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申城中小學生迎來首次全市網課 直擊“網課第一天”

申城中小學生迎來首次全市網課 直擊“網課第一天”

3月2日,三月的首個週一,上海143.5萬中小學生迎來首次全市網課。其中,14.4萬滯留在外地的上海籍學生,也進入上海空中課堂,隔空上課。

有趣的是,百萬娃同上課,海內外同圍觀。上週,市教委安排了兩次全市範圍的試播課,邀請家長和學生一起調試課程設備、熟悉使用方法。而這兩次試播課分別有60多萬和30多萬非本地師生人群旁聽,他們來自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

記者也於昨天走進中小學生家庭,看看雙職工、全職媽媽、二胎之家的線上學習第一天怎樣度過。

【雙職工家庭】

備好學習環境教會獨立操作

3月2日早上7點15分,嘉定盧一實小四年級的馬翊萱按時起床洗漱吃早餐,而此時,父母已經在去上班的路上了。

馬翊萱的父母是雙職工,和外公外婆住在同一棟樓,一大早,老人們就從17樓坐電梯下來,照顧孩子的三餐。有了老人的後勤配合,對於孩子自己在家上網課,馬翊萱的媽媽很確信地說:“這個真不用擔心。”

她的自信和安心來自於這段時間對孩子獨立學習的觀察,也來自學校老師們提前做的一系列準備工作。“無論是以前學校上課還是現在的空中課堂,每天我到家,就能看到她完成的作業,整整齊齊等我檢查。”復工一段時間,她觀察到,即便在家學習,孩子的功課基本都能獨立完成。“學校已經多次和孩子們互動,和每個孩子都進行了設備調試,確保每個孩子在上課前都能獨立操作系統。”

馬翊萱媽媽說,學校老師提前對孩子們進行了心理輔導,引導孩子積極認真面對學習,跟孩子們說要有任何的疑問可以隨時找老師。“老師就在你們的身邊”,這給孩子增加了信心和安全感。

“培養孩子獨立學習能力很重要,家長引導到位,該放手的地方嘗試放手。”馬翊萱媽媽說。

父母同樣是雙職工家庭的小楊,在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上外附中)讀六年級。看著他長大的叔叔阿姨喜歡誇這是身邊的小“學霸”,曾代表學校參加全國英語辯論賽。不過小楊媽媽和多數家長一樣,也會開玩笑說,讓孩子拿著手機就像讓悟空守著蟠桃園。

儘管夫妻倆都復工了,但公司比較人性化,家中有未成年孩子的員工,可以申請遠程辦公,每週去公司時間在50%,因此夫妻倆可以“輪值”管娃。

小楊媽媽覺得,家長的努力只是一方面,孩子願意去學更重要,她和先生並不打算從旁監督孩子上網課,而是關上門,減少“干預”,給孩子一個獨立的學習空間,自主學習。

為了支持線上教學,家裡專門給小楊配了一部手機,同時備好電腦、iPad和可投屏電視機。提早下載了幾個輔助軟件,“釘釘”開班會用,“曉黑板”來互動、上傳作業,“classin”用於上校內網課,以及同樣用於上網課的“zoom”軟件。

小楊和班裡的同學都提前註冊了自己的微信號,用於註冊相關學習軟件、上課互動。孩子的生活作息已經恢復到以往開學的節奏,以備隨時迎接復學。

【全職媽媽】

管好手機,多留意信息

在虹口區涼城第四小學讀四年級的劉琦琦,上週收到學校寄來的書,網絡電視在試播課上也很順利。琦琦的媽媽全職在家,還有一個在幼兒園的妹妹。

琦琦媽媽說,自己一直沒有讓兩個孩子養成睡懶覺的習慣,對於大女兒一直按照上學的節奏、按時喊孩子起床。

3月1日,學校發來了第一週的時間安排,琦琦媽媽跟著學校做了最近一次演練。調試下來,媽媽給劉琦琦講了幾個工具的使用方法——電視看直播課、電腦上“曉黑板”討論,手機拍作業上傳到“曉黑板”。

“今天的課程下來,感覺是需要留意手機的,要不然去忙家務的時候,可能會錯過老師的通知和討論區的內容。”

考慮孩子年紀小,自控力有限,家長要控制孩子玩手機,因此除了上課時需要,其餘時間手機要在琦琦媽媽手上,所以老師發來的通知,自己會先看,再讓孩子看。

第一天的課程下來,基本上大女兒坐在小桌前聽課,二女兒就會跟在旁邊一起聽,語文課一起跟著老師念古詩,課間操妹妹跟在姐姐身後一起跳,有時候妹妹還會想去看看姐姐的筆記。

除了做家務、給孩子準備飯菜,全職媽媽就坐在兩個孩子幾米之外,全程陪伴並監督他們學習。

【二娃之家】

大的做榜樣,小的跟著學

幫孩子在寒假期間養成的作息規律、保持好獨立自律的學習習慣,是家長們的共識,在二娃家庭裡兩個孩子也會互相影響。

“平時他們的作業也不會全程監督,孩子們也已經習慣了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完成。”仇女士家裡一大一小,分別在初中和小學階段。

昨天早上,在上海市曹楊試驗小學五年級妹妹仇芊妤,和在上海市梅隴中學七年級哥哥劉皓麟,迎來升旗儀式和各自的課程。

哥哥劉皓麟基本自己完成了準備工作,包括軟件下載和老師的對接,都不太需要家長幫忙,對於年齡稍小的女兒仇芊妤,仇女士讓她跟著哥哥一起學著完成。一人一間屋子,一人一套學習設備,互不打擾。

仇女士沒有全程監督,只在孩子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協助他們處理。她做的準備就是把他們的學習場所安排妥當,課表打印出來貼在各自的課桌前,幫孩子準備好電視、電腦和iPad,書籍歸類好,課表給他們講清楚。

“我覺得沒必要如臨大敵,只是特殊時期嘗試了一種新的模式上課,經過一段時間也一定會優化的。”仇女士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