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果諸葛亮不著急與魏開戰,而是深耕巴蜀,養精蓄銳,會怎麼樣?

用戶64698004582


明顯與魏國開戰的選擇權不在諸葛亮這裡!諸葛亮會與曹魏開戰完全是因為時勢所迫,這是一種主動防禦的策略,北伐只是一個好聽的說法,實際上諸葛亮從來沒有想佔領曹魏一分土地。

我們看到一件事,那就是諸葛亮北伐是從公元228年開始的,這一年司馬懿被派到西北經營對蜀攻略。也就是說,諸葛亮選擇北伐跟司馬懿的到任西北是有直接聯繫的。

蜀漢跟曹魏之間有一個550裡的非軍事緩衝區,這裡只是一片荒原,所有的建築物全部被拆毀,所有的田地全部被拋荒,且一個人都沒有。這是曹操乾的!在荊州之戰以前,蜀漢兵力高達14.6萬人,人口170多萬,糧草庫存有500多萬擔。曹操在漢中的兵馬只有5萬(受限於給養補給),所以曹操認為守不住漢中,便把漢中跟隴西天水的人給遷走了,建築全部拆毀了,留給劉備一座空城。

只是誰能想到劉備先敗荊州,再敗夷陵,總共損失兵力9.7萬人,整個蜀漢帝國的兵力被削弱到不足5萬(後恢復到6萬人),丟了荊州跟70萬人口,500萬擔糧草損失殆盡,這使得蜀魏的實力發生了顛覆。魏國不再懼怕蜀漢,反而想要消滅蜀漢,這時候曹操清理出來的那550裡非軍事緩衝區反而成了蜀漢的屏障,因為魏軍要打蜀漢需要先建立那550裡荒原的補給線。

司馬懿到任後,他立即派人修城堡建補給線,目的是縮短到蜀漢的距離,一旦魏軍把城堡修到蜀漢陽平關,那麼魏軍就可以把部隊集結起來滅蜀。所以呢,這就是諸葛亮北伐的根源,他跟司馬懿打仗的重點就是,司馬懿千方百計要建城堡補給站,諸葛亮則千方百計摧毀這些城堡補給站,目的是讓魏軍無法集結攻蜀。因此,如果諸葛亮不去北伐,那麼肯定是魏軍南下了,到時是蜀軍是想打得打不想打也得打,蜀漢國力不如曹魏,最後只會更快被拖垮。


優己



夷陵之戰後,劉備客死白帝城。

諸葛亮全面主管蜀漢軍政大事,短短的五年之後,諸葛亮開始了持續不斷的北伐。

無論在當時還是後世,都有不少人以為這是勞民傷財的事。

正如題主所說,如果是深耕巴蜀,養精蓄銳,不急於與曹魏開戰,不是很好嗎?

為何諸葛亮一意孤行,極力北伐,在一片反對聲中屢敗屢戰呢?

先看一下諸葛亮歷次出兵的戰況:

第一次北伐,228年春,諸葛亮兵出祁山,關中震動,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歸順蜀漢。由於馬謖失街亭,諸葛亮退軍,攜帶西縣千餘回漢中。

也就是收穫了一千多人口,當然這也是很大的戰果。

第二次北伐,228年冬,諸葛亮圍困陳倉,由於糧食不足退兵,魏將王雙追擊被斬殺。

第三次北伐,229年,諸葛亮派遣陳式進攻武都、陰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出兵抵抗,諸葛亮率軍進擊,郭淮退走,平定武都、陰平二郡。

