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現有120萬放在銀行,按5%的月複利率存15年後,應該有200多萬,可以養老嗎?

拿回憶下酒啦


首先,月利率不可能達到5%,其次,不可能複利達到5%。從銀行存款角度來看,月利率如果達到5%的話,年利率就是5%×12=60%,這根本不存在。其次,年利率也沒有銀行存款能夠達到5%,更不存在15年長期存款和複利達到5%的存款了。因此,題主這個問題本身就無法成立。

應該說,題主本身根本不具備120萬存款,否則不可能不具備基本的利率的概念。也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很多人對利率和年化兩個指標無法理解,而銀行存款一般說“利率”多少;理財產品則一般說“年化收益率”多少。

利率是一個千分制的概念(對比題主所說5%而言),也就是專業叫“釐”的概念,所謂的幾釐,指 的是“月息”和“千分之幾”的意思。比如利率為3%指的是年利率為3%,而對應的月利率就是3%÷12=2.5‰!

而如果銀行說某大額存單利率為年化,或者理財產品利率為“年化”多少,意思意思也是上述算法。而比如“七天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為5%”則是如下算法:

5%÷12÷365這個值算出來的為日息。

因此,首先從利率和單位制角度糾正一下題主的提法和多數人對利率單位的誤解和銀行產品的故意誤導。很多人在取款和理財產品到期才和銀行爭論,事實上是自己不懂具體利率的“表述”方式,而銀行選擇性誤導共同的責任。

其次,從銀行理財產品或者存款角度,也不存在題主的“15年”和“複利”“5%”等所有的關鍵詞。

只能說,從個人自身具備投資或者理財能力,的確有可能做到連續15年,年化5%的收益率,從複利角度的確數額巨大。具體就不詳細解釋了,本身沒有多大意義。


屠龍刀fei0598


答案是肯定的。

在2019年把120萬元存進銀行,選擇五年定期存款,在最近5年內完全有可能達到25%的收益。這樣,5年之後的本息合計就會達到150萬元。

再往後呢,還會不會有年利率5%的存款產品?我的個人觀點是比較懸乎。保守點的話,按照3%的年複利計算比較好。這樣,15年之後的財富值就是201.58萬元。

到15年之後的2034年,不知道整個國家和社會還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我認為有200多萬應該可以滿足一個人養老所需,吃吃喝喝應該沒有什麼好擔憂的。

從消費支出數據來看,國家統計局發佈2018年的數據為——

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112元,增長6.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124元,增長10.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4%。

照此速度下去,15年之後的人均消費支出也不過是一年7萬元的水平,200萬元用來養老20年估計會綽綽有餘。

不過,這中間還會有一個醫療保障的問題。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信息,2018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經是77歲,不出意外的話15年之後會超過80歲。但是,還有一個信息說,我國老年人帶病生存的時間是8年。由此可見,老年人的醫療保障問題不容忽視,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解決老有所養和病有所醫,首選是社保,其次是保障型商業保險,最後才是依靠個人投資理財自力更生。為此,建議題主按照以上順序進行配置,可確保度過無憂的晚年生活。


顏開文


現有120萬存銀行,按照5%的利率既然,而且是月複利,意思就是這筆存款是大額存單為準,有種大額存單就是月結息,利滾利的存款模式。至於可以不可以養老要分情況而定,下面根據不同情況來分析。

首先來計算一下,120萬銀行存款,按5%利率月複利存15年,按照這種方法如果不復利的話15年後本息為210萬元。假如按照月複利的話,15年之後本息大約有230萬元左右,至於這230要元可不可以養老就要根據情況而定了。



第一種情況:15年後已經到了退休年齡

假如米現在是45歲,已經有120萬元,按照5%月複利存款,15年之後你剛好60歲。而在60歲手中有230萬左右,如果是這種情況是這筆錢足夠養老了。

假如在60歲之時,你同樣把這筆230萬元利息年利率5%存月結息的大額存單,每個月利息有9583元,每年有11.5萬元,每年有這個利息收入完全可以養老了。每個月有9583元的開銷生活已經過的非常充實了,完全足夠你養老了。

第二情況:15年之後還沒到退休年齡

假如說你現在是25歲或者30歲,15年之後你依舊只有40多歲,距離退休年齡還差一大截,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手中有230萬元,可不可以養老是不同情況而定了。

