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鬆錦之戰明軍的敗因和此戰的影響有哪些?

浩學史


不請不來,感謝!我來回答

背景

松錦之戰是崇禎時期遼東明軍與清軍一場決定性戰役。此戰歷經兩年明軍慘敗,明軍極力打造的遼東九邊精銳損失殆盡從此明軍退守山海關。

明軍為什麼損失如此慘重呢

其一;明朝內部腐敗。

明朝末年,內部早已腐敗不堪,國家動亂,百姓苦不堪言,揭竿而起,國庫空虛軍事糧草難以為繼,致使明軍裝備不足,雖看上去人多勢眾但戰鬥力大大降低。

其二;指揮不協調,盲目催戰。

經過十幾年惡戰明軍畏懼清軍早已滲透全軍,野戰明軍弱而清軍強,在未了解實際情況的前提下,盲目催戰正中圈套,有些將領不戰而逃,致使十萬大軍被清軍包圍。

其三;內部不和。

薊遼總兵洪承疇與監軍張若麟意見不和導致明軍內部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是進攻還是守城始終搖擺不定最終延誤戰機,最後洪承疇甚至被剝奪指揮權。

其四;軍隊風氣不正,畏懼者貪生怕死

許多將士貪生怕死,未戰先怯,更有甚者敵軍剛到直接投降如總兵王樸,或者故意畏縮不前不敢救援如兵部侍郎範志完,等等一系列事件讓本就急需固守待援的洪承疇最終被俘。

其五;清軍的戰鬥力,戰術,戰法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皇太極親自率領清軍總結了前幾次攻打錦州失敗的教訓後,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步步為營,圍點打援,緩慢蠶食等等…使得遼東明軍被各自困於孤城彼此不能相互照應,最後被各個擊破十幾萬明軍損失殆盡。

松錦之戰對於雙方的影響

松錦之戰使得明軍元氣大傷,明朝舉全國之力打造的遼東鐵騎付之一空,同時也標誌著明朝在遼東的防禦體系徹底崩盤。

明朝的遼東防線被迫退守到山海關,清軍對於明朝壓力進一步增加。

反觀清軍松錦之戰後清軍實力大增,對明朝的軍事壓力越來越強,並把軍事前線推到錦州前線,進退自如,而明軍內部早以是狼煙四起無力增兵遼東,遼東最後只剩下山海關的吳三桂不足四萬的殘兵敗將。


外太空的首富


松錦大戰背景介紹

松錦之戰,由皇太極發動,明清雙方各投入十幾萬大軍參戰,從公元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軍圍困錦州城起,到公元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松山城被清軍攻陷,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止,戰爭共經歷了兩年,以明軍慘敗告終。此役是明清雙方最後的關鍵戰役。在此戰役中反映尤為突出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不知兵事,盲目催戰

當時崇禎皇帝、尚書陳新甲等人,偏信“原屬刑曹,本不知兵”的監軍張若麒輕敵冒進之言,一味催戰。因此,洪承疇“輕進頓師,進不能突圍,退不能善後,形見勢絀,遂使重臣宿將選率驍騎,十萬之眾,覆沒殆盡”。

沒有統屬,督監不和

薊遼總督洪承疇根據關外兵力和守將祖大壽“逼以,毋輕戰”的意見,主張且戰且守,步步為營,逐步向前推進以解錦州之圍。而監軍張若麒卻反對,“振臂奮袂,扶兵之勢,收督臣之權,縱心指揮”,於是明軍“但知有張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無可為矣”。總督和監軍兩者互相掣肘,明軍不知所從

指揮失誤

洪承疇雖然精通兵家權謀,由於考慮到個人的得失安危,所以屈從於陳新甲、張若麒等人的權勢。當“陳新甲趣之,未免輕進以頓師”時,他就孤軍深入;當“張若麒惑之,倏焉退師以就餉”時,他就率軍南逃。因此,洪承疇在指揮作戰上,表現出猶豫和動搖,這就必然導致明軍失敗。

將官棄戰怕死

明軍在松山與清軍對陣時,兵員和火器都勝於清軍,本應決一死戰以解錦州之圍,但是一些明軍將領畏死,卻棄戰南逃,如總兵王樸為了自己活命,不顧全軍安危,違約先遁,造成明軍松敗。又如明廷為了解救洪承疇,命順天巡撫楊繩武、兵部侍郎範志完率軍赴松山解圍,可是“皆斂兵不敢出”。

此戰後的影響

空前慘烈的松錦大戰結束了,以明的慘敗告終。對於此戰的巨大影響,明末清初著名歷史學家談遷一語中的:“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御,而廟社以墟矣!”

