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果發生金融危機,如何將自己的資產保值,避免財富縮水?

孤獨的火星人


如果一旦發生金融危機我們該如何應對。這是一個大問題,發生金融危機後,一般會面臨股市、樓市極速下行。而且還可能導致實業蕭條,工作收入下降甚至是失去工作,面對如此情形我們該如何處置,野哥說說我的想法。



金融危機來臨我們該如何應對

1.儲備一定量的現金,金融危機來臨,可能導致人們收入下降甚至失業,一定的現金儲備非常必要,而且在生活中,我們應該開源節流,平穩度過危機。一般我們儲備1-2年的生活用費就可以了。所以,一定的現金儲備我們要在平時進行積累。以應對緊急情況。

2.如果在金融危機初來時,我們就發現了端倪,我們要及時的調整投資資金配置,比如及時賣出投資股市股票和基金。如果等我們發現是金融危機時,已經過了金融危機的初期,或者說已經過了股市的極速下跌期,到了漫長的底部震盪期,這時我覺得就不用賣股票或者基金了。等待經濟復甦吧。這時候割肉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金融危機下我們如何理財

1.首選配置黃金

大家都知道,黃金是避險最好的投資產品,金融危機情況下大家投資信息不足,而黃金有保值作用,我們可以選擇紙黃金或者實物黃金投資。以抵消股市投資帶來的損失。

2.投資保本理財產品

金融危機情況下,保守投資尤其重要,可以投資銀行的保本理財產品或者投資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確保不要投資R2級以上的理財產品。


3.投資債券類理財產品

尤其是我國,國債就和地方債肯定是最受歡迎的理財產品,而且記賬式國債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我覺金融危機情況下值得配置的產品。

4.佈置抄底

巴菲特有名的言論:別人貪婪時,我謹慎,別人謹慎時,我貪婪。等到金融危機大概1年左右時,我們可以適當進行股市和股票基金佈置了。可以分批進入資本市場,而且遵循先少量,後增量的模式進行。以彌補金融危機來臨時的損失。當然選股要選擇地估值的行業龍頭投資。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歡迎大家關注交流。


野說金融


如果發生金融危機,可能會出現貨幣貶值,房價下跌等危機。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想讓自己的資產保值,避免財富的縮水,那麼可行的辦法就是購買黃金和美元。

購買黃金

黃金是很好的避險資產,如果想抵禦金融危機的影響,把手裡面的貨幣提前換購成黃金是非常好的選擇。黃金從古代以來,就是購買力非常穩定的貴金屬,而且越是危機的時候,黃金的購買力越是能夠上漲。

正是因為黃金具有穩定的價值,能夠抵禦金融危機等危機的影響,因此,黃金也是各國央行重點持有的資產,各國央行都持有大量的黃金儲備,以應對不時之需。其中美國黃金儲備量達到了8133.5噸,現在黃金一克大概在338元人民幣,美國黃金儲備價值大概在2.75萬億人民幣的樣子。

因此,可以看出來,儲備一定量的黃金是能夠抵禦金融危機的影響的。

換成美元或者歐元

如果在金融危機發生前,換成美元或者歐元也是能夠較好的抵禦金融危機的影響的。現在來說,如果不是美國和歐洲發生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把資金換成美元或者歐元都是能夠較好的抵禦金融危機的影響的。

現在來說,如果發生金融危機的情況下,貨幣也可能會發生貶值,這時候,如果能夠提前把手中貨幣換成美元或者歐元,都是能夠較好的抵禦金融危機的影響的。

而且你手中持有美元或者歐元,在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有些資產可能會出現低估的現象,這時候如果拿美元或者歐元買入低估資產,那麼也可能在危機過去以後,獲得相當好的收益。

因此,如果不是美國和歐洲危機,那麼就可以換成美元或者歐元,這樣能夠較好的抵禦金融危機的影響,而且能夠在優質資產低估的時候,買入一些優質資產,有可能會在危機以後獲得相當好的收益。

結論

綜上所述,如果發生金融危機的情況下,買入黃金或者持有美元或者歐元是能夠較好的抵禦金融危機的影響的。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金融危機具有兩面性,一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的客觀規律,二金融危機具有主動性,它是國際資本勢力剪全球羊毛的產物,主要體現為發達國家向新興國家的債務轉移,體現在華爾街對全球金融利益的侵佔。

