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臺灣青棗適合什麼土壤種植?

用戶9000107757712


你好,青棗適於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種植,且對士壤要求不嚴,但以微鹼(PH值7.5)性至酸性PH值6.0以上)土壤較為適宜,要求砂壤土,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光照充足。

品種選擇

青棗的品種有很多,儘量選擇果實較大、結果率高、果肉細脆、果核小、甜味重、果皮薄、抗性強的優良品種,選擇品種純正、健壯無病、芽眼飽滿、根系發達的青棗樹苗。

樹苗定植

青棗除冬季外,春、夏、秋三季都可定植,春季3~5月,夏季6~7月,秋季9~10月,以3~4月定植較為適宜。將種植地塊挖坑,將樹苗種進去,株行距為3米×4米,栽後回填土,淋足定根水。

田間管理

(1)施肥:新植的幼樹,每年3-4月施優質農家肥,7-11月追施氮肥並澆1~2次足量糞水。二年生以上的樹,4-5月施基肥,施腐熟農家肥、過磷酸鈣、石灰;4-6月施壯梢肥,分3次施用,施複合肥、尿素;7-8月施促花肥,分2次施用,施複合肥;10-12月施膨果肥,分3次施用,施複合肥、尿素、鉀肥。

(2)修剪:新植的幼樹,選擇生長位置良好、導向四周的3~4個側枝作主枝,其餘過多分枝全部剪去。二年生以上的樹,主幹需每年更新一次,在主幹上選出1個或相反的2個側枝作新主枝,其餘全部除去,當主枝長至50釐米左右時將其尾部剪去,選留3~5個分枝,其餘過多分枝全部剪去。為提高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在果子黃豆大時進行人工疏果,將過密果、細小果、黃病果疏去。

(3)防治病蟲害:青棗的病蟲害有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紫膠蟲、果實蠅、紅蜘蛛等。白粉病一般在幼果期即開始為害,初發病時可用50%多菌靈粉劑800倍液噴霧,每10~15天噴1次,噴2~3次。黑斑病一般從6月中下旬開始發病,在發病期用多菌靈防治。紫膠蟲幾乎終年均可為害,可用毒死蜱、蚧蟲靈等藥劑防治。


老李瞧天下


臺灣青棗對土壤要求不高,沙土、壤土、沙壤土、微酸性土壤均可,但對水源、光照、養分要求較高,充足的光照。若土壤偏酸或偏鹼,可以使用土壤改良劑沃土淨,對土壤進行改良,改善土壤結構,平衡酸鹼,破除板結,疏鬆土壤,為根系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三證”齊全的育苗專業單位,以免因此造成損失。

一.臺灣青棗果樹生長髮育特性

青棗表現出全年連續生長的習性只要溫度適合,頂芽即向前生長,並隨之萌發側枝。枝條每長3節就肋骨狀互生一分技在分枝上也是每隔3節互生1次下級分枝,最終在枝幹層次上形成主幹,一級分枝(主枝)、二級分枝、三四級分枝(是主要的結果枝)一級分枝可長到2米,平均抽生16條二級分枝;二級分校可長12米,平均軸生8條三級分枝:三級分枝長度為大60CM,可長多個四級分枝。

二、青事開花與結果特性

青棗花芽當季(年)分化,分化快,花量大,花果同枝,花白天開放,早6-8時初開,8-11時盛開,12時後很少開放:為蟲媒花、靠蠅類、蜜蜂等昆蟲傳粉,第一年定植的70天就能開花,一年能多次開花結果。自開花到果實成熟需120天左右、4月至12月隨枝梢主長不斷開個花,但不同時期開的花其坐果力不同4-6月基本上只開花不座果7—8月開的花坐果率低果實11—12月少量成熟;9—10月開的花坐果率高,果實在l—2月大量成熟。從一株樹來看,結果的主要是三級分機佔總結果量的90%;二級分枝佔9.5%,一級分枝(主枝)僅佔0.5%。

