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初二了,不夠自律成績不好,怎麼辦?

張進娣


很正常,慢慢來。誰這個年齡能抵擋手機,電腦的誘惑,估計你爹媽都不能,所以不要以苛刻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我大女兒初二,成績也不錯,也很自覺。除了我覺得過於不認真,一切是別人眼中的娃。有時我想想自己,不如她。於是,偶爾的失誤,我一再剋制自己想罵她的情緒,還好,一直保持的很好,她巴結我說是“媽粉”,好吧,不管是拍馬屁還是真心。總之,我假裝是這樣的。多次發現網課玩“第五人格”,氣不氣人,刪了n次,她總是一次又一次;要不以為聽課呢,拿著耳機在那聽歌,畫畫。好吧,娃大了,狠狠瞪了她一眼,我剋制住了自己的脾氣。

知道自己不夠自律,而且最主要是成績不好,呵呵😄,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成績不好可能成為被爹媽ko的藉口,所以,努力吧!人貴有自知之明啊,你這點很好,能夠知錯。好好加油!


辣媽人生Victoria


這個問題可能大部分成年人都經歷過,結合自身成長經歷來分析,希望對提問者有所啟發:

一、為什麼

不夠自律和成績差的原因是什麼,我覺得應該從主觀客觀來看:

客觀上:

1.外界誘惑增多,現在學生人手一部手機,與外界信息溝通的大大增強,遊戲、明星、社交、追劇等等,這些誘惑大大吸引的學生注意力,一定程度上稀釋了學習時間,分散了學習精力,有些甚至不能自拔。

2.隨著現代人工作壓力的增大,家長陪孩子逐年下降,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對於孩子的性格培養,習慣養成是不利的。

3.初二即將升入初三,面臨中考,競爭激烈,學習壓力大,成績容易波動。

主觀上

1.初二這個年齡段處於青春期,感情豐富而細膩,對於未來充滿了想象和好奇,對一些大大小小誘惑容易分心走神。

2.缺乏自制力,性格以及習慣都處於成型期,性格屬於叛逆期,容易和家長對著幹。

二、怎麼辦

1.良好的自律意識可以從規律的生活學習習慣開始,制定一個科學的時間表,不用太死板苛刻,讓家長也參與進來,逐步培養良好的習慣。

2.家長一起幫忙找準哪科學習差的原因,對症下藥,分階段定立一個小目標,目標不用太高,適當給自己一些小獎勵,小步快跑定能趕上。

3.家長多溝通、多聆聽、多鼓勵,不能一味地指責訓斥講道理,講一堆大道理不如一起出去散散心、一起玩家庭遊戲、一起出去吃頓大餐,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個相對寬鬆悅人的家庭環境。


守望紅魔


在學習中不能自律,這個問題出現在很多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身上,讓他們不能自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①面對手機遊戲、看電視不能自律②面對睡懶覺不能自律③腦子裡裝的是明星八卦,互相攀比穿戴名牌等等與學習無關的事,導致不能靜下心來專心學習,接下來就這幾個問題進行詳細的解答

第一點:手機遊戲和電視連續劇的誘惑,讓很多孩子不能自律。

這是一個讓很多孩子成績差不能自律專心學習的主要因素,因為手機的誘惑是相當大的,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深有感觸,這個問題不僅僅只是出現在很多孩子身上,同時也出現在很多成人身上,很多成人都成為了“手機控”,更何況是這些好奇心強沒有自控力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呢?因此很多孩子上了網以後要麼沒完沒了的玩遊戲,要麼聊天,要麼網上購物,要麼不停地刷視頻,樂在其中又怎麼可能去學習呢?所以當孩子一旦沉迷於手機之中,那麼他就無法安心學習成績就會直線下滑,比如下圖中這位初中生每天只想玩遊戲,不想學習,不想寫作業

因此作為家長,首先要排除手機對孩子的學習影響,不能讓孩子天天都能接觸到智能手機,而是要嚴格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孩子形成網癮,詳細規劃下圖所示

