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害死崇禎皇帝、滅亡了明朝的瘟疫——鼠疫(黑死病)

趁大家因為疫情憋在家裡,跟大家聊聊歷史上的傳染病。這頭一個,咱們談談鼠疫。

鼠疫,別名黑死病。我國甲類傳染病,僅有霍亂可以與之並列,艾滋病、非典都是乙類傳染病。引起鼠疫的病原菌叫耶爾森鼠疫桿菌。人可能通過跳蚤叮咬、接觸、呼吸三種途徑被感染。自然疫源是鼠類。容易在長期的乾旱後,突然降雨增多後發病。

害死崇禎皇帝、滅亡了明朝的瘟疫——鼠疫(黑死病)

雖然是同一種細菌,根據感染位置和傳播方式不同,鼠疫分為腺鼠疫和肺鼠疫兩大類。

腺鼠疫

典型症狀包括髮熱,淋巴結腫痛,全身皮膚淤血等。死後因膿毒血癥造成的皮下出血,屍體呈黑紫色。常見的傳染源是褐家鼠、黃腺鼠等齧齒目動物為主,狐、狼、貓、兔、羊、駱駝也能帶菌。齧齒目動物,對鼠疫桿菌具有天然的免疫力。就是說,老鼠們雖然感染了鼠疫桿菌,卻不得病。

害死崇禎皇帝、滅亡了明朝的瘟疫——鼠疫(黑死病)

土撥鼠

跳蚤叮咬老鼠後,會吸食它的血。鼠疫桿菌進入跳蚤的消化道後,會引發腸道出血,凝血塊造成跳蚤因“消化道梗阻”而死。跳蚤在死前會因過度飢餓而發瘋,去叮咬那些它平時不常叮咬的動物,其中就包括了人。但因為消化道梗阻,它咬了人也吸不進咱們的血,反而會把自己腸子裡含有鼠疫桿菌的血吐出一些,感染我們。

另一種作死式的傳播方式是獵殺野生動物,在獵殺和進食過程中,因皮膚及黏膜接觸而被感染。比如2019年4月底,一對俄羅斯夫婦因鼠疫喪命蒙古國,正是因為他們在當地捕獵土撥鼠(旱獺)被感染的。

害死崇禎皇帝、滅亡了明朝的瘟疫——鼠疫(黑死病)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

1347-1353年,起源於中亞,隨蒙古軍隊傳入歐洲,法國和意大利受災最為嚴重。殺死了超過2500萬人,佔當時歐洲人口的1/3。最早用“黑死病”來描述這種瘟疫的正是這個時期的丹麥人,是因為患者死後,屍體會因為皮下淤血呈現黑紫色。

害死崇禎皇帝、滅亡了明朝的瘟疫——鼠疫(黑死病)

斯洛文尼亞馬裡博爾市鼠疫紀念碑

歐洲人當時對於黑死病的治療手段極為貧乏。瀉藥、催吐藥、放血、煙燻、灼燒腫大的淋巴結(當時沒有任何麻醉技術)被廣泛使用。甚至有醫生主張用尿洗澡,把癩蛤蟆放在腫大的淋巴結上。還有一位法國醫生,吹噓自己的高超醫術,說他通過17次放血治好了自己律師朋友的黑死病,還說:“倘若要是他落入什麼江湖醫生之手,恐怕早就一命嗚呼了。”法國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外科醫生大咖,則主張通過凝視患者的軀體,來捕捉其患病的靈活。德國人則在教會的指導下,用鑲了鐵釘的皮鞭互相抽打,被抽打的人還要高喊“我罪孽深重!”當然,屠殺猶太人歷來是歐洲抵禦災禍的不二之法,僅在斯特拉堡和美茵茨兩城,就有3萬猶太人慘遭屠殺。

害死崇禎皇帝、滅亡了明朝的瘟疫——鼠疫(黑死病)

那不勒斯市鼠疫霍亂紀念館

瘟疫嚴重損害了教會的聲望,因為祈禱和捐款完全無法讓當事人避免感染,死去的人不僅包括了不信天主教的猶太人,連神父也不能倖免。人民的懷疑,引發了此後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歐洲走出黑暗時代。


明末大鼠疫

1633年起源於山西,1641年(崇禎十四年)傳到北京,至1643年底,華北地區死亡人數超過千萬,北京人口因病減少了20%以上。駐守京城的明軍精銳三大營及衛戍部隊減員嚴重,崇禎皇帝甚至讓宮裡的太監都馬上城牆守城。

谷應泰在《明史紀事本末》中說:“京師內外城堞凡十五萬四千有奇,京營兵疫,其精銳又太監選去,登陴訣羸弱五六萬人,內閹數千人,守陴不充”。“上天降災,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傳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數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門逐戶,無一保全。……一人染疫,傳及闔家,兩月喪亡,至今轉熾,城外遍地皆然,而城中尤甚,以致棺蒿充途,哀號滿路。”

害死崇禎皇帝、滅亡了明朝的瘟疫——鼠疫(黑死病)