   這次松錦大戰失敗,致使關外明軍精銳盡喪,松錦杏三城俱失,不僅讓明朝數十年的關寧錦防線盡毀,更給明軍主力以毀滅性的打擊。使大明帝國的有生力量消耗殆盡,從此,明王朝再也沒有力量對付自己的內外敵人了。

如果把一個王朝比作一棟房子,朝廷是房頂,百姓是地板,那軍隊,就是支撐起房子的牆面。而松錦之戰,則讓大明王朝這棟本就已經搖搖欲墜的房子,徹底失去了賴以支撐的承重牆。此戰過後,明朝的滅亡已經不可挽回,只剩時間問題了


左史右經


松錦之戰是清軍“剪枝伐樹”的一次大勝利,是松山之戰、錦州之戰的統稱。松錦之戰是薩爾滸之戰後,又一次關鍵性的戰役,對明清雙方的存亡都有重要意義。

松錦之戰爆發的背景

皇太極在寧錦之戰失敗後,並沒有灰心喪氣,而是吸取教訓,為下一次的勝利積極做準備。在此後的10餘年間,清軍先後征服朝鮮、蒙古,化不利為有利。原先對清軍形成弧形包圍的態勢,如今卻轉過頭來形成對明的弧形鉗制。

明朝的兩條臂膀,已經被清軍斬斷,戰略上極為不利。而清軍一直積極進取,統一了黑龍江流域,增強了自己經濟和軍事上的力量。更嚴重的是,清軍衝破了原先海上防勢,進而對明朝的京津、登州、萊州形成威脅。

鐵騎如雲,加以蒙古軍士,即取天下,亦有餘力。

在這種背景下,清軍對明朝的作戰時機趨於成熟。而皇太極也吸取了以前的教訓,認為以前突入明朝內部,卻不能佔有尺寸土地,都是因為山海關的阻隔。而要攻破山海關,則必須取得關外四城。為此,皇太極做了極為充分的準備。

皇太極首先把義州作為自己的補給基地,此處距錦州只有九十餘里,且土地肥沃。皇太極命令鄭親王濟爾哈朗,在此地邊築城邊耕種。而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皇太極又從朝鮮運來大量糧食,從蒙古購買1萬匹良馬。此外,清軍還打造了六十餘枚大炮,招募了一批善於攻城的勇士。可以說,清軍對此一戰,勢在必得。

而明朝也清醒地認識到,要保住北京,必須先保住山海關。而要保住山海關,便要保住橋頭堡錦州。此戰對明清雙方的意義都非常重大。因此,大戰從崇禎十三年(1640年)一直持續到崇禎十五年(1642年)。

松錦之戰的過程

崇禎十三年四月,採納了大臣意見的皇太極,命令濟爾哈朗等人立即包圍錦州。月底,皇太極甚至親自趕往前線。清軍包圍錦州之後,把周圍的莊稼全部割掉,以此讓明軍的糧餉匱乏。此前打造的紅衣大炮,被用來摧毀明軍周圍的防禦措施,讓錦州成為孤城。

為了不使明軍得到喘息的機會,清軍輪流作戰、耕種,以三個月為一個期限。到了1641年,皇太極又帶來4萬大軍,實行更加嚴密的封鎖。此外,皇太極還派手下招降明軍中的蒙古士兵,藉此分化守禦力量。

面對清軍的步步緊逼,明朝派出督遼總督洪承疇前去救援。在1640年,洪承疇已經出關,他命令祖大壽、吳三桂防守杏山,並在不久後大敗清軍。到了十一月,洪承疇到達寧遠,調整策略,積蓄糧餉。

為了彌補兵力不足,洪承疇又向朝廷請調7萬士兵前來增援。然而皇太極前期的招降策略開始起作用,祖大壽手下的蒙古將士開始秘密投降濟爾哈朗。內、外夾擊之下,錦州城危在旦夕。崇禎眼看情勢危急,派吳三桂等人率領13萬大軍前去支援。

不過在對敵戰略上,崇禎和洪承疇發生分化。洪承疇認為應該步步為營,打持久戰。然而兵部尚書陳新甲卻認為應該速戰速決,且此建議得到崇禎首肯,派人催促洪承疇快速進兵。前線大將受後方皇帝遙控指揮,已經埋下了隱患。

好在明軍初期佔據了優勢,大敗清軍,洪承疇軍和錦州形成犄角之勢,清軍被迫轉攻為守。失利的清軍向皇太極求救,清軍援軍到達後,開始尋機和明軍作戰。

但洪承疇在此地的佈防,卻出現了巨大紕漏。洪承疇在乳峰山、松山城之間挖掘壕溝,其優勢兵力也擺到了前陣。但與此同時,明軍的後陣卻防禦虛弱。這個弱點被皇太極敏感捕捉到,於是清軍截斷明軍退路,挖掘壕溝把明軍包圍在松山。

