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王陽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有什麼區別和淵源?

心理之路之社交恐痛


首先格物致知這個專有名詞不是王學裡的,它是程朱理學裡的。王陽明認為心即理,萬事萬物不假外求,全在心上了。他在四句教裡說:為善去惡是格物。主要是格自己的心。而王學的形成跟程朱理學分不開,正因為王陽明對外格物格到大病一場也沒格出個所以然,反到是在程朱理學基礎上加入佛道的智慧在龍場的日日煎熬中才熬出享譽中外的心學,也就是王學。程朱理學講存天理滅人慾。王陽明則說天理就在心裡,心即理。完全是對立的思想。可以說王陽明是在對程朱理學的不斷繼承和批判中形成自己的思想的。


騎牛赴瑤臺


朱熹和王陽明都是儒家四聖之一,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是新學的集大成者。

區別

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指到萬事萬物中去尋求理。所以朱熹才會說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朱熹更強調的是向外求理。

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是說理不在心外,所以要向內求。格物就是“為善去惡“,致知就是“致吾內心的良知”。所以王陽明更講求的是反求諸己。

王陽明和朱熹說的理都是指的是天理。但在今天看來,王陽明的“理”側重於“事理”,朱熹的“理”側重於“物理”。

朱熹和王陽明對“知”的理解也不一樣,朱熹講的“知”更多的是知識,王陽明講的“知”不僅指知識,還包括良知。

朱熹和王陽明是兩條不同的格物致知的路線,或者稱為不同的學習路徑。他們各自的思想體現在他們各自的經典著作《近思錄》和《傳習錄》中。

聯繫

王陽明和朱熹的格物致知之間的聯繫可以這樣理解。

1、兩人追求的都是天理,但是朱熹強調的是“存天理,滅人慾”,而王陽明強調的是“存天理,去人慾”。一字之差完全不同。

2、在萬事萬物中格的理,進入的是人的大腦,但要通過心來印證,才是真的理。從這個層面上理解,我們今天所有學習獲取的知識,如果僅僅是進入你的大腦,而沒有經過你的心來驗證,實際上都不真正屬於你。這就是:知識最難的一步就是從腦到心的距離

3、你瞭解的理僅僅是“知”,要通過“行”來檢驗,才是知行合一。這就是格物和致知的完美結合,兩者結合了,就是知行合一了。


知行合一時


朱熹認為知就是對理的認知,王陽明則認為知是良知。什麼是“良知”呢?王陽明說,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比如,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應當孝順父親,應當友愛兄弟,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不能偷別人東西,不能欺騙別人。哪怕是那些犯法的壞人,其實他的內心深處也是知善知惡,知是非,知廉恥的。

王陽明說,雖然每個人都有良知,但是很多人的良知被私慾遮蔽了,就像一面鏡子沾滿了灰塵、鏽跡,不再明亮。因此我們要把自己的良知擴充到極致,讓自己的內心一片光明,這就是“致知”,而“致知”的方法就是“格物”。

朱熹說的物,指外界事物,所以他的格物就是研究客觀事物的規律。而王陽明說的物,則是我們心中的物。王陽明說,物就是事情,每當你心中想到一件事,那件事就是物。比如你想到孝順父親,孝順父親就是一個物。所以王陽明說的“格物”,指按照良知去做事情,用良知去端正(格)所有的事情(物),讓你遇到的每一件事都符合自己的良知。

王陽明認為,格物的過程,也就是磨洗你心中鏡子的過程。你每按照良知做一件事,你心中的私慾就去除一分,鏡子也就明亮一點。到最後,你心中的私慾被掃蕩乾淨了,你的心也就恢復了徹底的光明,這就是格物致知。

所以王陽明在臨終前,只留下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爽爽的大跟班


提及王陽明,人們都知道他是心學的集大成者,有他創立的心學影響了近代許多的名人包括晚晴名臣曾國藩、李鴻章、日俄戰爭的東鄉平八郎、蔣介石、毛澤東,也可以說是陽明的心學是繼朱熹之後對儒學繼承和發展的又一個高峰。當然也有人指責陽明心學是導致大明王朝的思想導火索,甚至轉變“我思考故你在”的這樣一種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學說。眾說紛紜,對他理解的人總是讚歎他的可取之處,對他理解不夠深入的人總在質疑這樣的學說。那麼,今天由我來為大家解讀陽明,陽明心學主要說了什麼?他對我們的生活究竟有什麼指導意義。

