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特朗普急於見普京有何目的?

沒事瞎轉圈


其實特朗普早就想見普京了。特朗普想見普京的目的無非有二:第一,緩和美俄緊張關係,減少戰略誤判,加強在國際事務的協調;第二,藉機緩解“通俄門”對特朗普的壓力,通過光明正大地在白宮會見普京,證明自己的光明磊落。

早在今年3月20日,特朗普就向普京發出了訪問白宮的邀請,但是至今普京訪問美國仍未成行。主要原因是這最近兩個月以來美俄關係劍拔弩張,特朗普在4月和5月份的一系列爭議性的外交政策讓普京覺得沒有與特朗普見面的必要性,即使會面也沒多大價值。

4月14日美英法聯合打擊敘利亞讓俄羅斯大為惱火,普京直斥美英法的這種行為是赤裸裸的侵略行為,美俄甚至在聯合國安理會撕破臉皮,上演了一出精彩迭出的否決權大戰,相互否決對方提出的草案。在這種情形下,普京怎麼可能與特朗普見面,4月份的見面是泡湯了。

5月8日,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俄羅斯毫不留情地對特朗普這種罔顧國際責任的行為予以嚴厲譴責。特朗普與普京在對待伊朗核協議的立場上針鋒相對,難以調和。在這種情形下,普京與特朗普見面也沒什麼必要了。英法德三國齊上陣都沒有讓特朗普改變對伊朗核協議的態度,俄羅斯更沒有可能了。於是乎,5月份的見面也泡湯了。

6月份能見面嗎?如今特朗普正忙著與不少國家大貿易戰,估計也沒有多少心思和普京見面了。所以6月份雙方見面也很難,特普會是遙遙無期了。


睿恪煦


涵叔此前在問答中說過,奧巴馬和普京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涵叔此前在問答中還說過,特朗普和普京是惺惺相惜,如果不是因為“國怨國恨”,從個人角度看,兩人堪稱同道中人。

或許還有一個現象能從側門反映這一點,看看奧巴馬又多不待見特朗普,而特朗普又多看不上奧巴馬,要不然也不會一上來就“凡奧巴馬必反”。

特朗普想見普京不是什麼秘密,他也在多邊場合有些任性地和普京多次見過,儘管他知道每一次見面都會國內的很多人不爽。在去年越南舉行的APEC峰會期間,特朗普也在推特上公開表達了自己對這些阻礙他和普京相見的人的不爽,直接將這幫傢伙成為“心懷仇恨之人”和“蠢貨”,大有一副不罵不快的架勢。


特朗普如此相見普京絕不僅僅是因為利益需要,儘管如他在當時的推特中所說,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比如解決敘利亞、烏克蘭、打擊恐怖主義等等問題上,俄羅斯都能幫上大忙。但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特朗普並非不知道,那幫“心懷仇恨之人”和“蠢貨”,也是拿不符合美國利益的理由擋在他與普京相見的路上。

其實,特朗普在競選中曾公開稱讚普京,還沒忘拿奧巴馬作為墊背,說美俄體制很不一樣,“我正好不欣賞美國這套體制。但在俄羅斯的體制中,他絕對是領袖,遠比我們的總統更對得起領袖的身份”。

好了,這下媒體炸了鍋,而當時和特朗普辯論的希拉里也吃驚不小,指責特朗普“離奇地欽佩”普京。

但希拉里倒可能用對了一個詞,就是特朗普對於普京的“欽佩”。當然,與奧巴馬是同道中人的希拉里可能一輩子也想不明白,一個美國總統候選人怎麼能欽佩普京。對她來說,更離奇的事還在後頭,這樣的人竟然擊敗了自己,最後當上了美國總統。

不知道希拉里現在有沒有意識到,特朗普的內心還住著一個美國版的“普京”。


涵一


特朗普希望用一場與普京酣暢淋漓的會面,一掃“通俄門”陰霾!