而且,皇太極派人先奪取了明軍在筆架山上的糧草,明軍有被一斷為二的風險,於是洪承疇把兵力收縮在松山城內。因為糧草的丟失,明軍對是戰是和也產生了分歧,許多人主張退回寧遠補充糧草,其實是膽怯畏戰。洪承疇對此也產生動搖,放棄保衛錦州而選擇突圍。

只是,尚未等到突圍時間,明軍已經爭相逃竄。在此過程中,明軍互相踐踏,潰不成軍。而皇太極顯然對此有所預料,派兵追擊逃跑的明軍。

明軍竄走,瀰山遍野,自杏山迤南,沿海至塔山一路,赴海死者,不可勝計。

明軍膽怯畏戰,撤退毫無章法。最終是吳三桂等人逃到杏山城,監軍張若麟由海上逃到寧遠城,只有洪承疇、曹變蛟、王廷臣退回松山,松山已成孤城。

而逃入杏山的明軍,卻又直接逃跑,往更安全的寧遠城退去。皇太極準確捕捉到了這個信息,派清軍預先埋伏。等到吳三桂等逃兵進入清軍伏擊圈後,軍士全部被殲,吳三桂等將領隻身逃脫。此次伏擊戰,清軍大勝,殲滅明軍五萬多人。

清軍趁此大捷,加緊了對松山、錦州的攻打。而洪承疇此刻,想要出擊卻力量不足,想要防守卻糧草不足。而且松山是四周高,中間低,對於防守更是不利。此時的明朝內部,則因為需要鎮壓農民軍起義,再也無力派兵前來救援。

被圍在城內的明軍,很快便糧草短缺,殺戰馬甚至人相食。洪承疇雖然組織幾次突圍,終以失敗告終。在這種背景下,守城副將夏成德密謀投降,裡應外合之下,松山城被攻破。王廷臣、曹變蛟不屈而死,洪承疇被俘後不久,便投降清軍。

清軍攻佔松山,錦州孤立無援。清軍在全力攻打的同時,又派出祖大壽的弟弟前去勸降。在被圍困兩年後,糧盡援絕的祖大壽獻城投降,錦州陷落。後來,清軍用紅衣大炮轟擊杏山,杏山將領不支,亦開城投降。至此,松山、錦州、塔山、杏山全部失陷,寧錦防線全線崩潰。

明軍失敗的原因及影響

松錦之戰的影響是深遠的,可以和明軍薩爾滸大敗相提並論。而明軍之所以在此戰中戰敗,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戰爭的態勢已經發生轉變。清軍吸取了以前的經驗教訓,先打下蒙古、朝鮮,明朝兩翼被剪除,戰場態勢已經發生反轉,勝利的天平已經朝著清軍傾斜。

第二,明軍怯戰普遍。從上面的戰爭經過我們知道,明朝的許多將士對清軍普遍有畏怯的情緒,往往未戰先怯。而反觀清軍,卻是士氣高昂,準備充分。清軍雖然屢有失敗,可很快就捲土重來。而明軍往往是在逃跑過程中被敵人殲滅,真是十分憋屈。

第三,將領的權威不夠。作為督遼總督的洪承疇,其本人的權威是不足的。後方受制於崇禎皇帝和兵部尚書,前方又受制於朝廷監軍和手下將領。權威不足,則使得洪承疇面對戰爭的時候往往猶豫。但戰場上瞬息萬變,一個猶豫的念頭便可能造成失敗的後果,而洪承疇臨戰猶豫的毛病是十分突出的。

第四,紅衣大炮極大地改變了戰場形勢。火器本來是明軍的優勢,現在卻受制於清軍的紅衣大炮。塔山、杏山之戰中,清軍的紅衣大炮都發揮了極大作用。而反觀明軍,坐擁火器而不知運用,失敗便在所難免了。

第五,戰爭的水平遠遜對方。在整個過程中,清軍最高統帥皇太極,對戰場的走勢可謂洞若觀火,好幾次能料敵先機。而反觀洪承疇,既因為本身能力,又受制於明朝領導體制,在戰爭水平上落後皇太極一個段位。對於敵人招降以及敵情的判斷上,洪承疇有些懵懂無知的感覺。

經此一役,清軍得到山海關以外的大片地區,為入主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對於明朝來說,寧錦防禦線的全線潰敗,大大加速了明朝滅亡的速度。清朝的乾隆皇帝,對此有深刻的認識。

太祖一戰(薩爾滸之戰)而王基開,太宗一戰(松錦之戰)而帝業定。

縱觀兩次大戰後,明清的運勢、實力消長,乾隆對這兩次大戰的影響評價是合適的。


飛熊說歷史


松錦之戰,又稱松錦大戰,是由皇太極發動,在明清之間歷時兩年多的大會戰,也是明清雙方的關鍵一戰。

明清雙方各投入十幾萬大軍,從清軍圍困錦州城開始,到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為止,以明軍慘敗告終,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