假如你是家庭的話,而且小孩子讀大學,或者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家庭還是有很大壓力的情況之下。留憑藉你這230萬存銀行吃利息顯然是不夠的,在這種情況之下選擇養老是錯誤的選擇,還是建議你安心上班賺錢,為你以後養老鋪路。

假如你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沒有任何壓力,已經有房有車,每個月開銷就是自己日常生活費,這種情況的話。手有230萬存銀行吃利息,儘管40多歲等著養老也是可以的,畢竟每個月有9000多元,這是一筆不錯的收入,只要不生大病的情況之下等著養老也是可以實現的。



綜合分析

根據上面針對不同情況進行了分析,15年之後120萬按5%月複利,可不可以養老,這個問題並沒有絕對答案。需要根據你自己年齡情況,自身開銷情況,生活質量如何,有沒有其他很大壓力,或者有沒有什麼重大疾病等等之類的情況。

每一種情況對於這個問題都是有不同的答案,但我個人認為,假如15年後你已經達到或者臨近退休年齡的情況,手有230萬吃利息是可以養老的了。如果15年後還年輕的話,建議你還是上班好,先不管可不可以養老,都建議你繼續上班賺錢為好,為以後養老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


老金財經


月複利??

月複利形式,月利率=年利率÷12。(是除以12個月,並不是開12次方!)你確定是月複利嗎?

如果是月複利的話,

先給你算一筆賬,有120萬放在銀行,按5%的月複利率存15年後,應該可以有:

120萬*(1+5%)^15x12=7820870000元。

15年後相當於擁有78億的本利和,別說養老了,都已經可以進入全中國富豪排行榜了。

所以,你大概率說的應該是年複利吧,年複利的話得到的結果就是:

120萬*(1+5%)^15≈250萬元!

按照你的意思,意思就是15年後,你應該進入了養老的年紀,那這個錢是絕對夠了!

250萬的話普通的存款利息可以達到4%左右,一年就是10萬,對於一個老人來說真的是足夠用了。

如果比較激進,買一些5%-6%的低風險理財,一年也有15萬左右的收益,更是可以獲得如魚得水了。

所以說,當你的年紀達到了40多歲,15年以後馬上要退休,進入養老了,那麼120萬的資金是夠多了。但是如果你的年紀是一個20-30歲的小夥子,那肯定是不行的。

要知道,未來的通貨膨脹率會一直保持一個高位區域,所以你的財富是會貶值的。

根據2017年的中國通貨膨脹率來看,目前中國的通脹率達到了7.5%左右的水準,銀行定存為4%左右。所以說,如果你只是做理財的話,每年還要面臨一個(7.5%-4%=3.5%)的貶值率!

那麼5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83萬的購買力;

1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70萬元的購買力;

2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49萬元的購買力;

3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34萬元的購買力;

5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16.8萬元的購買力;

因此,不同人,不同年紀,不同的養老標準。按照你的情況來看,是夠了!換成許多年輕人,可能就不一定咯!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財經背後更多的邏輯。

琅琊榜首張大仙


樓主您好,如果說有200萬的存款,那麼對於自己養老來說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為什麼這樣講呢?我們想想看一個人有退休金,退休金能夠拿到3000元的人算是比較高的,所以說咱們就平均退休金按照3000元來計算。那麼一年也僅僅只有36,000元我們就按4萬元來計算。因為還要考慮部分養老金的增長,所以說每年按4萬元來計算是比較合理的一個數值。

那麼我們退休10年之內按照4萬,來算就是40萬。10年以後那麼我們要按照5萬元來計算,那麼就是50萬,因為考慮養老金的正常增長。那麼再過10年也就是按照60萬來計算。那麼退休以後也就是60歲退休活到90歲,算是比較高壽的年齡了,這樣的話也就是150萬左右。所以說你擁有200萬的存款,100%可以保證你的正常養老,這個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我認為,拿存款當成養老是不切合實際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本身自己所參加的社保是可以獲得穩定養老金待遇的,並且這個養老金待遇,他得到的回報遠遠大於自己所交納的費用,所以說讓這部分錢參加養老保險絕對是花不了200萬的,因為一個人終身參加,30年也好,40年也好,每一年養老保險的交費大概也就是幾千塊錢,所以說也就交個幾十萬塊錢就可以獲得這麼高的一個回報,所以說參加社保獲得養老的回報是比較合適的,這部分錢我們可以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何樂而不為呢?


