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解決魚缸裡的白毛菌?

富察哈拉


如果是單隻魚或偶爾的一兩隻魚得了白毛菌,也就是水黴病,我們可以把魚兒單獨撈出來治療,用濃鹽水或濃高錳酸鉀水浸泡魚體5至10分鐘,在浸泡的同時也可以用軟毛刷把魚身上的白毛刷去。同時整缸水緩慢開始加溫,也可以下千分之三的鹽預防其他魚被傳染上白毛病。



對於水黴病這種細菌,如果水質良好,溫度適宜,身體強壯的魚兒大多數是不會被傳染。但是,如果是同一批魚,或者是剛入缸不久的,就很容易整缸犯病,而且傳染速度極快,死亡率很高。

如果是整缸犯病,就別費那個勁了,直接用深紅色高錳酸鉀浸泡之後,再用土黴素藥浴即可。高錳酸鉀的具體操作步驟,我在上一篇問答已經寫的很詳細了。


在實際操作中,我感覺高錳酸鉀對水黴病的治療作用優於食鹽對水黴病的治療,特別是中後期的水黴病。而對於高錳酸鉀浸泡後用藥物消炎上來講,土黴素還是優於甲硝唑和複方新諾明的,因為其性質相對溫和的多。

三百斤水加十至十二片土黴素即可。一般的經高錳酸鉀藥浴後,肉眼可見病魚身上的白毛已經脫落,只要用土黴素養著療傷就是了。三天之後就可以正常換水了,配合升溫是很重要的步驟。這樣子才能保證基本上能夠治癒。

如果白毛繼續生長,可重複上面的步驟。對於魚病的治療,切忌性急,有的時候可能會反覆多次,保持良好的水質和適當的高溫環境,有利於病魚的快速恢復。

我是淘淘,更多養魚知識敬請關注我的頭條文章和問答,謝謝!


養魚老道


白毛菌?是不是指引起水黴病的水黴菌?

水黴菌是引起觀賞魚水黴病的罪魁禍首。魚在受外傷後最容易感染水黴病。水黴菌從魚體傷口侵人,開始寄生於表皮,以後逐漸深人肌肉,吸取魚體營養、大量繁殖,向外生出灰白色或青白色菌絲。

感染水黴菌後,病魚體表或鰭條上會有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菌絲。嚴重時菌絲厚而密,有時菌絲著生處傷口充血或潰爛。

病魚遊動遲緩,食慾減退,離群獨遊,最後衰竭死亡。

水黴菌在15度左右時生長最活躍。

預防水黴病,一是加強飼養管理,增強魚的體質。二是注意避免魚體受傷。三是用藥物處理殺滅寄生蟲。四注意合理的放養密度。五是水質保持清潔。六是做好檢疫,防止新魚將水黴菌帶入缸中。

該病治療方法,一是用0. 1%-1%亞甲藍溶液塗抹傷口和水黴著生處,或用60毫克/升亞甲藍溶液浸浴病魚3~5分鐘。二是用2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加5%食鹽水浸浴病魚20~30分鐘,每日1次。三是把病魚浸泡在5毫克/升二氧化氯溶液裡,直至痊癒。


魚歌子


若是魚身上的那多是魚患上了水黴病了。初期魚身還沒有潰爛時,可用濃鹽水對魚進行洗浴,洗除毛狀物後,用土黴素融水泡浴後回魚缸斷食靜養(每隔3-4天泡洗一次)。過濾清洗後,每天換水(1/10)。直到魚有改善停止用藥(一般7到8天)。通常這病主要原因都是水質不好導致(考慮是否過濾不夠、魚養多了、餵食過多、硝化菌沒養好)。

若是水裡的“白毛”漂浮的話,首先考慮觀賞魚是否餵食過多(或魚食變質和質量差),消化不良而患上腸炎,排除的白便;另外考慮是否養魚密度過大,過濾是否足夠硝化菌。這種情況可以斷食幾天和改善過濾看看情況如何;日後可減少餵食量(更換飼料),定期換水(不要超過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