白宮知情人士日前透露,美駐俄羅斯大使洪博培目前已到華盛頓,為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會面做前期準備,並且這項工作在幾個月前就已開始。

準備工作還在初期中,雙方尚未確定會面的日期及地點,但雙方首腦將就敘利亞、烏克蘭及控制核武器等話題展開交流。

這次會晤意義非常值得期待,有助於消解兩國之間長期存在的分歧、誤解、敵意,在反恐、安全甚至經濟領域的合作打下基礎。

如果這次峰會能順利舉行,這將是特朗普與普京之間的第三次會面。兩人之前於2017年7月在德國漢堡舉行的G20峰會,和11月在越南峴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中,會面過兩次。而這次會面與之前兩次多邊場合不同,將會是一次“正式的峰會”。

其實,特朗普和普京兩人都不拒絕見面,等待的是一個最佳見面時機。在美國“通俄門”陰魂不散的情況下,特朗普與普京的任何一個細節都會被放大解讀,與通俄相聯繫,這就使得峰會的意義變味,甚至大打折扣。

這種情況下,見,還不如不見。

隨著通俄門調查漸漸向為特朗普洗白的方向發展,兩人見面的“誤讀”也會隨之減少,這就為二人實質性交流創造了氛圍和條件。

今年4月,俄羅斯駐美國前大使、現任普京助理尤里·烏沙科夫說,特朗普3月20日與普京通話時,邀請普京訪問白宮。隨後,白宮新聞發言人桑德斯表示:“雙方討論了在不久的將來舉行首腦會晤的可能,包括在白宮會晤”。

在美俄首腦峰會召開前,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會與俄羅斯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先會面,重點談論的話題是緩解敘利亞衝突。

美俄關係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

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和奧巴馬分別在上任後6個月內,就與普京見面。特朗普情況特殊,他已上任16個月,超過500天,和普京的峰會仍在籌備中。

但在奧巴馬任內,美俄關係曾進入低谷。特朗普在總統大選時多次表示,他希望能與普京和俄羅斯改善關係,因為“這對美國不是壞事”。

對於特朗普來說,他已經向世人證明,沒有誰不能見。

對一個商人總統來說,他考慮的是如何把見面的意義和價值最大化。(完)


蔣曉峰Terry


飛刀曾經反覆告誡大家,特朗普不是“不靠譜”。正好相反,他很靠譜。雖然經常發推特,前後矛盾,看似神經錯亂,其實都是偽裝,都是技巧。

至於特朗普老不靠譜,實際上,商人都不重視臉面,更注重利益。

1,特朗普是一個商人……商人的特點就是一切皆有價格,任何事都可以談。只要你能出價有夠高,啥子都能拿出來賣…!沒有絕對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因此和敵人,也要經常談一談。

2,美國不是總統說了算,是各個財團和勢力相互平衡。什麼是政治,政治就是妥協和平衡。對俄羅斯的政策不可能一邊倒,也得均衡,親俄勢力和反俄勢力也要均衡,因此也要談一談。

3,俄羅斯和美國,有太多的衝突,也有太多的利益,更有共同防備的敵人。不談一談是不可能的。

有人說特朗普喜歡普京,更是瞎扯。特朗普喜歡美女那倒是真的。

理解特朗普很簡單,從一個商人的思路出發,理解他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一切就很簡單了。

注…本人銀行信貸工作二十年,炒股韭菜二十年。歡迎加關注,多交流。經常會發“腦洞新聞”…好心情,才有好收益。


飛刀47號


特朗普想見普京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有說特朗普是普迷的,有說特朗普在俄羅斯有不少投資的,特朗普從競選的時候就和普京暗送秋波,把普京這個政治強人忽悠的一個愣一個愣的。可惜又是“通俄門”又是俄羅斯干預大選的,特朗普怕了妥協了轉向了。美國精英層和國內反俄力量強大,民主黨直指特朗普,使其不得不改變對俄態度,放了普京鴿子。特朗普在第一次“特普會”後不但沒緩和反而回去就制裁俄羅斯,這讓普京大呼“老獵人被鷹啄了眼”,美俄關係進一步惡化。美俄博弈了這麼久對抗面越來越大,做為兩個世界大國在這樣下去是極度危險的,特朗普之所以要和普京會晤有以下目的。


