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知道生氣不好,就是忍不住怎麼辦?

用戶219509176417895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大家都經歷過,每次在自己生氣之後,總是有可能會後悔,但是為什麼自己就不能夠提前忍住自己,不去生氣呢?

首先,給自己設定一個暗示,也就是發現自己可能要生氣的時候,就開始告訴自己,注意了,千萬不要生氣,這時候可以採取的方式有:出去運動或深呼吸等方式,就是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不要去過於激動,因為要知道一個點,自己越在那個場景裡,自己越可能更加的情緒波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其次,面對知道生氣不好,就是忍不住生氣,還可以在自己身邊找個可以傾訴的人,在自己要生氣的時候,就和他交流,進行情緒的疏導,因為情緒波動比較大時,是很難控制住自己的,這時候要學會去疏導,不要堵在自己的心裡,那樣可能會有更大的影響。

最後,總的來說,對於心理的調整是最重要的,要學會剋制和控制,不能夠過於隨心所欲,在一定的場合自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緒等,不能隨意生氣。





奮鬥中的伢子


我的朋友都說我是一個性格非常好的人,永遠笑嘻嘻的,而且知道謙讓包容照顧人,心裡永遠裝著別人,誰跟我出門都特別省心。

但是我媽常常罵我,就你這臭脾氣,誰能跟你相處,動不動就生氣,說都說不得一句,真擔心你在外面是怎麼過!你覺得奇不奇怪?我都覺得很奇怪,我在外朋友可多可多了,我媽真是不瞭解我!

但事實呢,每個人都有多面性,這並非多重人格,也不是說我在外面可以假裝好脾氣,我在外就真的是個好脾氣的,回到家就成暴脾氣了。

我們家不算那種父母子女能做朋友的家庭,相對來說比較古板,從來也不會說些柔和的話,都是直來直去的,從來也沒有開玩笑啊什麼的。但是,我現在在家都是好脾氣的了,好像我媽說什麼我也不會生氣了,看她生氣的嚷嚷,我還能開玩笑逗她,要知道這以前是絕對做不到的事情。

我已經有半年沒生過氣了,誰說什麼好像都跟我無關,每天都很開心,開心後做事的效率也是高的,做事情也更專注,心思也很清淨,身體也好了很多,臉色也變好了。

我是怎麼改變的呢?分享給你:

1、接受自己的壞脾氣。 我發現這是最難的一步,因為縱然你知道自己脾氣不好,但對外承認自己脾氣不好還是很難的,因為我們總想給外人呈現一個良好的形象。

雖然很多的時候,你會說其實不是我非要生氣,實在是他們太氣人了,他們怎麼可以這麼做事等等,你發現,只要你生氣了,外界都有足夠讓你氣憤的理由。但是,那真的全是外界的責任嗎?事實上來說,外界只佔20%,甚至連20%都到不了,最主要的還是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與習慣,你習慣性的將自己作為受害者角度,於是就更容易生氣了。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自己原本的脾氣因素,先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2、改變自己的缺點。 不管你承不承認,這都是缺點,然後對治它,改變它。改變的過程是一個相對痛苦的過程,就像我們習慣了用右手吃飯,可是今天右手受傷無法工作了,你不得以必須用左手,彆扭是必然的。但是等右手好了,你發現你竟然可以用兩隻手吃飯了,無形中又多了一種技能。豈不是好事?

我們之所以不願意改變,是在腦海中有個根深蒂固的思想----改變是痛苦的。 但實際上呢,改變起初真的是彆扭的,然而改變後的結果是好是壞,卻是未知數。我們的制式思維認定了改變是壞結果,其實不然,你只想了未知有不好,其實卻不知道未知有多少驚喜在等你。