三、臺灣青棗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土壤:棗樹對士壤要求不嚴,但以微鹼(PH值7.5)性至酸性PH值6.0以上)土壤較為適宜,要求砂壤土,土層深厚排灌方便。溫度;青棗為陽性植物.需充足的陽光、種植區要求年均溫18℃以上(元江23.8℃),極端最低溫度不低於0℃在果實膨大期晝夜溫差大.有助於糖分積累。適宜種植海拔1200m以下。

水份:青棗根系發達,抗旱力強,在年降雨量500mm(元江780mm)相對溼度大於50%的地區都能正常生長。棗樹花期要求有較高的溼度,相對溼度在85%時有利於授粉、受精果實成熟期要求少雨多晴的天氣否則易造成大量落花和爛果。

四、定植

(一)挖塘、施肥、回填土:

要求樹塘長、寬各1米.深0.5米;4-6×5-7米挖一塘,每塘種一株,每畝種16—33株。塘挖好後每塘施30-40公斤腐熟農家肥,0.5-1公斤過磷酸鈣鎂或鈣鎂磷肥。肥要分2—3層施入,每施一層肥回填一層土,回土時先下表士,後上面上挖出的土要全部迴穴;堆成20cm高、直徑1米的土墩。

設立支架臺灣青棗枝梢修長脆弱,結果過多的枝條常因不勝負荷而折斷,需立支柱或四周搭架固定。四、病蟲害防治大青棗最常見的病是白粉病,主要為害枝梢、葉片、花穗及果實,患病的果皮變褐色而粗糙。可用甲基託布津、粉鏽寧、苯菌靈等防治,每週一次連續3次,用法用量參照農藥說明。並注意果園通風、排水、日照。其它病蟲害照常規防治方法即可。歡迎評論轉發點贊




阿軍視野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臺灣青棗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水果,它雖然是青棗中的一種,但是它集聚了很多青棗品種沒有的優點;臺灣青棗對溫度適應性強,能耐35度的高溫和一10度的低溫,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種植;以下是臺灣青棗的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吧。

園地選擇

臺灣青棗適應性強,在我國臺灣、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均可種植,但在緯度較高、冷空氣來得早的地區種植,宜採用促早開花、早結果及套袋保果等措施來提高產量和品質。臺灣青棗對土壤要求不嚴格,沙土、壤土、沙壤上、微酸性土均可種植,但對水源、陽光、肥料要求較高,宜選擇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水田、梯子田、坡地種植,在乾旱、缺水、瘦瘠、光照差、颱風多的地方種植,品質、產量都會受到較大影響。

品種選擇

目前臺灣青棗栽培的品種主要有:高朗1號(又稱五十子或紅雲)、五千、碧雲、黃冠、五冠、特龍、世紀棗等。

不同品種,其產量、果形、品質、風味等都相差較大。如黃冠品種,果形最大,單果重達150克,形似蘋果,但糖度較低,只有11度,味較清淡,肉質也較疏鬆;紅雲品種單果重約50克,雞蛋形,糖度達14度,品質風味好,價格也較高;五千品種是眾多品種中最受歡迎的品種,果實卵圓形,單果重80~100克,熟果淡綠色,糖度達13~15度,果肉白色,質脆、昧清甜有香味。商品果售價最高。

每個果園種植的品種不宜過多,以選擇1~2個優良品種種植即可,但要種植2%的授粉樹,以提高座果率。





豫東二娃


大家好。我是來自陝西的60後趙大姐,很高興回答關於〈臺灣青棗適合什麼土壤種植〉的問題 臺灣青棗是可以在福建種植的,試驗表明: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福建、四川攀西為臺灣青棗的最適宜生態區(四川長江河谷如瀘州地區也應劃為此區)。重慶、四川盆地、貴州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等地區為臺灣青棗的次適宜生態區,在此區內,一般年份冬季可安全越冬,在冬季氣溫較低的年份需要對花期、產期作適當的調節並採取簡單的保溫措施(如薄膜覆蓋樹體等),雖然此區內果實品質不及華南等最適宜區,但由於此區內臺灣青棗的栽培還是一片空白,發展潛力反而超過華南等最適宜。

