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國內很多公立醫院不提供無痛分娩,是因為麻醉師人手不夠嗎?

Scorpio很溫柔


為什麼國內很多公立醫院不提供無痛分娩,反而私立醫院卻做的很好很到位?是麻醉師人手不夠?還是麻醉師待遇低無積極性?還是很多孕婦不瞭解無痛分娩不敢貿然嘗試?

提問羅列的幾個點,其實都或多或少影響了國內分娩鎮痛的開展。

孕婦不瞭解無痛分娩不敢貿然嘗試?至少目前還是有很多人認為麻醉會影響智商,也會有其他的各種影響的,但分娩鎮痛並不是大家理解的全麻,而是類似於硬膜外麻醉,並沒有那麼多的影響。不過有這些擔心的往往是家屬,痛起來的時候,沒有孕婦是不想打鎮痛的。

麻醉師人手不夠?

這是一個客觀的現狀,不僅是婦產科,哪怕是綜合性醫院,都面臨著麻醉師短缺,麻醉師超負荷工作的問題,手術都忙不過來,那麼相對沒那麼緊急的分娩鎮痛,麻醉科如何安排人手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麻醉師待遇低無積極性?

這是個人覺得的主要原因,醫療服務收費過低已經不是第一次談了,拿之前北京的無痛分娩為例,公立醫院的收費是很早就定的,大概是200/次,然後按時間每小時增加30元,一個產程平均需要10個小時來算,也就是說一次無痛分娩的費用大概在500,但需要麻醉師在這10小時內持續的對產婦進行監護,誰也不願意這樣來“奉獻”的,所以通常還需要收一個幾百塊的一次性耗材費,但仍然很難調動麻醉師的積極性的,本來他們工作就已經很辛苦了。於是才有了目前有的醫院,白天工作時間可以開展無痛分娩,到了晚上就不能的情況,如果都像國外那樣一個無痛分娩需要支付給麻醉師好幾百美元,自然不會是這樣的情況。

所以這也是目前私立醫院的無痛分娩開展比公立醫院的好的原因。


龔曉明醫生


Ai社長認為,麻醉師是無影燈下的守望者,關係著手術檯上的生命,但手術成功後,他們卻常常被忽視。俗語“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的說法,很好地形容了麻醉醫生工作的重要性,但實際上,據Ai社長了解,多數醫院依舊把它定義為服務外科手術的臨床輔助科室。

有麻醉醫師對手術過程進行時刻監測,全程守護

查看相關材料顯示:上世紀80年代,為了挽救麻醉人才匱乏的狀況,全國有50多所醫學院開辦了麻醉系。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麻醉係為全國培養了大批的麻醉人才。以國內最早開辦麻醉系的徐州醫學院為例,到目前為止已經為全國培養了3000多名麻醉專業畢業生,而全國醫學院大概有10000名麻醉專業畢業生,不少大醫院麻醉科骨幹大都畢業於這些地方醫學院校麻醉系。但是,很多業內人士都呼籲取消麻醉系,認為麻醉系降低了麻醉醫生的標準,是對麻醉科的不重視。如今,麻醉系終於面臨“被關閉”,按照計劃,2016年,全國麻醉專業招生人數將減少50%,到2020年,中國將徹底取消高校中麻醉專業的設置。

手術量劇增,工作量暴漲

“目前全國有麻醉醫生8.5萬多名,缺口約有30萬人。”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分會副會長、中山一院麻醉科主任黃文起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全科的麻醉醫生,承擔的不僅是全院每天的手術,還有夜班、教學、ICU,以及每天手術室外各個科室,例如無痛胃鏡檢查的麻醉,加上疼痛門診、各個病房的搶救等等,再算上值休、補休和休假的,每天都要為如何把病人安排妥帖而傷腦筋。