一、做空機制是國際權利資本的後門

鑑於金融危機第二個主要特性的存在,在西方的金融體系中,金融權利資本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於是不斷構建與完善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的退出機制,這些機制主要體現為市場的做空機制,譬如期貨、期權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做空機制等等。做空機制在經濟後臺中實質上充當了權利資本的後門任務,是資本在危機中的退出程序與資本再擴張程序。

想在金融危機中避免財富縮水,並且要保值增值,那就要深入研究期貨與期權等多空功能,掌握風險對沖工具,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規避金融危機的風險,同時還可以利用風險對沖工具增值保值。譬如金融危機來臨時,資產價格會下跌,股市往往會出現大跌,這時就要充分利用股指期貨等工具做空。

二、現金、無風險與風險資產的轉換

對於普通居民而言要釐清三個方面的關係,既現金、無風險資產與風險資產之間的關係,另外還要掌握對沖風險資產的關鍵作用。

在全球金融高風險週期,就要逐步退出風險資產的投資,譬如房地產、股市、高收益債券等高風險投資,尤其是在風險資產泡沫化傾向下更是如此,目前美歐市場就面臨這樣的問題。但是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市場的投機性會非常強,由於市場的投機慣性與人性的貪婪,所以大多數人對於金融的危險性都置之不顧,而迷戀於賬面浮盈,因此金融危機最終總會埋沒多數人的財產。

金融危機來臨之前最能考驗投資者的風控能力,譬如美股現在漲的比較厲害,但是巴菲特自去年以來就持有鉅額現金,為什麼?就是加強投資風控,防止金融危機的爆發。未來美國金融市場到底如何將會檢驗巴菲特的這次選擇。

資金從風險資產退出之後,為了保持資本收益率,往往會退守到大銀行存款、國債與貨幣基金等無風險資產當中。大銀行、國債往往是國家經濟支柱,大而不能倒,所以相對比較安全;而貨幣市場流動性高,在避險初期往往能保障一定的收益率,但是當金融危機爆發時,有時也會衝擊貨幣基金安全,這時就要減持貨基。

持現與投資無風險資產,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資金安全,落袋為安,併為未來再次投資風險資產打下基礎,待金融危機進入末期,資產價格經歷過擠泡沫的過程之後,估值嚴重偏低,這就是再投資的良機。

三、黃金等貴金屬在金融危機中作用突出

在金融危機中要高度重視風險對沖資產的投資,譬如黃金等貴金屬。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央行往往要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來紓困,這使貨幣超發,會令居民財富大幅縮水,這時黃金等貴金屬就會充分體現出增值保值功能,會逆市上漲,以對沖貨幣貶值以及貨幣超發形成的高通脹風險,因此在金融危機初中期投資貴金屬等資產是極為重要的選擇,是防止金融危機期間資產貶值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金融危機的末期要及時退出貴金屬投資。

綜合來說在金融危機中主要把握兩大路徑,一條是風險資產——現金——無風險資產的轉換;另一條是利用市場做空機制或做多貴金屬來對沖市場風險。這兩條路線適合於金融危機的前期與初期,而在危機的後期,這兩條路線就要反向操作,從空頭思維迴歸至多頭思維,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規避金融危機且可以利用金融危機做到收益最大化,將危險轉為機遇。


馨月說財經


發生金融危機,想要全身而退很難,首先金融危機屬於系統性風險,波及到的範圍很廣,股票,債券,基金,期貨等等金融衍生產品都會下跌,同時也會影響實業的發展,那麼究竟如何做才能最小化損失,小編覺得購買避險資產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行為。

終極避險資產黃金

通常的,我們都知道,黃金和美元是成負相關的,而在面臨金融危機時,美國市場通常受到的衝擊最大,面對市場的崩塌,市場資金急於尋找避險資產,而第一選擇往往會是黃金,從而帶來的供求關係的變化導致黃金的上行,然而在短期上漲之後,原先買入黃金避險的機構不得不拋售黃金來彌補其他資產的損失,黃金價格隨之大幅下挫。這個現象在08年次貸危機中尤為明顯。

