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果诸葛亮不着急与魏开战,而是深耕巴蜀,养精蓄锐,会怎么样?

用户64698004582


明显与魏国开战的选择权不在诸葛亮这里!诸葛亮会与曹魏开战完全是因为时势所迫,这是一种主动防御的策略,北伐只是一个好听的说法,实际上诸葛亮从来没有想占领曹魏一分土地。

我们看到一件事,那就是诸葛亮北伐是从公元228年开始的,这一年司马懿被派到西北经营对蜀攻略。也就是说,诸葛亮选择北伐跟司马懿的到任西北是有直接联系的。

蜀汉跟曹魏之间有一个550里的非军事缓冲区,这里只是一片荒原,所有的建筑物全部被拆毁,所有的田地全部被抛荒,且一个人都没有。这是曹操干的!在荆州之战以前,蜀汉兵力高达14.6万人,人口170多万,粮草库存有500多万担。曹操在汉中的兵马只有5万(受限于给养补给),所以曹操认为守不住汉中,便把汉中跟陇西天水的人给迁走了,建筑全部拆毁了,留给刘备一座空城。

只是谁能想到刘备先败荆州,再败夷陵,总共损失兵力9.7万人,整个蜀汉帝国的兵力被削弱到不足5万(后恢复到6万人),丢了荆州跟70万人口,500万担粮草损失殆尽,这使得蜀魏的实力发生了颠覆。魏国不再惧怕蜀汉,反而想要消灭蜀汉,这时候曹操清理出来的那550里非军事缓冲区反而成了蜀汉的屏障,因为魏军要打蜀汉需要先建立那550里荒原的补给线。

司马懿到任后,他立即派人修城堡建补给线,目的是缩短到蜀汉的距离,一旦魏军把城堡修到蜀汉阳平关,那么魏军就可以把部队集结起来灭蜀。所以呢,这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根源,他跟司马懿打仗的重点就是,司马懿千方百计要建城堡补给站,诸葛亮则千方百计摧毁这些城堡补给站,目的是让魏军无法集结攻蜀。因此,如果诸葛亮不去北伐,那么肯定是魏军南下了,到时是蜀军是想打得打不想打也得打,蜀汉国力不如曹魏,最后只会更快被拖垮。


优己



夷陵之战后,刘备客死白帝城。

诸葛亮全面主管蜀汉军政大事,短短的五年之后,诸葛亮开始了持续不断的北伐。

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有不少人以为这是劳民伤财的事。

正如题主所说,如果是深耕巴蜀,养精蓄锐,不急于与曹魏开战,不是很好吗?

为何诸葛亮一意孤行,极力北伐,在一片反对声中屡败屡战呢?

先看一下诸葛亮历次出兵的战况:

第一次北伐,228年春,诸葛亮兵出祁山,关中震动,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归顺蜀汉。由于马谡失街亭,诸葛亮退军,携带西县千余回汉中。

也就是收获了一千多人口,当然这也是很大的战果。

第二次北伐,228年冬,诸葛亮围困陈仓,由于粮食不足退兵,魏将王双追击被斩杀。

第三次北伐,229年,诸葛亮派遣陈式进攻武都、阴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出兵抵抗,诸葛亮率军进击,郭淮退走,平定武都、阴平二郡。

阴平就是后来邓艾出奇谋,从这里到达成都城下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这恐怕是诸葛亮历次北伐中最大的收获。