社保小達人


120萬按5%月複利存15年,到期本息有多少?

15年共有180個月,以月複利5%計算可得最終本息餘額為:

120萬×(1+5%)^180=782087萬。

意味著120萬存了15年成了78.2億元,足足翻了6500多倍,恐怖麼?

我想說,如果真有以月複利5%計息的產品給你推薦,這絕對是詐騙,他們看中的是你的本金,你想要15年後120萬變78.2億,那當然足夠養老,但是現實是不可能的,最終你一分錢也拿不到。

而題主所說,應該有200多萬,個人認為你所說的5%的利率應該指的年利率,如果以此來計算,15年後,本息合計約249.5萬元,這個結果還是與題主本意契合的。

那15年後249.5萬元是否足夠養老呢?

如今來看,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退休之後手頭能有個二三百萬來養老,已經是非常頂級的群體了。

想想現在的6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一般孩子已成年,幫扶著孩子買了房,結了婚,剩下個幾十萬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而以當前的通脹率來看,2017年7.5%,2018年3.3%,我們取箇中值也差不多5.4%,相比較5%的年化利率,還有個0.4%的差距,15年後的你的120萬在計入每年5%的利息增值後相當於現在的113萬的購買力,個人感覺還是足夠養老的。


財富公元


01,以年利率計算

估計樓主是寫錯了,應該是年複利。如果月利率5%,15年之後會變成一個天文數字。

如果年利率5%,按照72法則,15年剛好可以翻一倍,120萬應該可以變成250萬。

那麼問題就變成了250萬夠不夠養老?

02,第1種方法

15年之後要退休的話,手上有250萬,有兩種花錢方法。分別對應不同的養老生活。

第1種方法,繼續每年拿5%的利息出來生活,本金不動。

如果用這種方法,相信是不足以養老。250萬的5%,每年可以領12.5萬,也就是說每月1萬。

別以為1萬有很多,作為養老,15年之後的事情,還要考慮幾個因素。

第一,通貨膨脹貨幣貶值,15年之後每個月1萬,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第二,健康醫療,護理方面的支出,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到時要請護工或者保姆,別說15年之後,就是現在也不夠用。更加談不上想住好點的養老院了。

03,第2種方法

15年之後退休,還有第2種方法,把手上的250萬以及未來所產生的利息,都當做養老金。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好很多了。

假設退休有20年的壽命,這樣平均下來一個月有15,000,考慮上面所說到的相同因素,情況會好一點了。

04,更高收益

既然還有15年才退休,既然手上有120萬,那就不應該用純銀行的方法了。我們做一個合理的投資方案,把錢分配在幾個不同的渠道,完全可以追求更高收益率。

如果收益率能夠達到8%或者10%,未來的養老就沒有問題。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財說得明白


第1種方法

15年之後要退休的話,手上有250萬,有兩種花錢方法。分別對應不同的養老生活。

第1種方法,繼續每年拿5%的利息出來生活,本金不動。

如果用這種方法,相信是不足以養老。250萬的5%,每年可以領12.5萬,也就是說每月1萬。

別以為1萬有很多,作為養老,15年之後的事情,還要考慮幾個因素。

第一,通貨膨脹貨幣貶值,15年之後每個月1萬,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第二,健康醫療,護理方面的支出,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到時要請護工或者保姆,別說15年之後,就是現在也不夠用。更加談不上想住好點的養老院了。

月複利5%,摺合年利率79.58%,120萬本金,15年後恐怕得有70多億,太誇張了!而如果是年複利5%,15年後差不多有:120萬×(1+5%)^15=249.47萬元!

而15年後,250萬元的資金,是否足夠養老咯!我個人覺得應該足夠了,現如今60歲退休的老人,幾個能有200多萬的現金用於養老開銷呢!

250萬元,按5%的年化收益來算,每年就有12.5萬元的收益,平均每月能有1.04萬元。這麼多錢,安度晚年應該是足夠了的

不過,如果能有房、有車、有社保,且無任何負擔的話,那麼晚年生活將會過得更加舒心!對於老年人來說,日常生活開銷並不大,主要支出在於:

1、醫療費用

  • 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很多老年病症頻發,需要經常吃藥、甚至住院。現如今,去一趟醫院,少則幾百元、多則上萬元。此時,擁有一份醫療保險,就顯得尤為重要!

