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陌生人一律不給進!”安慶這個社區防控夠“硬核”


“我是來走親戚的。”

“你把你家親戚喊出來,有什麼事在這兒說。”

2月1日上午11點,市委暗訪組到宜秀區大龍山鎮永林社區檢查疫情防控工作,被疫情防控服務點的值班人員攔了下來。

當天下午,記者來到永林社區,也被“勸返”,並被告知:“陌生人一律不給進!”

“不放進去一個陌生人”

“你有什麼事?我們小區陌生人不給進!” 2月1日下午兩點多,記者來到大龍山鎮永林社區。一位戴著紅袖章、一手拿著體溫槍、一手拿著登記表的大爺一看到記者,就上前來盤問,把記者攔在了小區門口。

經過詢問,這位大爺是這裡疫情防控服務點的值班人員馬宏喜,和他一起值班的還有一位鄉鎮幹部和一位志願者。

記者隨後在小區門口蹲守了2個小時,見證了這個“陌生人不給進”的社區防控有多“硬核”!

看到一位小區居民騎著電瓶車回來,車上還放了很多東西。馬宏喜首先上去給他量體溫、填寫登記表。其他值班人員詢問車上是什麼東西,得知這家在搬家,車上的是被子。大爺說:“這些天最好不要搬了,在家待著,不要到處跑。”

一對夫妻騎車外出,依然是被要求量體溫、填登記表。然後被詢問出去幹什麼。得知他們是出去買口罩,馬宏喜千叮嚀萬囑咐:“買完口罩就回來,不要在外面待時間久了,沒有什麼事,不要出門了。”

“讓你來給花澆水?不用來了,回頭我們安排人去澆水。”看到一位陌生人要進來,值班人員老遠就把她攔在馬路邊……

兩個小時,對進出的所有人員,“守門人”們都一絲不苟地進行登記、測量體溫,苦口婆心地勸導大家“少出門”,對陌生人一律“勸返”。

“小區裡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我基本都認識,是不是陌生人看一眼就知道。”馬宏喜告訴記者,他今年59歲,是大龍山鎮永林村馬屋組的村民組長,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自從大年初三,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他們正式“站崗”以來,沒有放進去一個陌生人。


“陌生人一律不給進!”安慶這個社區防控夠“硬核”

24小時“站崗”嚴防死守

永林社區的小區是開放式的,有1000多人、300多戶居民。目前,經過地毯式排查,社區沒有武漢及湖北周邊返鄉人員,現在的關鍵就是防輸入。大年初三開始,社區按照要求對小區施行了封閉式管理,設置了疫情防控服務點,組建由鎮村幹部、鎮聘人員和志願服務者組成的值班人員,每天三班倒,24小時“守門”,嚴防輸入。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線,社區防控重在落實!在永林社區,記者發現,“硬核”的不僅僅是把市委暗訪組攔下來的“守門人”。

記者看到,小區門口擺放著 “關於安慶永林社區實行‘封閉式管理’的通知”的藍色宣傳牌,上面列出了包括進出測量體溫、訪客車輛一律不得進入、訪客必須出示身份證實名登記、外賣快遞中介等外來人員不允許進入等6條“實施細則”。

而在實際落實過程中,社區不僅嚴格執行通知上的規定動作,還有一套更嚴格的“自選動作”。

“來走親戚?那不行,有什麼事打電話到門口這兒來說。有什麼東西,讓他到這兒來拿。”馬宏喜說,同時,他們還規定居民開車出去要登記具體時間,並要在2個小時以內回來。“2個小時以後回來的,車子要停在門口進行消毒,開進小區以後,這輛車第二天就不允許出來了,主要是引導大家少出門、不要在外面待太久。”馬宏喜告訴記者。

嚴格的防控措施,也讓小區居民的防控意識大大加強。“這兩天出門的人少了很多,前兩天有七八十,現在只有40多了。” 馬宏喜說,他們還將繼續當好“守門人”,疫情一天不除,他們一天不退。“這是打仗,我們的敵人是看不見的,必須要嚴防死守,這是對國家負責,也是對我們自己負責。”馬宏喜說。

(胡云霞 安報全媒體記者 江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