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落實“三個聚焦”展露利劍鋒芒——2019年長沙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成果③

落實“三個聚焦” 展露利劍鋒芒

——2019年長沙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成果系列報道之三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靜 通訊員 陳泉 鄧章芙

2019年11月29日下午,市委第七巡察組正式進駐市公建中心,標誌著十三屆長沙市委第九輪巡察全面展開。

去年以來,在省委巡視辦和市委、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巡察機構堅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全面落實“三個聚焦”,堅持發現問題與整改落實並重,市本級共開展三輪對46家單位(含在巡14家)政治巡察,前兩輪巡察發現問題1433個,移交重要問題線索140件,涉及處級幹部44人,2名市管領導幹部被採取留置措施。

持續深化政治巡察

“該查核的必須查核、該立案的必須立案、該問責的必須問責。”在專題聽取巡察情況彙報時,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衡華明確提出了“三個必須”要求,對巡察發現的重點人、重點事旗幟鮮明提出具體處置意見。

一年來,市委牽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市委常委會、市委書記專題會、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會聽取巡察情況彙報、研究解決巡察工作難題16次。胡衡華全面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先後19次對巡察工作作出批示指示。

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政治監督和政治導向作用,靠前指揮謀劃。每輪巡察前,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巡察重點、工作程序、方法要求和報告撰寫注意事項,組織開展巡察干部培訓,堅持參加進駐動員會,為各組做好巡察工作提供指導。巡察期間,常態開展中期走訪調研,及時梳理問題清單,形成問題臺賬,對重點問題深入核實,確保精準發現和表述問題。

利劍出鞘展鋒芒。巡察過後,以權謀私、中飽私囊的貪腐人員顯出原形、受到嚴查,表明了市委懲治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的堅定立場。去年6月26日,長沙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孟鋼被立案審查,近期被開除黨籍和公職。11月27日,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總工程師鄧民生主動投案,接受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推動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基層地域狹小、人頭熟,低頭不見抬頭見。熟人有意無意來個電話,就可能給正常巡察帶來干擾。”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熟人社會”對巡察工作的干擾,長沙市探索“系統聯動巡”“提級交叉巡”“協作配合巡”等方式,緊盯重點領域和重點問題,採取“一託二”的方式,針對國有企業、政府部門、事業單位、鄉鎮街道4大板塊的46家單位精準分類施策,推動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黨委一屆任期巡察全覆蓋率達70%。

“巡察工作不能單打獨鬥,要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作用,整合資源力量,才能事半功倍。”市委巡察辦主要負責人介紹,巡察機構細化完善了與紀檢監察、組織、財政、信訪等部門協作機制,持續吸納專業中介機構力量參與巡察。針對市直某單位專項資金量大且流向分散頻繁等情況,創新運用“巡察+審計”的監督新模式,發現該單位存在申報立項不嚴謹、資金撥付不規範、項目監管不到位等現象,3家企業涉嫌虛報投資額套取國家財政資金的問題隨之浮出水面。

“芙蓉區東屯渡街道徵地拆遷遺留問題群眾反映比較強烈”“寧鄉市灰湯鎮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處置不及時,越級信訪問題較為嚴重”……去年3月,市委創新對4個信訪量較大、群眾反映突出的鄉鎮(街道)及對應的村(社區)開展提級交叉巡察期間,群眾反對的、痛恨的問題一個個暴露出來,群眾的一件件訴求不僅有迴音,而且很快得到解決。提級交叉巡察發現並移交重要問題線索28件,涉及市管幹部2人、鄉科級幹部5人,立案11件,黨紀政務處分7人,推動辦理信訪件280件。當地群眾紛紛稱讚:“市委巡察組來了就是不一樣,解決了我們老百姓的煩心事兒。”

