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人體變涼了嗎?最近天天被測溫發現我們的正常體溫不再是37℃了!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每天進出小區都要測量體溫。

不少人發現每次測量結果都是36℃多,很少會高於36.7℃。這就有點讓人納悶了。

小時候課本上說,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現實中大部分人的體溫都不到37℃?

人體變涼了嗎?最近天天被測溫發現我們的正常體溫不再是37℃了!


網絡資料片

其實,人在正常情況下的體溫會維持在一個相對恆定的數值,即37℃,該數值在1851年,被德國內科醫生溫德利希參考了25000個病人腋窩溫度的情況下首次確定,並沿用了相當長的時間,作為人體溫度是否正常的衡量標準,直到一項新研究的誕生。

人體變涼了嗎?最近天天被測溫發現我們的正常體溫不再是37℃了!


網絡資料片

今年早些時候,這項研究由科學期刊《elife》發表,從中瞭解到人類的平均體溫要比以前低,37℃或許不再是我們的正常體溫。

該研究小組的成員均來自於世界頂級名校斯坦福大學,他們通過對三個不同時間段測出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得出人類的體溫在逐漸降低的結論。

  • 第一個時間段為1860—1940年,體溫測量對象為參加過美國南北戰爭的退役軍人,共20000多名;
  • 第二個時間段為1971—1975年,通過現場測量方式採集美國居民的體溫數據;
  • 第三個時間段是2007—2017年,數據來源於斯坦福大學自身的數據庫。

三個時間段的樣本總數量達到了67萬多個,數據應該還算比較有代表性的。

人體變涼了嗎?最近天天被測溫發現我們的正常體溫不再是37℃了!


網絡資料片

對比分析後結論:

人的平均體溫每10年就會下降0.03℃。也就是說,人類的平均體溫已從19世紀的37℃降低到如今的36.6℃。

可見,人類的正常體溫下降了,而且往後還會持續降低,不過降到一定的數值便會停止,變為恆定。

至於體溫的下降是否會影響人類的平均壽命,需要進行更深的研究方能確定。

人類的平均體溫為什麼會降低呢?

負責該研究的博士朱莉猜想有兩個主要原因。人們居住環境的改善或許是其中一個因素。現在的保暖措施比以前完善很多,使得室內溫度比以前更穩定,讓大部分人都能在相對穩定的溫度下工作、生活。

另一個因素是飲食與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在以前飲食衛生和醫療衛生不太好的情況下,人體為了抵禦那些致命的真菌病毒,所以體溫會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數值。跟19世紀的人不一樣,飲食、醫療衛生的改善讓現在的我們不那麼容易染上炎症疾病,於是我們的正常體溫也就因此降低了。

此外,人的體溫也會隨著時間、天氣的變化而上下浮動,人身體的不同部位溫度也不同。

因此,我們不能拿某一個具體的體溫數值來衡量人的身體狀況,與其在意體溫計上的數字,不如多關注關注自己的感受。人體變“涼”一點也並不奇怪,體溫只是人類在過去200年的演變過程中出現的生理機能變化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