第一,在中東地區問題上主要是敘利亞局勢和伊核協議問題上,特朗普都需要同普京溝通協商避免直接衝突和不必要的惡化當前局勢。只有知道了普京的大致想法和紅線,雙方才好在接下來的博弈或協商中控制整體局勢。

第二,美國和俄羅斯是世界的兩大主要軍事強國,兩國首腦長期不會晤悶頭博弈死磕,風險巨大增加了誤判的危險和彼此的戰略成本。當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就兩國之間的戰略誤判造成的,在美俄關係已經重回冷戰的危險時刻,再加上北約數萬人在俄羅斯周邊的軍事演習,特朗普和普京還不會晤溝通的話,雙方在全球戰略中的成本和彼此誤判的危險性都會非常高。

第三,美歐矛盾越來越大,歐盟近來有拉俄抗美之勢,特朗普先行同普京臉面協商溝通,避免歐俄聯手形成同盟。歐盟在貿易上有和美國死磕的意圖,而在政治上也開始現在美國的對立面(巴以問題,伊核問題),最近又重提G8拉攏俄羅斯,所以特朗普有必要同俄羅斯緩和關係。

第四,在另一個核問題上,美國是需要俄羅斯的配合的,特朗普需要同普京方面溝通。俄羅斯外長近日出訪近島,現在俄羅斯直接入局參與進來,特朗普在伊核問題強硬但在另一個核問題上確想有所成就,接下來很多事情要通過聯合國安理會來實施運作,這裡俄羅斯的態度也很關鍵,特朗普也需要了解一下普京態度於其溝通。


第五,“通俄門”對特朗普越發不利,特朗普怕普京這時有不利於自己的表態背後捅刀。記得之前俄羅斯曾對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做了一個非常曖昧的簡要回復,這個回覆裡可是威脅特朗普的味道十足。這個問題上俄羅斯要是一吐口“我們確實幫特朗普贏得競選了”,那特朗普可就哭都找不到地方了。所以特朗普還是很想同普京見個面,表訴一下自己對俄政策上的被逼無奈和苦衷的。

上述五個目的是特朗普想和普京會晤的原因,不過普京明確的拒絕了會晤稱還沒到時間,但雙方最終能否會晤成功,可能還是需要深度溝通和一段時間磨合的。而當能會晤時就表示雙方有很多大動作要定奪了,所以我們關注雙方的會晤關注會晤後的中東中東,靜等大戲開場。關注留言,查看更多!



特朗普早就想見普京了,自上臺之後就曾多次公開表示“期待與普京舉行會晤”。說特朗普急於見普京,倒是也不算錯。特朗普陷於“通俄門”事件,一直未能夠兌現他“改善美俄關係”的承諾。

如今敘利亞局勢對美國極為不利,德、法領導人又先後訪俄,伊朗核問題等等,是時候與普京談談了:你普京怎麼不考慮我這“最偉大總統”的感受??開句玩笑,先來說說消息層面的內容。



6月1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消息:一位政府高官說,美國駐俄大使洪博培最近一直在華盛頓幫助安排特朗普與普京的會晤計劃。該計劃還在準備階段,雙方會晤的時間和地點尚未達成一致。白宮新聞秘書薩拉•桑德斯證實了特朗普發出的邀請。她說:“他們兩人討論了在‘不太遙遠的將來’舉行雙邊會晤的事情。”

6月4日,洪博培表示,特朗普與普京的任何會面計劃,都還為時尚早。


第一,改善美、俄關係,試圖與俄羅斯做朋友,改變美、俄這種敵對現狀。這是特朗普上臺後一直想做的事,受美國政治階層、美國民眾、國會議員等限制,特朗普始終沒能與普京正式舉行過會晤,更別提改善美、俄關係了。為限制特朗普試圖改善美俄關係的努力,美國國會還出臺了“限制總統權限”的法案。