首先追溯陽明心學的思想源頭是來自朱熹理學,就是號稱“格物致知”“存天理,滅人慾”的程朱理學。程朱理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否定人的慾望,提倡實踐去格物來獲取理得知識,這裡的理是指古人根據儒家修身治世齊家平天下的目標。理是身外之物,通過格物來獲取系統理論的方法,而忽略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舉個而簡單的例子,微博B站有好多美妝博主,他們通過化妝展現出來的美很大可能是基於身材然後化妝的美,而對廣大社會大眾來講只要用某一款化妝品就能讓人變美,你想這可能嗎?是吧。王陽明前期立志要成為聖人,而朱熹理學作為主流思想是他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也是他按照朱熹格物致知方法格的第一物。結果如何呢。龍場之悟是王陽明與朱熹理學徹底決裂的標誌。在這期間他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論,這就是心學。

就人本身來說是高級的動物,動物世界所有的追逐與殺戮血腥殘忍依舊發生人類的社會。而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可以藉助溝通建立契約把殺戮血腥的本性進行抑制。之所以要進行追逐和殺戮最初的動力就是私慾和本能。因此肯定慾望的陽明心學漸間的是對人的一個重新認識。既然肯定了人的慾望,那麼怎麼達到修身治世的目的呢?

慾望本無錯,慾望也分好的慾望和壞的慾望,就像你認為侵害別人利益的私慾是值得肯定的,那麼警察叔叔可能就把你抓了。但是你說你有當兵打仗捐助慈善的私慾,那肯定受到大家的喜歡。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無限的誘惑,面對這些誘惑首先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至關重要,這也是抑制壞慾望的關鍵。於是陽明心學第一招:心外無物。就是將心中的雜念都去除,要對不良誘惑有定力,簡單來說,就是打掃屋子在請客。陽明心學第二招:致良知。如果你理解不來裡就在心中這句話,致良知也可以理解為“應用良的好的知識和體系來指導自己”而這句話的本意是指“理就在心中,而我們就應將這種理得做法推演到萬物”這句話的另外一個一層意思就是,良知他是一定符合個人處境和需求的指導體系。陽明心學第三招:知行合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照這樣理解,就可以被人理解為只要思維層面付出行動就是行,而這個行就是知。這是不現實的,總不能說我愛學習腦子已經學過了就不參加考試。我們今天倡導的知行合一是指把知識變為行動的倡導實踐觀更貼切。另外,任何一種思想都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而且思想最大的作用就是指導實踐。可能你也看到了,第一招心外無物先對不良慾望各種雜念排除在外,第二步用符合自己的理論體系知道自己,第三步知行合一倡導實踐的重要性。然而並沒有結束,第四步就是事上練,簡單來說就是面對不同的問題把前面四個步驟不停地反覆的應用不斷地磨鍊,最後就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成就。

顯然,王陽明首先肯定慾望並且提出一整套的理論體系來引導善欲的發展,既重視人的主觀需求又結合整個社會環境為人的成功和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拿現在來說,充斥在我們身邊的誘惑太多了,黃賭毒就不說了,就一個抖音就能讓人不吃的度過一天的時間,遊戲充值,直播打賞,表面上看這些都是時代多元化的產物,可能對於長善的人來說是機會,而對於價值體系不健全抵制誘惑能力差的人來說就是誘導,那這樣說是不是我們需要清理一下我們心中的雜念呢?道理是顯而易見的,沒有背景只希望通過自身努力來獲取超越的人來說我們與別人的唯一的相同在於24小時沒有頭一分一秒的相差,所以效率很關鍵尤其是我們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此外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身處的這個環境所在的整個意識形態對我們的成長和改變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個人從這樣的環境中生長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不符合自身情況的盲從,一個一米五的姑娘相貌不佳,那麼高跟鞋和雅詩蘭黛對於他開說就是多餘的。人總是在模仿格物的過程當中尋取安全感,那麼不符合實際的追求與模仿對自身精力的耗費不也是添堵嗎?所以把雜念清空,開始重新審自己,重新定位自己非常重要。清空就意味著重建,怎樣想就怎樣不意味著違反客觀實在的肆意妄為,而是此時作為一個向上個體開始用新的符合自己發展的只指導體系來要求自己,接下來就是堅持,只有堅持,只有堅持知行合一堅持事上練得原則就一定能夠接近夢想。