第四次北伐,231年,诸葛亮再出祁山,用木牛运粮,粮尽退兵,与张郃交战,斩杀张郃。

第五次北伐,234年,诸葛亮兵出斜谷,用流马运粮,与司马懿对峙五丈原。诸葛亮病逝而退军。

这是《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

史书还记载,230年,也就是诸葛亮三次北伐之后,魏明帝决定兴师伐蜀。

大将军司马懿与大司马曹真、左将军张郃一起率兵,分三路进攻汉中。诸葛亮出兵对抗,由于大雨曹军班师回朝。

这就是所谓的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基本过程。

除了230年曹叡唯一一次伐蜀外,都是诸葛亮主动出兵讨伐魏国。

而且除了第一次马谡失街亭及最后一次病逝外,都是因粮食不足而退兵。

这看起来似乎很草率,诸葛亮都是准备不足就用兵。

这与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身份不相符合。

但这个身份不是演义把诸葛亮吹捧的,而是后世史学界给诸葛亮的评价。

因而,就不能简单的把诸葛亮的北伐看作是屡败屡战,毫无战略目的,轻率的军事行动。

在另一个问答中,我谈了自己的看法:诸葛亮北伐是采取的最好的防御策略。

在这里就不再啰嗦啦。

回到题主这个问题,如果不北伐,养精蓄锐的话,又会如何哪?

诸葛亮动用北伐的兵力,大约在五万左右。

即便不北伐,这部分兵力也不能解甲归田,维持日常的消耗,也是很大的负担。

如果用他们屯田的话,可以想象,战斗力是很难保障的。

让士兵放下武器种地,拿起武器打仗,这很难的。

士兵屯田,都是在特殊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显然不适合蜀汉国情。

如果没有战事,举国上下就会懈怠,缺少危机感。

在蜀汉明显出于劣势的情况下,又失去旺盛的斗志,这就很危险啦。

对于普通百姓及一般的官僚队伍,对于蜀汉和曹魏,没有多少的区别。

蜀汉也是外来政权,之所以刘备围攻成都,刘璋轻易就投降啦;邓艾围攻成都,刘禅也是如此。

根本原因在于,蜀地百姓、底层官吏,范不着用自己的性命去维护这些外来的统治。

他们恐怕都希望尽快结束这种混乱的状态,尽早统一,开始和平稳定的生活。

同时,蜀汉上层的政治氛围是,荆州、东州,本地蜀土三方势力相互纠缠,始终没有融合在一起。

在没有战事的时候,争权夺利会更加激烈。

诸葛亮平衡三方势力的难度会更大。

如果一直在于战争状态,诸葛亮就可以动用战争规则,处置军国大事。

休养生息,养精蓄锐是很好的国策,但不适合三国时期的蜀汉。

如果采取了这一策略,无异于“温水煮青蛙”,蜀汉在麻木中丧失了斗志,这是诸葛亮最为担心的。

因为蜀汉满打满算就是一个益州的地盘、人口和实力,与曹魏、东吴相比差距很大。

根本无法采用积蓄实力,以争天下的办法。

如果是这样,蜀汉灭亡的会更快。

诸葛亮自有他高明的地方,这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


豹眼看历史


如果诸葛亮不选择进攻魏国,而是深耕巴蜀,养精蓄锐,能翻盘吗?

类似的问题有很多,这的确是一个讨论度很高的问题,千百年来,褒贬不一。有人讲诸葛亮此举是为了转移矛盾,是为了让军队保持战斗力,不这样做,蜀国就无法生存。也有人说诸葛亮连年北伐穷兵赎武,本来蜀国人民生活就很艰苦,结果活活把蜀国打垮了。

我们就来谈一谈,诸葛亮如果选择了休养生息,会是什么结局呢?

其实诸葛亮不擅领兵是真,但是绝对算不上穷兵赎武,名垂青史的一代贤相怎么可能目光那么短浅?存在即合理,诸葛亮不是傻子,他既然选择了这条打仗的路,自然就有他的道理:

首先,我们知道刘备死后诸葛亮接手的蜀国,可以说刘氏政权是风雨飘摇、摇摇欲坠。荆州已经丢了,益州一方声反,四方响应,外有国贼虎视眈眈,内有反贼跃跃欲试。诸葛亮对外交好孙吴,抵御曹魏,对内镇压反贼,安抚边境少数民族。不仅仅如此,诸葛亮还提倡为官廉洁,自己出门从来不备马车,就像平民一样步行,尽量任用刘备荆州集团的将臣和将臣的后代。

可以说诸葛亮在恢复国内经济,和强化君主政治权利上都下足了功夫。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蜀国的政治生态较稳定,经济状态也比较良好。军队出川,支援和后勤也是井井有条,并没有挥霍国力,我想这一点大家应该是比较赞同的。