建立健全對縣級巡察指導督導機制,對區縣(市)巡察工作開展專項檢查,解決突出問題98個,協調推動9個區縣(市)巡察辦配優配強巡察干部33人,巡察工作的規範性、科學性、實效性持續提升。去年以來,各地通過常規巡、專項巡、提級巡、巡鄉帶村等方式,對106個單位、428個村(社區)開展巡察,發現問題1345個,問題線索437件,涉及科級幹部125人,有效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打通了全面從嚴治黨“最後一公里”。

做好巡察整改“後半篇文章”

班子成員帶頭,集團及其子公司179人次主動退繳各類違規報銷費用(含津補貼)……這是去年3月至5月對市屬國企巡察期間,市建設發展集團交出的一份立行立改答卷。

立行立改、巡後整改、未巡先改成了全市巡察整改“新名片”。去年以來,全市共推動立行立改問題122個,督促清退或上繳相關違規資金8125萬元。針對巡察發現的普遍性問題,舉一反三、延伸拓展,推動建立項目招投標、財政資金使用等方面制度571項,為加強行業監管和深化標本兼治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對巡察整改不重視、態度不端正的個別部門主要負責人及時進行了約談,以督辦問責等形式倒逼被巡察黨組織履行巡察整改主體責任。

每輪巡察結束後都會以市委名義召開巡察情況通報會,通報巡察發現問題的具體人和具體事。此外,市級分管領導主動履責,現場調度推進巡察整改。在十三屆市委第七輪巡察結束對12家市屬國有企業黨組織的常規巡察後,分管市領導要求被巡察黨組織認真落實巡察整改主體責任,對巡察反饋的問題照單全收、全面整改。截至目前,市屬國企巡察整改率達94.7%。

“自反饋意見之日起3個月為集中整改期,被巡察黨組織要基本完成反饋問題的整改工作,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宣傳部門擔負督促巡察整改的監督責任......”按照中央和省委關於巡察整改工作的新要求,市委巡察辦及時出臺了《關於做好巡察整改工作的意見》。

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堅持把巡察整改監督與問題線索處置、政治生態研判、推動以案促改等結合起來,列席被巡察單位反饋會和巡察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加強經常性督促檢查,對巡察整改是否到位進行評估把關。2019年,根據巡察移交問題線索,市紀委監委立案33件,黨紀政務處分36人。市委組織部把巡察結果作為幹部考核評價、選拔任用的重要參考,巡察後市委共調整交流市屬醫院領導班子23人,其中不再提名9人,對1名市屬國企主要負責人予以免職。

“煩心路”變“順心路” 多虧了巡察組

長沙晚報1月18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靜 通訊員 趙倩)“終於動工修路了,真的多虧了巡察組啊。”前不久,寧鄉市東湖塘鎮泉山村麻楊公路動工修繕,村民的“煩心路”馬上就要變“順心路”了。這一變化源自寧鄉市委第一巡察組對泉山村開展的常規巡察。

2019年4月,巡察組進駐後立即採取“四不兩直”方式走村入戶瞭解情況。“村上麻楊公路常年無人管護,路面坑坑窪窪很不安全。”“那一段路啊,不曉得摔倒好多人了。”“已經四五年了,也沒見誰來修。”……村民反映的這條路是村上要道,長約800米,路面破損最嚴重大坑直徑近1米,行車其上不僅人難受,車子也遭殃。實地查看後,巡察人員心裡不由生出疑問,幾年時間路為什麼一直沒修好,其中有沒有深層原因?“我們也想早點修繕一下。”泉山村黨總支書記劉傳四無奈地說,但村級集體收入不多,申請報告打了幾份,現在還沒能落實。

瞭解情況後,巡察組馬上召開組務會進行研究,隨後向鎮黨委印發了交辦函,並與寧鄉市交通運輸局進行溝通對接,提出了合理化建議,督促各方共同將這件群眾的訴求妥善處理好。如今,公路修繕項目已經開工,村民很快就能走上“新路”過個好年了。

2019年以來,寧鄉市委巡察發現問題578個,完成整改537個,邊巡邊改交辦484件次,推動及時解決402件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