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論武漢茶市的前世與今生

【亞太茶業】全媒體 訊:武漢自古茶盛也,地處兩江交匯、九省通衢的優越地理位置,九州之茶匯聚,茶商茶幫雲集,茶廠洋行林立,茶葉出口繁盛。產茶、貿茶,同時也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陸羽《茶經》聞名於此。


論武漢茶市的前世與今生


偉大的 “東方茶港”

武漢中心區——漢口,曾是中俄“萬里茶道”的起點,是外商眼中偉大的“東方茶港”。1861年,漢口開埠,外國茶商紛然而至,開啟了漢口作為“東方茶港”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黃金時代”。漢口因茶而興,因茶而盛,大量運茶船源源不斷地出入漢口港。據統計,當時漢口輸出的茶葉佔國內茶葉出口量的60%。

論武漢茶市的前世與今生

漢口茶盛時,“湖南茶溯湘江、沅江、澧水,陝甘茶循漢水,江西寧州茶及安徽祁門茶溯江而上,四川茶順江而下,麇(qún)集於漢口。”當時江面停泊的茶船,多時達25000只,蔚為壯觀。

正可謂“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宵明”。

論武漢茶市的前世與今生

每到茶季,漢口江灘邊製茶、運茶的工人數以千計,從黃陂、孝感、洪湖、五峰以及英山等地的家屬都趕來漢口,打一季的茶工。一時間,百里江灘,十里港口,人頭攢動,穿梭往來。茶葉擔夫,肩挑背扛,走街串巷,絡繹不絕,一片繁忙景象,滿城茶葉飄香。

論武漢茶市的前世與今生


茶樓的風光與衰敗

武漢茶市歷經百年洗禮,延續至今,形成了 “江城茶樓熱”,各式各樣的茶館、茶樓遍佈武漢的大街小巷,專業茶樓曾一度接近3000家,一年的消費額突破50億元。

在武漢當地也流傳著“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喝茶”的說法,商務洽談或其他正式場合,一般會選擇到高檔茶樓的包房裡喝茶,這樣的茶樓環境優雅、裝修高檔,茶藝師專業,且服務熱情周到,消費動輒上千元是普遍現象。

論武漢茶市的前世與今生

然而,近兩年武漢茶樓隨著消費觀念轉變和公款消費受到遏制等原因,高檔茶樓逐步走向衰弱,不少茶樓改弦更張或直接關閉。湖北省茶葉協會秘書長宗慶波認為,茶樓的退潮,並非是茶葉消費沒有市場,相反,武漢茶葉消費逐年遞增。


茶飲平民化、大眾化

正如宗秘書長所言,武漢茶樓衰敗並不意味著茶葉消費萎縮,而是茶葉消費轉型,從高端消費變成了大眾消費,更加平民化、普遍化,很多人請客吃飯後,然後在自己家裡泡茶,一舉兩得。

論武漢茶市的前世與今生

專業茶市大量湧現取代了昔日茶樓的繁榮,目前武漢擁有漢口香港路茶市、崇仁路漢口茶市、武昌陸羽茶都、一品天下茶市、武漢知音國際茶城、武漢騰海茶城等多個大型專業茶市。這不僅順應了普通大眾對茶葉的日常需求,也鞏固了武漢作為“東方茶港”的歷史地位。


茶博會應運而生

茶葉消費普及之後,龐大的消費市場催生了更加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的大平臺——茶博會。由深圳市華巨臣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聯合舉辦的第5屆中國(武漢)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暨紫砂、陶瓷、茶具用品展(簡稱“

第5屆武漢茶博會”)將於4月21-24日武漢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辦。

論武漢茶市的前世與今生

這不僅是武漢茶界的年度盛事,也是昔日“東方茶港”再度走向世界的步伐。本屆武漢茶博會展覽面積25000平米,設國際標準展位1200個,吸引了全國69個名茶產區逾500家知名茶企參展,展品涵蓋茶葉、茶器具、紫砂、陶瓷、紅木、茶食品、茶服等。

不僅如此,茶博會主辦方還將策劃組織茗星茶藝師第五屆全國評選大賽武漢分賽、天台寺禪茶音樂文化公益展演、傳統文化進校園之茶文化攝影大賽、湖北十大名茶品鑑交流會、曲水流觴、2018年湖北省茶館評選大賽.、孝子奉茶等豐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動,在展現茶業繁榮的同時,復興、傳承傳統茶文化。

論武漢茶市的前世與今生

如果你是地道的武漢人,或是愛茶人,瞭解過武漢茶市的前世今生,又有眾多茗茶美器及精彩活動等著你,難道你不心動嗎?心動不如行動,武漢茶博會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