第二,美、俄世界最大的兩個軍事強國,雙方領導人需要這樣的會談。特朗普與普京只進行過兩次會談,還未進行過互訪,這使得兩國的關係更加緊張。即便是在冷戰期間,雙方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也是正常的外交活動。只有相互瞭解,才可能解決彼此之間的矛盾。


國家利益上的衝突、美國的霸權主義,再加上美國對俄羅斯不斷施加的制裁、打壓、俄羅斯的強硬等等,使得美俄關係更加緊張。劍拔弩張、互相指責,已是常態。這種情況下,雙方領導人舉行會晤,有助於相互瞭解,不致於產生戰略誤判:一旦兩國發生正面的軍事衝突,那後果是難以想象的。

第三,敘利亞問題。美國在敘利亞戰場已經處於劣勢,想要保住美國不被趕出敘利亞,那就得與俄羅斯協商解決。這沒什麼好說的,美、俄敘利亞戰場的博弈,美國輸了。美國為了利益也得與俄羅斯協商,私底下的談判那是肯定的,明面上的會晤,也不能少。


第四,伊核問題。俄羅斯對伊朗是有一定影響力的,也是最能和伊朗說的上話的國家。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歐盟堅持伊核協議,德、法領導人先後為此訪問俄羅斯,再加上貿易制裁,美國明顯被孤立了。與俄羅斯討論伊核協議,是美國必須得做的事。

對於有人說“特朗普是想阻止歐盟與俄羅斯聯手”,這也就是想想而已:歐盟與俄羅斯合作,這是俄羅斯打破美國主導的西方制裁的最有效措施,特朗普又有什麼能力去阻止?正是美國的“優先”,才使得德、法相繼與俄羅斯開展合作,是特朗普把自己的盟友“逼離”的。特朗普如果不是傻子,絕不會提這事。


美俄之間,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還有烏克蘭問題、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俄羅斯的反制裁、美國重組第二艦隊問題、黑海方向的問題等等,這都需要雙方去商談。儘管特朗普與普京不會談出什麼實質性的結果,但是必需得談。

指望特朗普在任期內改變美俄對峙的局面,那隻能是俄羅斯人的奢求:美國還不是特朗普一個人的美國。


儒道之主


2018年6月28日,白宮和克林姆林宮分別發佈信息,確認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將在7月16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會晤。這一消息確認了過去一段時間美俄兩國政府希望實現元首會晤的共同努力。這是繼去年G20漢堡峰會(實現會晤)、APEC越南峰會(公開場合見面)之後,兩國領導人的第三次會面。在目前美俄關係歷史最差的情況下,會晤本身的確被期待有助於改善兩大國關係。

在此次會晤之前,美國總統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曾訪問莫斯科,得到普京會面。這位長期發表反俄言論的鷹派人物在被問到為何今天在美俄之間牽線搭橋時,博爾頓表示自己在這個位置上要執行總統的意願,其潛臺詞是特朗普的確很希望實現這樣一次美俄首腦會晤。

從兩國關係互動而言,在此次會晤當中,兩國領導人應該可以就目前的敘利亞問題、烏克蘭問題、伊核協議問題廣泛交換意見。對於美國而言,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在與歐洲互動不佳、對英法德等國施壓效果緩慢的情況下,希望在俄羅斯方面能夠打開突破口,在權力天平之間實現轉化,獲取主動。同時,也並不排除特朗普在所謂“中美俄大三角”的架構內進一步聯絡俄羅斯,增加對華政策砝碼的可能性。此外,伴隨著新一輪《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重談或延續問題的臨近,美俄之間也需要加緊溝通。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俄關係雖然並不理想,但應該說還沒有到需要在第三地會面、實現突破乃至破冰的節奏。如果實現會晤的話,雙方都有強烈意願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在普京今年9月參加聯合國大會期間、順便訪問紐約乃至華盛頓,實現會晤。而興師動眾地選擇在第三地,大有作秀之感,形式似乎大於內容。這種風格顯然是特朗普的特色體現。這種具有“破冰”儀式感的會晤,完全可能增加特朗普自身在國內的支持度,對共和黨的中期選舉應該說是積極因素。

