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謠言如何破,不信謠、不傳謠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電 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關信息正高居熱搜榜首,成為這幾天中國民眾關注焦點。與此同時,一些謠言也披著科普的外衣、蹭著熱點,廣為流傳。此形勢下,傳播正確的科普知識,不信謠、不傳謠,才是應有的態度。

關於病毒的來源,網上一度說“新型冠狀病毒來自於蝙蝠”,實際上雖然蝙蝠攜帶多種病毒,但並不能確定此次病毒來自於蝙蝠體內。目前專家也只能確定病毒來源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野生動物。

關於病毒的防護,“只有配戴N95口罩才有用”一度造成N95口罩脫銷。專家已經說明:並不一定是N95口罩,普通的醫用口罩同樣能夠起到作用。

一到疫情發作,喝板藍根防病毒、燻醋防病毒、泡騰片防病毒、吸菸防病毒、喝酒防病毒等小貼士就會層出不窮。實際上,這些“土方”從來沒有發揮過作用。板藍根只能治感冒,燻醋濃度太低不能消毒,泡騰片更是感冒都預防不了,抽菸、喝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損害健康沒有任何抗病毒“神效”。

中醫配方也是流行病期間的謠言“標配”。近日,一份“廣東省中醫院預防武漢肺炎方”在微信群裡流傳,聲稱運用桑葉、蘇葉、杷葉、魚腥草等可以預防病毒。廣東省中醫院在官方微信發佈聲明闢謠,稱此方非該院制定。

那些某地又發現新型病例的謠言只會博眼球、製造恐慌。對於此類數據,還是以權威發佈為準好。還有一些“別有用心”論者,發出“病毒陰謀論”。這種文章除了消費公眾情緒,對於公共利益、疫情防護沒有一點好處。

對於搭乘病毒防控列車的利益訴求類謠言更要小心。《面對不明病毒,重提解禁菸花爆竹!》這種無厘頭的文章也能成為微信爆款,只能說明科普任重道遠。

謠言止於智者。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特效藥,專家正在加班加點攻堅克難,找到病毒源頭、變異過程、尋找解決方案、研發疫苗。當前防控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對於普通民眾,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觸、少吃不吃野味才是正解。(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