就拿這些明顯的缺點來說,改變後一定都是好結果,你不願意去改變,只是因為缺點給你造成的損失和痛苦還沒有觸及你的底線。

3、不斷地修正,形成良好的循環。 我現在發現不生氣真的太好了,我管你說了什麼讓我不愛聽的話,跟我有關係嗎?我不接受你說的就好。

佛經裡有個故事:一個人經常詆譭辱罵佛陀,有一天佛問:今天你給別人送禮,被人沒有收這份禮物,那這個禮物屬於誰呢?他回答說:當然屬於我。然後佛陀說:你現在常常的罵我詆譭我,但是我不接受你的辱罵,就好像你送我禮物我不接受,這個辱罵還是屬於你的。你對我的這種行為好比躺在地上向天空吐口水,最終口水還是落到你的身上。

所以,那些讓你生氣的事,都是別人的事。俗話說得好“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既然你已經知道了生氣不好,那就少在意一些別人不必要的看法說法吧。觀自己內心是否清淨,不斷提升自己,生命才來的更有意義。


心覺


認識我的很多人都說過我心態好。我在想與其和大家討論各種天花亂墜的整理,不如讓大家看一點至少感覺上靠譜的東西。今天就分享一下“不生氣”的小秘密。

生氣這個主題是我從很小就開始研究的。小時候一發脾氣,媽媽就會說:“不要發脾氣,發脾氣是沒出息的,要心平氣和。”我聽了以後就會努力剋制把火氣憋下去。但是這樣做表面上似乎平靜了,但是心裡還是感覺不舒服,負情緒積累多了,後來身體出現的各種疑難雜症,應該就與生悶氣有關。

後來偶然一次,在生氣的時候我開始思考讓我生氣的原因,最後當我分析出源頭只是因為一個誤會時,頓時感覺輕鬆多了。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不生氣不是把火氣壓下去,而是要找到根源。雖然表面上可以做到平靜,但不能掩蓋生氣的本質,就是你心裡那團發不出來的火。

不過,我那時並非每次生氣都能順利找到根。有時候別人冒犯到我,我就會為我實際遭受的冤屈或損失心痛不已,即使別人道歉或賠償,我仍然覺得不能解氣。這時候如果旁人勸:“算了算了,別生氣了”反而會讓我更生氣:受損失的又不是你,站著說話不腰疼!然後把自己陷入無窮無盡的悶氣之中,很難受,但是就是跳不出來,除非轉移注意力。但是轉移注意力只能讓火氣不再產生,已經產生的火氣卻在身體裡累積,人總是感覺各種莫名其妙的不舒服。身邊的人也會覺得我戾氣很重。

這裡我解釋下火氣。火氣聽上去是“氣”,好像很虛幻,其實本質就是我們身體裡分泌的物質,古人看不見這些物質,但是能感覺到它存在,於是就稱之為氣。是什麼物質讓我們生氣呢?喜歡學心理的人應該知道,心理學認為,我們所有的負面情緒都來自恐懼感。恐懼感會讓我們的身體分泌腎上腺素,所以大家也可以把“火氣”理解為“身體分泌了腎上腺素”。生氣的程度輕重,就取決於腎上腺素分泌的量是多還是少。如果分泌的少,那麼只要及時找到原因讓腎上腺素停止分泌,我們就感覺釋然了。如果火氣很大,那麼大量的腎上腺素就會持續刺激我們。

所有的動物產生恐懼時,都會分泌腎上腺素,這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發展來的能力。而腎上腺素的作用是刺激人體血壓增高、心跳加快等等。這就給機體做好了“進攻”或“逃跑”的物質準備。進攻和逃跑看起來是兩個截然相反的動作,但本質是一樣的,都是身體動起來。所以,如果你已經發了很大的火,讓身體產生了腎上腺素,那麼解決辦法就是運動。跑步或打沙包、吼叫,都可以加速消耗和排洩腎上腺素。

那麼,能不能在腎上腺素分泌之前就阻止它呢?我知道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的,其他情況就需要尋找新方法了。這就到了情緒整理的層面。

我前面提到了,人之所以有火氣,是因為產生了恐懼感。為什麼會恐懼?那是因為外界的因素刺激了我們,比如別人的言行、或遇到了困難。如果是遇到困難的情況,恐怕目前只能用運動來瀉火了。但如果是由別人的言行引起的火氣,則可以通過“換位理解”來化解。