同時,也正是因為形式大於內容,特朗普的確有可能在7月16日會晤之前,再次出現反覆的情況,比如取消會晤,再確認會晤,從而給美俄關係增加槓桿,確保自身利益最大化,但這種做法對俄羅斯而言,是否管用,或者是否會導致會晤最終無法實現, 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更為重要的是,這次會晤雖然積極,但形式上的意義更多,現實意義應該很有限。美俄之間的結構性矛盾無法一蹴而就的改變,美俄之間長期的互相高度不信任無法逆轉,兩國在熱點問題上的齟齬無法解決,兩國各自內部的反對情緒無法消弭……這些都導致兩國領導人的會晤無法本質上推進兩國關係緩和。試想,美國國內民眾對俄羅斯的負面認知已經達到歷史新高的72%,而好感度只有25%,這種狀態下特朗普推進美俄關係也會具有國內選民基礎的強大約束。

這樣看的話,美俄兩國領導人的會晤,真的是相見不如懷念。


刁大明


關於伊朗問題,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本意是想修改核協議。之所以設定緩衝期,是因為特朗普也知道,制裁伊朗不僅傷及歐洲企業,而且會促使伊朗重啟核計劃。如果伊朗和以色列爆發全面戰爭,伊朗由於俄羅斯支持,可能就會把美國捲進去。然而從內塔尼亞胡5月10日襲擊伊朗後表態無意升級戰爭,說明內塔尼亞胡9日訪俄時普京使了“暗”勁。特朗普有意讓普京說服伊朗接受美國提出的“新協議”12條。
不過,一向聰明睿智的普京可不能隨便答應特朗普的要求。美國在敘利亞已然是下風,而且是孤家寡人,不拿出誠意可不行,就是一直縈繞在普京心頭美俄關係始終繞不過去的制裁問題。因為這一屆普京政府把振興俄羅斯經濟當做核心工作來抓。


適情雅趣


想要溝通的一定很多,但最重要的必然與特朗普政府此番發動的貿易戰及對待巴以問題密切相關,其次在美國中期選舉中希望普京能夠高抬貴手,別在這個關鍵時間節點上給自己使絆子。但任何目的達成都微乎其微。

預測特朗普急於見普京有何目的,我們只要把立足點放在六月一日美國與其一眾盟友的貿易戰正式開打,以及美國四年一度的中其選舉已近白熱化這個時間節點上就夠了。



通俄門案調查負責人科比

此前自老先生上位總統開始至今,圍繞著“通俄門”的調查便一直如鬼魅纏身一樣相伴其左右,弄得這位桀驁不馴的美國總統焦頭爛額,不勝其擾。好在查無實據,風波漸平,川普終於可以不受干擾地乾點他的“正事兒”了,他可不想在此關鍵時期再弄出點兒“通俄門”之類的節外生枝來,給民主黨在國會的少數派地位造成翻盤的機會來。這一年多來,民主黨那些精英政客們的攪屎行動就給他的執政環境製造了強烈的干擾,如果國會中的話語權被那幫子大佬們霸佔,川普以後的執政之路可就不好玩了,所以他想以自己與普京曾經互“粉”的“感情基礎”來與對方溝通一下,試著讓普京高抬貴手,千萬別在此時把他往坑推了。估計普京很難遂他的意,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會毫不猶豫的讓美國的中期選舉翻盤,讓其府會之間相互掣肘,為川普的執政制造更大的障礙,這事跟其個人情感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至於美國剛開始對盟友們的貿易戰,特朗普很可能希望普京離歐盟日本這些“反覆無常的小人”遠點。此前俄日有關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主權問題的談判剛要開始,據傳普京在有條件的前提下,可能交給日本“齒舞”、“色丹”兩座小島。但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是美國,它可不想自己以前這些馬仔與俄羅斯修復關係,從而脫離美國的控制,背靠俄羅斯向自己反戈一擊。