臺灣青棗的生長環境

大青棗苗生長速度極快,根系十分發達,當年播種苗,無論是實生苗還是嫁接苗,當年根系即可長到2-3米,樹冠也可長至2-3米大,且耐旱,耐熱、耐瘠、是綠化荒山、保持水土、改良環境的優良樹種。

臺灣青棗屬熱帶、亞熱帶常綠小喬木果樹,栽培限制的主要因素是氣溫,特別是冬季氣溫,是臺灣青棗的主要限制因子。根據臺灣資料介紹,臺灣青棗在年平均氣溫18℃以上的熱帶、南亞熱帶地區種植表現極好,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0-35℃,15℃以下生長放慢,冬季最低氣溫在0℃左右對樹體、花果均無不良影響。但根據國內近三年的種植實踐,臺灣青棗對低溫的忍耐力比臺灣資料介紹的要強。在1999年底的南方在凍害中,廣西地區臺灣大青棗種植基地內青棗園的最低氣溫降至-3℃左右,且持續時間長達3天,其它果樹如香蕉、柑桔、龍眼、荔枝遭受毀滅性凍害,損失慘重,但臺灣大青棗種植基地 www.twdqz.com 果園內種植的臺灣蜜絲棗、天蜜棗、牛奶棗等卻一枝獨秀,花、果、樹未受任何不良影響。據華南農大專家介紹,在冬季氣溫降至-10℃時,青棗地上部份會遭受凍害,但對第二年的產量無不良影響。

以上就是臺灣青棗的一些知識希望可以能幫到大家,謝謝,請點關注互相學習!











60後趙大姐


臺灣青棗適合酸性,沙土地土壤種植。臺灣青棗品種以新世紀、五十種、臺灣蜜棗、大世界為主,均表現良好。果農購買苗木一定要到有“三證”齊全的育苗專業單位,以免因此造成損失。

一.臺灣青棗果樹生長髮育特性

青棗表現出全年連續生長的習性只要溫度適合,頂芽即向前生長,並隨之萌發側枝。枝條每長3節就肋骨狀互生一分技在分枝上也是每隔3節互生1次下級分枝,最終在枝幹層次上形成主幹,一級分枝(主枝)、二級分枝、三四級分枝(是主要的結果枝)一級分枝可長到2米,平均抽生16條二級分枝;二級分校可長12米,平均軸生8條三級分枝:三級分枝長度為大60CM,可長多個四級分枝。

二、青事開花與結果特性

青棗花芽當季(年)分化,分化快,花量大,花果同枝,花白天開放,早6-8時初開,8-11時盛開,12時後很少開放:為蟲媒花、靠蠅類、蜜蜂等昆蟲傳粉,第一年定植的70天就能開花,一年能多次開花結果。自開花到果實成熟需120天左右、4月至12月隨枝梢主長不斷開個花,但不同時期開的花其坐果力不同4-6月基本上只開花不座果7—8月開的花坐果率低果實11—12月少量成熟;9—10月開的花坐果率高,果實在l—2月大量成熟。從一株樹來看,結果的主要是三級分機佔總結果量的90%;二級分枝佔9.5%,一級分枝(主枝)僅佔0.5%。

三、臺灣青棗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土壤:棗樹對士壤要求不嚴,但以微鹼(PH值7.5)性至酸性PH值6.0以上)土壤較為適宜,要求砂壤土,土層深厚排灌方便。溫度;青棗為陽性植物.需充足的陽光、種植區要求年均溫18℃以上(元江23.8℃),極端最低溫度不低於0℃在果實膨大期晝夜溫差大.有助於糖分積累。適宜種植海拔1200m以下。

水份:青棗根系發達,抗旱力強,在年降雨量500mm(元江780mm)相對溼度大於50%的地區都能正常生長。棗樹花期要求有較高的溼度,相對溼度在85%時有利於授粉、受精果實成熟期要求少雨多晴的天氣否則易造成大量落花和爛果。

四、定植

(一)挖塘、施肥、回填土:

要求樹塘長、寬各1米.深0.5米;4-6×5-7米挖一塘,每塘種一株,每畝種16—33株。塘挖好後每塘施30-40公斤腐熟農家肥,0.5-1公斤過磷酸鈣鎂或鈣鎂磷肥。肥要分2—3層施入,每施一層肥回填一層土,回土時先下表士,後上面上挖出的土要全部迴穴;堆成20cm高、直徑1米的土墩。