在如此內憂之下,崇禎皇帝未能抵禦外患。1644年3月,闖王李自成的農民軍攻陷北京城。


鼠疫桿菌的發現

1894年,光緒二十年,甲午年,正是中日甲午戰爭的那一年,廣東爆發鼠疫。和非典一樣,疫情迅速蔓延到了英屬香港。當時的英屬香港僅包括香港諸島及九龍,分別是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南京條約》,和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的《北京條約》割讓的。新界地區,則是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才租借出去的。

害死崇禎皇帝、滅亡了明朝的瘟疫——鼠疫(黑死病)

一個叫亞歷山大·耶爾森(Alexandre Yersin)的兄弟此時“逆流而上”,從西貢(胡志明市)登船,乘坐香港號(S.S.Hongkang)客輪,來到香港調查這次瘟疫。這哥們生於瑞士,在德國和法國接受了醫學教育,加入了法國籍。他平時住在芽莊,講一口流利的越南話——當時那地方叫法屬印度支那,1885年中法戰爭後大清把自己的屬國割讓給了法國,到1894年剛剛9年。今天的芽莊,還有耶爾森的塑像用和他名字命名的街道。他活了80歲,最後也死在了芽莊。他的故居現在是一座專門用來紀念他的紀念館,感興趣的朋友旅遊時可以去看一看。

害死崇禎皇帝、滅亡了明朝的瘟疫——鼠疫(黑死病)

照片來自於 驢媽媽網站

這個熱愛東方的法國人,賄賂了看守屍體的英國警察,從香港死亡患者的屍體上,成功分離並發現了引發鼠疫的病原菌。所以,這個病原菌也被命名為耶爾森鼠疫桿菌。

1898年,另一位法國醫生保羅·路易斯·席蒙(Paul LouisSimond)在印度孟買,通過實驗,證實了耶爾森鼠疫桿菌是通過跳蚤,從老鼠身上傳遞給人的。


肺鼠疫

肺鼠疫患者,除了上述腺鼠疫症狀外,還有咳嗽、咳痰、咳血癥狀。鼠疫桿菌在患者肺部滋生繁殖,通過咳嗽,在人與人之間實現了直接的呼吸道飛沫傳播。

清末東北鼠疫

1910年(宣統二年)11月,瘟疫在哈爾濱爆發,並沿著中東鐵路迅速蔓延至整個東北。

害死崇禎皇帝、滅亡了明朝的瘟疫——鼠疫(黑死病)

這次臨危受命的英雄,叫伍連德。這哥們兒祖籍廣東,1879年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英國人在1786年佔領了此地,他後來在劍橋大學榮獲醫學博士,1907年(28歲)被袁世凱請回國。1910年瘟疫爆發時,他才31歲。12月24日晚(平安夜,就是民航總醫院急診科楊文醫生被砍死的日子),他頂著“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的頭銜,乘坐火車來到哈爾濱。雖然是“全權總醫官”,但他能夠指揮的僅有不到50人——但這已經是北京、天津和整個東北全部受過現代醫學教育的中國人了。12月30日,他冒著生命危險對一位日本女性的屍體進行解剖。在死者的血液和內臟中,通過顯微鏡找到了耶爾森鼠疫桿菌,明確了這次的瘟疫是鼠疫。

害死崇禎皇帝、滅亡了明朝的瘟疫——鼠疫(黑死病)

在此之前,人類並未發現耶爾森鼠疫桿菌可以在人與人直接直接傳播,認為鼠類和跳蚤是傳播鼠疫的必須途徑。所以,時任北洋醫學堂的首席教授法國人邁尼斯認為防疫的關鍵時滅鼠,並得到了日本和俄國醫生的支持。但伍連德覺得,東北的冬季,老鼠並不活躍,而且並未在當地鼠類體內發現鼠疫桿菌。所以,他懷疑這次東北鼠疫,可能存在呼吸道傳播的方式。爭執之下,邁尼斯親自赴東北主持滅鼠工作,並堅持只帶著膠皮手套、穿白大衣、不帶口罩診治病人。3天后,他本人感染鼠疫;10天后,在俄國人開的鐵路醫院不治身亡。此後,在伍醫生的指揮下,通過隔離、戴口罩、焚屍等手段,疫情終於被控制。

害死崇禎皇帝、滅亡了明朝的瘟疫——鼠疫(黑死病)

因為有了伍醫生,我們今天可以驕傲的說,肺鼠疫是由華人發現的。

1911年3月1日,東北鼠疫再無新病例。同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1912年2月,宣統皇帝退位。

1920年,東北再次爆發鼠疫,伍連德再次力王狂瀾——不過那是後話了。


鏈黴素是最早能夠治療鼠疫患者的特效藥,1946年2月由生於烏克蘭的美籍猶太人學者賽爾曼·A·瓦克斯曼(Selman A. Waksman)研製成功,他也因此獲得了195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害死崇禎皇帝、滅亡了明朝的瘟疫——鼠疫(黑死病)

鏈黴素

擁有鏈黴素專利權的默克公司,為了讓鏈黴素能夠更廣泛的應用,放棄了本藥的專利權。所以,中國人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廣泛使用了它了。

最後說說鼠疫的預防方法:1,不捕食野生動物;2,滅鼠;3,注重個人衛生,避免滋生跳蚤;4,發熱病後戴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