首先是當時崇禎的瞎指揮。

外行領導內行最要命,由於財政吃緊,崇禎又不通軍事,他命令洪承疇提前出關口,祖大壽卻龜縮回錦州,兩路明軍不能協同作戰,結果被清軍所趁。

其次就是上下級關係不明確。

現場的指揮只能有一種聲音,但當時參戰的兩個大將領祖大壽和洪承疇卻意見不和,導致政令不行,在戰鬥中部將和士兵不知所措。

再次是後勤保障工作的缺失。

在與清軍的作戰中,明軍屢屢因後勤補給的缺失而無心戀戰;而在大後方的朝堂上,結黨營私、貪汙腐化橫行,政府財政嚴重赤字。

最後是官兵的貪生怕死。

明朝軍隊之中,有很多貪生怕死之徒,在突圍過程中就出現過潰逃,喪失了戰鬥力的軍隊在清軍的鐵騎下任人宰割,而被俘後很多將領(包括洪承疇、祖大壽)都選擇了投降,主將尚且如此,更何況士兵,明軍的戰鬥力由此可見一斑。

另外,不可否認的是,滿清作為新興的政權,他們的士兵有著更強大的戰鬥力,他們的將領也更渴望著建功立業、馬踏中原,而滿清的君主則更是野心勃勃。

綜上所述,明軍的失敗已經是命中註定,再無轉機。

而在松錦之戰後,明朝的軍事力量被大大削弱,對外沒有能力組織起對清軍的有效反擊,對內無力鎮壓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

山海關外,明朝也僅剩下了寧遠一座孤城,關寧錦防線徹底被摧毀,國內時局混亂,東林黨忙著爭權斂財,儘管有天子守國門,卻也無法承受清軍南下的鐵蹄。


十八街亂麻花


松錦之戰,是明清之間最後一次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略大決戰,雙方各自投入十多萬兵力,經過三年多的浴血爭奪,遂以清勝明敗而告終,從而為清入關建立全國政權奠定了基礎

一、松錦之戰敗因分析

皇太極於1639年二月發動了戰爭,一開始的戰略目的是攻打錦州,然而因“防守甚牢”,沒有得手,清先鋒攻城,折損頗多,在這種失利的情況下,皇太極放棄了攻堅的意圖,決定駐紮在錦州城外,開始屯田,鐵了心“外築土城,且挖坑塹,以為久住之計。”

面對錦州被圍的戰略被動局面,明廷內部“朝議兩端”,以兵部尚書陳新甲為首的一批京官,認為“兵多餉艱”,主張深入速戰,而以薊遼總督洪承疇為首的管我啊將領,認為“眾寡不敵”,主張“且戰且守”。

崇禎的態度不明確,但從後面的表現來看,明顯是支持後者。這便是松錦戰敗的第一個重要原因:崇禎的態度有問題。

速戰速決當然是朝廷財政困難下最優的選擇,戰事拖得越久,耗費的錢糧就越多。但是,喪失關外大片土地的明軍,野戰根本不是清軍的對手,想要速戰速決,除了找敵軍主力野戰之外,沒有其他可操作的辦法,然而,這種戰法,等於是去送死。

洪承疇奉命出兵,在前期,依然可以按照他自己“且戰且守”的方式與清軍周旋,說白了這種戰法就是跟清軍“耗”,打持久戰,不作戰略決戰,看誰先撐不住退兵。

沒過多久,崇禎派職方司郎中張若騏赴寧遠監軍,隨後又命綏德知縣馬紹愉出關贊畫軍務,實際上就是派這兩個人去了解軍情。可這倆人都是陳新甲的追隨者,主戰對清速戰。倆人到了前線一看明軍有所小勝,於是上書“邊兵可戰”,崇禎“遂不用承疇持久之計”,於是傳旨催戰。

洪承疇迫於朝廷的旨意,於是只能在寧遠誓師馳援錦州,僅兩天時間久挺進到錦州城郊乳峰山一帶。明軍的突然殺到,令清軍大駭,年輕的多爾袞倉促應戰,清軍人馬死傷甚多,不得不退兵六十里,並且上書皇太極請援。

是的,戰爭進行到這裡,明軍並沒有敗象,反觀清軍此時才是有點棘手。擺在皇太極面前的問題是,繼續打下去,還是撤退。

繼續打下去,就需要繼續增兵,要把八旗全部壓上去,畢竟洪承疇的援軍至少在7萬以上,而就此撤兵,圍了那麼久的錦州無功而返,十分不甘心的同時對自己的威信打擊也是蠻大的。