陰平就是後來鄧艾出奇謀,從這裡到達成都城下的,地理位置很重要。這恐怕是諸葛亮歷次北伐中最大的收穫。

第四次北伐,231年,諸葛亮再出祁山,用木牛運糧,糧盡退兵,與張郃交戰,斬殺張郃。

第五次北伐,234年,諸葛亮兵出斜谷,用流馬運糧,與司馬懿對峙五丈原。諸葛亮病逝而退軍。

這是《三國志·諸葛亮傳》的記載。

史書還記載,230年,也就是諸葛亮三次北伐之後,魏明帝決定興師伐蜀。

大將軍司馬懿與大司馬曹真、左將軍張郃一起率兵,分三路進攻漢中。諸葛亮出兵對抗,由於大雨曹軍班師回朝。

這就是所謂的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基本過程。

除了230年曹叡唯一一次伐蜀外,都是諸葛亮主動出兵討伐魏國。

而且除了第一次馬謖失街亭及最後一次病逝外,都是因糧食不足而退兵。

這看起來似乎很草率,諸葛亮都是準備不足就用兵。

這與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的身份不相符合。

但這個身份不是演義把諸葛亮吹捧的,而是後世史學界給諸葛亮的評價。

因而,就不能簡單的把諸葛亮的北伐看作是屢敗屢戰,毫無戰略目的,輕率的軍事行動。

在另一個問答中,我談了自己的看法:諸葛亮北伐是採取的最好的防禦策略。

在這裡就不再囉嗦啦。

回到題主這個問題,如果不北伐,養精蓄銳的話,又會如何哪?

諸葛亮動用北伐的兵力,大約在五萬左右。

即便不北伐,這部分兵力也不能解甲歸田,維持日常的消耗,也是很大的負擔。

如果用他們屯田的話,可以想象,戰鬥力是很難保障的。

讓士兵放下武器種地,拿起武器打仗,這很難的。

士兵屯田,都是在特殊時期不得已而為之的方法,顯然不適合蜀漢國情。

如果沒有戰事,舉國上下就會懈怠,缺少危機感。

在蜀漢明顯出於劣勢的情況下,又失去旺盛的鬥志,這就很危險啦。

對於普通百姓及一般的官僚隊伍,對於蜀漢和曹魏,沒有多少的區別。

蜀漢也是外來政權,之所以劉備圍攻成都,劉璋輕易就投降啦;鄧艾圍攻成都,劉禪也是如此。

根本原因在於,蜀地百姓、底層官吏,範不著用自己的性命去維護這些外來的統治。

他們恐怕都希望儘快結束這種混亂的狀態,儘早統一,開始和平穩定的生活。

同時,蜀漢上層的政治氛圍是,荊州、東州,本地蜀土三方勢力相互糾纏,始終沒有融合在一起。

在沒有戰事的時候,爭權奪利會更加激烈。

諸葛亮平衡三方勢力的難度會更大。

如果一直在於戰爭狀態,諸葛亮就可以動用戰爭規則,處置軍國大事。

休養生息,養精蓄銳是很好的國策,但不適合三國時期的蜀漢。

如果採取了這一策略,無異於“溫水煮青蛙”,蜀漢在麻木中喪失了鬥志,這是諸葛亮最為擔心的。

因為蜀漢滿打滿算就是一個益州的地盤、人口和實力,與曹魏、東吳相比差距很大。

根本無法採用積蓄實力,以爭天下的辦法。

如果是這樣,蜀漢滅亡的會更快。

諸葛亮自有他高明的地方,這是一般人無法比擬的。


豹眼看歷史


如果諸葛亮不選擇進攻魏國,而是深耕巴蜀,養精蓄銳,能翻盤嗎?

類似的問題有很多,這的確是一個討論度很高的問題,千百年來,褒貶不一。有人講諸葛亮此舉是為了轉移矛盾,是為了讓軍隊保持戰鬥力,不這樣做,蜀國就無法生存。也有人說諸葛亮連年北伐窮兵贖武,本來蜀國人民生活就很艱苦,結果活活把蜀國打垮了。

我們就來談一談,諸葛亮如果選擇了休養生息,會是什麼結局呢?