黃金的避險邏輯表面上是買入黃金對沖其他資產的下跌,實際上是相對於實際利率變動和持有的機會成本的權衡。由於歷史上黃金曾經作為天然貨幣的獨特屬性(金本位),在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美元替代黃金作為全球貨幣信用體系的錨,而美元信用的錨又是石油。因此,美國經濟危機或者美元信用危機爆發時,黃金才能體現替代美元信用的避險作用。而地緣政治和非美元系統引發的經濟危機時,黃金並不一定上漲,而且就算局部戰爭或者危機初期上漲,但是在中後期黃金並非避險資產,轉變為風險資產,因此反而出現超預期下跌。因此美元在國際結算體系中地位沒有替代前,美元實際利率才是決定黃金牛熊的關鍵因素,而美元實際利率又是由美聯儲貨幣週期和全球通脹週期決定。

華爾街見聞


說起來很複雜,其實很簡單。要想讓資產保值,就得把資產換成保值的東西。金融危機也是分階段,分程度的。這些問題在市場上已經有很明確的說法了,只是普通人根本不理解其涵義。金融危機的初級階段,或者說低烈度的危機,最好的東西就是貨幣,尤其是當一個國家可以預期不會貶值太多的情況下,貨幣是最有價值的。所謂的“現金為王”指的就是這個意思。比如08年如果你把人民幣捏在手上,那麼可以看到,在這次事件後,你不僅沒有縮水,還可以在美元外匯交易上大賺一筆。然而這是低烈度的金融危機。

-

中等烈度以上金融危機,波及全球以後,量寬是可以預期的,結論就是全球性泡沫和貨幣以及資產的大幅貶值縮水。這種情況下,保值唯一的辦法,買黃金,沒錯,是唯一的辦法。對黃金的商品化屬性是歐美經濟陰謀裡面做得最成功也是最狠的一招,這裡不贅述。就說一個簡單的結果,當世界經濟崩潰,沒有任何貨幣信用體系存在的時候,人們依舊只會信任黃金,這也是為什麼經濟越不好黃金價值越高的原因。但是因為西方人刻意強調黃金的商品價值和投機價值(巴菲特就在不遺餘力的說這點),其根本目的就是想讓普通民眾忘記黃金唯一的貨幣價值,這原因有很多,也不贅述。一兩句話根本說不清。

-

解決的方式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真解決起來呢?很難。實際上不得不說一點,那就是提這個問題的人,或者說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如果發生金融危機,如何保證財產不縮水?”很多人一開始就沒弄明白,如果發生金融危機,財產一定會縮水。因為那個時候危機已經發生了,你們不會是第一批最敏感的人,就絕不可能把風險規避,或者說降到最低。而當所有人都意識到危機出現,必然會導致踩踏事件發生,不管是買黃金,還是賣資產都是一樣。價格會極大的偏離正常值。能避免資產縮水的時間不是危機發生時,而是危機發生前。至於如何判斷危機是否會發生,那就是每個人自己的本事了。不是隻有金融專家和經濟高手能察覺到這些,那些一線的工人,農民只要工作生活多個心眼,也同樣可以察覺到蛛絲馬跡。經濟也好,金融也好本身就是一個大聯動環境,不可能只會在某部分發展起來。你們可以去看看電影《大空頭》,其實就可以明白,瞭解經濟狀況,會有各種切入點,甚至於酒吧女郎也會知道房地產的泡沫,貸款的泡沫,只是她們想不到那一層而已。

-

至於最後說一句,對於負債多的人而言,金融危機來臨,無論如何都擺脫不了破產的命運。我有房貸,也愛刷信用卡,但是我的資產可以隨時提前還完房貸。每一筆信用消費的同時就準備好了還款。所蹭的只不過是這個區間的利息而已。但絕大多數人並不是這樣,提前消費聽起來很美好,實際上就是西方經濟剪羊毛給你們準備好的一個坑,也是一個籠子。有了負債,就別指望自由。上世紀九十年代老奶奶買房的梗,真是禍害了一批不懂經濟的人。負債型的消費方式,在經濟穩定期的確看起來挺美,但是危機一來,也是死得最快,羊毛被剪得最狠的一批人。而那個時候彎道超車,一躍成富的,去看看,誰是負債生活的?當然,你們如果覺得自己運氣好,絕對不會碰到危機,那又是兩說。