設立支架臺灣青棗枝梢修長脆弱,結果過多的枝條常因不勝負荷而折斷,需立支柱或四周搭架固定。四、病蟲害防治大青棗最常見的病是白粉病,主要為害枝梢、葉片、花穗及果實,患病的果皮變褐色而粗糙。可用甲基託布津、粉鏽寧、苯菌靈等防治,每週一次連續3次,用法用量參照農藥說明。並注意果園通風、排水、日照。其它病蟲害照常規防治方法即可。


茅市農民菜鳥


臺灣青棗適合酸性,沙土地土壤種植。臺灣青棗品種以新世紀、五十種、臺灣蜜棗、大世界為主,均表現良好。果農購買苗木一定要到有“三證”齊全的育苗專業單位,以免因此造成損失。

一.臺灣青棗果樹生長髮育特性

青棗表現出全年連續生長的習性只要溫度適合,頂芽即向前生長,並隨之萌發側枝。枝條每長3節就肋骨狀互生一分技在分枝上也是每隔3節互生1次下級分枝,最終在枝幹層次上形成主幹,一級分枝(主枝)、二級分枝、三四級分枝(是主要的結果枝)一級分枝可長到2米,平均抽生16條二級分枝;二級分校可長12米,平均軸生8條三級分枝:三級分枝長度為大60CM,可長多個四級分枝。

二、青事開花與結果特性

青棗花芽當季(年)分化,分化快,花量大,花果同枝,花白天開放,早6-8時初開,8-11時盛開,12時後很少開放:為蟲媒花、靠蠅類、蜜蜂等昆蟲傳粉,第一年定植的70天就能開花,一年能多次開花結果。自開花到果實成熟需120天左右、4月至12月隨枝梢主長不斷開個花,但不同時期開的花其坐果力不同4-6月基本上只開花不座果7—8月開的花坐果率低果實11—12月少量成熟;9—10月開的花坐果率高,果實在l—2月大量成熟。從一株樹來看,結果的主要是三級分機佔總結果量的90%;二級分枝佔9.5%,一級分枝(主枝)僅佔0.5%。

三、臺灣青棗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土壤:棗樹對士壤要求不嚴,但以微鹼(PH值7.5)性至酸性PH值6.0以上)土壤較為適宜,要求砂壤土,土層深厚排灌方便。溫度;青棗為陽性植物.需充足的陽光、種植區要求年均溫18℃以上(元江23.8℃),極端最低溫度不低於0℃在果實膨大期晝夜溫差大.有助於糖分積累。適宜種植海拔1200m以下。

水份:青棗根系發達,抗旱力強,在年降雨量500mm(元江780mm)相對溼度大於50%的地區都能正常生長。棗樹花期要求有較高的溼度,相對溼度在85%時有利於授粉、受精果實成熟期要求少雨多晴的天氣否則易造成大量落花和爛果。

四、定植

(一)挖塘、施肥、回填土:

要求樹塘長、寬各1米.深0.5米;4-6×5-7米挖一塘,每塘種一株,每畝種16—33株。塘挖好後每塘施30-40公斤腐熟農家肥,0.5-1公斤過磷酸鈣鎂或鈣鎂磷肥。肥要分2—3層施入,每施一層肥回填一層土,回土時先下表士,後上面上挖出的土要全部迴穴;堆成20cm高、直徑1米的土墩。

設立支架臺灣青棗枝梢修長脆弱,結果過多的枝條常因不勝負荷而折斷,需立支柱或四周搭架固定。四、病蟲害防治大青棗最常見的病是白粉病,主要為害枝梢、葉片、花穗及果實,患病的果皮變褐色而粗糙。可用甲基託布津、粉鏽寧、苯菌靈等防治,每週一次連續3次,用法用量參照農藥說明。並注意果園通風、排水、日照。其它病蟲害照常規防治方法即可。