此時美國與其這些馬仔們的貿易戰剛剛開打,但美國可絕不是想讓這些國家遠離自己而去,更不想讓他們投入俄羅斯懷抱。

特朗普政府發動的這輪針對其盟友的貿易戰,其目的本身是保護其本土基礎工業產業,同時意在削弱那些馬仔們的經濟實力,使特朗普政府在美國優先的盟友政策下,更牢固嚴密地操控這些奴才們。現在這些奴才竟先後跑去俄羅斯,跟普京溝通密謀合作對抗美國的這輪貿易戰。川普急於見普京,很可能以解除某些美國對俄羅斯制裁為條件,換取俄羅斯保持與歐盟日本的距離,以及就對待以色列最近攪局中東事宜想與普京達成某種妥協,基於俄以之間尚無重大利益衝突,以及就以色列最近的瘋狂行動俄羅斯的低調態度,川普似看到了其達成目的的可能性。如獲成功,在不損害俄羅斯直接利益的前提下,讓以色列放開手腳,盡最大可能攪亂中東。由此而徹底剷除歐盟日本與伊朗的石油出口及工業產品貿易等合作基礎,把這些奴才們重新逼回美國石油美元的屠宰場任美國操控與宰割。為此川普很可能有準備就解除此前對俄製裁問題上做出令普京滿意的讓步。


那麼川普能拿的出手並讓普京滿意的只有解除對俄原油出口的制裁,但川普會給嗎?美國國會允許嗎?絕對無可能!別忘了美國現在也成了油氣出口國家,與俄羅斯是競爭關係,但除此而外恐怕就再沒有什麼能讓普京動心的東西了,在對待歐盟日本與以色列間的關係取捨問題上,普京沒那麼容易妥協,在聯合國、安理會層面上去支持以色列!所以特朗普很難獲得拿得出手的成果。


鐵嶺鋒


特朗普急於見普京嗎?我覺得普京想見的心態可能更著急,但特朗普想見普京也是有他的考慮。

緩和對俄羅斯的關係一直是近幾任美國總統的夙願

冷戰結束以後,美俄關係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蜜月期後就陷入了對峙。從克林頓、小布什到奧巴馬、特朗普,這些總統都想緩和對俄羅斯的關係。因為作為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大國,兩國的關係好壞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走向,也有利於兩國人民。

緩和對俄羅斯的關係是特朗普的競選承諾

特朗普在競選時就高呼要和俄羅斯改善關係,這也是他在外交政策領域做出的重大承諾之一。在特朗普執政之初,他也表示過可能會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並且在推特上屢屢對俄羅斯示好,也從來沒有直接批評過普京。特朗普執政到現在,最大的特點就是忠於自己的競選承諾,讓選民明白自己選對了人,自己是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歐洲盟友也希望美俄之間不能滑入徹底對峙

作為在地緣上距離俄羅斯更近的歐洲,對俄羅斯態度更是複雜。歐洲的態度也對美俄的緩和產生間接影響。一方面,烏克蘭事件之後,歐洲與俄羅斯關係降至冰點,認為俄羅斯企圖“改變歐洲戰後邊界”。

但另一方面,當美國過度擠壓俄羅斯時,尤其是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可能帶給歐洲“次級制裁”後,歐洲又呼籲美國不要下手太重。歐洲仍然在經濟上尤其是能源上與俄羅斯聯繫比較緊密,這也決定了歐洲不希望美俄徹底鬧翻,刺激俄羅斯做出更多不利於歐洲的舉動。


以上是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評論、轉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