-

中國老祖宗已經說過很多解決方式,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等等,蘇軾房梁掛錢,朱八八四菜一湯,你真以為他們不知道生活瀟灑?所以真要在要命的時候保值財產,最好的辦法是合理控制負債。而要想彎道超車,就得在那個時候準備足夠多的存款(或者黃金)。

-

一家之言,只是個人的理解而已。不是系統,不是流派,不喜勿噴


伏桀


一旦發生金融危機最先受到衝擊的就是金融類資產,都不用說什麼股票、衍生品什麼的,銀行存款都不一定保得住(因為銀行存款就相當於銀行的負債,一旦破產,存款也會受影響),與之相關的房地產一類的投資也就好不到哪去了。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採取以下幾種方式保值:

1、將資金換成黃金。這個現在已經被公認是極好的做法,而且在這種共識下,一旦真的發生了危機,大家都去買黃金又會促進金價的上漲,參考索羅斯的反射理論。從最近幾年的經濟形勢看,不管是那國的國債,都不如黃金更讓人安心。

2、如果由於各種原因搭不上黃金的車的話,那就選取一些稀有金屬或者大宗商品進行投資。相應的在極度恐慌中選出一些期貨品種。這類大宗商品的性質是不可或缺的那種,不太受危機衝擊。舉個例子:鐵就不適合,房地產一旦崩潰,作為建設材料的鋼鐵前景也就不樂觀,原材料鐵波動就會很大;硅,平時不怎麼太受關注,應用的行業受危機影響也小:半導體、信息通訊等,危機恢復後發展還會持續。總結一句話就是要有壁壘。

還有一種比較夢幻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看書、找老師學,在這方面狠補功課,然後危機的時候選那些被低估的藝術品,等將來經濟發展起來了,再一轉手。這種方法技術性太高,也比較吃運氣,但是成了一下子就翻身了。


修行的gala


說句實話,如果真的發生金融危機,財富縮水是大概率事件,資產增值就是個夢想,能達到資產保值就已經很不錯了!

避險資產,首選黃金

亂世買黃金,並不是一句空話!在全世界範圍內,實物黃金依舊是抵禦金融危機最有效的避險資產!我們都應該知道,黃金與美元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負相關的,美元波動越劇烈,黃金的價格走勢越穩定,其他國家的貨幣資產也有同樣類似的情況。簡而言之,世界越混亂,黃金越受到追捧!

其次持有一定數量的外幣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適當的換取一定的美元,是抵禦金融風險比較可行的措施!美元作為國際第一大通用貨幣的地位,短期內是難以動搖的;一旦金融危機爆發,持有美元,能有效的抵禦局部地區系統性的風險!

第三,堅持現金為王,尋找機會抄底

這個策略,在危機的來臨、發展階段,是尤為重要!金融危機迫使股票、基金、現貨、期貨、債券、貴金屬等金融資產面臨大幅度的下跌。這時候,需要及時的清倉出場,出售不必要的資產(比如二套以上的住房),儘可能的大量持有現金!

隨著金融危機的持續發酵,市場恐慌情緒蔓延,肯定會誤傷、錯殺一大批優質資產,到時候,現金的作用就提現出來了,可以到處尋找合適資產,開啟買、買、買的模式,盡情抄底吧!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操盤手信一】!!


財經者思


最近在看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黑天鵝》一書,其中對應對災難性黑天鵝事件-金融危機-提出了很好的預防之道。



結合書中總結出的5個基本原則,我也分別列出了拓展思路,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黑天鵝的發生時間無法預測,一旦被預測準了便不是意外。不要因為自己的錯誤預測而做出錯誤的行動。

拓展: "Never timing the market" 永遠不要預測市場的走向。

災難,意外,無法預測,但是我們能做的是預防災難。

拓展: 正如這次中美的貿易戰,中國不能抱著美國不會開始貿易戰只是希望談判的心態,必須做到考慮最壞的情況,最嚴重的破壞性,並做最充分的預防。

回到個人資產的問題上: 具體操作上要注重風險控制,在資產配置上要有房產,黃金,股票,基金等多種投資組合。在基金的選擇上推薦低風險產品投資,如銀行的保本理財產品。這樣能保證風險來臨之時不會造成太大損失什麼獲得穩健的收益。

