗物史料。熊六造反遗址在今下白泉村干羊峁高地。其上有起义军的聚义厅废墟。高地上多为铁碣石,呈红褐色。民间相传,铁碣石的红颜色是当年义军的鲜血染红的。时至今日,当地人谁也不忍心搬动,以示对熊六,对义军的敬仰。(连载文章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