“聞之憂憤嘔血”的皇太極等不到病癒,於是帶著最後本錢,親赴錦州前線,尋機於明軍決戰。皇太極已經下定決心要吃掉洪承疇這支援軍。

皇太極到了前線,多爾袞建議建雲梯攻錦州城而不管洪承疇,而皇太極反覆觀看地形後的決定是斷松山之路,把明軍給團團圍住。

起初,雙方之間挑戰各有勝負,但明軍被圍,士氣低落,而洪承疇想要突圍,卻發現道路斷絕,根本突不出去,於是只能召開軍事會議,研究作戰方案。明軍將領多畏懼而不敢戰,洪承疇遂放棄與清軍決戰以解錦州之圍,兵分兩路突圍。

這個坑爹的突圍計劃更加動搖了渙散的軍心,早就想著跑路的諸將,根本沒按照約定時間突圍,而是各自脫離計劃自行逃跑,造成的結果是“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弓甲遍野,遙望火光,謂敵兵在前,走還,迂伏,大潰。”

沒錯,明軍最終的失敗,不是敗在戰鬥力上,而是敗在了“突圍”變成了“亂七八糟的逃跑”,主力在逃跑的路上被清軍一直追到了海邊而滅!隨著明軍主力的不戰而潰,松山、錦州、杏山相繼失守,松錦之戰以明軍完敗而劃上了句號。

明軍為何敗?原則主要有這麼幾點:

1、中樞戰術與主帥戰術相左。陳新甲作為兵部尚書,因為了解崇禎在失敗之後慣於委過於人的性格特點,為了保住自己,不得不主張與清軍速戰速決,而崇禎在之後也同意了這一戰術。究其原因在於,明軍最後主力集中在遼東的時候,李自成死灰復燃,越演越烈,已經威脅到帝國的統治根基,明軍急需解決遼東戰事,去鎮壓農民軍。

雖然李自成的農民軍威脅甚大,但洪承疇的戰術佈置已經堅持了一年之多,中途改弦易轍,對戰局是相當不利的,首先就會導致軍心不穩,其次也會忙中出亂,給敵軍可乘之機。倘若中樞能夠繼續“且戰且守“的策略,與清軍打消耗,最終也能耗得清軍撤退,從而以最小的代價解除錦州之圍,避免了與清軍做戰略決戰。

2、洪承疇對戰局的判斷失誤,進退失據,最終造成了明軍徹底的失敗。洪承疇兵進松山後,面對多爾袞尚能一戰,似是打算與清軍決戰,但他沒有考慮到清軍援軍的問題,具體點來說,就是洪承疇對敵軍虛實把握得不夠,沒有意識到多爾袞之部並非清軍全部軍事實力,以至於皇太極主力趕來,最終把明軍給圍在松山。

松山之圍,是明軍徹底喪失決戰主動權的開始。倘若明軍不以松山之地與清軍對峙決戰,而是尋機繞道攻擊清軍圍城薄弱之處,師進錦州城,以錦州城之堅固,清軍也並無多少勝算。

3、松山被圍後,明知軍心不可用,還分兵突圍。早已打算逃脫的諸將根本不按照計劃走,致使明軍主力在逃命中被清軍從容消滅。明軍將帥之間的信任度,諸將對帝國的忠誠度,以及對清決戰的戰鬥意志都十分薄弱,這些因素夾雜在一起,使得這場決戰,成為了清軍單方面的決戰,

二、松錦之戰的影響

在戰爭爆發之前,明陝西道御史米壽圖曾說:“關外之存亡,神京之安危,決於一戰”。明清之興繫於關外諸城之得失,這確實是明朝無法迴避的決戰。

明廷始終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次戰略決戰,儘管它已經把所有能夠野戰的機動部隊都給派上去了,但從中樞到將官,大家都沒有抱著決戰的態度來打這一戰。

松錦決戰的失敗,至少造成了這麼兩個可怕後果:

1、關寧錦防線的徹底瓦解,明軍只能依託山海關苟延殘喘,關外之地盡失。山海關缺少戰略防禦的縱深,清軍可以隨時以傾國之力來攻山海關,以山海關之兵力,根本守不住。這對清軍後來入關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清軍入關,此刻,只欠缺一個機會,一個可以一口氣吃下明朝,而不會被噎死的機會。

2、明軍野戰機動部隊全軍覆沒。這意味著,短時間內,明軍再沒有能力組織起一支有經驗的野戰部隊,遼東防線不能再覆盤,而面對日益壯大的李自成也無能為力。可以這樣說,正是松錦之戰的失敗,使得李自成在短短几年時間裡無人可制,最終攻破北京城,滅亡大明朝。

總而言之,松錦之戰,關係明清之間國運,明朝贏了的話,清軍只能退回去再次蟄伏,同時也可以折回中原戰場收拾農民軍,贏得喘息的機會,至於還能活多久,這就不好說了;清軍贏了話,結果也正如歷史發展的那樣,成全了李自成,也成全了多爾袞,當然,也成全了松錦之戰中唯二損失不大而跑回山海關的吳三桂。