這裡的“換位理解”不是讓你站到對方視角(這隻會讓你得出這樣的結論:“當然啊,他就是恨我,我要是他,我也會做這種缺德事”),而是要分析他的言行原因。這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對方故意激你生氣:這基本是由於他自己的恐懼感爆發或者為了壓制他自己的恐懼感而為。另一種是對方無意惹你生氣,這個是誤會,我就不展開說了。不管是哪一種,我們只要在這裡使用整理的“界限原則”:知道一個人發脾氣只是在發洩他的恐懼情緒,他的行為只能映射他自己的意識,與我們無關。這樣就可以不必引火上身了。

過程和方法並不複雜,讓自己消氣的鑰匙其實就在我們自己手上。但真正能讓人做到不生氣的關鍵是:在發脾氣的那一刻(也就是佛說的當下),儘快覺察到自己在生氣,勇敢面對自己的恐懼,然後採取措施、停止這個過程。知道了這些,是不是就能少生許多冤枉氣?


地攤老二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在其著作《情商》中提到了消除憤怒的三種主要方法:

一、控制和質疑觸發憤怒的想法,獲得緩和性信息。

早高峰時,我們經常遇到地鐵上有人吵架,"你踩我腳啦""你別再擠我啦""你推我幹嘛"'……我自己也經常被踩腳或者推搡,但是我會想"這麼擁擠,他也不是故意的呀"或者"他也是不小心的嘛"。

這樣我就會控制住讓自己生氣的想法,不會再去介意。不然的話,一大早心情被破壞,可能會讓你一整天都很煩躁,看啥都不順眼。

越早將觸發你憤怒的想法控制,得到的效果會越好,尤其是在你發脾氣之前,如果能獲得緩和性信息,那可能會讓你完全熄火。

二、在生氣時擺脫對方,分散注意力,身處不可能進一步引發憤怒的環境。

當我們在家裡跟父母或者愛人置氣時,我們可以先擺脫這個環境,出去走走,散散步。

我們可以走在一條安靜的小路上吹吹風,看看藍天白雲,欣賞一下路邊的風景。也可以去健身房跑跑步,鍛鍊一下。這些活動都有助於我們恢復冷靜,讓我們的身體從憤怒的高喚起水平轉變為低喚起水平,生氣時轉移注意力非常的重要,因為如果你一直沉浸在惹你生氣的那個想法裡,你會冒出更多的一連串惹你上火的想法。尤其是女生特別容易因為一些小事情產生很多的聯想。


白開水喝醉的貓a


關於生氣不好又忍不住的問題,談談我的觀點。

生氣作為一種情緒實際是在表達我們內心沒有得到滿足的需求。大家認為生氣不好是因為這種情緒帶來的行為以及後果大多是破壞性的。這種破壞性是因為沒有合理有效的釋放處理這種情緒。往往越是想壓抑或者拜託一種情緒,這種情緒越是容易出現。

當生氣時,通常會有兩種表現,一種是向外的發洩,當處於生氣狀態時,很多人會情緒激動,口無遮攔,做無意義的泛化和引申,以至於破壞了與外界與他人的關係。還有一種是向內的隱忍,實際上這也是有破壞性的,破壞的不是外在的東西和人際關係,而是自身。有很多疾病便是由長期積累的情緒所引起的。

當意識到自己已經生氣,可以找給安靜不被打擾的地方“冷處理”一下,這樣不會破壞外界關係,然後再處理與自己的關係。可以閉上眼睛,做幾次深呼吸,然後默默在心裡說“我不再生氣,我接納現在的自己。”一邊說一邊揉一隻手小拇指指甲兩側,一直到將這種情緒釋放出來,迴歸平靜為止。