其次,我们来看蜀汉的地理位置,就是今天的四川云南一带,如果是在现代那还好,毕竟科技发达了,比较方便。但是在古代那是群山环绕,交通闭塞之地,在那样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由于技术的限制和环境的恶劣,蜀国根本没有资本和魏国吴国对着发育。不但可利用土地少,而且土壤条件也没有魏吴两国好,再加上蜀国人口连隔壁的半数都不到,人力资源也处于下风。

养精蓄锐的结果就是,你强大别人更强大,你从弓箭变成步枪了不假,但是人家都拉出“意大利”炮了,还是打不过啊。所以为了牵扯住对面精力,伺机而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是坐拥仅仅益州之天险,任凭诸葛亮有通天的能耐,他也无法阻止强大的曹魏踏平西蜀,因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空谈。

最后,其实蜀国已经错失北伐的最好时机了!

我们都知道曹操死后,曹丕称帝篡汉,正值民心倒戈,国内动荡之时。而刘备刚拿下汉中,可以说时机再好不过,可是在汉曹政权交接的动荡时期,刘备和孙权爆发了夷陵之战,这一战就打了整整一年多,给曹丕减轻了了非常大的压力。

就在蜀国吴国为了荆州大打出手的时候,曹丕不但可以处理国内的汉室忠臣,镇压反叛势力,还可以坐山观虎斗,甚至坐收渔翁之利。反观蜀国,夷陵之战胜了也就罢了,还打输了,这让本来就弱小的蜀国雪上加霜,地盘没抢回来,军队几乎全军覆没,物资军资全被收缴。

诸葛亮知道自己在恢复国力的同时,魏和蜀汉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曹丕是个短命帝王,再加上曹丕本身位置就没坐稳,曹睿交接政权的路途必定不会一帆风顺。于是才有了诸葛亮上书《出师表》,表明了时机成熟了,揭开了北伐的序幕。

其实蜀国真的打得过魏国吗?当然是不可能的,如果魏国倾举国之力和蜀国决战,我敢肯定输的一方一定是蜀国,那么为什么魏国任凭蜀国三番五次叫嚣却不为所动呢?

因为诸葛亮知道的道理,魏国也知道,发展潜力就在台面上摆着,只待魏国国力强盛,蜀国必定不战而败。还有就是毕竟还有一个吴国在一边看着呢,忍一时之辱,享一世之利。可以说魏国巴不得蜀国安安分分和他对着发展。

最后我在此大胆推测一下,如果诸葛亮不着急决战曹魏,而是养精蓄锐,最后的结果就是:

诸葛亮死了,朝廷内部主战派和偏安派矛盾激化,刘禅主和抑战任用庸才,听信谗言,益州旧势力兴起企图架空刘禅,国内冲突不断,最终在政权动荡中被魏国一口吃掉。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结局,那就是蜀国不进攻魏国,魏国跟蜀国接连的地方就不会驻扎大批军队。司马家族之所以能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司马懿掌兵,多次跟诸葛亮较量,一来二去,司马家族越来越强大,反而干掉了曹魏,成了晋朝。如果诸葛亮不北伐,也就没有司马懿掌兵的事了,魏国也就不会把精力放到对付诸葛亮身上,说不定司马家族会造反,然后魏国内乱,诸葛亮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这种可能性极小极小……

但不管怎么说,蜀国再怎么折腾,也决定了它的命运,诸葛亮的所作所为无疑的推迟了这个结果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如此让人敬佩的原因,所谓逆势而为,逆天而行。


杨角风发作


没什么卵用 没有粮食人们就不会闲的没事就去生孩子 有点空就需要赶紧去琢磨吃的以及各类配套产业 在明朝玉米和红薯来到中国以前 咱们人口一直和整个欧洲差不多 基本就是一个亿左右 光凭小麦和谷粟类这些欧亚本土作物是没法养活更多的人口的 既然生育率一样 那么谁的人口基数大谁就占优势 早拼搏还有一线生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 最终将慢慢逝去 除非敌人自己作死 否则哪怕是平庸都不会出现一击必杀的漏洞来给你攻击 最优方案是去美洲把玉米和红薯种子拿回来全面推广 实在不行就想法把袁隆平教授带回来 还不行就只能祈祷魏国作死了 怎么死怎么作 怎么快怎么搞



