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如何看待當今時代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你覺得這種關係是否存在病態因素?

1瓢畫葫蘆


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金錢關係,利益關聯,權錢交易......這些變化也悄然進入了校園。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區別,家庭條件 家庭教育 父母地位甚至孩子的性格外貌等等都影響著他們在老師心中的位置。特別是前些年送紅包之風盛行,師生關係就更微妙了。但在分數第一 排名站隊的指揮棒下,老師也不敢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相反花在落後生身上的時間精力更多,當然歧視體罰差生的情況也是有的。至於課內不講課外講的老師極少極少,我所在的小學從來沒有這樣的老師。絕大部分老師都是關心學生 盡職盡責的,絕大部分學生也是尊敬老師 認真學習的。影響老師心情和態度的主要是那些毫無意義的迎檢工作,還有評職稱中不公平的現象。小學師生關係總的來說還是健康和諧的。儘管師生關係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但師生關係仍然是世界上最純潔最無私的關係,老師最自豪的事就是自己的學生成人成才,不因學生成功而索取回報,不因學生不感恩而懷恨在心。


退休的少女


我雖年過半百,但我對我的小學到大學的老師都非常尊敬;我的兒子是全國名牌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但他也對其小學到大學的老師都非常尊敬,大部分還保持聯繫。當然,90年代前我的老師確實無私奉獻基本都值得尊敬。對兒子來說生長於當下拜金社會,個別唯利是圖、師德缺失的所謂老師是不受尊重的!


用戶7716600109020


作為一名新職教師,我想說幾句我的看法。

在我上學的年代呢,是本世紀的初期,那個時候師生關係是非常嚴格的。老師就是老師,學生就是學生,老師就是威嚴的代表,學生就是必須要聽話的的。

說來大家可能還覺得不太相信,小學的時候,老師打我們是很正常的,我們也是從小被老師打到大的,班裡沒有被打過的學生很少。猶記得當時我們要發數學卷子的時候,數學老師夾著一摞卷子來,坐到講臺下,開始念分。某某某多少分?然後我們就上去,老師就開始揪你耳朵,擰你的臉,拍你的背,指出來你這個題怎麼怎麼回事?那個題怎麼怎麼回事?而下面等著念分數的同學,超級提心吊膽,我們的老師是老教師,很有教學經驗。

而語文老師是新師範畢業的年輕人,他從來沒有打過我們,文質彬彬的,他生氣的時候只會摔書,那樣我們才會老實一些。

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記恨過我們的數學老師,因為在那個年代裡,老師打學生是很正常的,如果我們當時分數考的高高的,老師也不會打我們,但是如果這個心態放到現在,就是非常病態的,因為社會變了。

這個時期老師是堅決不能打孩子的,教學樓裡處處是監控,家長們雖然說,老師們,你們儘管揍,但是誰敢?

師生關係非常的緊張,調皮的男孩子,沒有辦法教訓,他們一個個心比天高,調皮搗蛋,當然,這也符合青春期的正常現象。女教師沒有男教師生來與有的威嚴,倘若你和學生保持一個十分和諧的狀態,對的,學生是非常喜歡你的,但是他也是另一個方面來說,是不可能怕你的,不怕你代表著班級的紀律和一些規章制度上會產生一些問題。


悅子珏


毫無疑問,教與學、傳與承是這個時代師生關係的主流和潮流。當然,也有極個別的師生關係發生“病變”,變了味走了樣,但“一隻老鼠”腥不了“一鍋湯”。

在“病變”的師生關係中,位居前兩位的是“性”和“財”。極個別教師品性惡劣,道德敗壞,或利用學生年幼無知,沒有性的防衛能力,施以小恩小惠;或利用論文答辯、畢業去向……等等,抓住學生的“軟肋”,予以要挾強迫,對學生進行性侵犯,甚至實施性犯罪。另一種“病變”的師生關係表現在個別教師假補課之名,行搜刮學生錢財之實。一些教師把本該在課堂上完成的教學任務,利用手中的 權利“挪”到自己或者與親友“聯辦”的補習班進行,以收取高額的補課費,把學生看成了可以任意宰割的羔羊。也有極個別的教師“巧取豪奪”,不放過學生擇班、調座位、當班幹部等等任何一個機會,瘋狂斂財。所有這些,都讓“教師”這個稱謂蒙羞,給教師這個職業蒙塵。

要減少這些“害群之馬”,首先應該提高教師職業的入職門檻,要把“德”放在第一位,實行“一票否決”。其次,學校要把對教師的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要經常化,做到警鐘長鳴。最後,對於那些品行不端的教師,要實行“黃牌制”,經常“敲打敲打”;一旦他們越過雷池,踩了“紅線”,就一定要及時清除出教師隊伍,絕不手軟。

最後想要說的是,這樣的教師畢竟是極其少數,是“另類”。

教師是啟明星,托起了一輪輪朝陽。


燕東全鏡頭


當今時代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大致是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也是普遍現象,教師上課不講重點,輕描淡寫,重點放在對學生的補課收費上,把教師的職業當成賺錢的工具。號召學生每星期補兩次課,從中獲得學生高額的補課費。然後把上課該講的重點放在補課上講,還振振有詞地說,你看這就是補課的好處。在學校裡對善於問又不補課的學生總是說:這道題就做不起嗎?不但不給學生解答,相反的還打擊學生,使學生以後不懂的也基本不敢問了,對不參加補課的學生顏色看。對參加補課的學生很熱情。試想,這樣的老師能培養出怎樣的人才?