江畔初見月


松錦之戰是明崇禎十三年到十五年皇太極為打通明朝關寧錦防線發動的戰役。

松錦之戰經歷兩年,以明軍慘敗告終,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精銳邊軍損失殆盡,僅剩三萬遼東鐵騎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明朝在關外的城池除寧遠城外悉數陷落。

清朝在皇太極的統治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努爾哈赤統治的後金政權僅僅想佔據遼東,到皇太極時候已經放眼關內,欲統治中華大地,關寧錦防線如鯁在喉,是必須要打破的。

薩爾滸戰役奠定了後金獨霸遼東鎮的基礎,松錦之戰奠定了清軍入關的基礎,此戰將明軍精銳邊軍一掃而空,從此明朝再也沒有能力遏制清朝了。

敗因:1,沒有統一的號令。八位總兵,居然大部分,擅自率領本部盲目突圍!明軍的戰場紀律有嗎?不敗才怪!2,崇禎一再催戰。老想速戰速決勝利了,省的再籌集軍餉、軍糧。為什麼不想想,大敗了,明軍九邊就沒有守軍了。3,滿清八旗統帥和大將,身經百戰,戰鬥意志堅定、多謀善斷。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八旗軍,吃苦不當回事、能征慣戰。號令統一。4,尤其不為人注意的致命一點,滿清及其善於收攏降將!尤其可怕的是,大量與八旗軍征戰多年的敵方大將,誠心誠意的投降。最為可笑的是,左良玉死後,其部隊八十萬人,投降了一萬人的阿濟格所部!還有毛部,耿精忠尚可喜投降,把重型火炮技術送給清軍。後來在攻克大城市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以及松錦之戰的明軍統帥洪承疇,投降清軍,在統治中借鑑成功經驗!洪承疇帶路黨的巨大作用!後面張獻忠犧牲後,孫可望李定國擊斃清軍尼堪親王!但孫可望的投降,瓦解了李定國!5,滿清徹底征服了蒙古黃金家族,黃金家族獻出了信物,滿清戰鬥力確實強大!



當代曹植


敗因:1,沒有統一的號令。八位總兵,居然大部分,擅自率領本部盲目突圍!明軍的戰場紀律有嗎?不敗才怪!2,崇禎一再催戰。老想速戰速決勝利了,省的再籌集軍餉、軍糧。為什麼不想想,大敗了,明軍九邊就沒有守軍了。3,滿清八旗統帥和大將,身經百戰,戰鬥意志堅定、多謀善斷。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八旗軍,吃苦不當回事、能征慣戰。號令統一。4,尤其不為人注意的致命一點,滿清及其善於收攏降將!尤其可怕的是,大量與八旗軍征戰多年的敵方大將,誠心誠意的投降。最為可笑的是,左良玉死後,其部隊八十萬人,投降了一萬人的阿濟格所部!還有毛部,耿精忠尚可喜投降,把重型火炮技術送給清軍。後來在攻克大城市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以及松錦之戰的明軍統帥洪承疇,投降清軍,在統治中借鑑成功經驗!洪承疇帶路黨的巨大作用!後面張獻忠犧牲後,孫可望李定國擊斃清軍尼堪親王!但孫可望的投降,瓦解了李定國!5,滿清徹底征服了蒙古黃金家族,黃金家族獻出了信物,滿清戰鬥力確實強大!


平淡快樂888


松錦之戰是明崇禎十三年到十五年皇太極為打通明朝關寧錦防線發動的戰役。

松錦之戰經歷兩年,以明軍慘敗告終,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精銳邊軍損失殆盡,僅剩三萬遼東鐵騎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明朝在關外的城池除寧遠城外悉數陷落。

清朝在皇太極的統治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努爾哈赤統治的後金政權僅僅想佔據遼東,到皇太極時候已經放眼關內,欲統治中華大地,關寧錦防線如鯁在喉,是必須要打破的。

薩爾滸戰役奠定了後金獨霸遼東鎮的基礎,松錦之戰奠定了清軍入關的基礎,此戰將明軍精銳邊軍一掃而空,從此明朝再也沒有能力遏制清朝了。

明軍在此戰的敗因:

1、明廷催戰,如同薩爾滸戰役明廷催楊鎬出戰一樣,明廷在此戰又催促明軍出戰,這是因為明朝的最高領導人崇禎和兵部尚書陳新甲皆不知兵,盲目自大,輕信監軍讒言,輕信監軍一直是明朝弊端。

2、督監不和,薊遼總督洪承疇與監軍張若麒不和,明朝的監軍帶著光環監軍,總是想壓武將一頭,和洪承疇一直不和,處處作對,甚至讓明軍只知有監軍,不知有總督,洪承疇不能指揮軍隊。

