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他们教会你如何去爱一个人

520是个普通的日子,很多人把这个日子当成了情人节来过。对于爱,这四个故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1.在宠爱中保持自我

他们教会你如何去爱一个人

在我心理的教育理念是这样的:嫁对你好的男人,他愿意养你、宠你。直到遇到了美琳。她告诉我,一定要找尊重并且支持太太梦想的男人,只有这样,不会被婚姻折断翅膀。

近些年明星名流圈流行“宠妻狂魔”的人设。在我眼里,宠妻大魔王是2018开年就休“陪产假”,跟太太孩子去度假的扎克伯格。

身为掌管上亿资产的CEO,扎克伯格不仅努力参与育儿的每一时刻,更全方位支持太太的梦想。太太普利希拉出身贫民区,就读哈佛医学院时,立志投身贫困孩子的教育。与扎克伯格结婚后,两人不仅在加州创立了非营利性私立学校,还经常捐助巨额财产用于教育和健康项目。小扎的宠妻段位高,在于他把太太当作独立个体。他爱她,同时也爱她的梦想、她的努力,以及她想在短暂的一生中为这世界留下一点什么的激情与热爱。

中国多数男性对于太太的宠,还停留在我的荣耀就是你的荣耀,我给的就是你想要的。

蔡康永说:“把一切幸福的可能,赖在对方的身上,这是宠物才有的、无奈的特权。”某种程度上,传统的“我宠你”就是给了女人这种无奈的“特权”。

“女人一旦成为妻子,丈夫与孩子的梦想就是她自己的梦想。”这种假设根本不存在。别人的梦想永远成不了你的,你只是压抑了自己随风起舞的旋律,在寂寞中凋谢。

2.像爱孩子一样爱父母

他们教会你如何去爱一个人

对于如何孝顺父母和教育女儿,于丹也有自己的想法。每到父亲节、重阳节,总有网友喜欢在网上晒出父母照片,或者发布孝敬父母的文章,以表示自己很“孝顺”。于丹评价,有这个意识总比没有好,但仅仅这样肯定是不够的。关键在于,一个人有了这个意识以后,没有晒出来的那份真实是什么。

于丹讲,现代人常觉得爱孩子是本能,但是爱父母就变成公众美德了。什么时候能做到爱父母和爱孩子一样,就算做到孝顺了。曾有学生问过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特别简单两个字——色难,就是说日常跟父母沟通交流的时候,有一个好脸色,能好言好语地去说有分歧的问题,这就算是孝顺了。

对于在外拼搏,号称“忠孝不能两全”的那一类人,于丹也提出自己的看法:“现在老在说成功学。其实最好的成功是人生的平衡,不是哪个单一指标特别高,而是没有哪个指标特别低,能够平衡保底。”

在教育女儿上,于丹也保持了一贯的从容淡定。一天钢琴练到七级的女儿对她说“妈妈,我往琴那儿一走我就头疼,我不觉得有任何乐趣。”于丹听完很平静的说“好,妈妈本来也没想让你成为朗朗,行,那就不练了。”反而女儿表现得很惆怅,自从说完不考级练琴,见到谁家有琴总会去弹几下,还对于丹说也没准哪天还想接着考级。

于丹说,“再过一些年我妈妈就走不动了,再过一些年女儿也长大了,他们都会有自己的空间。其实,人与其以后去惋惜,不如把现在能腾出来的时光全用在当下,把周围的人、周围的事、这一刻的心情过到最好,那你就永远遇见,最好的时光!”

他们教会你如何去爱一个人

3.爱娃也需留三分

一天下班回家有点饿了,见桌子上有一块蛋糕,我拿起来就吃了。5岁的女儿看见,飞奔过来,一把抢过剩下的蛋糕,气呼呼地说:“这是我的蛋糕,你吃了我肚子饿时怎么办?”接着一屁股坐地上,横着眼睛看我。我拉她起来,她却撒起泼来大哭。我特别震惊,不敢相信,我的孩子怎会这样自私

孩子生来体弱多病,我们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她,孩子要什么,我们都想法办到,买回来的东西全部归她所有。造成今天的这个局面,全是我们爱得过分的结果。再这样下去后果肯定比今天严重。

第二天,我又买了三块蛋糕,递给女儿一块。女儿指着那两块蛋糕说:“那两个我也要。”“不行!”我的拒绝让女儿很意外。我缓了缓语气告诉她,这是留给爸爸妈妈的,我们也喜欢吃蛋糕。

女儿还是不愿放手,对我说,爸爸妈妈从来不吃给她买的蛋糕。“那是因为爸妈太爱你,舍不得吃,明白吗?”女儿似懂非懂地走开了。

女儿那块蛋糕当天晚上就吃完了,伸手要吃我们的,被我拒绝了。女儿又是哭又是闹,要是以前我早就答应了。但这次我特别强硬。我告诉女儿,每人一块很公平,自己的吃完了,就不要想着别人的。女儿见我坚持不给,撅着嘴一边玩去了。

我吃蛋糕时,给女儿切了一小块,女儿吃得欢天喜地的,爱人也喂了她一小口蛋糕。接下来,你一口,我一口的互相喂着吃。这是我们家,第一次吃东西吃得这样欢。我释怀了,其实女儿并不是自私,只是我们给的爱太多,让她无法表现罢了。

前几天加班回来,女儿马上将几颗板栗塞给我,说是特意留给我的。我开心地笑了。全部的爱,会让孩子失去爱的本能。留下三分爱的空间,让她学会爱。

他们教会你如何去爱一个人

他们教会你如何去爱一个人

4.恋物是成本最低的爱自己

我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小物件统统在家门口的超市搞定,懒得往外跑。反正杯子是喝水的,牙签是剔牙的,能用就行。然而,当你接触了更多有创意的东西,就会发现,实用,仅仅是物品的及格线。

及格线上的东西,只能使用,却不能给你带来快感。然而,好的设计,你使用它、了解它、欣赏它,与它建立感情,你出门在外,想家的时候就会想它。

有人通过买华服名包看世界,有人则是通过拥有不同国家的碗碟、杯盘、木勺、调料,去体味这大千世界的瑰丽与神奇。

作家严歌苓说日本女人爱化妆,会在丈夫起床前以及下班前化好妆。我总想,也许她们化上精致的妆,并不完全是为了取悦男人,同时也为了与餐桌上那些美好的器皿相对,以显示自己对于生活的尊重吧。

我相信恋物的人,都有敏感而脆弱的心灵,知道生活的冷,却向往童话的暖;明白生命的种种不可控,更需要从美貌、稀奇、合用的物件中找寻安全感。

美物与美食都能营造出一种童话氛围,而与美食相比,美物更占其优的是,不必担心发胖。

每一个恋物癖患者,都是带着自己的百宝箱乘船远行的人。而那些旅行箱里装着香薰蜡烛的人,更有以世界为家,让每一间旅馆的房间,都染上自己熟悉味道的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