卢卡斯文森特


诸葛亮如果深耕巴蜀,养精蓄锐,蜀国未来的发展会怎么样?这个答案很明显,蜀国必亡,而且亡的很快,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蜀国地理位置特殊,蜀国主要包括当今的云贵川三省,而此三省主要以山地为主,只有四川有个平原,单靠四川的平原发展,是带不动整个蜀国的经济发展,如果大家看地图可以发展,现在云贵川三省的面积加起来,不比北方的面积小多少,但是在人口上面和经济发展上面差距非常的明显,这是由于云贵川三省由山地组成,人口稀少,长时间的发展与北方发展相比,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天下十三州,蜀国只占一州,魏国占九州。

第二,蜀国人才稀缺,中国自古以来人才和经济主要集中在北方,包括现代,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北方而不是在中西部,现在如此发达的科技,中西部发展都延缓,更何况当初交通不便的蜀国呢?有志之士都去北方寻求发展,所以在三国时期人才基本集中在魏国,魏国的人才其实不需要培养,就会存在很多人才,而蜀国不一样,蜀国本地人口本来就少,出色的人才更少,想要维持蜀国的发展,必须培养人才,蜀国原本的高端人才都是刘备带进来的,从刘备去世后,蜀国的人才批量去世,蜀国面临人才的问题,而且人才也不是短时间能培养出来的,而诸葛亮只用三年时间就培养一只新军队,一批新人才,以弱小的蜀国对抗强大的魏国,让魏国好无还手之力,这得需要多高的才能才能做到。

第三,军队需要实战,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但平时需要不断的训练,更需要实战,实战跟训练是完全不一样的,蜀国从关羽失荆州,再到刘备夷陵惨败后,蜀国精锐部队全军覆没,蜀国实际上已经名副其实的亡国了,蜀国后方南蛮扰乱,蜀国已经抽不出军队来平乱,等到有精力平乱已经是三年后了,可见当时的蜀国已经有多么的虚弱了。蜀国和东吴受到重创,而魏国没有重大损失,魏国军队都是曹操留下来的精锐部队,能征善战,而此时蜀国必须培养出一批能征善战的军队来保卫国家,而当时伐魏是最好的实战。如果蜀国不北伐,军队不实战,结果就是邓艾后期偷蜀的结果,一群三十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军队,一听说敌人来了,直接投降,像诸葛亮后代诸葛詹没有打仗经验的人去上战场打仗,结果只有死路一条,全军覆没。

第四,魏国明君执政,魏国发展越来越好,军队越来越强大,魏国发展有多快,看看曹操和曹丕的治国能力,曹操和诸葛亮统称三国两大杰出军事家、政治家,可见曹操的政治才能之高,让蜀国和魏国同时休养生息,那么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出十面,魏国就会出兵伐蜀伐吴,至于能否成功,这个主要看双方统帅,如果双方统帅能力相平,比的就是国力,拥有优势的一方取胜可能性很大,蜀国也许在诸葛亮有生之年,也许不会灭亡,但是诸葛亮去世后,蜀国必定快速被魏国灭亡。

第五,在三国当时的形式,蜀国不能选择生养休息,必须北伐,这是没有得选择。如果北方是像汉初项羽统治那样,乱成一团,蜀国可以选择生养休息,再出兵北伐,那么蜀国完成天下一统不是难事,但是现实是魏国发展迅速,政权稳定,蜀国不具备生养休息的条件,否则两国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诸葛亮作为儒家代表人物,岂不知战争的残酷,岂不知蜀国以弱攻强,胜败难料吗?为何还要屡屡北伐,即使诸葛亮对北伐信心满满,第一北伐失败,就应该知道魏国的强大,何必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呢?真的是诸葛亮喜欢战争吗?而是蜀国在当时没有比北伐更好的战略了,蜀国必须北伐。