  • 因此,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應該繳納社保,甚至於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應該額外購買一份商業醫療保險才行!

2、子女買房或出國上學

  • 60歲退休,子女剛好成家立業,買房、結婚、生子,生活壓力非常之大。此時,給予子女必要的支持,還是很有必要的!這一塊,少則幾十萬、多則得要上百萬才行!

除了這兩塊大額支出之外,250萬元現金,足可享受老年生活咯,且要比國內大多數的老年人生活的更好、更舒適!

另外,還有一點也要留意,銀行存款(或理財)年複利達到5%以上的並不算多!而且將120萬元現金全部投資於某一個產品,太過集中,建議採用組合投資的方式,既能分散一下風險,也可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

總之,120萬元現金,按年複利5%來算,即便是會有一些貶值,也應該足夠安度晚年咯!

人文保險,致力於為保險消費者和代理人,搭建基於社群的良好生態,為客戶提供更具有人文關懷的保險服務。保險,讓生活更美好,歡迎持續關注“梓瑜說人文保險”。


梓瑜說人文保險


樓主,您這是在外星球吧。

哈哈,貌似目前全球利率最高的國家,也到不了月利息5%吧。

月利息5%還複利,那年化都快有100%了,根本不要等15年,1年就能到200萬。


所以,您這計算應該是按照年化5%的利率,而不是月利率。

15年後的200萬,還真不夠養老哦。如果沒有別的收入來源的話。

即便是2%的通貨膨脹率,15年後的200萬,大概也就150萬吧。

按照現在的平均壽命,退休後至少能活30年吧,30年只靠這150萬,是很不夠的。

當然,若是還有別的收入,而150萬隻是作為額外補償,那估計日子會更好過一些。


之前還開玩笑地算了一筆賬,希望退休的時候,至少能有500萬,按照現在的購買力,大概能安安心心養老。不過顯然很難實現。

總之,也只有多做計劃,到時候再隨機應變吧。有錢有有錢的活法,沒錢也有沒錢的活法不是。很多老人家,還在每個星期撿紙箱子去賣呢,或許那時我也可以幹這事。


康愉子


朋友們好!明確的講:懸!社會是動態發展的,而養老關鍵的問題是:養老金來源的穩定性,安全性,膨脹能力!同時,醫療開支是老年的重要支出!

首先,來看為什麼說,靠著200萬不斷存錢養老”懸”!

1,目前沒有月複利5%的存款,5%的理財產品需要擔虧損本金的風險!而且利率,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是在不斷的調整中!從這點看,想要長期,安全的獲利5%,並且複利,缺乏現實基礎!

2,即便5%存款也難以跑贏,CPI通脹!據統計,目前的物價指數,處於近年來相對平穩階段,在6.8%~7%之間,也就是說如果按5%的利率,進行存款,每年虧損2%左右!時間長了物價上漲,實際購買力反而下降,從這點看也不足以支持養老!

3,人均壽命已達76.7歲!女性55,男性60退休,還有將近20年時間,把這20年的時間交給200萬來管理,你能放得下心嗎…


4,非常重要的一點,老年人的開支中,醫療保健費用是大頭!這不是幾萬幾十萬,能夠保證的!

其次,來看一下其他的解決方案:

1,參加社保醫保!這是國家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確立的社會保障,國家這個大樹的抗風險能力遠強於個人!

社保醫保,不僅是一個理財養老,還是一個完善的社會保障!每年會按照物價等各方面的變動,對養老金醫保進行動態的調整,可以確保相應的保障,避免通脹等意外的衝擊!



2,適當的選擇一些商業保險,作為社保醫保的補充!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有目的的來選擇一些適合的險種!例如住院補貼型的,意外型的,某些特種疾病的,或者綜合型的,理財型十保障型的,與社保配合,互補!有利於更完善,更高質量的養老!

綜上所述:養老的關鍵,不在於一次性有多少錢!而是要考慮,養老金來源的穩定性,抗通脹能力,以及疾病的治療營養健康等等!參加社保,是最基礎的的安全保障,也是國家發展帶給我們的福利,更有利於晚年共享大美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