其實諸葛亮不擅領兵是真,但是絕對算不上窮兵贖武,名垂青史的一代賢相怎麼可能目光那麼短淺?存在即合理,諸葛亮不是傻子,他既然選擇了這條打仗的路,自然就有他的道理:

首先,我們知道劉備死後諸葛亮接手的蜀國,可以說劉氏政權是風雨飄搖、搖搖欲墜。荊州已經丟了,益州一方聲反,四方響應,外有國賊虎視眈眈,內有反賊躍躍欲試。諸葛亮對外交好孫吳,抵禦曹魏,對內鎮壓反賊,安撫邊境少數民族。不僅僅如此,諸葛亮還提倡為官廉潔,自己出門從來不備馬車,就像平民一樣步行,儘量任用劉備荊州集團的將臣和將臣的後代。

可以說諸葛亮在恢復國內經濟,和強化君主政治權利上都下足了功夫。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蜀國的政治生態較穩定,經濟狀態也比較良好。軍隊出川,支援和後勤也是井井有條,並沒有揮霍國力,我想這一點大家應該是比較贊同的。

其次,我們來看蜀漢的地理位置,就是今天的四川雲南一帶,如果是在現代那還好,畢竟科技發達了,比較方便。但是在古代那是群山環繞,交通閉塞之地,在那樣一個窮山惡水的地方,由於技術的限制和環境的惡劣,蜀國根本沒有資本和魏國吳國對著發育。不但可利用土地少,而且土壤條件也沒有魏吳兩國好,再加上蜀國人口連隔壁的半數都不到,人力資源也處於下風。

養精蓄銳的結果就是,你強大別人更強大,你從弓箭變成步槍了不假,但是人家都拉出“意大利”炮了,還是打不過啊。所以為了牽扯住對面精力,伺機而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如果是坐擁僅僅益州之天險,任憑諸葛亮有通天的能耐,他也無法阻止強大的曹魏踏平西蜀,因為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都是空談。

最後,其實蜀國已經錯失北伐的最好時機了!

我們都知道曹操死後,曹丕稱帝篡漢,正值民心倒戈,國內動盪之時。而劉備剛拿下漢中,可以說時機再好不過,可是在漢曹政權交接的動盪時期,劉備和孫權爆發了夷陵之戰,這一戰就打了整整一年多,給曹丕減輕了了非常大的壓力。

就在蜀國吳國為了荊州大打出手的時候,曹丕不但可以處理國內的漢室忠臣,鎮壓反叛勢力,還可以坐山觀虎鬥,甚至坐收漁翁之利。反觀蜀國,夷陵之戰勝了也就罷了,還打輸了,這讓本來就弱小的蜀國雪上加霜,地盤沒搶回來,軍隊幾乎全軍覆沒,物資軍資全被收繳。

諸葛亮知道自己在恢復國力的同時,魏和蜀漢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曹丕是個短命帝王,再加上曹丕本身位置就沒坐穩,曹睿交接政權的路途必定不會一帆風順。於是才有了諸葛亮上書《出師表》,表明了時機成熟了,揭開了北伐的序幕。

其實蜀國真的打得過魏國嗎?當然是不可能的,如果魏國傾舉國之力和蜀國決戰,我敢肯定輸的一方一定是蜀國,那麼為什麼魏國任憑蜀國三番五次叫囂卻不為所動呢?

因為諸葛亮知道的道理,魏國也知道,發展潛力就在臺面上擺著,只待魏國國力強盛,蜀國必定不戰而敗。還有就是畢竟還有一個吳國在一邊看著呢,忍一時之辱,享一世之利。可以說魏國巴不得蜀國安安分分和他對著發展。

最後我在此大膽推測一下,如果諸葛亮不著急決戰曹魏,而是養精蓄銳,最後的結果就是:

諸葛亮死了,朝廷內部主戰派和偏安派矛盾激化,劉禪主和抑戰任用庸才,聽信讒言,益州舊勢力興起企圖架空劉禪,國內衝突不斷,最終在政權動盪中被魏國一口吃掉。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結局,那就是蜀國不進攻魏國,魏國跟蜀國接連的地方就不會駐紮大批軍隊。司馬家族之所以能崛起,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司馬懿掌兵,多次跟諸葛亮較量,一來二去,司馬家族越來越強大,反而幹掉了曹魏,成了晉朝。如果諸葛亮不北伐,也就沒有司馬懿掌兵的事了,魏國也就不會把精力放到對付諸葛亮身上,說不定司馬家族會造反,然後魏國內亂,諸葛亮坐收漁翁之利。

當然,這種可能性極小極小……

但不管怎麼說,蜀國再怎麼折騰,也決定了它的命運,諸葛亮的所作所為無疑的推遲了這個結果的發生。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如此讓人敬佩的原因,所謂逆勢而為,逆天而行。


楊角風發作


沒什麼卵用 沒有糧食人們就不會閒的沒事就去生孩子 有點空就需要趕緊去琢磨吃的以及各類配套產業 在明朝玉米和紅薯來到中國以前 咱們人口一直和整個歐洲差不多 基本就是一個億左右 光憑小麥和谷粟類這些歐亞本土作物是沒法養活更多的人口的 既然生育率一樣 那麼誰的人口基數大誰就佔優勢 早拼搏還有一線生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 最終將慢慢逝去 除非敵人自己作死 否則哪怕是平庸都不會出現一擊必殺的漏洞來給你攻擊 最優方案是去美洲把玉米和紅薯種子拿回來全面推廣 實在不行就想法把袁隆平教授帶回來 還不行就只能祈禱魏國作死了 怎麼死怎麼作 怎麼快怎麼搞



盧卡斯文森特


諸葛亮如果深耕巴蜀,養精蓄銳,蜀國未來的發展會怎麼樣?這個答案很明顯,蜀國必亡,而且亡的很快,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蜀國地理位置特殊,蜀國主要包括當今的雲貴川三省,而此三省主要以山地為主,只有四川有個平原,單靠四川的平原發展,是帶不動整個蜀國的經濟發展,如果大家看地圖可以發展,現在雲貴川三省的面積加起來,不比北方的面積小多少,但是在人口上面和經濟發展上面差距非常的明顯,這是由於雲貴川三省由山地組成,人口稀少,長時間的發展與北方發展相比,差距只會越來越大,這就是為什麼天下十三州,蜀國只佔一州,魏國佔九州。

第二,蜀國人才稀缺,中國自古以來人才和經濟主要集中在北方,包括現代,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北方而不是在中西部,現在如此發達的科技,中西部發展都延緩,更何況當初交通不便的蜀國呢?有志之士都去北方尋求發展,所以在三國時期人才基本集中在魏國,魏國的人才其實不需要培養,就會存在很多人才,而蜀國不一樣,蜀國本地人口本來就少,出色的人才更少,想要維持蜀國的發展,必須培養人才,蜀國原本的高端人才都是劉備帶進來的,從劉備去世後,蜀國的人才批量去世,蜀國面臨人才的問題,而且人才也不是短時間能培養出來的,而諸葛亮只用三年時間就培養一隻新軍隊,一批新人才,以弱小的蜀國對抗強大的魏國,讓魏國好無還手之力,這得需要多高的才能才能做到。

第三,軍隊需要實戰,一支強大的軍隊不但平時需要不斷的訓練,更需要實戰,實戰跟訓練是完全不一樣的,蜀國從關羽失荊州,再到劉備夷陵慘敗後,蜀國精銳部隊全軍覆沒,蜀國實際上已經名副其實的亡國了,蜀國後方南蠻擾亂,蜀國已經抽不出軍隊來平亂,等到有精力平亂已經是三年後了,可見當時的蜀國已經有多麼的虛弱了。蜀國和東吳受到重創,而魏國沒有重大損失,魏國軍隊都是曹操留下來的精銳部隊,能征善戰,而此時蜀國必須培養出一批能征善戰的軍隊來保衛國家,而當時伐魏是最好的實戰。如果蜀國不北伐,軍隊不實戰,結果就是鄧艾後期偷蜀的結果,一群三十年沒有經歷過戰爭的軍隊,一聽說敵人來了,直接投降,像諸葛亮後代諸葛詹沒有打仗經驗的人去上戰場打仗,結果只有死路一條,全軍覆沒。