第二種情況:教師盡到自己的義務,該上課上課,該下課下課,不多講,也不少講,不關心,也不冷淡。

第三種情況:教師為人師表,盡心盡責,以老師是辛勤的園丁的職責要求自己,對學生進行德智體三方面培養。這種教師是可敬可尊的。

當然還有其它種情況,我覺得好的應該發揚,孬的應該棄掉,發揚優點,改正缺點,使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的優秀人才。

至於是不是病態大家心知肚明。


祖國和人民


我是60後的人,我的記憶裡教師在我心中的地位崇高而尊敬著。當今有不少人指責老師如何師德差,如何不盡人意,我不認同。在教師的隊伍裡有師德師風差的存在,但畢竟是少數,不能一條竹杆打死一船人。十個手指有長短,只看到短的忽略了長的,不全面。

目前的師生關係、老師與家長關係有點異型,有的是時代和人們的心裡變化造成。有的人家裡錢多了權大了,認為他們的孩子必須享有特權,動不動對老師提出不合適的要求,當不達目的或不如意時就找事上訴或施壓,搞老師教不得管不了,當他們的孩子成績跟不上時再指責老師的水平差。社會的人又喜歡跟風,人云亦云,這樣把教師的人都弄得心寒和無奈。這是不好的現象,只會造成惡性循環。管,易出錯,易招投訴。不管,學生學不上,成績提不起。其實,師者父母心,每個老師都是希望自己的學生有進步,都能出人頭地,老師即師傅,還帶有個“傅”字呢。

近期因防控病毒的原因學生在家裡上網課,監督人是家長了,家長應該體會到孩子是否認真上課,認真地做作業了。也應該體會到老師的難處了。口頭上的叫喊是否會令孩子貼貼伏伏了?教鞭和戒尺的使用是否必要了?很值大家反思。孩子現在的偷懶是在偷走自己未來的幸福。老師的約束是在維護孩子未來的幸福。家長對孩子的縱容是在毀滅孩子的前程和希望。家長對老師的攻擊和無理的指責是在推毀孩子的前進征途守護神和導航者。

所以,我希望人人都要三思,要理性地看問題。


易亞尚2775


我們應正確地看待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辯證

關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是辯證統一

的。既要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

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具體來說

第一,在教學上的授受關係。師者,傳道

授業解惑也。從教學內容的角度說,老師

是傳授者,學生是接受者。學生是作為具

有主觀能動,性的生命個體。教師的教育

影響必須經過學生選擇內化才能對學生的

發展產生實際的作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

互動需要學生創造性地積極參與這個過

程,需要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對學

生進行指導,引導目的最終為了促進學生

的自主發展。以後不論學生學習什麼,只

要他具備這種主體意識,自主學習,教學

就達到了基本目的。

第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關係。學生作為

個獨立的社會個體,在人格上與教師是平等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尊重,彼此

理解,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這種

民主的師生關係是一種朋友式的友好與幫

助的關係。真正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是將

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結合起來。

第三,教師與學生之間其實是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關係。聰明努力的學生必

定會成就一個更加優秀上進的教師,而一

個踏實又進取的教師會為自己的學生樹立

一個榜樣,當然,這只是對於那些心思細

膩的學生而言,能感受到老師加諸於他們

身上的影響。每個人都應該或多或少的擁

有自己的優秀品質和素養,這個是你不自

然間流露出來的,並且是其他人能夠顯而

易見的,我們可以通過與別人的相處和交

往,更加深刻地體會她/他內在精神品質

和素養,吸收他們身上的有利於自己提高

的正能量,拒絕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和想

法,讓自己進步!





以手寫我心


社會在發展,以往那種“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封建思想早被破除,師道尊嚴也被掃進了垃圾堆,取而代之的是新型師生關係。

領導要求老師們把學生和家長看成自己的服務對象,沒有學生要老師幹嗎?所以,老師一定要想方設法留住學生,哪怕放下自己的尊嚴也要留住學生!學生和家長是顧客,顧客是上帝,尊嚴算什麼?能當錢花?能當飯吃?領導的這番話雖然失之偏頗,但細想也有些道理。

聽領導的話,服從領導安排,因此老師們一個個謹小慎微,不批評學生,不嚴格管理學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樂得大家一團和氣。你好,我好,大家好。唉,總覺得怪怪的。但怪在哪兒呢?又一時說不上來。一位與我關係要好的領導語重心長告訴我:“別拿自己當回事,你以為你是誰?與其蚍蜉撼大樹,不然老老實實做一隻螞蟻,順著大樹往上爬,多好呀!”