第二點: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自古以來就是一件吃苦受累的事情,可是當下很多孩子在吃苦耐勞的面前不能自律

尤其是到了初中以後合計9門功課,作業量增多,所以初中生的學習任務還是很重的,有些孩子經常要寫作業到晚上十一二點多。早上還要早起背單詞,背短語可見作為一個初中生還是比較辛苦的,可是很多孩子意志力薄弱,受不了學習的苦,他們在學習中偷懶貪圖安逸,貪圖享受,例如下圖中這位初中生英語不及格,可是每天早上還是要睡懶覺不起早起背單詞、背短語到了禮拜天他能睡到早上十點多才起床。每天晚上作業還沒有寫完,就瞌睡打盹就堅持不住了,就鑽到被窩裡睡覺去了

第三點:有的初中生雖然不沉迷遊戲但是他們卻關注的一些穿衣打扮,穿戴名牌,明星八卦等等於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一個腦子裡不裝學習總是裝這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這個學生怎麼可能提高成績呢?那麼為什麼他們會有這種錯誤的想法呢?歸根結底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初中畢業以後上什麼樣的學校不清楚,對於中考分流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不清楚,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初中的中考是你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直接決定你是上高中還是上技校,同時中考比高考還要殘酷,因為中考只錄取不到一半的學生,而且中考失敗不允許留級復讀,所以一定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同時家長千萬不能溺愛孩子,不能對孩子提出來玩手機,看電視,互相攀比買名牌衣服等等要求有求必應,而是應該進行合理的引導,明確的告訴孩子,作為初中生最大的任務是要考上高中,只有排除掉影響孩子的這些因素,才能讓孩子慢慢自律靜下心來好好學習。

以上內容和圖片選摘自《贏在終點家庭教育實操手冊》,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閱讀更多關於中考和高考的精彩內容。


家庭教育感悟


初二,時間還足夠,首先,我覺得個人要找一個時間,拋開所有的事情,靜坐下來,好好的想一下,自己想要什麼?天下所有人,無非文或者武,現代社會,天下安定,文治是最需要的,亂世,需要武者來平定天下,那麼這個情況就需要做出一個關於自身理想的選擇,從文,不用說,那就得好好學習,好好讀書,以後上高中,上大學,從武,那就在現階段也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可以選擇國防生,加入部隊,好好的為國家做出貢獻,

那麼回到問題,再想一想,如果不學習,我自己能幹什麼?自古偉人或者有成就的人,都是有自己的目標,併為之奮鬥,所以不管以後做什麼,首先在做到自己能養活自己才能去談遠大前程,最終自己要下決心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學習一些本事,才能在這個世界立足!

祝您好運!!



哈哈萊卡先生


每一次都說要好好學習,每一次都說要認真生活,但每一次又都止步於自己的不自律。我一直都知道我需要該怎麼做,但總被無形的網絡狠狠地抹去,三心二意,猶猶豫豫。升初中時,因為我明白自己不夠自律不夠自制所以選擇去上寄宿制學校,如果當初沒有那個選擇,可能我現在的生活可能比現在還要糟糕,就像高中時老師說過的那樣一句話,但凡你以後稍稍有點輕鬆,你都會覺得自己渾渾噩噩。確實也是這樣,突然很懷戀前段時間忙碌的日子,最起碼你知道你需要做的事情是什麼,並且為之付出行動,忙碌是一種充實,所以我一直不明白那些無所事事的人難道心裡不會感覺到空虛與害怕嗎。最近自己所空閒的時間太多了,就感覺自己很墮落,刷微博,看視頻,追劇。每次看到別人記錄自己的生活,就覺得我的生活就不是生活,而是一種對時間的消耗。前段時間看過一句話,我才十幾歲,我可以過我想要的生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共勉。




嶽式算法


家長要以身作責,不玩手機不看電視不打麻將,尤其是在孩子做功課時,家長這個世間如果沒有家務做最好是看書,即便是看不心裡去就是裝也要裝出努力的樣子,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學習氛圍文化氛圍。時間久了不但影響了孩子家長也自然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