優生財子


臺灣青棗又稱臺灣甜棗,是由印度毛葉棗經多代改良選育而成的優良水果品種。

其果大、核細、肉脆清甜,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喜愛,同時具有早結豐產、適應性強等特點,固種植效益良好。

植物學特性

臺灣青棗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典型的熱帶和亞熱帶旱生植物樹種。

樹型結構比較鬆散,樹皮有裂紋,側枝發達,枝條上有鉤刺;葉色濃綠,葉背生灰色絨毛,葉緣呈鋸齒狀。

其花為兩性花,黃綠色,傳粉媒介多為蜂類和蠅類。

成熟果實長橢圓形,核小果大,果皮鮮綠,果肉為白色,營養豐富。

根系淺生,主根不發達,側根、鬚根多。

物候期

臺灣青棗的營養生長期主要集中在3~8月,生長速度快,種植當年就可掛果。

枝梢生長與花芽分化同步進行,一年可多次開花結果,以秋花為主花期。種植當年的花期在7~12月,盛花期10月上中旬;從第二年開始花期擴為5~12月,盛花期8~9月。

果實成熟期分別在當年8~9月和次年1~3月,以冬季為主。

對環境的需求

溫度:臺灣青棗是典型的陽性熱帶果樹,對溫度適應性強,在-5~40℃的溫度範圍內均能生存,但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30℃,最適宜在溫度年均18℃以上,霜期較短的地區種植。

水分:臺灣青棗的栽培需要較高的水分和溼度條件,但其不耐陰溼氣候,忌浸水,水分過多會造成生長不良和落果。

光照:要求較高,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座果率較高,果實發育良好,反之,座果率較低,品質較差。

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強。可在微酸性至鹼性的沙土、壤土、粘土甚至沙礫土上生長,以土壤微酸、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最為理想。

臺灣青棗栽培技術簡介

建園定植

宜選擇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土質較疏鬆的地塊建園,且園地四周最好有防風帶。

定植時間以2~5月為最佳,定植越早,生長時間越早,當年產量也越大。

由於臺灣青棗喜光,每畝種30~40株為宜,種植規格一般是株行距4×4~5m。

定植前1個月挖穴施基肥,種植穴長、寬、高各80cm,每穴施腐熟糞肥30~40kg,餅肥2~3kg,過磷酸鈣0.5~1kg,分層埋壓,再進行填土至高出地面10~15cm。

幼樹管理

肥水管理:除定植前的基肥外,幼樹在抽梢時要施1~2次追肥,可直接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300倍液,以促其快速生長。

整形修剪:定植後,在30~40cm處短截定幹,帶新芽發出後,選擇






長安一枝花72


臺灣青棗又稱臺灣甜棗,是由印度毛葉棗經多代改良選育而成的優良水果品種。

其果大、核細、肉脆清甜,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喜愛,同時具有早結豐產、適應性強等特點,固種植效益良好。

臺灣青棗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典型的熱帶和亞熱帶旱生植物樹種。

樹型結構比較鬆散,樹皮有裂紋,側枝發達,枝條上有鉤刺;葉色濃綠,葉背生灰色絨毛,葉緣呈鋸齒狀。

其花為兩性花,黃綠色,傳粉媒介多為蜂類和蠅類。

成熟果實長橢圓形,核小果大,果皮鮮綠,果肉為白色,營養豐富。

根系淺生,主根不發達,側根、鬚根多。

臺灣青棗的營養生長期主要集中在3~8月,生長速度快,種植當年就可掛果。

枝梢生長與花芽分化同步進行,一年可多次開花結果,以秋花為主花期。種植當年的花期在7~12月,盛花期10月上中旬;從第二年開始花期擴為5~12月,盛花期8~9月。

果實成熟期分別在當年8~9月和次年1~3月,以冬季為主。

對環境的需求

溫度:臺灣青棗是典型的陽性熱帶果樹,對溫度適應性強,在-5~40℃的溫度範圍內均能生存,但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30℃,最適宜在溫度年均18℃以上,霜期較短的地區種植。

水分:臺灣青棗的栽培需要較高的水分和溼度條件,但其不耐陰溼氣候,忌浸水,水分過多會造成生長不良和落果。

光照:要求較高,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座果率較高,果實發育良好,反之,座果率較低,品質較差。

