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印以內,為規矩,印以外,為巧。規矩之用熟,則巧生焉。刻印以漢為大宗,胸中有數百顆漢印則動手自遠凡俗,然後隨功力所致,觸類旁通,上追鐘鼎法物,下及碑碣造像,迄于山川、花鳥,一時一事覺無非印中旨趣,乃為妙悟。---趙之謙


趙之謙(1829 -1884),漢族,浙江會稽(今紹興)人。 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撝(huī)叔,號悲庵、梅庵、無悶等。清代著名書畫家、篆刻家。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工詩文,擅書法,初其書法初師顏真卿,後取法北朝碑刻,所作楷書,筆致婉轉圓通,人稱“魏底顏面”,篆隸法鄧石如,後自成一格,奇倔雄強,別出時俗。善繪畫,花卉學石濤而有所變化,為清末寫意花卉之開山,“海上畫派”的先驅人物,其以書、印入畫所開創的"金石畫風"。 篆刻初學浙派,繼法秦漢璽印,復參宋、元及皖派,博取秦詔、漢鏡、泉幣、漢銘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形成章法多變,意境清新的獨特風貌,一掃舊習,所作蒼秀雄渾。他在前人的基礎上廣為取法,融會貫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創造性地繼承了鄧石如以來"印從書出"的創作模式,開闢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儘管趙之謙一生所刻不到四百方印作,但他已站到了清代篆刻的顛峰。其中諸多的歷史經典,影響著後來的吳昌碩、黃牧甫、任頤、趙叔儒、易大廠,直至這一百多年的整個篆刻史。


其書畫作品多種,著《悲盦居士文》、《悲盦居士詩》、《勇廬閒詰》、《補寰宇訪碑錄》、《六朝別字記》,其印有《二金蝶堂印譜》,此外撰有《張忠烈公年譜》。


沙孟海先生在其《近三百年書學》一文中評道:"學鄧石如篆書的莫友芝最好,趙之謙、吳熙載其次"。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一方•世界/《趙之謙印存》(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