萬事開頭難,中間難,結尾更難,可能這些話講起來滔滔不絕,但實際落實的過程當中困難重重,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可以想象一下我們身邊肯定有許多大牛,就是 他們在自己從事的領域都能夠取得令人稱讚的成就,你回顧他的一路走來的艱辛,不正是清空雜念、樹立信念、抵制誘惑、知行合一、長期堅持的過程嗎?反觀我們的過去,不可否認理想的美好,但就是在落實過程往往受到來自各方方面的影響和牽制,最後在一次一次的努力失敗之後對自己的要求慢慢變低。回顧過去我們也或多或少有過一段需要咬牙吃苦的經歷,拿今天的眼光來審視過去的這段時光可能的確是吃盡苦頭,但就是那段磨鍊塑造了今天的你,讓你在未來面對同樣問題的情境下變得睿智和聰敏,不是嗎?

文章的最後我還是想強調一件事,就是人生很有限挫折和磨難常有,但是人間值得。如上所講都是我的淺薄感想,如果你認同 ,會對你有幫助,那是我不甚的榮幸。如果哪裡有牽強附會還請多多指點,如果你覺得我在扯淡,那就隨便看看好了。




大學生順順的日常


朱熹和王陽明是雙峰並峙式的宋明理學大師,但兩人的學問宗旨有根本的不同,尤其在"格物致知"的理解上,兩人的區別最為明顯,造成了後世不同的治學方向。

"格物致知"語出《大學》。《大學》雲:"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關於"格物致知",朱子訓"格"為探究,訓"致"為得。他認為,只有探究具體的事物(主要是指事,而不是客觀存在的物體),才能獲得(知曉、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窮盡了天下的事物,大道理自然豁然貫通。後學依朱子的意思,則理解為只有觀摩學習模仿他人孝順父母的行為,我們才能懂得孝順的道理,才能在日常起居中踐行孝順;只有觀摩學習模仿他人友愛孩子的行為,我們才能懂得友愛的道理,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友愛。這是一種非常艱難的被動的學習,因為天下永遠有格不完的事物。而陽明子訓"格"為正,正即是歸於正、使合乎正的意思;訓"致"為"擴充、推廣";訓"知"為人生來俱有的良知。王陽明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廣我們固有的良知於萬事萬物,將事物處理得合乎良知(天理)。因此,"致知在格物"應理解為,格物是致良知必不可少也必然的工夫,也即良知是體,格物是用。這同樣也是一個學習過程,因為,固然良知天賦、人性本善,但是如何推廣我們的良知也需要知識。所以終生對周公畢恭畢敬的孔夫子入太廟時唯恐自己在表達敬意的時候有差池,逢事必問。孔夫子欲表達敬意而問問題的時候自然也就學到了關於祭祀的操作規程。但這是一種主動的有目的的快樂的學習。(關於致良知,詳見另一篇拙作)

陽明子的解釋,較朱子的更為準確,也更富有生意。沿著朱子套路的人,會以為給父母洗腳才是孝順,親切撫摸孩子的頭就是表示喜愛。殊不知日本有位大孝子表達自己的孝心竟然是讓年邁的母親俯身為他洗腳,殊不知在泰國撫觸孩子的頭是大不敬。人有孝心,有友愛之心,是與生俱來的,但時境不同,如何正確表達,需要學習。所以陽明子事功遠較朱子顯赫,即是學以致用(良知之用)。

總體而言,陽明子訓"格物致知"為致良知,格物即是正物。是正解!至於朱子,錯訓"格"字,導致本末倒置。至於"致"字,朱子將"致"與"至"混為一談,也不如陽明子的更令人信服。故,朱子一派,終身致力於學的居多;陽明子一派,終生重行的居多。


御前帶刀侍衛


在儒家學說理論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格物致知”。這四個字出自《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後人將其總結為“格物致知”。然而《大學》中並沒有具體地解釋何為“格物”,何為“致知”,因此不同的學者紛紛提出各自的解釋,並以此闡發自己的思想。在諸多解釋中,以朱熹與王陽明兩人的闡釋最為經典,影響最大。