不用在意控制不住生氣,每次都這樣去處理釋放情緒,相信經過一兩個月的時間,你會發現自己已經不再容易生氣了。


心理諮詢師明昕


當一個人生氣的時候,一定是因為某些某個人事情給了他一些刺激。

也就是說你的生氣一定有你的原因,一定有你的道理的(本能反應)。

我們所有的情緒都是我們的本能反應。

關於知道了生氣不好,就是忍不住,也就是說你意識到了自己對於某些刺激你產生了情緒:生氣。而忍不住,好像在說你不允許你有生氣這個情緒。

舉個簡單的例子,人看到蛇都會產生恐懼的感覺(本能反應),而你意識到了自己看到時候會有恐懼的感覺,然後你想控制這種恐懼感(控制本能反應)。

換句話說,你想控制住你的本能反應。本能反應可以受我們控制嗎?答案是做不到的。

但我們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來表達我們的本能反應,不管是生氣也好,還是恐懼也好。

比如說,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用指責對方,可能會用對對方發脾氣,可能會用逃避,可能會用討好等等的反應方式應對。

我們也可以用表達自己的感受的方式。

舉個例子,媽媽沒有經過你的同意,就進入了你的房間。讓你覺得很生氣,你可以跟媽媽說,媽媽你沒有經過我的同意進入我的房間,我覺得很生氣,我覺得你不尊重我,我希望你可以尊重我的隱私,可以尊重我的意見,如果你想進入我的房間,你可以問問我的意見。如果你在進入我的房間之前,詢問了我的意見,我會覺得我是被你重視的,是被你尊重的。


晨光心理


人生充滿慣性,好的習慣就是自律,不好的習慣,需要通過覺察來進行調整。

覺察,這個詞有很多種解釋,在這裡我就做一個簡單的說明,在這裡的覺察我是這樣定義的:就是當一個人能夠有意識的意識到我們的當下所言所行,並作出判斷。

當一個人知道生氣不好還是忍不住的時候,就是我們一種慣性在起著作用。而要改變一個人慣性確實不容易,需要耐心和足夠的時間。有以下一些建議:

第一,學做冥想。我們首先要學會冥想,而且每天至少堅持15分鐘到半個小時。冥想主要是提高我們感知的敏銳度,對身體全身進行掃描,這樣為我們覺察當下的言行打下一個基礎。

第二,準備一個錄音機,當自己和別人正常交流的時候,把整個過程錄下來,然後回放給自己聽,讓自己去感受:如果你是對方,聽到你的言語表達是什麼樣的一種感受,這也是一種練習,覺察的練習。

第三,練習聽自己說話。我們要有意識的開始聽自己當下所講的話,包括語言的內容,語調,語氣,語速,聲音大小。如一個人想調整自己說話的習慣,那這個練習非常重要,但是確實很難。需要有毅力堅持,才能真正做好。

按上面三個步驟進行練習,慢慢我相信你就會改變這種“知道生氣不好,就是忍不住”的習慣了。


素心塾素心先生


我們自身就像情緒容器,一個杯子,情緒就是裡面的液體,當情緒滿的時候,輕輕的震動,就晃出來,甚至傾倒他人一身。這是很難控制的,甚至越壓抑,液體越濃密,杯子越難以承受。

人活在世上肯定會有情緒,這是合理的。我們需要讓情緒控制在三分之一的位置,就不容易發洩生氣。學會定時定點,在相對安全的環境釋放自己的情緒,就像定時打掃衛生,倒垃圾一樣。在合適的時間地點運動,哭泣,大叫,發洩,傾訴……等等都可以幫助你維持情緒。

也可以把生氣想象成一個信使,告訴你要處理情緒了。當生氣的時候,就看到他,說,是的我看到生氣你了,我需要處理情緒了,謝謝你

祝福



樂培心理張老師


雖然我們大家都知道生氣不好可在某一些時刻,總是忍不住去生氣,如果對方的脾氣也不好的話,那麼就會演變的更加嚴重。通常在這種時刻我們必須的明白自己的立場,如果是自己的錯,那麼就大大方方的跟對方道歉。倘若是對方的錯,我們也別急著生氣,說不定對方是有特殊情況。要想和解,重要的雙方將心比心,都為對方想一點,那麼什麼事也不會發生。


漁人鄉仔


生氣不好就不要生氣,不能生氣。忍著忍,忍不住就暗暗發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