第四,魏國明君執政,魏國發展越來越好,軍隊越來越強大,魏國發展有多快,看看曹操和曹丕的治國能力,曹操和諸葛亮統稱三國兩大傑出軍事家、政治家,可見曹操的政治才能之高,讓蜀國和魏國同時休養生息,那麼魏蜀吳三國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不出十面,魏國就會出兵伐蜀伐吳,至於能否成功,這個主要看雙方統帥,如果雙方統帥能力相平,比的就是國力,擁有優勢的一方取勝可能性很大,蜀國也許在諸葛亮有生之年,也許不會滅亡,但是諸葛亮去世後,蜀國必定快速被魏國滅亡。

第五,在三國當時的形式,蜀國不能選擇生養休息,必須北伐,這是沒有得選擇。如果北方是像漢初項羽統治那樣,亂成一團,蜀國可以選擇生養休息,再出兵北伐,那麼蜀國完成天下一統不是難事,但是現實是魏國發展迅速,政權穩定,蜀國不具備生養休息的條件,否則兩國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諸葛亮作為儒家代表人物,豈不知戰爭的殘酷,豈不知蜀國以弱攻強,勝敗難料嗎?為何還要屢屢北伐,即使諸葛亮對北伐信心滿滿,第一北伐失敗,就應該知道魏國的強大,何必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呢?真的是諸葛亮喜歡戰爭嗎?而是蜀國在當時沒有比北伐更好的戰略了,蜀國必須北伐。

北伐有很多好處,而不北伐蜀國必亡,只是時間問題,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可能有以下幾點:第一,轉移蜀國內部矛盾;第二,吞噬和消弱魏國國力;第三,培養軍隊實戰能力和軍隊人才;第四,用戰爭製造魏國混亂,等待隆中對說的天下有變;第五,用戰爭阻礙魏國的經濟發展,弱小兩國之間的差距;第六,以攻為守,攻是最好的防守方式,像敵人顯示本國的強大,讓敵人不敢輕易進攻。

從諸葛亮北伐事蹟來看,諸葛亮從來不打沒有把握的仗,把士兵的性命看的很重,五次北伐加一次防衛戰,只有第一次北伐損失一萬多軍隊比較嚴重,其他幾次北伐收穫非常大,可見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不是跟敵人拼個你死我活,而是慢慢的消耗敵人,事實也證明,魏國在諸葛亮和姜維連續北伐後,國力大大消弱,國內內亂也出現了不少動亂,讓魏國一直沒有時間去伐蜀,這也使得了蜀國得以延長。


汐水柔情


如果諸葛亮放棄北伐,那麼等待蜀漢政權的只能是坐以待斃,劉備手下的一幫家族也會身死族滅。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是地盤問題。天下三分,魏佔其二。魏國佔據天下最富庶的幾個州郡,人口,糧食,軍備,人才各方面遠勝只佔據益州的蜀漢政權。而且魏國的軍略非常正確,不和蜀吳爭一時之長短,嚴守關隘,發展內政。這種情況就好比是遊戲裡,對方佔十礦,人口上限1000,但是你只有兩礦,200人口。前期你還可以利用時間差打幾波突襲。如果對方跟你打,你還可以通過策略,操作贏幾局。趁著對面兵力空擋還有機會贏。但是對方瘋狂造塔自守,不和你打。等對方科技人口拉滿,那就是摧枯拉朽的攻勢,根本無可阻擋。所以諸葛亮以攻代守,就是為了在曹魏國力軍力還沒達到頂峰的時候拼死一搏,就算不能成功,也要破壞曹魏的發展節奏。