北伐有很多好处,而不北伐蜀国必亡,只是时间问题,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转移蜀国内部矛盾;第二,吞噬和消弱魏国国力;第三,培养军队实战能力和军队人才;第四,用战争制造魏国混乱,等待隆中对说的天下有变;第五,用战争阻碍魏国的经济发展,弱小两国之间的差距;第六,以攻为守,攻是最好的防守方式,像敌人显示本国的强大,让敌人不敢轻易进攻。

从诸葛亮北伐事迹来看,诸葛亮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把士兵的性命看的很重,五次北伐加一次防卫战,只有第一次北伐损失一万多军队比较严重,其他几次北伐收获非常大,可见诸葛亮北伐的目的不是跟敌人拼个你死我活,而是慢慢的消耗敌人,事实也证明,魏国在诸葛亮和姜维连续北伐后,国力大大消弱,国内内乱也出现了不少动乱,让魏国一直没有时间去伐蜀,这也使得了蜀国得以延长。


汐水柔情


如果诸葛亮放弃北伐,那么等待蜀汉政权的只能是坐以待毙,刘备手下的一帮家族也会身死族灭。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是地盘问题。天下三分,魏占其二。魏国占据天下最富庶的几个州郡,人口,粮食,军备,人才各方面远胜只占据益州的蜀汉政权。而且魏国的军略非常正确,不和蜀吴争一时之长短,严守关隘,发展内政。这种情况就好比是游戏里,对方占十矿,人口上限1000,但是你只有两矿,200人口。前期你还可以利用时间差打几波突袭。如果对方跟你打,你还可以通过策略,操作赢几局。趁着对面兵力空挡还有机会赢。但是对方疯狂造塔自守,不和你打。等对方科技人口拉满,那就是摧枯拉朽的攻势,根本无可阻挡。所以诸葛亮以攻代守,就是为了在曹魏国力军力还没达到顶峰的时候拼死一搏,就算不能成功,也要破坏曹魏的发展节奏。

其次是地势问题。诸葛亮原本的规划是,以益州为根基,以荆州为跳板。局势一成,则进可攻退可守,这才是争霸天下的局势。但是因为关羽坑比,丢失荆州以后,蜀汉政权就只能闭关自守了。而闭关自守,只能短期内保证无忧。时间一长,必定是魏国不战而胜。所以诸葛亮一直都想打破这个局面,就算不能北伐中原,也要给蜀汉开辟新的战略地盘,为后人留好路。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蜀汉内部并不平和。刘备麾下,蜀汉帝国的势力大致分为三拨。一部分是跟随刘备起家的势力。这一部分人有关家,张家,糜家等等跟随刘备白手起家的“开国功勋”。一部分是刘备到荆州以后收拢的世家,比如诸葛家,庞家等。另外一部分就是迎刘备入蜀的益州本地世家豪强。这部分人以李家(李严),和吴家(吴阶兄弟)为首。这三派各有利益诉求。功勋派和荆州派认为自己跟随刘备征战才创下了蜀汉,而益州派则认为自己邀刘备汝川才有了蜀汉。而且益州派本来是看中刘备有问鼎天下的态势,才抛弃刘璋,迎刘备入川,指望着借着刘备的龙气让自家势力更上一层楼。结果没想到刘备这边入川那边就丢了荆州,原本的成龙之势瞬间成了浅水之蛟,对刘备集团充满了失望。因此功勋派和荆州派联合起来和益州派争斗不休。以诸葛亮为首的刘备原班人马很担心益州派像当年出卖刘璋一样出卖他们。所以诸葛亮才竭力北伐,一方面是缓解国内的矛盾,一方面消耗益州派的势力,另外还想让益州派在北伐过程中和曹魏产生血仇,使他们无法再和曹魏联合,可谓是苦心孤诣了。如果不北伐,两派的矛盾日益加深,而益州派又占着地利和财权。一旦益州派发难联合曹魏,恐怕其它两派只能是身死族灭,被益州派灭门。


夜幕色百合


诸葛亮的策略是以攻为守,你不攻人家来攻打,不如把战火创伤引在他们地盘上去,你越富裕,敌人越贪图,国民贪家越不想死,就没有战功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百姓就怕死没有抵抗力,就会早亡国。

抗美援朝战争,刚解放,穷,弱,不打不行,不如被动占主动,也不把战火,破坏引在自家里,不存在后方保卫,撤离,只有支援前线,当兵的也不考虑父母家属,只有勇敢向前冲?