3、指揮失誤,洪承疇受監軍制約,處處受到掣肘,且過多考慮個人得失,指揮失常,進退失據,將軍隊帶入險境,戰不能戰,一退全軍就散了。

4、訓練不精、明軍的衛所制度導致平時軍士訓練不精,各部臨時湊到一起,戰力非常弱。

5、武器落後,倉促出兵,火器攜帶不便,火炮口徑偏小,導致明軍火器還不如清軍火器犀利。而冷兵器和甲冑,明軍一直落後於清軍。

6、貪生怕死,明軍將領貪生怕死,打不贏又跑不掉的狀態下往往就獻城投降,忠君愛國早就被棄置一邊,洪承疇、祖大壽、祖大樂就是最鮮明的例子。

7、糧道被劫,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後勤是戰爭的保障,官渡之戰袁紹的失敗的原因就是被曹操燒了烏巢的糧草。而此戰如出一轍,明軍在筆架山的糧草也被清軍給劫了,促使明軍迅速潰敗。

8、戰略戰術落後,明軍沒有懂軍事的人才,從來沒有認真研究過後金、清朝軍隊的特點,並針對清軍的特點制定合理的戰略戰術,從萬曆四十六年後金攻撫順克清河,一直到清朝入關,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的軍事人才能研究出必勝清軍的戰略戰術,只熊廷弼還有點樣子,其餘竟然都是飯桶、大炮。




早起太費勁


松錦之戰,失敗的直接原因就是洪承疇指揮能力欠缺,被皇太極抓住了弱點,一招撂倒。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清軍首先在易州屯田,引起了明軍的警覺,雙方衝突不斷升級,最終演變成了全武行,清軍一怒之下圍了錦州,洪承疇奉命解圍。鑑於清軍強大的野戰能力,洪承疇有點兒虛,就不斷要求朝廷徵兵,崇禎就調京營、宣府和大同等各處兵力增援,戰爭規模越來越大。

洪承疇把軍隊抱成一團,仗著兵力優勢不斷地擊敗清軍,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

皇太極當時正生病,可能是高血壓加重了,一直流鼻血,他一看形勢不對,顧不得身體不好,端著一隻碗接血一口氣跑到錦州城下親自指揮。他很快就看出來洪承疇用兵的缺點,所有的兵力抱成一團導致頭重腳輕,被他順勢切斷了糧道,然後明軍就炸營了,王樸、吳三桂首先逃跑,最終導致全盤皆輸,明朝精銳損失殆盡,洪承疇自己也被俘投敵。

失敗的深層次原因是兵部尚書陳新甲瞎指揮,打亂了洪承疇的部署。

洪承疇在遼東集結十三萬兵力,每天耗費的糧草數額巨大,朝廷根本負擔不起,陳新甲和崇禎都壓力山大,不斷催促洪承疇速戰速決。特別是陳新甲,在幾百裡之外的廟堂上制定了一個完美的計劃,崇禎竟然聽了,洪承疇的壓力就更大了。

其實洪承疇知道他合兵一處的缺點,之所以選擇出擊並不是沒考慮到皇太極要劫他糧道這個問題,他當時的打算是來一次快速行動,做個樣子給皇帝看,快打快撤,三天之內就回軍,賭的就是皇太極反應不過來。

悲劇的是,皇太極就是這麼牛逼,就這麼一丁點機會就被他抓住了。

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明朝督師對軍隊的控制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洪承疇手下八鎮總兵,只有曹文昭、左光先是他的嫡系,可以如臂指使,其他人諸如馬科、唐通、王樸、吳三桂等人屬於給面子型,有好處就聽,沒好處有選擇性地聽,這樣的軍隊打順風仗還行,要是打這種逆風仗,根本不用考慮。所以,在遇到糧道被劫這種最危急的情況時,以王樸、吳三桂為首的軍頭們便一鬨而散了。

最後,歡迎朋友們關注我的第一部長篇穿越小說《明末最靚的仔》,裡面有詳細論述。


沉小渣


洪承疇只不過是很應景的背鍋俠

松錦之戰開始於清軍圍困錦州,結束於松山城被清兵攻陷,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戰爭共經歷了兩年,以明軍慘敗告終,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三萬殘兵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之後明朝在關外的城池悉數陷落,關外鐵騎被殲滅殆盡, 僅剩孤城寧遠。

很多人都會說是洪承疇指揮無能,我是不同意的。

洪承疇可不是花拳繡腿的庸腐之人。人家可是一位才子與軍事才能並濟的實幹家。不是靠關係,或者明朝盛行的賄賂,加官進爵的。萬曆四十四年,洪承疇獲得進士出身,開始出仕並一路高升為陝西督糧參政(從三品,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

並且在其做副省長第二年的時候,起義軍攻韓城,因城中無將,被派去剿滅這股起義軍。洪承疇一戰成名,斬敵三百餘人。後被任命延綏巡撫。在上級楊鶴被罷官,走馬上任陝西三邊總督後,洪承疇改楊鶴的“邊剿邊撫(誘降)”為“全力清剿”、“以剿堅撫,先剿後撫”方針,大力剿匪。而且不僅剿匪,且並殺降。當時被其殺掉的投降流寇多達數萬。明朝多次對“賊軍”剿而不死,就是因為很多起義軍詐降。由此可見,洪承疇在這方面是頗有軍事遠見的。雖說殘忍,但是沒有非常手段,何以治匪?