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強。可在微酸性至鹼性的沙土、壤土、粘土甚至沙礫土上生長,以土壤微酸、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最為理想。

建園定植

宜選擇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土質較疏鬆的地塊建園,且園地四周最好有防風帶。

定植時間以2~5月為最佳,定植越早,生長時間越早,當年產量也越大。

由於臺灣青棗喜光,每畝種30~40株為宜,種植規格一般是株行距4×4~5m。

定植前1個月挖穴施基肥,種植穴長、寬、高各80cm,每穴施腐熟糞肥30~40kg,餅肥2~3kg,過磷酸鈣0.5~1kg,分層埋壓,再進行填土至高出地面10~15cm。

幼樹管理

肥水管理:除定植前的基肥外,幼樹在抽梢時要施1~2次追肥,可直接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300倍液,以促其快速生長。

整形修剪:定植後,在30~40cm處短截定幹,帶新芽發出後,選擇粗壯、生長位置良好的3~4條作主枝,並用竹竿引縛向四方,其餘的抹去;當主枝長120cm時摘心,促發二級分支,每個主枝留2條;當二級分支80cm時再摘心,每隔40cm留1個三級分支,三級分枝長至60cm時摘心,四級分枝可適當密些,約30cm留1條,以增加結果枝條數,其餘的枝條及時疏除。選擇1個主枝用於嫁接授粉品種。

結果樹管理

施肥管理

基肥:果實採收、主幹更新完後開始施,每株在樹冠滴水線開溝施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配合平衡型複合肥。

壯梢肥:新梢長出,葉片開始轉綠時施,以氮肥為主,可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300倍液。

促花肥:初花後開始施,增施磷鉀肥,並注意中微量元素的補充。

壯果肥:膨果期開始施,可在前期下一次有機肥,後期補施速效性肥料,以鉀肥為主。

水分管理

在枝梢生長期、果實生長髮育期,如遇乾旱應及時灌水,保持水分均勻供應。果實大量收穫期土壤宜保持適度乾燥。

對於地勢低窪、地下水位高的果園要注意排除積水,為根系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整形修剪

回縮更新:果實採收後,需對主幹進行回縮更新,將主幹在原嫁接口上方20~30cm處鋸斷,隨樹齡增加適當提高回縮位。

整形修剪:與幼樹修剪基本類似,注意在坐果初期立支柱或四周搭架支撐。

花果管理

疏花疏果:果實直徑約0.5cm時進行疏花、疏果。一般1~3張葉留1個果實,其他全部摘除。枝梢末端的幼果、花穗也同時摘除。

套袋護果:幼果發育至橫徑2~3cm時用專用套果袋進行套袋,套袋前藥劑處理一次。

病蟲防治

常見的病蟲害有白粉病、根腐病、黑星病、炭疽病、毒蛾、蟎類、薊馬、果實蠅、介殼蟲等,要注意預防為主,適期用藥,綜合防控。





農民孟老大


對環境的需求

溫度:臺灣青棗是典型的陽性熱帶果樹,對溫度適應性強,在-5~40℃的溫度範圍內均能生存,但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30℃,最適宜在溫度年均18℃以上,霜期較短的地區種植。

水分:臺灣青棗的栽培需要較高的水分和溼度條件,但其不耐陰溼氣候,忌浸水,水分過多會造成生長不良和落果。

光照:要求較高,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座果率較高,果實發育良好,反之,座果率較低,品質較差。

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強。可在微酸性至鹼性的沙土、壤土、粘土甚至沙礫土上生長,以土壤微酸、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最為理想。


愛在當下5886


臺灣青棗也就是毛葉棗,是鼠李科棗屬常祿喬木或灌木果樹。它是一種速生、豐產、優質的果樹,很受水果種植戶的喜愛。

臺灣青棗的適應性比較強,不論在山坡或是平地,還是在微酸性甚至鹼性的沙土、壤土、粘土甚至是沙礫土,均可以生長。

如果要建果園,最好是選擇光照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避風向陽的地方,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沙質土壤為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