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除夕到了,遇見最美的除夕詩詞

導讀:“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除夕夜既是舊年的結束,又是新年的開始。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除夕到了,遇見最美的除夕詩詞

圖文|源自網上

01

客中除夕

明|袁凱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

02

癸巳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03

臨江仙·癸未除夕作

清|李慈銘

翠柏紅梅圍小坐,歲筵未是全貧。蠟鵝花下燭如銀。釵符金勝,又見一家春。

自寫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隱閒身。屠蘇醉醒已三更。一聲雞唱,五十六年人。

04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宋|宋夔

細草穿紗雪半消,吳宮煙冷水迢迢。梅花竹裡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05

雙雁兒·除夕

宋|楊無咎

窮陰急景暗推遷。減綠鬢,損朱顏。利名牽役幾時閒。又還驚,一歲圓。

勸君今夕不須眠。且滿滿,泛觥船。大家沈醉對芳筵。願新年,勝舊年。

06

賣痴呆詞

宋|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買。二物於人誰獨無?就中吳儂仍有餘;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兒雲翁買不須錢,奉賒痴呆千百年。

07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08

除夕

明|文徵明

人家除夕正忙時,我自挑燈揀舊詩。莫笑書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詞。

09

除夜

唐|孟浩然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漸與骨肉遠,轉於奴僕親。那堪正漂泊,來日歲華新。

10

除夜

唐|盧仝

衰殘歸未遂,寂寞此宵情。舊國餘千里,新年隔數更。寒猶近北峭,風漸向東生。惟見長安陌,晨鐘度火城。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儺聲方去病,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處,誰為最後人。

11

欽州守歲

唐|張說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日來。悉心隨斗柄,東北望春回。

12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13

除夜二首

唐|姚合

衰殘歸未遂,寂寞此宵情。舊國當千里,新年隔數更。寒猶盡北峭,風漸向東生。誰見長安陌,晨鐘度火城。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儺聲方去疫,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處,誰為最後人。

14

除夕

清|趙翼

燭影搖紅焰尚明,寒深知己積瓊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聽雄雞第一聲。

15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幹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16

鳳城新年辭

清|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從此剪刀閒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故節當歌守,新年把燭迎。冬氛戀虯箭,春色候雞鳴。興盡聞壺覆,宵闌見鬥橫。還將萬億壽,更謁九重城。

17

除夜

唐|元稹

憶昔歲除夜,見君花燭前。今宵祝文上,重疊敘新年。閒處低聲哭,空堂背月眠。傷心小兒女,撩亂火堆邊。

18

除夜

唐|白居易

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老添新甲子,病減舊容輝。鄉國仍留念,功名已息機。明朝四十九,應轉悟前非。

19

除夜寄微之

唐|白居易

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共惜盛時辭闕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家山泉石尋常憶,世路風波子細諳。老校於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20

守歲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21

一枝春·除夕

宋|楊纘

竹爆驚春,競喧填、夜起千門簫鼓。流蘇帳暖,翠鼎緩騰香霧。停杯未舉。奈剛要、送年新句。應自有、歌字清圓,未誇上林鶯語。從他歲窮日暮。縱閒愁、怎減劉郎風度。屠蘇辦了,迤邐柳欺梅妒。宮壺未曉,早驕馬、繡車盈路。還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細數。

22

除夜雪

宋|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23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自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乾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抉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24

喜遷鶯·福山蕭寺歲除

宋|吳文英

江亭年暮。趁飛雁、又聽,數聲柔櫓。藍尾杯單,膠牙餳澹,重省舊時羈旅。雪舞野梅籬落,寒擁漁家門戶。晚風峭,作初番花訊,春還知否。何處。圍豔冶、紅燭畫堂,博簺良宵午。誰念行人,愁先芳草,輕送年華如羽。自剔短檠不睡,空索彩桃新句。便歸好,料鵝黃,已染西池千縷。

25

守歲

宋|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26

除夜宿石頭驛

唐|戴叔倫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27

除夜

宋|朱淑真

休嘆流光去,看看春欲回。椒盤卷紅獨,柏酒溢金盃。殘臘餘更盡,新年曉角催。爭先何物早?唯有後園梅。

28

除夜有懷

唐|崔塗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29

應詔賦得除夜

唐|史青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回。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

30

嶺外守歲

唐|李福業

冬去更籌盡,春隨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鬢兩年催。

31

除夕

宋|梅堯臣

莫嫌寒漏盡,春色應來早。風開玉砌梅,燻歇金爐草。稚齒喜成人,白頭嗟更老。年華日夜催,清鏡寧長好。

32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譁,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33

已酉新正

明|葉顒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34

除夜有懷

唐|杜審言

故節當歌守,新年把燭迎。冬氛戀虯箭,春色候雞鳴。興盡聞壺覆,宵闌見鬥橫。還將萬億壽,更謁九重城。

————

後記:為何叫做除夕,光陰過去為除,《詩經·唐風·蟋蟀》就有:“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歲月其除。”這大概是有關除歲之“除”最早的使用。朱熹解釋說:“聿,遂;莫,暮;除,去也。”說當蟋蟀在堂的時候,一年之歲忽已晚矣。終歲勞苦,不敢少休,而當此除歲迎新之際,應該縱情歡樂,“當此之時而不為樂,則日月將舍我而去矣”。這也就是中國春節何以如此之長的歷史文化方面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