其次是地勢問題。諸葛亮原本的規劃是,以益州為根基,以荊州為跳板。局勢一成,則進可攻退可守,這才是爭霸天下的局勢。但是因為關羽坑比,丟失荊州以後,蜀漢政權就只能閉關自守了。而閉關自守,只能短期內保證無憂。時間一長,必定是魏國不戰而勝。所以諸葛亮一直都想打破這個局面,就算不能北伐中原,也要給蜀漢開闢新的戰略地盤,為後人留好路。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點,蜀漢內部並不平和。劉備麾下,蜀漢帝國的勢力大致分為三撥。一部分是跟隨劉備起家的勢力。這一部分人有關家,張家,糜家等等跟隨劉備白手起家的“開國功勳”。一部分是劉備到荊州以後收攏的世家,比如諸葛家,龐家等。另外一部分就是迎劉備入蜀的益州本地世家豪強。這部分人以李家(李嚴),和吳家(吳階兄弟)為首。這三派各有利益訴求。功勳派和荊州派認為自己跟隨劉備征戰才創下了蜀漢,而益州派則認為自己邀劉備汝川才有了蜀漢。而且益州派本來是看中劉備有問鼎天下的態勢,才拋棄劉璋,迎劉備入川,指望著藉著劉備的龍氣讓自家勢力更上一層樓。結果沒想到劉備這邊入川那邊就丟了荊州,原本的成龍之勢瞬間成了淺水之蛟,對劉備集團充滿了失望。因此功勳派和荊州派聯合起來和益州派爭鬥不休。以諸葛亮為首的劉備原班人馬很擔心益州派像當年出賣劉璋一樣出賣他們。所以諸葛亮才竭力北伐,一方面是緩解國內的矛盾,一方面消耗益州派的勢力,另外還想讓益州派在北伐過程中和曹魏產生血仇,使他們無法再和曹魏聯合,可謂是苦心孤詣了。如果不北伐,兩派的矛盾日益加深,而益州派又佔著地利和財權。一旦益州派發難聯合曹魏,恐怕其它兩派只能是身死族滅,被益州派滅門。


夜幕色百合


諸葛亮的策略是以攻為守,你不攻人家來攻打,不如把戰火創傷引在他們地盤上去,你越富裕,敵人越貪圖,國民貪家越不想死,就沒有戰功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百姓就怕死沒有抵抗力,就會早亡國。

抗美援朝戰爭,剛解放,窮,弱,不打不行,不如被動佔主動,也不把戰火,破壞引在自家裡,不存在後方保衛,撤離,只有支援前線,當兵的也不考慮父母家屬,只有勇敢向前衝?


隴原耕耘者


諸葛亮北伐,是諸葛亮一生中都頗具爭議的一件事情,其中不少人都覺得諸葛亮北伐有些操之過急,蜀漢還未從夷陵之戰的重大失敗中恢復過來,如果諸葛亮不著急北伐魏國,而是養精蓄銳的話,蜀漢可能會有更大的機會北伐成功。但是在筆者看來,這個觀點有些過於片面,如果諸葛亮不堅持早日北伐的話,那麼蜀漢北伐的成功的機會只會越來越小,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如果諸葛亮深耕巴蜀養精蓄銳的話,曹魏統治下的中原地區也會休養生息。相較於諸葛亮和孫權對北伐的積極態度,曹魏的態度則相當緩和,在曹丕幾次南征東吳失敗之後,魏國就基本上沒有再對蜀、吳兩國有大的動作,反倒是蜀國和吳國頻繁北伐。其中原因,曹魏大臣劉曄很早就分析清楚了今天下三分,中國(指魏)十有其八,吳、蜀各

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天下雖然三分,但中原富裕之地卻始終牢牢的被曹魏攥在手中,吳、蜀雖然憑藉地利割據,但是這也是因為中原久經戰亂人口銳減,只要給中原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吳國和蜀國根本難以憑藉抵擋魏國的進攻。