多學科協作,難度越來越高

工作量大了,科室與科室,學科與學科之間的配合難度也更大,手術的難度也越來越高,麻醉醫生需要有全科知識,因為面對的是多學科的手術。麻醉是各臨床科室之綜合,一個合格的麻醉醫師,首先要是一個合格的臨床全科醫,麻醉醫生應該是最博學的醫生。同時,醫患關係緊張,醫生的負擔壓力很大,剛從學校走出來的醫學生又沒有醫師證,就是初有證的,待遇都很低,所以逐漸整個醫療系統都會很缺乏有用的人才,醫療人才的梯隊培養也跟不上,反聘能暫時緩解,其實對醫療人才的培養會是惡性循環。


AI財經社


我是麻醉醫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首先這是個偽命題。大多公立醫院都在大力推薦無痛分娩,特別是三甲醫院評審中,沒有有開展無痛分娩的醫院是被一票否決的。也就是說所有的三甲醫院必須提供無痛分娩服務。


那為什麼無痛分娩推廣的不好呢?首先所有三甲公立醫院都普遍存在麻醉醫生人手不夠情況。我們醫院缺口是10人,很多更大型的三甲醫院缺口更大,達到幾十人。所有的麻醉醫生應付臨床手術麻醉已經力不從心了,所以我不願意分精力去處理相對簡單而又耗費人力的工作——無痛分娩。一臺臨床手術麻醉一般1個小時左右,但是一個無痛分娩一般耗時多達幾個小時。所以很多醫院如果產婦不堅決要求無痛分娩,麻醉醫生也不會強調無痛分娩。

那為什麼很多私立醫院的無痛分娩開展的比較好?私立醫院強調的是服務和享受,他們不存在病人過多,忙不過來的現象。所以有時間去給每個病人服務,同時他的每個服務的收費標準跟公立醫院是有區別的。公立醫院無痛分娩大概就是幾百塊錢,但是私立醫院生個孩子的費用高達幾萬。這不是一個消費水平的服務。

那為什麼很多產婦不敢採用無痛分娩。第一是不熟悉無痛分娩。第二是很多公立醫院不優先推薦無痛分娩,而是推薦普通順產。第三婦產科和麻醉科醫生的配合不默契,導致很多無痛分娩沒有達到最大效果。

產婦說出自己生產的經歷吧.


麻醉醫生小康


堂堂三甲醫院,產科醫生翹首以盼的無痛分娩,到現在還沒有辦法開展,麻醉醫生表示分身乏術。

很多婦幼保健院無痛分娩開展得很好,因為麻醉科就是單純為產婦和新生兒服務的。

但是在綜合醫院,臨床科室多,麻醉科需要服務的科室也很多,因此很難抽出人手開展產科無痛分娩。



因此,很多沒有合併症的產婦,寧願選擇在婦幼保健院分娩,而不願意在綜合醫院分娩,分娩疼痛帶來的痛苦絕對超乎想象。

在產科臨床,可以見到很多信誓旦旦要順產的產婦,因為無法忍受宮縮疼痛,而要求剖宮產。但是醫院對剖宮產指標控制非常嚴格,很多時候並不能遵從產婦意願及時剖宮產,連哄帶騙讓產婦把孩子生下來,其間的痛苦。只有產婦本人最清楚!陪伴在旁的助產士也很無奈。


個人愚見,應該將無痛分娩開展項目以及產婦,分娩滿意度,作為評估產科水平的標準之一,列入每年婦幼檢查項目。


婦產科小超人


無痛分娩,也叫分娩鎮痛,是利用各種技術使分娩疼痛減輕,而其中椎管內鎮痛是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如下圖

椎管內鎮痛分娩簡單點說就是把局麻藥注射到椎管內,


並放置硬膜外導管,連接輸液泵,直至產程結束,這個過程可以有效的緩解產婦疼痛,減輕妊娠恐懼感,提高產婦順產信心,總之是利大於弊。

但是這麼好的技術為什麼在公立醫院推廣比較少呢?結合我們醫院,本地區的分娩鎮痛少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分娩鎮痛宣傳不到位,群眾對其利弊瞭解不夠,孕婦雖然懷孕了,是家庭重點保護對象,但孕婦臨產之時已經疼痛難忍,醫生溝通簽字都是由家屬代理,這時往往是家人做主,而很多人認為特別是老一輩人順產才是最好的,怕無痛分娩使用麻藥影響的小孩的智力,所以拒絕使用分娩鎮痛;