同時對於流竄的遊擊性質的起義軍,採取以重兵包圍起義中心地區,實施重點進攻,集中優勢兵力,全面圍剿,為崇禎帝擊敗了眾多的起義軍。有名的起義軍領袖,張獻忠,羅汝才,李自成等皆是其手下敗將。其軍事才能可見一般。

他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從來不單一思想作戰,根據敵人的特點,短板,所處地區形勢等,為敵人量身定做作戰方案,所以他一直遊刃有餘,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有很多人說戰役的失敗是洪承疇是指揮失誤,猶豫導致的會戰失敗,我是很不同意的,所以我在這裡重點提出我的意見。一個雖然從文起步,但是你看他的軍事成長曆程就能知道,從軍早年一直與起義軍在打仗,成長起來的軍事長官,你憑什麼來說他是此戰的失敗原因呢?就連皇太極,這麼不可一世的天人,都對他恩禮有加,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他的才幹。他是該被肯定的一個人,而不該做個背鍋俠!


那麼松錦之戰敗在哪裡,此敗給明朝帶來了什麼後果

我認為敗於三個重要的原因。

第一個就是遇到了審時度勢和百折不撓的皇太極,他善於總結失敗,並汲取教訓,不斷成長,在第一次攻寧遠失敗後,做足了準備,在寧遠城外屯田,採用圍點打援,圍住錦州,利用八旗將士善於奔襲野戰,避免了不擅於的攻堅城池戰。其實洪承疇也是一位因地制宜的軍事統領,只可惜山外有山,他並不是皇太極的對手。幾次交鋒,雖有勝利,但最終還是被皇太極打敗了。

第二個就是明軍糧餉不足,崇禎帝急功近利。明軍開始是有機會和實力打敗清軍的,戰事剛開,是明軍先取得了勝利,並且一度打的清軍潰不成軍。如果實行且戰且守的持久之策,明軍是有很大希望獲勝的。但是由於明軍糧餉不足,越到戰事後期,軍心越是渙散,大家無心作戰,很多士兵將領失去鬥志。並且崇禎帝不顧戰事實情,一味催促進攻,決戰導致洪承疇冒進,也是無奈,最終失敗並被俘。

第三就是大明朝失去了民心。崇禎帝時期,腐敗嚴重,受災嚴重,起義軍四起,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國家岌岌可危。很多人參軍並不是為了保家衛國,守衛大明朝,只是為了不被餓死,不被流民所殺,戰鬥意志並不堅定。在戰役中,軍中有尚可支撐三日軍糧,仍有很多逃跑的將領就可見一二。

此戰過後,有兩個重要的影響。

一是明朝失去了關外除寧遠外的所有城池,完全喪失了對清朝的主動進攻權,轉入被動防禦階段。清朝隨時可以叩關入明,只需等待時機。明朝的大門已經對清朝敞開。

第二就是明朝損失精銳九邊軍,以及很多優秀的將領,吳三桂被圈在關外,洪承疇等將領被俘,軍事力量幾乎喪失殆盡!直接導致應對國內的起義軍毫無招架之力,加速了明朝的滅亡進程。

本人認為

其實崇禎帝也是沒有辦法,內憂外患,起義軍四起,並且限於糧草的侷限性,他不得不催促洪承疇發兵,急進,因為他耗不起,連年的征戰,國庫入不敷出,這次的出征已經是耗幹了他的老底,他拖不起,國內還有很多義軍在各地叛亂,他急切需要一場空前的勝利,鼓舞全國士氣,他不想他的大明朝亡在他的手裡,所以越是想勝利,就越催促,即使他知道不能急勝,但是他只能賭一把,寄希望於洪承疇,一直在國內久勝未敗的洪承疇,崇禎帝也未曾料想,會敗的如此慘痛。

也許崇禎帝是不得不派兵去解錦州之圍,他的心裡更關心的是國內的叛亂,崇禎帝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最多是兵敗退守山海關一線,等洪承疇回兵,剿滅國內叛軍,尤其是闖軍!但是天不遂人願,千算萬算,崇禎帝沒想到,自己的愛將沒得回來!

如果洪承疇能在京師一線防守,明朝的滅亡也許能再推遲很多年!


我是一別成久違。

感謝諸位閱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