陇原耕耘者


诸葛亮北伐,是诸葛亮一生中都颇具争议的一件事情,其中不少人都觉得诸葛亮北伐有些操之过急,蜀汉还未从夷陵之战的重大失败中恢复过来,如果诸葛亮不着急北伐魏国,而是养精蓄锐的话,蜀汉可能会有更大的机会北伐成功。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个观点有些过于片面,如果诸葛亮不坚持早日北伐的话,那么蜀汉北伐的成功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小,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如果诸葛亮深耕巴蜀养精蓄锐的话,曹魏统治下的中原地区也会休养生息。相较于诸葛亮和孙权对北伐的积极态度,曹魏的态度则相当缓和,在曹丕几次南征东吴失败之后,魏国就基本上没有再对蜀、吴两国有大的动作,反倒是蜀国和吴国频繁北伐。其中原因,曹魏大臣刘晔很早就分析清楚了今天下三分,中国(指魏)十有其八,吴、蜀各

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天下虽然三分,但中原富裕之地却始终牢牢的被曹魏攥在手中,吴、蜀虽然凭借地利割据,但是这也是因为中原久经战乱人口锐减,只要给中原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吴国和蜀国根本难以凭借抵挡魏国的进攻。

也就是说,时间是站在曹魏那一边的,蜀地的富裕程度比起中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诸葛亮也许能把蜀汉的国力翻一倍从五十发展到一百,而曹魏就算只能从一百发展到一百六,二者的差距也是在扩大的,这是蜀汉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并不是诸葛亮所能改变的。因此诸葛亮急着北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曹魏还没有从多年的战乱中彻底恢复,此时北伐也正是两国国力差距最小的时候,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认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成功概率最大的一次。

第二,诸葛亮北伐有效转移了蜀汉内部的矛盾。蜀汉内部派系林立,简单来说可以分为荆州集团、东洲集团和益州集团。荆州集团是刘备统治和核心,东州集团是刘璋的旧部,益州集团是蜀地土著豪族,在刘备入蜀前,益州集团和东州集团的斗争就已经极其激烈了,这也是东州集团引刘备入蜀的直接原因。刘备在东州集团帮助下成功占领益州,自然也就投桃报李,拿出部分权力和东州集团一起分享,蜀汉重臣李严和法正就是东州集团的代表人物。

刘备在世时,荆州集团主要是拉拢东州集团以打压益州集团,这就使得蜀汉内部矛盾重重,不过当时荆州还在刘备手中,因此能够压制住益州集团,但是荆州集团领袖关羽身死并且丢掉了派系的大本营后,益州集团就愈发蠢蠢欲动了。诸葛亮深刻知道这一点,因此北伐也有转移国内矛盾的目的。

第三,蜀汉政权如果不发动北伐,那就相当于丢失了法统。蜀汉政权一直是以汉朝正统自居的,我们现在叫他蜀国、蜀汉,当时刘备可是称自己为大汉的,而建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恢复大汉江山。蜀汉号称继承汉朝法统,如果不去努力恢复两京,却偏安一隅,那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如果蜀汉失去了汉朝法统,那和篡权的魏国就没有区别了。

以上就是笔者认为诸葛亮为什么不发展益州而执意发动北伐的原因,主要还是蜀汉内部统治问题和魏、蜀两国的地理环境所导致的。


邓海春


去剑门关走走吧,然后认真思考一下。我以为孔明之所以明知无法打赢曹魏还坚持要六出祁山,是因为其以战争凝聚民心的需要,否则蜀国可能更早灭亡。看三国志就知道,曹操一生从不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要消灭敌军有生力量并得到那里的百姓民心,这也是为什么孔明不让魏延带兵出子午谷奇袭的原因。孔明深知,历朝历代真正做到居安思危的人凤毛麟角,更多的是饱暖思淫欲,六出祁山不得已而为之。