也就是說,時間是站在曹魏那一邊的,蜀地的富裕程度比起中原還是有很大的差距,諸葛亮也許能把蜀漢的國力翻一倍從五十發展到一百,而曹魏就算只能從一百發展到一百六,二者的差距也是在擴大的,這是蜀漢地理位置所決定的,並不是諸葛亮所能改變的。因此諸葛亮急著北伐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曹魏還沒有從多年的戰亂中徹底恢復,此時北伐也正是兩國國力差距最小的時候,這也是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認為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成功概率最大的一次。

第二,諸葛亮北伐有效轉移了蜀漢內部的矛盾。蜀漢內部派系林立,簡單來說可以分為荊州集團、東洲集團和益州集團。荊州集團是劉備統治和核心,東州集團是劉璋的舊部,益州集團是蜀地土著豪族,在劉備入蜀前,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的鬥爭就已經極其激烈了,這也是東州集團引劉備入蜀的直接原因。劉備在東州集團幫助下成功佔領益州,自然也就投桃報李,拿出部分權力和東州集團一起分享,蜀漢重臣李嚴和法正就是東州集團的代表人物。

劉備在世時,荊州集團主要是拉攏東州集團以打壓益州集團,這就使得蜀漢內部矛盾重重,不過當時荊州還在劉備手中,因此能夠壓制住益州集團,但是荊州集團領袖關羽身死並且丟掉了派系的大本營後,益州集團就愈發蠢蠢欲動了。諸葛亮深刻知道這一點,因此北伐也有轉移國內矛盾的目的。

第三,蜀漢政權如果不發動北伐,那就相當於丟失了法統。蜀漢政權一直是以漢朝正統自居的,我們現在叫他蜀國、蜀漢,當時劉備可是稱自己為大漢的,而建國的目的就是為了恢復大漢江山。蜀漢號稱繼承漢朝法統,如果不去努力恢復兩京,卻偏安一隅,那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了。如果蜀漢失去了漢朝法統,那和篡權的魏國就沒有區別了。

以上就是筆者認為諸葛亮為什麼不發展益州而執意發動北伐的原因,主要還是蜀漢內部統治問題和魏、蜀兩國的地理環境所導致的。


鄧海春


去劍門關走走吧,然後認真思考一下。我以為孔明之所以明知無法打贏曹魏還堅持要六出祁山,是因為其以戰爭凝聚民心的需要,否則蜀國可能更早滅亡。看三國志就知道,曹操一生從不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要消滅敵軍有生力量並得到那裡的百姓民心,這也是為什麼孔明不讓魏延帶兵出子午谷奇襲的原因。孔明深知,歷朝歷代真正做到居安思危的人鳳毛麟角,更多的是飽暖思淫慾,六出祁山不得已而為之。


一點浩然氣180


如果諸葛亮不著急與曹魏開戰,而是深耕於巴蜀之地,養精蓄銳,以待時變。如果諸葛亮真的這樣做了,我只能說,太慘了,蜀漢的結局太慘了,諾大的一個蜀漢政權,有田有地有糧有兵,竟然落了個不戰自敗的結局。

我這麼說,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史料明文記載的,是各大三國賢才替我分析出來的結果。

也就是說,蜀國必須北伐,否則,不戰自敗只是時間的問題。不光蜀國,東吳也是如此。在蜀國北伐的同時,東吳方面同樣也是幾度興兵北伐。

——畢竟這兩個國家,想要修息待變,都是不現實的。

這邊不用管東吳,單單討論一下,蜀漢諸葛亮為什麼要一意孤行,堅持北伐道路?