愛學習沒有早晚,到80才開竅都不晚,孔子說:朝聞道,夕死足矣! 娶妻生子有年齡限制唯獨學習沒有早晚。



靜軒68


不自律的人,往往是內心是沒有目標的人,每天叫醒你的是目標。

解決辦法很多,從心理角度介紹幾個好用的方法。

1 確立目標。

長遠目標:首先你要問問自己,未來的自己想過什麼的生活,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收入想達到多少,你給自己多長時間去實現這樣的目標。寫下來吧。

近期目標

而要達到這樣長遠的目標當下你需要做點什麼,才能夠順利達到這樣的生活層次。



問問自己,具備什麼樣條件的人才可以實現目標,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而當下的自己,需要做哪些準備呢?

2 心理冥想

找一個安靜舒服的環境,去想象若干年後,自己在哪裡?都在幹些什麼?環境怎麼樣?自己當時穿著什麼的衣服,顏色是什麼樣的?周圍是什麼樣的人?用的東西是什麼?等等,越詳細越好。




3 在自己身邊找個理想的偶像

去看看自己的偶像哪些方面是你所期望的,如果有機會可以找他聊聊。

4 有空找個兼職,

去經歷感受下社會生活,你就知道社會生活是什麼樣的,你就可以去選擇自己所想要的生活。

5 多去旅遊

去不同的城市看看,感受不同人的生活,閱歷多了,見識多了,就可以豐富自己的內心。

6 多閱讀名著

書籍是心靈最好的避難所,你可以在書中找到自己的黃金屋和顏如玉,也可以感受不同層次和行業的生活。



待在樹洞裡


初二了,孩子慢慢進去叛逆期,家長和孩子時需要注意方式

學會共情關注,有同理心叛逆期就會過的快一點

孩子需要一個榜樣的力量,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一個不生活在一起的人

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走的更堅定

讀書是一個解決諸多問題的有效途徑



家庭教育指導師宋景嶽


1、寫學習計劃,小至起床時間,大至學習目標任務因人而異。

2、明確學習與休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合理的休息會有充足的學習精力。

3、休息時間可以看些勵志類電影或者文章,可以幫助找到學習動力。

4、多向身邊的學霸學習[捂臉]。



大藝術家哦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本書中講到:孩子的自律水平取決於他的自尊水平。孩子不自律,常常令父母感到頭疼。一般說,管理孩子很痛苦,父母就應該反思是不是自己的管理方法有問題。

初二學生,正是叛逆期,說得多有時還起反作用。再說自律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想讓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從現在起慢慢養成,畢竟這是終身受益的好習慣。這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努力。

首先,父母要改變,畢竟孩子大了,他有自己的思想,他不認同你,你也沒有辦法。我們無法改變孩子時,先改變自己。

第一,要改變說話方式。和孩子說話時,注意不嘮叨,有事說事。比如,孩子下午玩手機很長時間,你說話時要尊重事實:你今天下午玩手機兩個多小時,放下手機休息一下。這樣孩子不能反駁你。如果你說:整天就知道玩手機,就沒見你學習有這樣上心。孩子不和你爭吵,說明是好孩子。

第二,和孩子商量制定計劃,讓孩子起主要作用。充分尊重他的意見。要讓孩子把計劃寫下來,放在他時時看得見的地方。不過,由於他自己管理能力不強,你和他商定,你可以提醒他。

第三,計劃制定後,剛開始孩子肯定會執行。只要他執行了,就表揚。書上說,塑造孩子良好行為,是他做對事的時候。即使他有一次沒有按照計劃執行,也不用生氣。只要心平氣和地提醒他就可以啦。千萬不要對他喊:你就是不自律。

我兒子上大四,雖然不是最優秀,但是教育他的過程沒有痛苦,別人說我家孩子自律,感覺好像是天生。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從小無論做什麼事,制定計劃他都參與,他制定他遵守。漸漸地,他成了自律的孩子。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如何做,推薦讀書《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和《叛逆不是孩子的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