一点浩然气180


如果诸葛亮不着急与曹魏开战,而是深耕于巴蜀之地,养精蓄锐,以待时变。如果诸葛亮真的这样做了,我只能说,太惨了,蜀汉的结局太惨了,诺大的一个蜀汉政权,有田有地有粮有兵,竟然落了个不战自败的结局。

我这么说,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史料明文记载的,是各大三国贤才替我分析出来的结果。

也就是说,蜀国必须北伐,否则,不战自败只是时间的问题。不光蜀国,东吴也是如此。在蜀国北伐的同时,东吴方面同样也是几度兴兵北伐。

——毕竟这两个国家,想要修息待变,都是不现实的。

这边不用管东吴,单单讨论一下,蜀汉诸葛亮为什么要一意孤行,坚持北伐道路?

先看诸葛亮的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参考,《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在出师表的第一句,就阐明了自己要北伐的原因,是因为“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益州疲弊,也就是说,蜀国现在可谓国力困乏。既然如此,既然国力困乏,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呢?因为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了,不北伐不行了。所以一定要北伐。

为什么诸葛亮会认为,现在的蜀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了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曹魏方面找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魏蜀吴三分天下,曹魏独占其二,曹魏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而且曹魏的谋臣武将团队,相比于蜀汉来说,不知要豪华多少倍了。为什么从曹睿继位以后,就很难再看到曹魏主动对东吴以及蜀汉发起进攻了呢?

曹魏不对外用兵,选择休养生息,就是诸葛亮坚持北伐的主要原因。

因为曹魏在打一把非常高明的牌,也就是孙武所说的兵家的至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国力拖垮蜀汉以及东吴,让他们不战而降。


——接下来,分析一下,曹魏是怎么个“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策略的发起人是谁?

这个人是曹魏重臣,提领侍中兼骠骑将军的孙资,荀攸曾大力赞赏过孙资的才能。

实际上曹睿是想打的,当诸葛亮重兵入驻南郑的时候,曹睿立马就想出兵蜀汉,而且大部分的朝中重臣基本都同意攻打蜀汉。唯有孙资一人极力反对,并最终说服了众人。

——第一,伐蜀失其地利

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

南郑就好比天上的监狱,中间的斜谷道就好比五百里的石穴。这是几番身临险境的曹操亲口说出来的。蜀地地势险恶,蜀道南行,魏军贸然进攻蜀地,必然失其地利,于战不利。

——第二,伐蜀失其天时

又,武帝圣于用兵,罕蜀贼栖息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桡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

曹操用兵如神,深知蜀贼栖息于崇山峻岭之间,吴匪流窜于江河大湖之上,因此常常加以容忍,暂时避开。曹操都知道不争一时之仇,不强迫将士们死打硬拼。这说明什么?说明时机还不够成熟。贸然伐蜀,必然失其天时。

——第三,兵力不足,战线过长,失其人和

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及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兴发,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虑也。

由于战线过长,物资的转运,以及曹魏镇守荆州、徐州、扬州、豫州,防御东吴的边境,总共需要十五六万的兵力。如果要征讨蜀国,势必会征发更多兵役,调发更多的物资,这样的话,只会积攒民怨,导致天下骚动的结果。

所以!曹魏伐蜀,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尽失……


接下来!孙资的建议:

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

转为守势,只需要一半的兵力。

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慑强寇,镇静疆场,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蔽。

——最后这段,正好解释了诸葛亮的“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孙资让曹魏,不用过度征发兵役,以当前的兵力,据守险要去处,足以震慑强敌,使得国家的边境安然无事。这样一来,将士可以养精蓄锐,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不受劳役之苦。数年之后,魏国的国力越发强盛,吴蜀两国的国力越发弱小,将会不战自败。

所以!诸葛亮急于北伐,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是看破了曹魏休养生息的策略,所以才几番急于北伐。如果诸葛亮选择深耕巴蜀,养精蓄锐,完全是坐以待毙的表现。


不得不说!孙资的这一策略太过于高明了,不管诸葛亮选择北伐,还是修养待变,最终都会被曹魏给拖死。你北伐吧,人家闭门不出;你修养生息吧,你的国力又不如人家。一个两难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