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司機在上海開車“如廁難”,市政協委員建議設生態移動公廁

隨著“廁所革命”的推進,上海不斷提升公廁建設和管理服務力度,使得公廁在總體數量及服務質量上都有了明顯提升。然而,對於終日奔波在路上的駕駛員來說,“如廁難”的窘境仍然存在。

在上海市政協委員陶寅琰看來,“如廁難”的原因來自於沿街公廁無車位,沿街公廁無專用停車位造成駕駛員如廁難問題愈發突出,多數駕駛員不得不冒著被貼條、罰款的風險解決如廁問題。

同時,馬路長公廁少,上海部分道路長度長、車流量大,如滬松公路、世紀大道等,沿路公廁數量較少,駕駛員內急難覓去處。

據陶寅琰介紹,為了解決燃眉之急,萬不得已之下,不少駕駛員無奈躲進牆角旮旯、路邊綠化帶解決問題,這樣的行為不僅不文明,更影響了市容、汙染了環境。同時,這個不健康的習慣也影響了司機們的健康,泌尿系統方面的疾病成了司機們的職業病。

因此,陶寅琰建議設立免費臨時停車位,在上海各主要路段的公廁附近,設立免費臨時停車位,在規定時間內停車如廁不收費、無罰單,並與交警隊開展合作,告知廣大駕駛員臨時停車位的點位之餘,提醒駕駛員在使用臨時停車位時要儘量避免長時間佔用,方便大家輪流使用,西安市於2012年開始實施類似措施。

此外,陶寅琰提出設置生態移動公廁,相關部門可考慮在部分立交橋下設置生態移動公廁,這類公廁不需要土建工程,無需修建下水道和化糞池,修建簡單迅速,建設成本少,重慶市和昆明市已開始實施此類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