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東北為何功勳卓著?東北為何輝煌不再?十五張數據圖一目瞭然

東北為何功勳卓著?東北為何輝煌不再?十五張數據圖一目瞭然

東北有著輝煌的過去。建國前的1945年,東北佔全國工業產值的85%,臺灣佔10%,歷經內戰和抗日戰爭的內地一窮二白,只佔5%,1945年的東北處於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權偽滿洲國的統治,1937年七七事變後,東北成為日本侵華的大本營,日本打著為為滿洲國開疆拓土的口號蠶食周邊地區,進而入侵華北,達到佔領整個中國的目的。為了給侵華提供強有力支持,日本大力發展東北工業,到抗戰勝利的1945年,東北工業規模甚至反超日本,亞洲第一。瀋陽鐵西區一度被譽為東方魯爾。

東北為何功勳卓著?東北為何輝煌不再?十五張數據圖一目瞭然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除了東北,中國工業幾乎為零。一五計劃後,中國初步建立了工業體系,當時蘇聯援建的150個項目中,有56個項目落戶東北。這既得益於東北臨近蘇聯的地緣優勢,更得益於東北有著較為完善的工業基礎。

東北為何功勳卓著?東北為何輝煌不再?十五張數據圖一目瞭然

東北為何功勳卓著?東北為何輝煌不再?十五張數據圖一目瞭然

東北為何功勳卓著?東北為何輝煌不再?十五張數據圖一目瞭然

1953年,東北三省佔全國GDP比重達12.60%,1953年到1960年,東北三省佔全國GDP逐年上升,到1960年,這一比例高達五分之一,東北迎來輝煌時期,東北在全國經濟格局中的地位也變得至關重要。這一期間,東北地區的鋼材煤炭石油電力源源不斷地從這裡輸出,流向國內其他地區,對國內其他地方建設、國防工業等起著巨大的幫助作用,可以說,東北地區在建國初期國內經濟建設中做出了很大犧牲、功勳卓著。

東北為何功勳卓著?東北為何輝煌不再?十五張數據圖一目瞭然

東北為何功勳卓著?東北為何輝煌不再?十五張數據圖一目瞭然

1960年到1980年東北三省佔全國GDP比重逐年下降,到1980年底已經跌至13.21%,東北地區開始走向衰落。1984年的國有企業改革給東北老工業區帶來了發展生機,但是與此同時的是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嘗試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東南沿海城市迅速發展壯大,沿海經濟迅速崛起。東南沿海的經濟繁榮掩蓋不了東北地區的黯淡衰落,東北地區佔全國GDP比重繼續下滑。

東北為何功勳卓著?東北為何輝煌不再?十五張數據圖一目瞭然

1981廣東首次超過東三省裡實力最強勁的遼寧,廣東開始成為國家經濟舞臺上的新秀。

東北為何功勳卓著?東北為何輝煌不再?十五張數據圖一目瞭然

2004年,國家提出東北地區老工業振興戰略,採取了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加快企業技術進步,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東北三省經濟增速開始加快。2008年東北三省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升至8.62%,比2007年高出0.14個百分點,這是進入新世紀後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首次止跌回升。

東北為何功勳卓著?東北為何輝煌不再?十五張數據圖一目瞭然

東北為何功勳卓著?東北為何輝煌不再?十五張數據圖一目瞭然

東北為何功勳卓著?東北為何輝煌不再?十五張數據圖一目瞭然

2017年東三省GDP仍然不敵廣東一省

2000年到2017年,東三省佔全國GDP整體趨勢仍然是下降,2010年為9.34%,2017年則跌至6.34%。當然,這也反映出國家其他地區經濟發展良好、實力強勁。未來幾年,東北地區佔全國GDP比重可能還會下降,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東北經濟在走向衰落,但是東北佔全國GDP五分之一強的輝煌歷史將不再重現。

東北為何功勳卓著?東北為何輝煌不再?十五張數據圖一目瞭然

縱觀東北地區發展的歷程,從亞洲領先到全國領跑再到成為共和國普通一員,從建國初哺育其他地區經濟發展到二十一世紀以來國家反哺扶持東北振興。

東北既是中國歷史的參與者也是見證者,東北在中國工業化中功勳卓著,隨著東北振興戰略的縱深推進,在未來,也會隨全國其他地區一道助力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的實現。

東北為何功勳卓著?東北為何輝煌不再?十五張數據圖一目瞭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