朱熹與王陽明兩人的格物致知理論有何不同。

朱熹是理學的代表人物。所謂“理學”,就是說這個世界的本原是理,最早只有理,然後有物質,理和物質結合產生世界上的一切。所以每一個事物中都蘊含著理,事物就是由物質加規律構成的。

每一個事物中都有理,然而在不同事物中,理又表現為不同的形態,這被朱熹稱為“理一分殊”:在自然事物中,理表現為事物的運動規律;在人身上,理表現為倫理道德。朱熹認為,一個人只要能完全認識理,他的一舉一動就能自然符合倫理道德,這樣的人就是聖人。

朱熹給出的方法是“格物致知”。既然每一個事物中都有理,那麼你就去研究每一個事物之理,把事物的理研究到極點,這就是“格物”。我們剛開始接觸事物所認知的,可能是事物的具體規律,但是研究久了,就會豁然貫通,對理的認識也就達到了極點,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致知”。那麼,你既然已經認識到了最高的理,那麼一切事物的理你都已經盡在掌握之中了。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

王陽明所說的“格物致知”的意思,首先我們看這個“知”,朱熹認為知就是對理的認知,王陽明則認為知是良知。王陽明認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事物的對與錯。所以王陽明說的“格物”,指按照良知去做事情,用良知去端正(格)所有的事情(物),讓你遇到的每一件事都符合自己的良知。王陽明認為,格物的過程,也就是磨洗你心中鏡子的過程。所以王陽明在臨終前,只留下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也是他對“格物致知”的詮釋。


青白世界


朱熹,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是笨功夫,把孔孟儒學呆板化,嚴謹卻不夠灑落,搞得死氣沉沉。

陽明,一路野蠻生長,一會佛一會道一會儒,最終歸己於儒,卻也離不開佛道二家的滋養。

從個人生平講,一個是個書呆子,一個是個實幹家;從學問淵源講,一個以儒解儒,一個跳出儒學看儒學;按佛家的講法,一個是日拱一卒的漸悟,一個是拈花一笑的頓悟。

不過,無論如何,不要忘卻,陽明也是從朱熹學裡走出來的。



蛋蛋的二蛋哥


朱熹主張存天理去人慾,認為人要拋棄慾望,一切效法自然

其實沒有了慾望那還是人嗎?這我們暫且先不說

王陽明呢則是格物致知,什麼是格物致知?

就是指知行合一,認為天人合一,天理與人慾共存,從實踐中得出經驗,再把經驗和實際相結合

這就是他們最大的不同了,前者認為人不該有任何的慾望應該完全按照他認為的天理去行事,後者反而更實際一點,畢竟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無善無惡之體,有善有惡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為惡是格物。

人最好的地方就是能認清自身的錯誤並加以改正,這也是人類能站在自然界金字塔頂端的原因

能夠認清自身的慾望,清楚它是對是錯,這樣是正確的

以上僅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我是李居士,寫作不易,記得關注點贊喔


單身DAD


兩人都是理學大師,但兩人學問的宗旨有根本的不同,造成了後世不同的治學方向。

朱熹主張以天理作為自己的學術支撐,偏向於對“識”的論究。王陽明主張以“本心”作為世界的本原,偏向於對“智”的發微。

朱熹認為世界的根底是理,每個事物都蘊含著理,理無處不在,終極目的是去認識萬物的理。

王陽明早期運用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去認識世界,然而看了三天竹子卻沒有格出竹子的道理,終於在三十四歲發生了著名的“龍場悟道”,從此奠定心學,認為自然規律於人類社會範疇的倫理道德沒有關係,理並非在外的客觀規律,而且我們心中的道德意識。


殺殺人跳跳舞


王陽明在18歲左右嘗試朱熹說的“格物致知”。當時他和一個小夥伴一起觀察竹子進行實踐。由於觀察竹子的時候沒有休息和飲食,小夥伴堅持3天就倒下了。王陽明堅持了7天,也病倒了,還沒格出竹子的道理。所以他就放棄了格物致知這條路。

從當時的情況看,18歲的王陽明並沒有達到“格物致知”的條件。嘗試是好的,就是太年輕,時機不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