時代不同了,各種觀念也要與時俱進,但本質的東西不能變,那就是老師肩負的責任――教書育人的職責。我個人覺得,對學生不能放縱,寬嚴相濟,既嚴格要求又愛護備至,學生錯了就要幫他指出,並且堅決要求改正。我一直認為,學生有時候需要逼他一下。今天逼他一把,明日就可能成就其輝煌。


江山165940261


當今師生關係出現畸變,很危險:

一.從老師層面看:

1.學生不尊重老師。老師說的話不聽,老師佈置的作業不做。

2.家長不尊重老師。認為老師的管教是虐待,是欺凌

3.社會不尊重教育。老師經濟待遇不高(與公務員比,與醫生比),社會待遇不高,老師被學生和學生家長或打或罵甚至被迫自殺的事件時有發生。

二.從學生層面看:

1.收受學生紅包或禮物。

2.侵佔學生的勞動成果。

3.要求學生完成屬於老師自己應該做的工作。


一犁膏雨


師生關係,是老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形成的相互依存關係,即教學相長。作為處於主導地位的老師能否建立正確的教學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的水準、質量和發展前途。

在知識上,老師較多,學生是較少;在智力上,老師較發達,學生欠發達,在社會經驗上,老師較豐富,學生欠豐富。這幾方面老師比學生有明顯的優勢。老師的任務是發揮這種優勢,幫助學生迅速掌握知識、發展智力,豐富社會經驗。這一過程並不是靠老師的單項灌輸就可以完成,它需要有學生的積極的、創造性的參與。

對學生的指導和引導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而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如古人所言之傳道,授業,解惑。

師生關係是以老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地對待學生、熱愛學生為基礎,同時又是看到學生是處於半成熟、發展中的個體,需要對他們正確指導。

師生關係在社會道德上是互相促進的關係,從教學的角度看,老師與學生應該是一種互動關係。學校是社會的縮小版,老師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智力上的影響,更是思想的、人格上的影響。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真正的威信在於他的人格魅力,它會對學生產生終身的影響。

老師是教育過程的組織者,也是絕對領導者,在全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從根本上說,良好的師生關係首取決於老師的教育水平,取決於老師的知識層次、思想品德、教育技巧等職業素質。老師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瞭解學生,研究學生

老師要通過觀察、隨機的談話,平時的問卷調查,全面,深刻地瞭解學生的思想、個性、興趣、知識水平、學習態度、身體狀況等,及時作出相應的指導。

(2)樹立正確的教學觀

老師的作用,不光是傳遞知識的話筒,學生的資料庫,更應當是同學們學習上的助手,人生路的嚮導。既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更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3)提高自身素質

老師的道德修養、知識素養和教育能力,是學生尊重老師的先決條件,也是老師提高教育影響力的保障票。

(4)要光大教育民主

教師對學生應一視同仁,特別是教師能與學生換位思考,為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快慢和家庭狀況,不應該影響老師對學生的態度。

(5)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師應牢固樹立民主思想,博愛精神,熱愛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公正地處理問題,用更為寬容的態度去接納學生的獨特個性,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對不含理甚至荒唐的要求及時指出,並督促其改正。

(6)主動並善於和學生溝通,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在交往中形成的,一般師生之間的聯繫與交往要經歷四步:接觸—親近—共鳴—信賴。這種關係一旦締結,牢不可破。有時甚至比親情更加密切。體現在老師的話,如聖旨。家長的話,耳旁風。

(7)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難免發生一些磨擦和分歧,老師作要有長者之範,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冷靜全面地分析矛盾,既正視自身的問題,更瞭解學生初生牛犢,容於衝動的特徵,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或必要的等待、解釋等。

(8)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

要提高法制意識,明確師生的權利義務。同時,也要加強教育制度倫理建設,使師生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更加明晰化,制度化,切實保護學生和老師雙方的合法權利。

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之下,學生負擔重,老師更辛苦。急功近利,品行不正的老師不是說沒有,但也只是極少一部分,更多的老師,無私奉獻,如蠟燭一般,燃燒自己的生命,照亮學生的求知道路,這麼偉大的人,值得我們尊重,值得社會推崇!

教師和學生的關係處理的好壞與否,家長是重要的環節。人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要不斷增強自身的修養,有明確的判斷是非的標準,教育孩子尊師重道,坦誠布公,明白學習就是自己的職責所在,積極和老師溝通,共同幫助孩子成長。

十年能樹木,百年方樹人。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子萌芽的春風。良好的校園環境,是學生成長的沃土。少年強,則中國強,更多的人崇尚知識,更更的人崇尚教育,才能培育出更多的棟樑之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