二、麻醉科麻醉醫生不夠,拿我們醫院來說,我們醫院只有四個麻醉醫生,而在分娩鎮痛過程中需要麻醉醫生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徵,這個過程初產婦大概要十個小時,這個時候如果抽一個人去做分娩鎮痛,那日常麻醉工作靠三個人可能就不能正常運轉了;

三、經濟原因,我這裡地處貧困縣,許多群眾都是能省錢就省錢,而分娩鎮痛不能報銷,全自費,病人為了省錢,老祖宗都能直接生,我也能,忍忍也就過了。

我覺得如果想要推廣無痛分娩,需要幾方共同努力,醫院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好人瞭解無痛分娩好處;培養更加多的麻醉師;政府政策的扶持,讓無痛分娩納入醫保報銷範圍。

ps:我希望無痛分娩能夠推廣開來,因為產婦分娩太痛了,而無痛分娩能夠很好的幫忙產婦。💝


小麻帥


麻醉師人手不夠的確是原因之一,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原因。無痛分娩,我們也稱為分娩鎮痛,是利用各種技術減輕分娩的疼痛,而我們最常用的就是椎管內鎮痛。

錐管內鎮痛分娩簡單點說就是把局麻藥物注射到椎管內,並放置一個硬膜外導管,連接輸液泵,設定輸液速率,這個鎮痛直至產程結束,可以有效的緩解產婦疼痛,而且不良反應比較少見。

我自己在分娩的時候也接受了分娩鎮痛,覺得真的是一項對產婦友好的技術。能夠把產婦從劇烈的產痛中解救出來。但是很多公立醫院並沒有開展分娩鎮痛,為什麼呢?

麻醉師不足是一方面,因為整個過程需要麻醉師在旁,而一個醫院的麻醉師,還得為其他手術服務,這樣就出現了巨大的缺口。除此之外,病人瞭解不足,認為無痛分娩會把孩子打傻,會造成後遺症等,寧願忍痛也不打,或者是家屬不同意打,也是一個原因。

隨著時間推移,無痛分娩肯定會越來越普及。目前很多公立醫院都開始大力宣傳了,相信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婦享受到這項福利。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11d0003960e73dd9361\

寶媽交流群


你說的這個情況,不能用很多這樣的字眼來概括。因為從實際情況看,反倒是很多公立醫院反倒支持無痛分娩,並把這個指標作為一個數據,積極考核。

而且隨著二胎時代的到來,如果一名剖腹產的婦女,二次剖腹產子,那將有更大的安全隱患,所以無痛分娩在未來的社會中,必將是主流。


遼瀋名醫


現在學醫的人少了,我們醫院已經好幾年沒招到人了,辭職的越來越多,每次去參加招聘會,那些學生來應聘,問的都是能給他們一個月多少錢,一個月休息多少,一天上多少個小時,有沒有工休,加班費怎麼算……都是關於錢的。想想以前我們只要有工作做就行,沒問工資多少,現在的年輕人啊,到底能不能做醫生啊


張水生a


無疼分娩,也叫陣痛無疼分娩,一般醫院用三種方法,一種是打鎮痛藥,二者使用麻醉藥,第三使用醫生腹部按摩助產方法,前兩種陣痛藥對產婦雖然鎮痛了。對腹部胎兒的健康有影響。如果產婦有什麼異常和不適不能及時反饋給大夫作及時處理會誤大事的,母親一時的痛苦會有一個健康的寶寶,所以一般的醫院都儘量不使用麻醉藥陣痛藥。第三種手法腹部按摩不是每個醫生都能做得到的。做不好同樣會傷及到產婦和嬰兒。相信每一個醫生都想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最好。這是對他的醫術的檢驗和評價。沒有一個醫生拿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開玩笑的。都知道做不好的後果是什麼。相信醫院這麼做是有他的科學道理的,如果當時給產婦使用無疼分娩,孩子出生後五年十年發現了孩子智商,五官各個部位有了缺陷誰來承擔責任?即使醫院承擔責任,一個不健全的寶寶養著開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