先看諸葛亮的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參考,《三國志·諸葛亮傳》

諸葛亮在出師表的第一句,就闡明瞭自己要北伐的原因,是因為“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益州疲弊,也就是說,蜀國現在可謂國力睏乏。既然如此,既然國力睏乏,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呢?因為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了,不北伐不行了。所以一定要北伐。

為什麼諸葛亮會認為,現在的蜀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了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從曹魏方面找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魏蜀吳三分天下,曹魏獨佔其二,曹魏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而且曹魏的謀臣武將團隊,相比於蜀漢來說,不知要豪華多少倍了。為什麼從曹睿繼位以後,就很難再看到曹魏主動對東吳以及蜀漢發起進攻了呢?

曹魏不對外用兵,選擇休養生息,就是諸葛亮堅持北伐的主要原因。

因為曹魏在打一把非常高明的牌,也就是孫武所說的兵家的至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以國力拖垮蜀漢以及東吳,讓他們不戰而降。


——接下來,分析一下,曹魏是怎麼個“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一策略的發起人是誰?

這個人是曹魏重臣,提領侍中兼驃騎將軍的孫資,荀攸曾大力讚賞過孫資的才能。

實際上曹睿是想打的,當諸葛亮重兵入駐南鄭的時候,曹睿立馬就想出兵蜀漢,而且大部分的朝中重臣基本都同意攻打蜀漢。唯有孫資一人極力反對,並最終說服了眾人。

——第一,伐蜀失其地利

昔武皇帝徵南鄭,取張魯,陽平之役,危而後濟,又自往拔出夏侯淵軍,數言“南鄭直為天獄,中斜谷道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險,喜出淵軍之辭也。

南鄭就好比天上的監獄,中間的斜谷道就好比五百里的石穴。這是幾番身臨險境的曹操親口說出來的。蜀地地勢險惡,蜀道南行,魏軍貿然進攻蜀地,必然失其地利,於戰不利。

——第二,伐蜀失其天時

又,武帝聖於用兵,罕蜀賊棲息山岩,視吳虜竄於江湖,皆橈而避之,不責將士之力,不爭一朝之忿,誠所謂見勝而戰,知難而退也。

曹操用兵如神,深知蜀賊棲息於崇山峻嶺之間,吳匪流竄於江河大湖之上,因此常常加以容忍,暫時避開。曹操都知道不爭一時之仇,不強迫將士們死打硬拼。這說明什麼?說明時機還不夠成熟。貿然伐蜀,必然失其天時。

——第三,兵力不足,戰線過長,失其人和

今若進軍就南鄭討亮,道既險阻,計用精兵及轉運、鎮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賊,凡用十五六萬人必當復更有所興發,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此誠陛下所宜慮也。

由於戰線過長,物資的轉運,以及曹魏鎮守荊州、徐州、揚州、豫州,防禦東吳的邊境,總共需要十五六萬的兵力。如果要征討蜀國,勢必會徵發更多兵役,調發更多的物資,這樣的話,只會積攢民怨,導致天下騷動的結果。

所以!曹魏伐蜀,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盡失……


接下來!孫資的建議:

夫守戰之力,力役參倍。

轉為守勢,只需要一半的兵力。

但以今日見兵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懾強寇,鎮靜疆場,將士虎睡,百姓無事。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蔽。

——最後這段,正好解釋了諸葛亮的“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

孫資讓曹魏,不用過度徵發兵役,以當前的兵力,據守險要去處,足以震懾強敵,使得國家的邊境安然無事。這樣一來,將士可以養精蓄銳,百姓可以安居樂業,不受勞役之苦。數年之後,魏國的國力越發強盛,吳蜀兩國的國力越發弱小,將會不戰自敗。

所以!諸葛亮急於北伐,不是沒有道理的,他是看破了曹魏休養生息的策略,所以才幾番急於北伐。如果諸葛亮選擇深耕巴蜀,養精蓄銳,完全是坐以待斃的表現。


不得不說!孫資的這一策略太過於高明瞭,不管諸葛亮選擇北伐,還是修養待變,最終都會被曹魏給拖死。你北伐吧,人家閉門不出;你修養生息吧,你的國力又不如人家。一個兩難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