最大的危機之後出現的暴跌,就是時候找出最好的投資機會了。

拓展:巴菲特的至理名言“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 說的也就是這一點。

最重要的是,保留充分冗餘。

拓展:在投資機會出現的時候,需要的是準確把握的勇氣,然而,光有勇氣果斷還不夠,得有資金支持啊。💰尤其是伴隨著金融危機的來到,如果大量企業倒閉,工人失業,導致收入下降,一定的現金儲備是非常必要的。無論何時,都要留有充分的餘地和籌碼。

杜絕負債。謹慎使用槓桿。

最後,像股神巴菲特學習!

附錄: 作者認為應對黑天鵝事件最成功的案例是巴菲特。



最後,❤️歡迎關注❤️#小葉看世界# 每日更新,用不一樣的角度解讀財經問題!


小葉看世界


其實這個問題是一個不成立的問題。

第一,金融危機是發生以後,才知道是金融危機。這意味著,當金融危機開剛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會知道這是金融危機,只有當危機快要結束的時候,大家才知道這是金融危機。

這意味著,當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人們其實是麻木的,很難有感知的。就連巴菲特常說,他無法預知金融危機的到來,甚至金融危機來的時候,他依然十分樂觀。大家可以看看他在2009年寫的股東信便知道。

所以,沒有人能夠準確的預測出金融危機,或者就像那句諷刺的話,經濟學家準確的預測了,五次金融危機的九次。這其實意味著我們並不知道經濟危機是不是發生,所以我們其實很難採取行動。

第二,如果說一個人碰巧能夠感知到金融危機的到來,那麼他應該怎麼做呢?

在我看來,最好的辦法便是,買入當時估值便宜的好的權益類資產。

注意這裡有,三個關鍵詞:好的公司,便宜的價格,權益資產。

好多公司是指有有護城河的公司。便宜的價格是指估值十分便宜。而權益類資產就是股票,而不是債券。

這是因為,這樣會使得人們的資產,在金融危機之後增幅最大。

最後,我還是想說,如果是做投資,應該更關注微觀而非宏觀,微觀是指一個公司的基本面以及它的估值。這麼說的原因是,微觀的問題影響因子較少,同時可參照的座標系更多,而宏觀問題如金融危機什麼時候到來,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性問題,幾乎沒有人可以解答。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真的能夠知道金融危機什麼時候到來,他肯定是世界首富。

那麼如果,當金融危機真的到來,大家都在說金融危機之時,往往就是金融危機的尾聲,而這就是我們大膽買入資產的時候。


錢真理


金融危機的發生對於財產的影響有大有小,不能說是一個金融危機就會對財產產生影響。小規模、影響不大的金融危機,對於財產價格的影響有限,甚至都沒有影響。只有大規模的金融危機或者說上升到經濟危機的危機才會對財產產生較大的影響。那麼在危機面前如何進行資產保值呢?

在危機面前進行資產保值需要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投資過熱階段,市場已經十分熱衷於買股票、買理財、買基金等理財,並且逐漸向著高風險收益類投資進發。這個階段就需要十分的謹慎了,當所有人都在談論股票的時候,也是你該賣出股票的時候。這時需要將手中的股票一併清掉,也把多餘的房產清掉,全部換為可以靈活週轉的主要經濟體的貨幣。

第二階段:也就是危機發生時。這個階段絕大多數的有價證券、商品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價格下跌。手中的資金就顯得格外的具有優勢,因為你早早的就賣出了手中的有價證券、資產。可以說是躲過了一次財富擠泡沫的過程,成功進行了保值。

第三階段:這個階段不是危機,而是在解決危機過程中,手中的貨幣可能大幅的被貶值。而在這個階段,也就是積極救市、解決危機的階段,需要將手中的資金除開日常所需外認購有價證券、黃金等,因為只有這些才能夠更加保值,並且你購買的價格也是下跌以後的,更加低廉,保值作用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